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

燧人公司總部。

從魔都返回的蔣海霖,直接來到了林百傑辦公室。

剛剛打發了三星談判團隊的林百傑,看到一臉無奈的蔣海霖,就知道他此行並不順利,笑着說道:

“喝杯茶先。”

坐下來的蔣海霖,輕呼了一口氣:“那幫傢伙,一點誠意都沒有,根本就沒有想改變自己,現在國內的股市問題,根本原因就在他們自己身上。”

“意料之中。”林百傑笑着搖了搖頭。

“對了,修遠的意見是?”

林百傑擡了擡眼鏡:“執行B計劃,在大連交易所上市。”

“大連交易所可以上市嗎?”蔣海霖有些不解,他這些天都在忙碌和A股那邊談判,並沒有注意到大連交易所的情況。

林百傑將一份內部文件遞給他:“這是兩天前的內部批文,允許我們在大連交易所做試點,不過僅限於礦石相關的企業。”

“也就是說,公司打算讓藍星礦業上市?”蔣海霖瞬間反應過來。

林百傑點了點頭:“目前藍星礦業,已經累計出售了25%的股份給社保基金,剩下的15%,估計會在2015年前後完成交易。”

之前燧人系將藍星礦業的一部分股份,出售給社保基金,按照交易合同,最終社保基金將獲得藍星礦業40%的股份。

隨着藍星礦業在全球的大擴張,社保基金1.68萬億購買40%的股份,絕對賺大發了。

要知道目前藍星礦業,在全球的各大子公司,包括力拓、呂宋銅礦開發公司、摩洛哥磷酸鹽開發公司、漠北新機遇礦業、哈薩克礦產開發集團、西伯利亞礦業、秘魯銅業、新幾內亞鋁土開發公司等37個子公司。

合計資產達到了7.6萬億華元,是全球最強大的礦業聯合體,在國內還擁有衆多的精煉基地,可以生產礦物燒結砂、納米粉末。

在出售了40%股份後,林百傑和黃修遠經過深思熟慮的討論,決定推動藍星礦業上市。

但是之前和A股談判不順利,對此黃修遠早就安排B計劃,讓大連交易所獲得股票交易經營的資格。

論關係,大連交易所和燧人系之間,可比上交所、深交所要親近得多,大連交易所的總經理李宏文,還是黃氏國際的前總裁。

因此黃修遠更加傾向於在大連交易所上市。

根據這一次的內部批文,大連交易所獲得了股票交易的牌照,但是在2012年~2015年期間,最多隻能上市10家公司,而且必須是礦業相關的企業。

看完文件後,蔣海霖直接問道:“老林,藍星礦業打算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上市10%的原始股?”

“嗯,10%已經非常多了,畢竟藍星目前的總資產達到7.6萬億,10%就是7600億,發行100億股,每股就要76元了。”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 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蔣海霖自然明白,藍星礦業太龐大了,又是華元—礦石體系的重要核心之一,10%估計還要分批發售。

按照計劃,藍星礦業的上市流通股,分成兩部分發售,一部分是內部認購或者獎勵,一部分是隨機抽取。

而這一部分股票,採用區別於A股的同股不同權。

但是大連交易所的股票,卻有另一個硬性條款,那就是三年之內必須分紅,而且分紅比例不得少於當年淨利潤的20%。

從第四年至第十年期間,分紅年份不得少於三次;從第十一年起,每年必須分紅。

這樣設計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讓股票迴歸本質,變成一種投資理財,而不是一種投機賭博的金融遊戲。

只要分紅足夠多,又能夠長時間維持,相信會吸引到不少長線投資的股民。

實際上藍星礦業的盈利能力非常強,作爲全球最大的礦業聯合體,交易的礦石數量是非常驚人的,今年預計淨利潤將達到3500億華元左右。

這個盈利規模,將隨着全球經濟的發展而提升,並且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而藍星上市,對燧人系內部而言,也是非常巨大的利好,很多達不到配股要求的員工,可以通過內部認購的機會,獲得藍星礦業的股票。

同時對一部分有傑出貢獻的員工,也可以獎勵一部分藍星礦業的股票,這個股票和虛擬股比較起來,好處是可以長期持有,還可以交易。

內部虛擬股既不能交易,也存在一定限期和一些限制。

這一次藍星礦業的上市,算是給員工們一個機會,可以獲得藍星礦業的股票。

蔣海霖略帶一絲興奮:“內部認購和獎勵,修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

“五月份開始,藍星礦業六月一號在大連交易所上市。”

喝了一口綠茶,蔣海霖笑着問道:“老林你這一次會拿到不少激勵股票吧!”

“不多,就兩千萬股,你也有一千兩百萬股。”林百傑顯得波瀾不驚。

“兩千萬股可是15.2億,老林你一下子就成了億萬富翁了。”蔣海霖開玩笑道。

其實他們早就是億萬富翁了,畢竟這些年來,公司激勵的虛擬股分紅,加上年終獎和工資,還有房子和車子之類,有好幾億資產是挺正常的。

但是管理層的分紅,可比不上那些技術人員,比如陸學東、張鏡鑑、苗國忠這些科研部的核心,身價都在十幾億左右。

不過陸學東這傢伙平常很少用錢,除了給家裡裡面一些錢,做一點小生意,剩下的錢他都成立了一個慈善基金,掛靠在燧人公司的慈善項目中。

單單是今年,陸學東就捐款了5億華元,用於資助國內落後地區的教育,以及資助貧困的糖尿病患者。

燧人系的慈善基金會,一衆管理層都有以自己名義設立的慈善基金,畢竟黃修遠每年都至少捐款十幾億,這些管理層多少要意思一下。

基本現在國內各個地區,都有燧人慈善基金會的存在,而各種慈善項目,林林總總有幾十個之多,都是掛靠在燧人基金會上的公司管理層捐款。

蔣海霖和林百傑聊了十幾分鍾,討論藍星礦業上市的各種細節問題,以及如何處置出售股份獲得的資金。

目前半導體上,資金非常充足,並不需要將這筆錢投入半導體和消費電子之類。

“我和修遠討論過幾次,投資在醫療項目吧!”

蔣海霖一愣:“醫療?也對,神農集團成立都快一年了,發展得如何了?”

對此林百傑,也沒有報太大希望:“馬馬虎虎,藥物實驗室倒是建了十幾個,項目也上馬了不少,就不知道有多少可以開花結果。”

“只要有一兩個項目成功,投資至少不會太坑,畢竟西方發達的醫療技術,也是幾十年來的不斷積累。”

對於蔣海霖的話,林百傑點了點頭:“修遠,就是打算通過砸錢,縮小國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閒聊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
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閒聊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