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

這個春節,皇太極同樣不舒服,大清的八旗軍與大明登萊新軍在遼河兩岸對峙,已經有數月的時間,大軍需要消耗大量的糧草,卻無法發起對遼河西岸的進攻,總是這樣耗下去,皇太極難以承受,大清國的滿人權貴更是羣情激憤。

事關大清國的國運,皇太極絕不會疏忽,入主中原的目標暫時放下了,當下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打敗遼河西岸的大明登萊新軍,如何的重新掌控遼東。

大年三十,皇太極獨自一人在偏殿的暖房,坐在暖炕上面。

後宮的嬪妃都在等候,皇太極不以爲意,孝莊文皇后哲哲、莊妃大玉兒以及宸妃海蘭珠三人一同前往大政殿,本想找到皇太極,請皇太極移駕,卻沒有能夠進入大政殿。

大清國的規矩很嚴格,後宮的嬪妃是決不允許干政的,哪怕是皇后娘娘也不行。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皇太極終於從暖炕上面下來,守衛在一邊的皇攻侍衛和太監以爲皇太極準備到後宮去了,都鬆了一口氣,誰知道皇太極開口了。

“讓范文程到大殿來,朕等着他。”

比起滿人,漢人更加註重春節,大年三十這天范文程一定是陪着家人的,皇太極反覆思慮纔想着召見范文程。

正在陪着家人聊天的范文程,接到聖旨之後,沒有馬上出發,回到書法耽誤了幾分鐘時間,纔跟隨宣旨的太監前往大政殿。

進入偏殿,一股熱浪襲來,絲毫感覺不到寒冷。

大政殿以及偏殿,包括後宮,屋子下面都有地龍,每到嚴寒的冬季,在地龍裡面燃燒木柴,整個屋子裡面都是暖和的。

沒有等到范文程行禮,皇太極就開口了。

“文程,今日是大年三十,不用行跪拜禮,朕召你來,不會耽誤你與家人的團聚吧。”

范文程對着皇太極,恭恭敬敬的稽首行禮。

“皇上召見奴才,是奴才的榮幸,不要說奴才,就算是奴才的家人,也是萬分榮幸。”

皇太極面帶微笑點點頭,范文程就是會說話,與那些滿人權貴不一樣。

“文程,朕召你來,還是爲了遼東的事宜,大明登萊新軍與我八旗軍在遼河兩岸對峙,轉眼數月的時間,朕幾次想着發起對大明登萊新軍的進攻,最終都作罷了,可嘆我大清國的很多人,都沒有清醒的認識,總認爲八旗軍出動就能夠徹底擊敗大明登萊新軍。”

“這些日子,朕仔細想過了,自天聰七年以來,大明登萊新軍屢屢與我八旗軍作戰,全部都取得了勝利,未嘗有過一次敗績,雖說大明登萊新軍屢屢使用計謀,避免與我八旗軍正面作戰,可戰鬥的結果,都是大明登萊新軍獲勝,特別是克勤郡王嶽託和一等甲喇章京索尼的陣亡,讓朕終於清醒了。”

“朕知道,大明登萊新軍的戰鬥力,絲毫不弱於我八旗軍。”

說到這裡,皇太極看了看范文程。

“文程,此事想必你也是知曉的,你數次提醒朕,不宜在遼河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是不是想到了大明登萊新軍的驍勇,想到了我八旗軍不一定能夠獲取勝利。。。”

范文程的額頭上出現了大顆的汗滴。

其實范文程早就察覺到大明登萊新軍的驍勇,這些年,身爲謀臣的范文程,從方方面面得到的情報,分析了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其人,可不管怎麼分析,范文程都沒有弄清楚吳宗睿如此英明睿智的原因。

吳宗睿出身普通家庭,甚至連士大夫家族都算不上,這種家族出身之人,可能早熟,知曉生活的艱辛,但謀略方面不一定出衆,大局觀方面更是無從談起。

偏偏吳宗睿親手創建出來的登萊新軍無比驍勇,已經成爲八旗軍最大的威脅。

皇太極的詢問,范文程無法回答,他是絕不敢說大明登萊新軍不弱於八旗軍的。

看見范文程吶吶不敢言,皇太極嘆了一口氣。

“好了,文程,朕也不爲難你了,幾個月時間以來,朕一直都在思索如何的對付大明登萊新軍,朕和你的看法一致,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其人,是最爲關鍵的,只要吳宗睿遭遇意外,大明登萊新軍必定一蹶不振,不再成爲我八旗軍的對手。”

“文程,你們漢人聰明睿智,總是能夠想到很好的辦法,朕想聽你說說,我大清國該如何對付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

皇太極再次的開口詢問,總算是讓范文程舒了一口氣。

“皇上,奴才想過這些,奴才想着給您說說戰國時期趙國武安君李牧的事宜。”

皇太極微微點頭,看着范文程,沒有開口說話。

“李牧與戰國時期的白起、王翦、廉頗等人,並稱爲戰國四大名將。”

“戰國時期的趙國,被稱之爲戰國七雄,地理位置優越,實力異常的強悍,可以與秦國匹敵,可惜趙國曆任的國君,一代不如一代,讓趙國逐漸的衰敗,沒有資格繼續稱霸中原,也沒有資格繼續與秦國抗衡,而李牧就是趙國逐漸衰敗的時候涌現出來的名將。”

“李牧最初是在趙國邊境抗擊匈奴,威名遠揚,讓匈奴根本不敢靠近趙國邊界,而後秦國勢大,李牧轉而抵禦秦國,讓秦國的進攻屢屢遭遇到失敗,李牧以一人之力,挽救了即將被秦國滅掉的趙國。”

范文程說到這裡的時候,皇太極瞪大了眼睛,他隱隱的明白了什麼。

皇太極雖然仰慕漢文化,在大清國全力的推進儒家學說,但漢文化博大精深,大清國的滿人權貴短時間之內是無法參透的,也不願意認真的鑽研和領悟漢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皇太極知道一些,但不是很熟悉。

“文程,接着說。”

范文程對着皇太極再次的抱拳行禮。

“秦國的實力日漸強大,迫切想要統一中原,於是派遣王翦率領大軍,意圖滅掉趙國,可李牧成爲他們最大的障礙,偏偏趙國國君敕封李牧爲大將軍,全力抵禦秦國的進攻。”

“秦國大將王翦很清楚,如果不能夠滅掉李牧,秦軍的進攻必定受阻,於是他稟報秦王之後,派遣人員進入趙國,散佈李牧背叛秦國的傳聞,同時用重金賄賂趙王身邊的近臣郭開,讓郭開也幫忙散佈這些謠言。”

“趙王果然上當,不加調查,隨即派遣朝中其他大臣去替換李牧,李牧此人有能力,做事情也是特立獨行,一直都認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沒有接受這道命令,這讓趙王更加的懷疑,不假思索的暗中佈置圈套斬殺了李牧。”

“李牧被冤殺之後,趙國很快被秦國滅掉,故而後世有傳聞:李牧死,趙國亡。”

。。。

范文程講完了李牧的故事,皇太極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文程啊,你將朕比作了秦王,將大明的崇禎皇帝比作了趙王,將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比作了趙國大將軍李牧,你是想着提醒朕,不用去強攻大明的登萊新軍,還是要想辦法離間吳宗睿吳大明崇禎皇帝之間的關係。”

“朕剛剛仔細想了想,這吳宗睿與趙國大將軍李牧有着太多相似之處,大明軍隊羸弱不堪,且大明內亂頻發,吳宗睿橫空出世,穩住了頹敗的大明王朝,吳宗睿麾下的登萊新軍,軍士達到十多萬人,大明的崇禎皇帝豈會放心。”

說到這裡,皇太極有些興奮的站起身來。

“好,很好,文程,你提醒了朕,看來繼續在遼河東岸部署八旗軍,應該是沒有什麼必要了,既然不打算強攻遼河西岸,就沒有必要部署軍隊駐紮,朕撤離遼河西岸的八旗軍,表達出來主動示好的意思,也可以說是與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之間有協定,吳宗睿對我大清國有歸屬之意。”

“只是僅僅由我大清國說出來這樣的話語,作用還不是很大,需要大明朝廷之中有人爲我大清國說話。”

皇太極再次看向了范文程。

“文程,此事朕就託付給你了,所需要的錢糧開銷,朕從內府拿出來。”

“此事萬萬不要泄露出去,所用之人務必絕對忠心。”

范文程跪在了皇太極的面前。

“皇上,奴才領旨,不過奴才有話要說。”

皇太極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范文程。

“文程,說吧,你有什麼要求。”

“皇上,茲事重大,憑着奴才一個人的能力是辦不好的,奴才懇請皇上,讓親王殿下總領此事,奴才出謀劃策,做一些具體的事情。”

皇太極皺了皺眉頭,臉上隨機出現一絲的笑容。

范文程說的不錯,這麼大的事情,讓范文程這樣一個漢人來辦理,難度的確很大,如果由親王出面來辦理,很多的困難都能夠解決。

略微的思索了一下,皇太極開口了。

“文程,你說的不錯,是朕沒有考慮周全,朕看,就讓鄭親王濟爾哈朗來統領此事,濟爾哈朗成熟穩重,不急不躁,一定能夠很好的處理所有的事宜。”

“此事不能夠耽誤,朕即刻讓濟爾哈朗過來。。。”

依舊跪在地上的范文程再次開口了。

“皇上,奴才以爲,還是好好籌謀之後,再行告知鄭親王殿下。”

。。。

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五十章 趕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三百章 親征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
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五十章 趕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三百章 親征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