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

剛剛被招聘過來的畢業生,或者挖牆腳過來的研究員,並沒有馬上被安排到核心實驗室,而是進行爲期三個月的特訓。

這三個月時間,主要是考察工作能力、人品、熟悉燧人系內部的規章制度,同時對自己的科研能力,進行一次整理和查漏補缺。

同時安全部,也會秘密調查所有人的背景,以及是否和外部勢力,存在勾結聯繫。

掌握衆多敏感技術的燧人公司,對於研究員的人品和背景,異常的關注,避免技術泄露,已經成爲安全部的重要任務。

近期黃偉常帶着安全部,加上秦勵章那邊的配合,成功查到了三名出賣公司機密的人員,其中一名還是納米實驗室的研究員。

幸好安全部及時發現,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對新入職的員工,特別是涉密部門的員工,都設置了一個三個月的考察期。

從魔都被招聘到的王志遠、陸啓夫等人,跟着公司的招聘小組,一起返回汕美總部。

他們此時還不知道,未來三個月的生活。

回到總部的黃修遠,和林百傑一起,在陸學東的帶領下,對於科研部的一些項目進行考察。

半導體實驗室。

在無塵室內,衆人都穿着專用的防護服和防毒頭盔。

陸學東向衆人介紹道:“修遠,老林,這臺就是特紡設備研究所的初代產品,緇衣40/60—1,可以用於生產40~60納米級別的芯片。”

緇衣40/60—1,40/60代表設備的加工精度,而1則代表是該類型設備的第一代產品。

在實驗室內,一共有7臺緇衣40/60—1,負責設計芯片電路的工程師、研究員們,以及設備的研發團隊,也派了不少工程師過來。

雙方一邊嘗試製造芯片,一邊測試設備的性能,不斷查找問題,可以現場調整的問題,就現場調整;無法現場調整的問題,則反饋回去特紡設備研究所,進行深入研究。

由於戴着頭盔,黃修遠提高一些聲音:“學東,目前緇衣初代的產能多少?”

“目前單臺的每天可以編織500~800億個晶體管。”陸學東又詳細給倆人,介紹了其中的具體情況。

緇衣40/60—1有8道,1道代表可以加工1塊芯片,8道就是可以同時加工8塊芯片。

加工簡單的專用芯片,產量絕對不小。

而生產多指令的CPU之類,比如英特爾計劃明年推出的酷睿i7,爲32納米工藝,單顆CPU就集成了11.7億個晶體管。

按照緇衣40/60—1的產能,如果要集成單顆11.7億個晶體管的芯片,一天可以編織出42.7~68.3顆。

看起來緇衣40/60—1的產量相當少,但是看一下雙方的生產線,情況恰恰相反。

光刻法需要大量設備,還是價格昂貴的精密儀器,一條最先進的生產線,整體價格在幾十億華元,而且設備很難訂購,特別對於華國企業而言,連第二等級的設備,人家都不會輕易出售到華國。

而一臺緇衣40/60—1,加上配套的激光切割燒結系統、封裝系統,整體造價才幾百萬。

再計算上知識產權,一旦大規模生產,也最多一套兩三千萬,10億就可以造40套左右,100億就是400套。

一套每天生產42顆計算,400套一天可以1.68萬顆,一年生產300天,都達到了500萬顆左右,這僅僅是最低產量。

隨着燧人公司的工藝逐步成熟,單臺設備的生產量,就會逐步提高。

而今年的CPU需求量,其實非常容易計算,通過各種電子設備的售量,基本就基本估計出CPU銷售量了,全球年需求量在幾百億顆左右。

當然頂級的CPU一般不會佔比太高,畢竟不是所有的電子設備,都需要電腦CPU的運算力。

比如現在國內非常火熱的山寨機,自然不可能去採購英特爾的酷睿之類,他們大多數採用聯發科的廉價芯片。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CPU,集成的晶體管數量,在1~3億個左右。

用緇衣40/60—1組建的生產線,如果有400套,一年生產兩三千萬顆,是綽綽有餘的事情。

黃修遠轉過頭來笑道:“龍圖騰的白龍手機,可以考慮使用我們自己設計的芯片。”

“現在的問題,不是工藝做不到,而是設計跟不上,我們採用了全新的工藝,導致光刻法芯片的很多集成電路設計,必須重新調整。”陸學東非常無奈。

黃修遠並沒有意外,芯片設計的難題,他一開始就知道:“學東,沒有必要一開始就死磕CPU芯片,一臺手機裡面,還有其他的電控芯片、音頻芯片之類,從簡單開始設計。”

“我也是這樣想的,現在芯片設計研究所分成了十幾個小組,專門攻關特定的芯片。”陸學東隨即又解釋了一下,各個特定芯片的設計小組。

一旁的林百傑,瞭解了芯片的情況後,詢問了玻璃光盤的情況:“對了,學東,玻璃光盤現在怎樣?”

“我們邊走邊說。”

陸學東帶着一行人,前往六百多米外的玻璃光盤實驗室。

來到玻璃光盤實驗室,該項目的負責人苗國忠,正在進行數據讀取的實驗。

黃修遠阻止了陸學東,讓對方完成實驗再說。

通過實驗室的內部電腦,他看到了玻璃光盤的很多具體情況,目前玻璃光盤的數據刻錄機,已經初步完成了原型機設計工作。

刻錄機通過內置的深紫外光激光器,實現了快速信息刻錄。

而信息讀取方面,則需使用低光強的紅外光照射,被照射後的玻璃光盤,其中的硅9和硅6,會反射出不同頻率的黃光和藍光。

反射出來的黃光和藍光,通過苗國忠等人設計的光信號讀取器,在0.3~0.6微秒左右,可以讀取20G左右的數據。

而經過重新的排列優化,玻璃光盤目前的儲存容量,在每平方釐米92G左右。

玻璃光盤的缺點,除了不可逆轉的刻錄信息之外,就是刻錄機、讀取機成本比較感人一些。

根據苗國忠團隊的設計方案,科研部的成本評估辦公室,給出的成本區間,在大規模生產下,是刻錄機每臺5~6萬元,讀取機每臺800~1200元。

刻錄機之所以價格比較高,是因爲深紫外光點刻,需要精細的激光器,以及非常穩定的控制元器件。

讀取機的精度要求不高,因爲是大面積紅外照射,再根據發射光的頻率讀取信息,所以設備造價相對比較低。

如果要民用玻璃光盤,必須進一步壓縮讀取機的體積,因爲目前的讀取機,大小和煙盒差不多,明顯太大了一些。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半個多小時後,苗國忠終於完成了實驗,發現董事長來了,急忙來到休息區這邊。

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六百九十九章 進化(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二十章 金融巨鱷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二十章 金融巨鱷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
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六百九十九章 進化(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二十章 金融巨鱷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二十章 金融巨鱷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