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

(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票,求讀者大大的支持。)

廖文儒、羅典明和羅典勇離開之後,吳宗睿就陷入到焦灼和忐忑的狀態。

距離吳氏家族西北方向五里地左右,有一條小路,順着這條小路能夠繞開吳氏家族所在地,吳宗睿的第一步計劃,就是讓奪天王的隊伍從這條小路繞開吳氏家族所在地。

籌謀方面,吳宗睿已經竭盡全力,計劃從開始到實施足足思考了一個月的時間,後期又進行了多方面的完善,應該是萬無一失。

可是計劃是一回事,真正開始實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這裡面有太多變故。

大明王朝的信息處於極度閉塞的狀態,官府對百姓的管理相當的嚴格,離開當地必須有官府開出來的路引,否則守衛城池的軍士不僅不准你進入城池,還可以抓人,如果擅自離開,就被視爲流民,也正是因爲大明王朝這種將人禁錮在土地上的做法,導致信息閉塞。

當然有功名的讀書人不一樣,隨時可以到官府去拿到路引。

信豐縣虎山鄉奪天王造反,緊挨着虎山鄉的安遠縣江頭鄉居然不知道,更不用說新龍鄉了,可以預料,安遠縣城突然遭遇到暴民圍攻的時候,知縣等人會多麼的吃驚。

憑着直覺,吳宗睿相信,奪天王麾下的暴民沒有多強的戰鬥力,這些前幾天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缺乏基本的軍事素質,只是因爲奪天王的忽悠,以及官府的壓榨聚攏到一起鬧事,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不堪一擊。

這樣的隊伍,一旦其首領奪天王出現問題,其餘人馬上一鬨而散。

正是因爲有這樣的想法,吳宗睿制定的計劃,絕不僅僅是避開奪天王的劫掠。

廖文儒等人離開的一大早,吳宗睿千叮嚀萬囑託,接下來親自帶着羅典召到西北方向的分路口去偵察,他詳細告誡了羅典召,偵查的時候絕不要暴露自身的目標位置,不要讓別人看見你,同時必須找到有利的地形,既便於觀察,又便於撤離。

教授羅典召的過程之中,好幾次吳宗睿差點發脾氣,因爲羅典召的理解能力太差了。

這就是現實,吳宗睿面對的是一幫幾乎沒有文化素養的人,說清楚一件事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需要足夠的耐心。

嚴格說起來,此番謀劃的成敗,重點還是在廖文儒的身上。

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承擔如此的重任,不是迫不得已,吳宗睿絕不敢想。

午時,吳宗林專門到家裡來了,專門和吳宗睿說說吳宗坤的事情,這讓吳宗睿有些無奈,穿越兩個月時間,接觸的人不多,不過在他的判斷裡面,吳宗林還是有着不錯的素養和頭腦,強於吳順福和吳順年,若是由吳宗林接任族長,吳氏家族的發展前途還要強一些。

吳宗林是來感謝吳宗睿的,認爲吳宗睿在議事堂的提議非常好,父親早就應該這樣做,他還解釋,其實吳宗坤承擔了新龍裡催課田賦的任務,父親氣的差點動用家法。

吳宗睿也很客氣,說自己的話語,主要是針對吳宗坤的,也想讓吳宗坤清醒,畢竟吳宗坤剛剛到縣衙去做事情,沒有任何的根基,而且此番吳宗坤進入縣衙,讓陳氏家族等勢力不滿意,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夾着尾巴做人,所謂的賞賜和提拔,更是不要想,縣衙那麼多吏員,有些幹了幾十年,關係盤根錯節,吳宗坤就算是獲得了際遇,得到了賞賜和提拔,恐怕也不能服衆,到時候更加的難以做人和做事。

吳宗林對吳宗睿的話語大加讚賞,認爲吳宗睿考慮的非常深遠,不虧是廩膳生員。

說完了吳宗坤的事宜,吳宗林突然轉移了話題。

“宗睿,文儒和羅家兄弟今日一大早就朝着江山鄉的方向而去,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啊。”

“哦,也沒有什麼大事情,羅典勇的侄子昨天來了,說虎山鄉發生了一些事情,我想着羅典勇和羅典召在我家裡做事情,他們聽見之後,非常的焦急,所以讓文儒和他們回去看看,要快去快回,宗林哥說到這件事情,我正要給你解釋,讓羅典明回去幾天時間,如果耽誤了田間地頭的事情,等到羅典勇回來,讓他到你家去幫忙做事情。”

“宗睿這是說什麼話,讓羅典明回去看看也好,不知道虎山鄉發生了什麼事情。”

“聽說是有人鬧事,具體的情況也不是很清楚。”

吳宗林點點頭,若有所思。

看見吳宗林的表情,吳宗睿再次開口了。

“宗林哥,這一次徵收春季的田賦,我的感覺不是很好,你想想,去歲整個的贛州都遭災了,不少的農戶家中都沒有糧食吃了,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官府沒有想着救濟百姓,卻來徵收田賦,也不知道多少的農戶被逼得走投無路。”

吳宗林楞了一下,看着吳宗睿開口了。

“宗睿,慎言,這樣的話語在我面前說說可以,千萬不要出去說,你是有功名的讀書人,若是被官府聽見這樣的話語,肯定要遭遇到懲戒的。”

吳宗睿也楞了一下,他想不到這樣的話也不能說。

“謝謝宗林哥了,今後我會注意的,不過有一點我也要提醒宗林哥,我吳氏家族在新龍裡算是不錯的,至少大部分的農戶家裡還有糧食吃,這遭遇到荒年,官府又在收繳田賦,說不定就有人鋌而走險,若是有人打我們吳氏家族的主意,我們還是要有所準備。”

吳宗林連連點頭。

“說的是,回去之後我給父親說說,去年和前年,周遭一帶都出現過土匪,官府也來不及剿滅,全靠家族來應對。”

。。。

吳宗林站起身的時候,特意看了看四周,沒有其他人。

“宗睿,有件事情,思來想去,我還是覺得應該告訴你。”

“什麼事情,宗林哥如此謹慎。”

“還不是宗坤惹出來的事情,此番徵繳新龍裡的賦稅,宗坤承擔了催課的任務,新龍鄉的耆老和新龍裡的里正,專門到家裡來了,開口就說今年的田賦壓根無法徵收,要求我吳氏家族幫忙承擔一些,還說都是鄉里鄉親的,逼得人走投無路也不好。”

說到這裡,吳宗林的神色不是很好。

“父親當然不同意,憑什麼新龍裡的賦稅由吳氏家族來承擔,再說了,父親也就是吳氏家族的徵糧官,負責收繳吳氏家族的田賦就可以了,至於說宗坤,代表縣衙下來催課,並非是承擔無法收繳起來的田賦。”

“因爲這件事情,父親與耆老和里正發生了爭執,雙方鬧得很不愉快,我估摸着,這對於我吳氏家族來說,絕不是什麼好事情。”

“父親也是沒有辦法,一旦開了這個先例,日後新龍裡的田賦,我吳氏家族就要無條件的承擔了,家族的農戶根本吃不消。”

。。。

吳宗睿靜靜的看着吳宗林,等到其說完之後,慢慢開口了。

“鬧到了這一步,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看這件事情,背後沒有那麼簡單,新龍裡的田賦,收不齊是肯定的,若說一半都收不到,那也不現實,若是吳氏家族承擔了絕大部分的田賦,里正自然是高興,其他的徵糧官也高興,收繳不上來他們沒有責任,收繳上來了,他們未必會呈報,反正是吳氏家族來承擔。。。”

吳宗睿還沒有說完,吳宗林猛地拍了一下腦袋。

“是啊,你不說這一茬,我還想不到,若是田賦由我們吳氏家族承擔了,那徵糧官收繳起來的賦稅,豈不是可以進入自家的腰包了,里正肯定也得到太多的好處,難怪里正會搬動耆老,專門到家裡來說及田賦的事情。”

吳宗睿沒有開口,該說的他已經說了,此刻他心裡想到的,都是奪天王的事情。

吳宗林終於告辭回家去了。

羅典召進屋之後,正準備開口,吳宗睿擺了擺手,走過去關上門。

“羅典召,你記住,今後說重要的事情,需要看看後面是不是有人跟隨,進屋之後,更是要關上門,這樣纔不會泄露出去消息。”

羅典召連連點頭。

看見羅典召這個動作,吳宗睿有些發憷。

“羅典召,你記住了嗎。”

“記住了。”

“那你說給我聽聽,剛纔我是怎麼說的。”

“。。。少爺,我記性不好,沒有記住。”

吳宗睿氣的差點噎過去,這麼簡單的要求,都記不住。

“羅典召,我再說一遍,你聽仔細,牢牢記住。。。”

。。。

這一次,羅典召的確是神情專注了。

羅典召重複完畢,吳宗睿還是不放心,讓羅典召走出門去演示一遍。

羅典召進門之前,動作誇張的看了看前後左右,接着如同做賊一般進門,用力的關門。

吳宗睿的鼻子都要氣歪了,他不得不走出去,親自做了一遍示範,一邊做示範一邊告訴羅典明,觀察是不是有人尾隨,要用餘光,要不動聲色,進門的時候和平時一樣,關門的時候更是要輕巧。

近半個時辰過去,吳宗睿感覺到心力交瘁,沒有辦法,他必須這樣做。

此時此刻,吳宗睿真的懷念穿越之前的生活了,畢竟素質不一樣,不會出現如此蠢笨之人。

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七十章 預感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三百章 親征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九百六十一章 及時的佈局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八章 準族長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
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七十章 預感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三百章 親征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九百六十一章 及時的佈局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八章 準族長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