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

“可望,定國,你們說說,四川的這些個官吏和有錢人,都不要命了嗎。。。”

張獻忠的臉色很不好,登基稱帝以來,作爲朝廷和大西軍主要根據地的四川行省,一直都不是很平靜,那些所謂的士大夫與前大明的官吏,勾結起來造反,地方上時不時的出現小規模的作戰和廝殺,大西軍的損失倒不是很大,但是駐守各地的大西軍軍官軍士,總是處於提心吊膽的狀態之下,難以進一步的壯大力量。

緊靠着四川湖廣的就是江西了,張獻忠曾經率領大軍進入廣東、廣西、雲南和福建等地作戰,唯獨沒有進入江西,因爲江西是登萊新軍統帥吳宗睿的家鄉。

李自成以及大順軍被登萊新軍徹底打敗剿滅,張獻忠沒有感覺到高興,脣亡齒寒,登萊新軍剿滅大順軍之後,很有可能將矛頭直接對準大西軍,如果不能夠好好的應對,大西軍的前景不會強於大順軍。

內心的這種擔憂,張獻忠僅僅會在孫可望與李定國的面前略微的表現,在其他人面前是絕不會隨意開口說的。

大明鳳陽總兵高傑,率領的大軍進入了廣東征伐,眼看着就拿下了潮州、惠州和韶州等地,李定國建議派遣大軍前去剿滅高傑部,恢復廣東和廣西等地的穩定,這個建議被張獻忠直接否決掉了,在他看來,廣東、廣西乃至於雲南等地,都屬於特別貧瘠的地方,遠遠比不上四川,如果真正的統領了廣東和廣西等地,張獻忠首先還要拿出銀子來,讓地方上很多的百姓和農戶能夠活下去。

首先開口回答的,還是孫可望。

孫可望抱拳對着張獻忠開口了。

“父皇,兒臣覺得,還是要繼續加大對四川有些地方的征伐,特別是在成都一帶,凡是那些不忠於朝廷的力量,一律實行清剿的策略,只要徹底穩定了成都一帶的局勢,大西軍就能夠騰出手來,繼續展開對四川其他地方的征伐,這樣就能夠讓四川和局勢徹底穩定下來。。。”

張獻忠點點頭,看向了李定國。

李定國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湖廣一帶,留守四川的是孫可望,所以他對四川的局勢,不是特別的清楚,也就沒有什麼具體的建議。

“父皇,兒臣覺得,大哥的建議是可行的。。。”

李定國的回答,倒是沒有出乎張獻忠的預料,略微的沉吟了一下,他看着兩人再次開口。

“嗯,可望說的不錯,大西軍還是要穩定成都一帶的局勢,清剿那些不忠於朝廷的士紳富戶,不能夠讓他們興風作浪,壞了朝廷的規矩。。。”

張獻忠說完之後,李定國看了看孫可望,再次開口了。

“父皇,大明鳳陽總兵高傑,率領大軍入侵廣東多地,侵擾了地方的穩定,四川各地的局勢不穩定,總是有鬧事之人,也許是受到了高傑的影響,兒臣願意領兵進入廣東,徹底剿滅高傑,這樣就能夠斷了那些鬧事之人的心思。。。”

不久之前李定國曾經請求領兵進入廣東作戰,被張獻忠拒絕了,今日再次提及,不過這一次的理由倒是充分了一些,將四川各地出現不穩定局面的原因,歸結到了高傑的入侵。

孫可望禁不住扭頭看了看李定國。

長時間的在張獻忠的身邊,孫可望當然明白義父的心思,大西軍能夠統領四川與湖廣兩地,就很不簡單了,如果能夠在這兩地紮根,依託地方的支持與地形的特殊,還有可能與大吳朝廷的登萊新軍抗衡,一旦好高騖遠,朝着廣東、廣西、浙江乃至於福建等地延伸力量,極有可能再一次引發大規模的廝殺,從而處於被動防禦,甚至是被動挨打的局面。

張獻忠的臉色變得有些陰沉,孫可望敏銳的察覺到了。

“三弟,大明鳳陽總兵高傑,入侵廣東,不是多大的事情,朝廷還是要徹底穩定四川與湖廣兩地的局勢,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立足,只要四川與湖廣兩地穩定下來,帶到大西軍的力量逐漸壯大起來,朝廷就能夠朝着北方或者是南方進軍了。。。”

孫可望說的很謹慎,言語之中絕不會觸碰到皇上和朝廷。

張獻忠哼了一聲,看向了李定國。

“定國,你是不是覺得朕膽子變小了,害怕登萊新軍啊。。。”

李定國搖搖頭。

“父皇,孩兒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孩兒只是覺得,廣東和廣西乃至我大西國的領土,任何外來的力量想要侵犯我大西國的地方,都要毫不猶豫的剿滅他們。。。”

李定國說出來這樣的話語,張獻忠的臉色更加的不好看了。

孫可望也哼了一聲,看着李定國開口了。

“三弟,你知道什麼啊,四川與湖廣兩地的局勢都還沒有徹底穩定下來,前些日子,盤踞石柱縣的秦良玉,聯合四川境內的富戶,試圖鬧事,要不是父皇察覺到異樣,果斷派遣大軍前去鎮壓,夔州一帶已經不穩定了,現如今朝廷和大西軍的主要任務,就是維持四川境內的穩定,如果按照你所說,父皇派遣主力前往廣東征伐,一旦四川與湖廣出現異常情況,該怎麼應對,難不成眼睜睜看着他們亂了地方嗎。。。”

孫可望的話語,不可能讓李定國服氣,他耿直脖子還要開口的時候,張獻忠揮揮手。

“定國,你不用多說了,你怎麼想的,朕都清楚,不過朕怎麼想的,你不知道,這方面你還是要向可望多多學習。”

“廣東與廣西兩地,的確是大西國的地盤,不過當初在這些地方征伐的時候,朕就沒有留下多少的軍士,現在高傑進入了廣東,朕已經令駐守廣東的軍士迅速撤離,回到湖廣,下一步高傑若是入侵廣西,朕還要令駐守廣西的大西軍,也迅速撤離到湖廣。。。”

李定國瞪大了眼睛,孫可望也不開口了。

張獻忠瞪了一眼李定國,接着開口了。

“四川局勢不穩定,也許與廣東有一定的關係,不過你們要明白,四川乃是大西國的根本,如果不能夠完全穩定四川的局勢,則大西國將處於最爲危險的境地,所以朕的想法,首先是要穩定四川,接着完全穩定湖廣,至於說廣東廣西兩地,下一步再說。”

“這個高傑,效忠於唐王朱聿鍵,朱聿鍵試圖光復大明王朝,與朕沒有多大的關係,只要他不主動發起對湖廣與四川等地的進攻,朕纔不會理睬,就讓朱聿鍵與大吳朝廷去拼殺,朕守在四川,正好看看他們拼殺的結局。。。”

張獻忠說完,孫可望馬上開口了。

“父皇英明,兒臣佩服之至,讓朱聿鍵與大吳朝廷去廝殺,朝廷正好坐山觀虎鬥。。。”

孫可望很聰明,他從張獻忠的話語之中,已經察覺到無奈的情緒,要說義父征伐廝殺十多年了,什麼樣的場景沒有見過,也從來不怵任何人,不過李自成和大順軍被登萊新軍徹底剿滅,得知消息的義父,還是沉默了很長的時間。

從實力方面來說,大西軍是比不上大順軍的,從影響力方面來看,張獻忠的確比不上李自成,李自成被登萊新軍砍瓜切菜一般的斬殺,如果登萊新軍的主力撲向湖廣與四川等地,大西軍想要抵禦有不小的困難。

所以當下大西軍的主要任務,就是主要立足於四川,不斷的壯大自身的實力,最好是能夠更加的低調一些,讓唐王朱聿鍵率領大明的那些總兵,與大吳朝廷的登萊新軍展開廝殺,讓登萊新軍無暇顧及到湖廣與四川。

不管怎麼說,四川與湖廣等地,都是三國時期蜀國所在,只要經營好了這裡,假以時日,大西軍還是有可能與登萊新軍抗衡的。

孫可望開口之後,張獻忠哼了一下,看向了李定國。

“定國,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要是不明白,就繼續說,朕聽着呢。。。”

李定國儘管還有些迷糊,但也絕不會繼續開口詢問,更不會堅持前往廣東去剿滅高傑。

“父皇,兒臣明白了。。。”

張獻忠嘆了一口氣,再次的看了看李定國。

“朕剛纔說了不少,主要目的,就是要穩定四川的局勢,防止有宵小繼續作亂,可望,你率領大軍,沿成都一帶,繼續往重慶與夔州的方向征伐,這些地方一直都不是很穩定,朕希望你竭盡全力,剷除那些鬧事的力量。。。”

“定國,你依舊駐紮在襄陽,兼顧武昌府一帶,務必要保證這些地方的穩定。。。”

。。。

孫可望與李定國離開之後,大殿裡面安靜下來了。

張獻忠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有些話他是不會說出來的,如果沒有當初的登基稱帝,他什麼都不怕,哪怕登萊新軍強悍,那有什麼了不起,打不贏跑就是了,總有翻身的機會,剛剛開始造反的時候,面對強大的明軍,還不是一樣,屢敗屢戰,最終還是熬過來了,可現在做皇帝了,很多東西就不敢輕易的拋棄了。

做了皇帝的張獻忠,總算是明白了,有些時候示弱也是一種手段,能夠爲自身謀求到利益。

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二百一十一章 亨利其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必須見面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五十章 趕路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
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二百一十一章 亨利其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必須見面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五十章 趕路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