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

京城外城,正陽門大街已經是人山人海。

皇上將前往昌平,專門去拜祭大明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此事早就傳揚出去,所以京城的百姓都在正陽門大街左右等候,他們想看一看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感覺到特別吃驚的是京城的某些原大明朝廷的官員,以及士大夫和讀書人,他們一直都認爲吳宗睿是篡位和謀逆,不管崇禎皇帝是不是死於吳宗睿之手,至少那個時候吳宗睿是大明的薊遼督師,手握強悍的登萊新軍,必須在京城遭遇到李自成及大順軍圍攻的時候,不顧一切的馳援京城,但吳宗睿沒有這樣做,所以導致京城被李自成和大順軍攻陷,導致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導致大明朝廷徹底覆滅。

當然,也有人認爲,崇禎皇帝壓根不信任吳宗睿和登萊新軍,李自成及其麾下大順軍進入北直隸,京城已經遭遇到直接威脅的時候,崇禎皇帝給南方諸多總兵下旨,要求他們馳援京城,唯獨沒有給吳宗睿和登萊新軍下旨,這才導致京城失陷,再說了,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徹底打敗了大順軍,斬殺了李自成,地下的崇禎皇帝也算上瞑目了。

爲新的大吳王朝和朝廷遊說之人,有原大明朝廷兵部尚書陳新甲,原太子少保、領兵部尚書銜、七省總督洪承疇,以及原司禮監太監高起潛等人,這些人在京城還是頗有影響力的,由他們站出來說話,產生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更加關鍵的是,作爲大吳王朝的皇帝,吳宗睿沒有清算京城內原大明朝廷的官吏,沒有盤剝這些官吏和士大夫家族,竭盡全力維持京城的穩定,這一點與李自成完全不一樣。

崇禎皇帝、周皇后以及懿安皇后等人,都得以厚葬,朝廷還准許任何人前往昌平去拜祭,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出的決定。

現如今,皇上更是親自去拜祭崇禎皇帝,這等的胸襟,天下怕也是沒有幾個人了。

遠處出現了騷動,全副武裝的皇宮護衛,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面。

沒有鳴鑼開道,沒有誰蠻橫的驅散大街兩邊的人羣,那些全副武裝的皇宮侍衛,也就是勸說快要擠到道路中間的人往後退,不要擋住了道路。

騎着馬的吳宗睿和吳凡丞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所有人都沸騰了。

沒有誰吆喝,也沒有誰號召,所有人都跪下了,口中呼喊着皇上萬歲的話語。

京城穩定的局勢,很多人都是看在眼裡的,各級的官吏絕不騷擾百姓,商鋪照常開門營業,雖然按照京兆府的規定,必須繳納一定的商貿賦稅,可除開這些商貿賦稅,絕無官吏和地痞無賴前來敲詐,相比較來說,商賈的負擔輕了很多,而且在京城做生意的這些商賈,很多都是從登州和萊州等地遷過來的,他們知曉皇上治下的規矩。

更加能夠穩住的是尋常的百姓。

北直隸被大順軍進攻的時候,不少的人紛紛逃往京城,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京城也被大順軍攻陷了,很快大順軍的軍士就在城內開始了盤剝,不少人攜帶的銀兩本來就不多,被盤剝之後生活都難以維持了,京城內的百姓也好不到哪裡去,戰亂期間生計蕭條,不少百姓也沒有了生活來源,佔領京城的李自成和大順軍,壓根不管不顧,還不斷的徵收糧食,導致不少家庭生活都難以維持下去了。

登萊新軍進入京城之後,一切都在慢慢的發生變化。

最先恢復起來的是商貿,接着官府開始在內城和外城統計窮苦人家和難以維持生計的人家,不長的時間就給這些窮苦人家送去了糧食,讓他們能夠繼續維持生活。

京城的秩序迅速的穩定下來,官府接着出手,狠狠的打擊了那些地痞無賴,盤踞京城的幾股無賴的勢力,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畢竟這些無賴曾經依賴的官府或者靠山都不存在了。

京城的變化,包括北直隸好多地方的變化,百姓的感受是真實的,雖然說這種變化剛剛出現,但淳樸的百姓相信,今後的日子一定能夠越過越好。

馬背上的吳宗睿,面對微笑看着大街兩邊跪拜的百姓,頻頻的抱拳行禮,跟在他身邊的吳凡丞,也學着抱拳行禮。

後邊的廖文儒等人,臉上寫着緊張的神情,警惕的看着周遭的一切,大街兩邊安插了不少登萊新軍斥候營的將士,但凡發現異動,這些斥候將士就會出手。

陳靈雁等人乘坐的馬車,在隊伍的最中間。

“皇上、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真的到昌平去啊。。。”

“你這說的是什麼話,皇上肯定是去拜祭前朝的皇帝。。。”

“就是,你們不知道,李自成這個流寇,將前朝皇上和皇后娘娘的遺體暴露在東華門,禽獸不如,皇上命令厚葬前朝的皇上、皇后娘娘,還有懿安皇后娘娘。。。”

“是啊,李自成那個天殺的,將我家的糧食搶走了,前些天,官府專門給我家送來了糧食,這下子不用愁了,秋收之前我家有糧食吃了。。。”

“嗯,我覺得啊,皇上比前朝的皇帝好。。。”

“是的是的,你們不知道,皇上、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一天時間要趕到昌平去。。。”

“嘖嘖,不簡單,皇上真的是憐惜前朝的皇帝。。。”

各式各樣的議論都出現了,清一色的讚譽的話語。

隊伍出了京城,前行的速度明顯加快了。

紫禁城距離昌平一百里地,隊伍必須在一天時間之內抵達,這對於騎着駿馬的吳宗睿來說不算什麼,但陳靈雁等人就要吃苦了。

。。。

午時,隊伍停下來了,有半個時辰的時間吃飯,大隊人馬距離昌平只剩下三十里地。

三個時辰的時間,大隊人馬行進了接近七十里地,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吳宗睿看着身邊的吳凡丞,語重心長的開口了。

“凡丞,你十二歲了,雖然平日裡已讀書爲主,但也要關心朝廷和地方的事宜,特別是要關心尋常百姓的生活,元朝張養浩的那首《山坡羊潼光懷古》,你背給我聽聽。”

吳凡丞恭恭敬敬行禮之後,開口背誦了。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吳宗睿滿意的點點頭。

“凡丞,可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什麼意思啊。”

“父皇教導過兒臣,這句詩詞的意思,是說王朝興旺的時候,朝廷和官府必定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王朝滅亡的時候,戰亂頻繁,民不聊生,朝廷和官府不顧百姓死活,大肆盤剝,百姓無法活下去。。。”

吳宗睿臉上的笑容一閃即逝。

“說得不錯,你記住了,我們做任何的事情,首要就是爲了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如果我們也肆無忌憚的盤剝百姓,那我們就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和擁護,我們這個王朝,也和大明王朝一樣,必將要覆滅。。。”

“父皇,兒臣明白了。”

吳宗睿輕輕拍了拍吳凡丞的肩膀。

“嗯,不能只是嘴上說說,要記到心裡,要刻進骨子裡去。。。”

站立在一邊的曾永忠、廖文儒、史可法、洪承疇、陳新甲等人,包括高起潛等人,臉上的神色都微微的變化,前朝的崇禎皇帝,每日裡也是將百姓掛在嘴上,但僅僅是說說而已,可皇上不一樣,做出來的都是實際行動,京城和北直隸能夠迅速的穩定下來,就是例證,且山東、遼東和南直隸等地,百姓生活頗爲穩定,至少不用爲吃喝發愁,更是好的說明。

吳宗睿扭頭看着曾永忠等人,神色肅穆的開口了。

“你們都記住了,以民爲本,不是嘴上說說,是一定要做到的事情,貞觀時期,魏徵寫給太宗皇帝的奏摺之中提到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百姓的要求不高,沒有想到榮華富貴,想到的就是能夠安穩的生活,能夠吃飽飯,能夠有衣服穿,能夠有房子居住,如果我們連百姓這點要求都不能夠滿足,那我們還能夠做什麼事情,百姓還需要我們這些官吏做什麼。”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崇禎皇帝和大明王朝留給我們的教訓,歷歷在目,所以說,我強調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強調最大限度的打擊土地兼併的事宜,這都是爲了天下百姓的生計,我們這樣做,必定觸動士大夫家族的利益,甚至是觸動朝中官吏的利益,不過只要能夠讓百姓安定下來,就算是得罪了朝中所有的官吏,得罪了天下的士大夫家族,我也無所謂。。。”

曾永忠等人身體顫抖,準備跪下。

吳宗睿揮揮手。

“你們不必多禮,也不必緊張,剛剛我說的有些絕對,但其中的意思你們是知道的,我之所以要到南京去,想到的就是南方的局勢太過於複雜,我們的有些政策,短時間之內無法在南方推行下去,所以我們要排除一切困難,儘快穩定南方的局勢,儘快在南方推行我們所有的政策。。。”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八章 準族長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八章 準族長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