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

萬里之外的羅布泊。

進入疆區的兩條輸水管道,其中南線就從甘省的敦煌延伸到羅布泊,另一條北線則從蒙區沿着鐵路線,進入哈密地區。

北線進入哈密地區,每年可以向哈密地區供應5億立方淡水,這僅僅是一期工程,明年二期工程完成,這個數字會提升到10億立方每年。

而南線,因爲經過人口稠密的河西走廊,進入羅布泊地區的淡水,每年只有1.5億立方。

同樣,明年南線的二期完成後,會提升到6.5億立方每年。

剛剛設立的樓蘭縣,就在南線輸水管道目前的終點站上,設立樓蘭縣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利用水資源,也是爲了處理一些遺留問題。

羅布泊無人區的深處,當年核爆實驗場的周圍,一臺臺多足機甲配備了厚厚的鉛板護甲,在地面上工作着。

而核輻射超標的區域,向外延伸10公里,一道高度50米的牆壁,正在一點點修建着,目前已經修建了19公里的長度。

這道超級材料打造的高牆,並不是爲了阻擋沙漠,而是要將核爆實驗區和正常區域隔開來。

儘管完全引爆的核彈,本身殘留在地表的放射性物質不多,卻不代表沒有。

之所以要隔離實驗區,同時進行放射性物質的富集清除,目的就是爲了以防萬一。

科學院和燧人系做過很多次模擬計算,發現羅布泊的實驗區,可能隨着當地小氣候的改變,出現放射性物質擴散的情況。

在模擬計算中,隨着輸水管道源源不斷輸水進入羅布泊和周邊地區,極有可能導致局部降水增加,進而讓羅布泊起死回生,重新變成一個湖泊。

而湖泊的出現,根據水往低處流的特點,會將殘留在地表的放射性物質擴散開來,甚至污染水源。

因此科學院和燧人系在研究討論後,決定建牆封閉實驗區,同時利用燧人系的物質分離技術,將殘留在地表的放射性物質全部清理乾淨。

其實核爆核心區,本身的放射性物質由於反應比較完全的原因,殘留下來的放射性物質比較少,加上幾十年沒有做核爆試驗了,經過處理後,還是可以重新利用的。

比如當年東瀛的廣島長崎,還有被米國炸幾十次的比基尼島,這些地區只要處理得當,完全可以恢復正常。

根據計劃,羅布泊地區,將被改造成爲三個區域,封閉區、保護區、農業區。

封閉區,就是現在正在建牆的位置;而保護區,則環繞着封閉區;保護區外面,纔是農業區。

改造羅布泊地區,是必然的選擇,因爲隨着氣候的改變,這裡遲早會變成湖泊和綠洲,恢復上古時代的環境。

現在不趁機處理那些歷史遺留問題,以後會更加麻煩。

樓蘭縣的位置,就位於古樓蘭國的都城遺蹟向東17公里處,遺蹟已經被一堵牆圈起來了。

被藍星礦業控股的西部礦業,正在附近建立了一個稀有元素提煉中心。

大量元素採礦車組成車隊,在羅布泊的沙漠和戈壁灘上,開採着稀有元素。

在樓蘭縣城中,除了規劃建設中的一體化樓房、工廠,就是連接在一起的五個人工湖。

人工湖45%左右的面積,佈滿了太陽能電池板,即可以發電,又可以減少湖水蒸發。

這五個人工湖環繞着樓蘭縣城,有效改善了當地的小氣候,人工湖—小南湖的南側,是一大片正在改造的草場。

這片草場是豐民農業的產業,從冀省調過來的開拓團,三百多名員工正在這裡忙碌着。

豐民農業有豐富的沙漠改造經驗,哪怕是羅布泊這種惡劣的無人區,只要有充足的水資源,絕對可以改造成爲農業區。

按照標準的改造方案,通常是先修建一個正方形方框道路,方框道路的邊長通常是10公里,內部面積100平方公里。

方框道路是超級材料鋪設的簡易道路,寬度一般是22米,可以作爲農業機械的運輸公路,也可以阻擋沙漠的入侵。

目前豐民農業在樓蘭縣,已經完成了七個標準格,共計7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造。

其中四個標準格作爲牧草場,剩下的三個,計劃明年作爲棉花種植場,今年就先種一批牧草,一邊固沙保水,一邊可以順便改良土壤。

帶着防毒頭盔的年輕人,裝備了一套工作型的外骨骼,在鋪設一條噴霧水管,方便給牧草噴霧,這裡種植的牧草是紫花苜宿,種子已經撒播下去了。

他叫李檀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人,高中畢業後,在承德的老家繼承家業,如果沒有豐民農業的出現,可能他這一輩子,就是在農村渾渾噩噩的耕田、娶妻生子。

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參與了燧人系在承德的培訓班,然後去年年初,就正式成爲豐民農業的一員,在承德負責一個玻璃溫室的種植場。

直到今年年初,豐民農業正式啓動羅布泊開發計劃,在冀省調了一批人手,組建了開拓團,進軍羅布泊地區。

家裡面的農田,李檀文都給了自己的大哥,他打算自己打拼,離開老家、離開冀省。

作爲人口大省,冀省人口太多了,人口一多,人均土地資源就變得稀少。

因此豐民農業在開發大西北、蒙區、漠北和中亞的時候,都優先從華北、關中抽調人口。

來到羅布泊快十個月,李檀文一開始還以爲會非常難熬,但實際上,除了一開始比較艱難一些,之後情況就迅速改善了。

現在燧人系的科技水平,自然不是幾十年前可以比的,大西北的緯度熱量相對充足,只要水資源跟上來,綠洲很快會恢復過來。

他鋪設好一套噴霧管道,看着不遠處,那一望無際的紫花苜宿、飼料玉米,不由自主地感嘆着科技的力量,賦予了人類改天換地的能力。

那條從河西走廊直插羅布泊的輸水管道,就宛如人類的血管,源源不斷的供應“生命的液體”。

喘了口氣,李檀文脫下防毒頭盔,感受到一絲乾燥的風,但是比起他之前剛到這邊時,卻明顯溼潤不少。

突然路邊,行駛過一輛運輸礦物的大貨車。

李檀文一眼就認出了那車,應該是一輛運輸特殊礦物的運輸車,上面還標註着放射性物質的特殊圖案,十有八九是從封閉區過來的。

再次戴上頭盔,繼續安裝噴霧管道。

來羅布泊之前,他們就有了心理準備,不過公司承諾的房子和補貼,也確實吸引着這些員工。

以前西北缺少水資源,可能將房子分配在羅布泊,讓人感覺不靠譜;但是現在卻不一樣,有了豐富的水資源,西北也會變得更加宜居。

社會的發展,都是由千千萬萬的個體,共同推動的結果,而社會的發展,又會反過來,影響每一個人的方方面面。

宛如那相互作用的力。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