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

與登州等地比較起來,京城的繁華不算是最爲出色的,這是黃宗羲最大的感受。

山東各地商貿交易的繁盛,商貿規則的盛行,以及投身其中人數之多,也是黃宗羲最大的感悟之一,他曾經擔心投身商貿的人數太多,可能影響到農耕,不過在山東各地、特別是村鎮去看過之後,這種擔憂不存在了,因爲山東各地的人口數量多,而且投身商賈之人,並未徹底放棄農耕,譬如說在城鎮做事情之人,到了農忙的季節,基本都會回家去幫忙耕作,不耽誤糧食生產,當然要說商貿對於農耕沒有產生一絲一毫的影響,那也是不可能的。

黃宗羲回到京城的第三天,就來到了紫禁城。

已經是臘月,京城裡面格外的熱鬧,大街上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商鋪的生意特別的火爆,不到一年的時間,曾經遭受過創傷的京城,很快恢復了。

進入文華殿的時候,黃宗羲的心情完全不一樣了,他對於皇上有了莫名的崇拜,要知道山東的繁華,完全依靠皇上,其他人只是執行皇上做出的決定而已。

進入大殿,黃宗羲跪下了。

“黃宗羲,起來說話吧,你的文書,我全部都看過了,寫的不錯,不過你沒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讓你到山東去,不是讓你謳歌地方上的繁華,也不是讓你感受百姓生活的富足和安逸,我讓你到山東去的目的,是讓你想想如何讓國家富強、民衆富裕這種情形長期的維繫下去。”

“當然,這個要求相對來說有些高了,你在文書之中也提及此事,可不是很透徹。。。”

皇上的話語,讓黃宗羲頗爲羞愧。

“皇上,在下竭盡全力,怎奈學識有限,愧對皇上的期盼了。。。”

笑聲傳來的時候,黃宗羲沒有擡頭。

“黃宗羲,你也不用如此的謙虛,你的第二份文書,對於山東地方官府的情形進行了分析,認爲山東各級的官府,依照制度辦事情,將民生事宜放在了首位,時刻關注百姓的利益,這樣的做法是很不錯的,你說山東各級官府的官員,是百姓真正的父母官。”

“同時,你在文書之中也說到了,有些官員還是存在高高在上、忽視百姓利益之問題,而且你在德州還親身感受到了,你認爲官吏以及士大夫不能夠有特權。”

“你能夠提出來這樣的觀點和認識,很不錯,足夠大膽。”

黃宗羲擡頭,看了看御輦之上的皇上,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

“皇上,這都是在下胡亂的分析,山東各地的情形,對在下的觸動很大,以前在下都是一葉障目,雖然提出了一些見解,可沒有發揮什麼作用,有些見解的確不合適。。。”

曾永忠、廖文儒、史可法與洪承疇等內閣大臣,全部都在大殿,他們聽得很仔細,看向黃宗羲的眼神也不一樣,黃宗羲的三份文書他們都看過了,他們認爲寫的很好。

“黃宗羲,該說的話,你在奏摺之中全部都說過了,接下來就聽我說說,如果我說的有不合適的地方,你可以反駁,先生、文儒、憲之,洪大人,你們都可以反駁。”

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治大國如烹小鮮,前朝的時候,造反的百姓很多,這是爲什麼,你們都清楚,百姓是活不下去了才選擇鋌而走險,若是能夠吃飽飯,誰願意造反。”

“先生,內閣仔細分析了前朝的諸多法律制度,應該說沒有太大的問題,可爲什麼落得亡國的下場,說到底,就是執行這些制度之人,出現了問題。”

“前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早就說過此事,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前朝的法律是完備的,其中有些不合適的地方,想要修改也不是什麼難事,張居正大人感慨的就是法之必行。”

“法之必行,絕非嘴上說說那麼簡單,這裡面牽涉到方方面面,想要真正的做到,就必須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監督機制。”

“這就關係倒都察院了。”

“前朝推行的風聞奏報,以及給事中的制度,或許是爲了落實法之必行吧,不過我覺得,看看其效果,適得其反。”

“朝廷廢止了風聞奏報,也廢除了給事中的官位設置。”

“都察院究竟應該做些什麼事情,我一直都在思考,前些時間,總算是羅列了一些東西,內閣已經商議過,做了一些補充。”

“依我來看,內閣負責政務推行,將朝廷的各項決策完全的推行下去,讓下面實施,都察院負責的事宜,就是監督,若是地方上推行政策不力,或者有人貪縱枉法,那麼都察院就要徹查,當然,都察院不僅僅是查查官吏,還要提醒和督促,讓諸多的官吏好好的做事情,如果他們出現了偏差,要及時的提醒,要挽救他們。”

“都察院還要監督朝中的官吏,甚至是內閣大臣,看看諸多的內閣大臣是不是在好好的做事情。”

“更加重要的是,都察院還要負責對我進行提醒和監督,我可不是神仙,也吃五穀雜糧,不可能沒有任何的錯誤。”

吳宗睿說到這裡的時候,大殿裡面異常的安靜。

“當然,都察院的官吏,所做的都是得罪人的事情,必定引發各級官吏的嫉恨,可是既然是朝廷的官員,既然進入了都察院做事情,那麼內心想到的就是朝廷,就是國家,就是國家的富強,就是百姓的富足,如果都察院的官吏,做事情畏首畏尾,不願意得罪官吏,那他們得罪的就是天下的百姓。”

吳宗睿斬釘截鐵的話語,讓曾永忠等人都有些動容了。

“我看,有關都察院的職責,今日就明確下來,朝中以及地方都要設立都察院,稱謂不必變化,都察院不受制於地方官府,省府州縣的都察院,直接對上級負責,朝廷的都察院,直接對我負責,都察院不受內閣的節制,都察院與內閣相互監督,若是都察院的官吏有胡亂的作爲,同樣要遭受到懲處。”

“都察院左都御史,這個職位就非常關鍵了。”

“黃宗羲,你可有膽量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啊。。。”

黃宗羲的身體開始顫抖,臉色發白,撲通的跪下了。

“皇上、在、臣不敢有如此的妄想,臣怕做不好這麼重大的事情,辜負了皇上的期盼,臣真的怕耽誤了皇上的重大決定。。。”

黃宗羲的話都有些說不清楚和連貫了。

“黃宗羲,你不用怕,我讓你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就是因爲你與朝中的諸多官吏沒有什麼瓜葛,所以你能夠鐵面無私的執法,我會支持你,當然,我也要提醒你,如果你想着討好朝中的官吏,做老好人,那我就不會客氣了。”

黃宗羲的神色變得肅穆,再次的磕頭。

“皇上,臣一定竭盡全力,死而後已,臣若是貪縱枉法,死無葬身之地。。。”

曾永忠、廖文儒、史可法與洪承疇等人,都沒有開口說話,這件事情他們已經知道了。

“黃宗羲,站起身來說話,在你赴任之前,我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提醒你。”

“你痛恨官吏特權,這本是不錯的,但不可矯枉過正,須知這世上本來就有富人和窮人的區分,你不能夠要求富人也過窮日子,只要他們光明正大的掙錢,遵紀守法,就可以享受生活,這些方面並非是什麼特權。”

“還有朝中和地方的官吏,朝廷還要爲諸多的官吏增加俸祿,讓他們衣食無憂,過上好日子,讓他們珍惜自身的職位,不敢亂來。”

“前朝在這方面很奇怪,給予官吏的俸祿少得可憐,卻要求官吏清廉如水,我認爲這不可能做到,如果我們的官吏吃不飽穿不暖,無法養活家人了,他們怎麼可能好好的爲百姓去做事情。”

“我們給予了官吏豐厚的俸祿,如果官吏還要向百姓伸手,那就不客氣了。”

“黃宗羲,這是我需要特別提醒你的地方。”

“你本是前朝的舉人,從未進入朝中爲官,有些地方不是很適應,這方面你可以多多向內閣諸位大人請教,我讓你認真執法,監督官吏,並非是讓你六親不認。”

“好了,關於都察院的具體職責,以及地方都察院該要如何的做事情,條陳已經由內閣商議,我看過了,沒有什麼問題,你多多熟悉一下。”

。。。

離開了文華殿,黃宗羲對着走在前面的曾永忠等人抱拳行禮。

“下官驟然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惶恐不安,還請諸位大人多多指教,下官感激不盡。。。”

黃宗羲雖然出任了都察院左都御史,不過從官職和品階方面來說,還是比不上內閣諸位大人,所以面對曾永忠等人的時候,他是畢恭畢敬的。

至於說監督內閣的諸位大人,這件事情黃宗羲想都沒有想過,要知道諸位內閣大臣,都是皇上最爲信任之人,時時刻刻都在皇上的身邊,皇上時時刻刻叮囑,他們不可能做什麼過火的事情,壓根不需要他這個左都御史來監督。

跟隨曾永忠前往都察院的時候,黃宗羲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擡頭看了看藍天,眼睛裡面閃過了數道光芒。

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五十章 趕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四章 圍屋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末路(13)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
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五十章 趕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四章 圍屋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末路(13)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