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

大連礦石交易所。

在這座交易所成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裡會成爲世界礦石貿易的全球核心。

那雪花下,三面滾動着礦物期貨價格的LED大屏幕,每一個數字的翻滾,都可能影響一個產業。

作爲現代工業的基石,原材料是異常重要的,如果鐵礦石會影響鋼材價格,鋼材價格又影響建築造價,建築造價又影響房價,房價進而影響人口出生率。

在大連交易所大樓的總經理辦公室內。

三大礦業巨頭、鋼協、礦協、交易所,都參與了一次會議。

李長福是一個略顯富態的老人,今年剛好到知天命的年紀,他知道自己最多在礦協待多幾年。

一路走來,礦協發展是艱難和憋屈的,對於突然崛起的礦業三巨頭,其實李長福也樂見其成。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雖然藍星礦業是民企,但是聯合再生、北控資源可是國企,只是比較特殊罷了。

他對於燧人公司的好感度,高於其他民企和國企,作爲在礦協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人,李長福明白華國需要大型礦業集團,只是一直以來,因爲種種原因,沒有辦法進行整合。

藍星礦業的強大,以及堅守底線,這是李長福最欣賞的地方,在他看來,黃修遠這種纔是真正的企業家,雖然追求利潤,卻也沒有貪得無厭。

在自己起來之後,又迅速扶起聯合集團、北控集團,形成三足鼎立的競爭局面。

如果是國內其他民企,發展出藍星礦業的提煉技術,估計就是想方設法幹掉對手,然後徹底壟斷市場。

而燧人公司的風格,是整合行業和形成良性發展的模式,都不需要官方想方設法進行反壟斷拆分。

這也是燧人係獲得大量支持和政策綠燈的原因。

“宋總,礦協理事長的職位,今年就三月份就要進行換屆,到時候我打算推薦你上去,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

宋世嘉搖了搖頭:“讓羅總擔任吧!我這邊的事情太多了。”

坐在宋世嘉左手邊的高瘦中年男子,就是聯合再生的總經理羅拓,他有些遲疑起來:“宋總,我不太合適吧?”

“這有什麼合不合適的,我這邊的事情太多了,羅總就能者多勞。”宋世嘉笑起來。

之所以不當礦協理事長,那是因爲藍星礦業很容易影響北控資源、聯合再生,基本就是隱形霸主。

所以這個明面上的職位,還是讓聯合再生拿下比較好。

反正他們三家關係密切,而且燧人公司掌握着三大礦業集團的命根子,擁有最後的保險在手,如果出大問題,燧人公司可以出手。

李長福思考片刻,也開口勸說:“既然宋總事務繁忙,那就勞煩羅總了。”

而當小透明的北控資源總經理,則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其實他們都知道,藍星礦業纔是真正的無冕之王。

“那我不推辭了。”羅拓點了點頭。

衆人討論了羅拓擔任礦協理事長的具體細節,然後宋世嘉就拋出了一個新的話題。

“各位,我認爲礦協有必要成立一個督導辦公室,用於調查國內各個礦場的真實情況,確保一些稀有資源,不被賤賣出去。”

聽到宋世嘉的這番話,衆人都明白是什麼意思。

目前國內的資源,雖然由於新工藝的應用,讓華國的可開採礦物資源,提升了幾十倍以上。

但是很多東西,天然就是稀少的,不能因爲產量提升了,就將東西白菜價賣出去。

既然米國可以建立石油—米元體系,那他們礦協就肩負着,建立礦石—華元體系。

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國內的各個礦場。

隨即宋世嘉拿出一份文件,交給李長福:“我提議,將稀土、鉍、錸、銠、鉑、納米礦粉等,納入嚴格管控的目錄,必須覈查礦山、礦場的儲量、開採量和出售情況。”

“……”翻完了那份文件,李長福合上後,在心裡面盤算了一會,根據藍星礦業的計劃,第一個要整頓的礦石行業,就是國內盜採嚴重的稀土。

憑藉三巨頭的技術,基本可以碾壓其他公司,特別在稀土提煉技術上,他們計劃整合國內的稀土企業後,將之前賣原礦的貿易砍了。

然後通過出口精煉稀土元素,打擊國外的稀土提煉企業,擊垮國外的提煉企業後,進而就可以成爲稀土行業的唯一提煉國,到時候國際上的稀土原礦,就只能送到華國來提煉。

這也是未來國內的做法,通過整合稀土企業,徹底壟斷了提煉環節,就算是米國有稀土礦,也只能捏着鼻子,將稀土礦石送到華國來提煉。

李長福點了點頭:“我同意,這件事不能再拖延了,我會向上面提議這件事。”

“沒問題,我也聯名上去。”羅拓也附和道。

對於這件事,礦業三巨頭其實立場是一致的,因爲那些盜採走私稀土,不利於他們控制全球礦業貿易,國內那一點資源,他們現在都盯得非常緊,這可是他們的基本盤,自然不會允許有人攪局。

在礦石—華元體系的誘惑下,就算是礦協和三巨頭不出手,估計上面也不會允許稀土行業的混亂,出手整合只是遲早的事情。

隨後他們又討論了納米礦粉的事情,不希望納米礦粉賣白菜價的羅拓,向衆人提議:

“我建議對逐步壓縮納米礦粉的出廠量,改用燒結砂,然後逐步提高納米礦粉價格,形成低端原礦——中端燒結砂——高端納米礦粉的格局。”

“這個提議不錯。”單忠華也深有同感,現在的納米純鐵粉價格太低了,對於冶煉普通鋼鐵而言,用純鐵粉就是在浪費,也存在一些潛在風險。

因此有必要逐步收緊純鐵粉的出廠量,改用更加安全可控的燒結砂。

“我同意。”北控資源的總經理點了點頭。

建立分級的礦物體系,不僅僅有利於安全,也是爲了他們的利益,畢竟納米純礦粉的價格高了,他們收益也高了。

最後一個議題,是關於進口國外原礦,進行深加工的事情,這同樣非常重要。

如果他們成功複製稀土模式,拿下精煉環節,那全世界的稀有礦物,就要過一遍他們的手,這加強了對世界礦業的控制力度。

目前藍星礦業的精煉基地在秦皇島。

而北控資源是計劃在連雲港,建立自己的精煉基地。

之前沒有出海口的聯合再生,最近盯上了桂省,計劃在防城港建立精煉基地,同時打造自己的大西北縱深,在疆區的精河縣,建立另一個精煉基地,承接中亞、露西亞的原礦精煉業務。

逐步壯大的華國礦業,已經開始露出自己的獠牙。

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六百九十九章 進化(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體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
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六百九十九章 進化(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體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