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春耕

東營奶牛養殖基地旁邊。

那五千多畝牧草場,因爲陸續投入使用的脫鹽車,目前已經初步改造完成了一大半。

豐民農業的農機出租公司,已經接收了8組脫鹽車隊,標準的一組脫鹽車隊,由一輛脫鹽車、一輛初篩車、一輛柴油供電車、一輛供水車、一輛零件維修車、兩輛混土車、八輛運土車、三輛挖掘機組成。

一個臺班可以改造12畝鹽鹼地。

通常一天干兩個臺班,8組一天下來,就可以改造192畝鹽鹼地左右。

東營牧草場這五千多畝,還是加班加點下,才完成了初步改造近三千畝。

不過隨着工程機械廠的正式量產,接下來的脫鹽車隊,會變得更加專業,數量也會更加龐大。

對於鹽鹼地的改造規模,會持續提升上來。

豐民農業旗下的另一個公司,農田醫生公司在魯省農科院,又挖了一大批人,弄得魯省科學院都快被掏空了,不得不提高待遇,對剩下的那些人進行安撫。

農田醫生公司和北方農業研究所,兩者的不少人,都是互相兼職的。

比如馬長江,就是研究所所長,兼任農業醫生公司技術執行官。

十幾個今年本科快畢業的大學生,被拉過來當實習員工,正在牧草場上檢測着土壤。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集裝箱房內,負責統計數據的秦文斌,看着一頁頁數據,小聲的驚呼起來:“我靠,這土牛逼了。”

他們都是農業大學的學生,自然知道土壤的養分重要性,東營這邊的土地,就算是可以正常耕作的普通農田,基本上都有輕微的鹽鹼情況。

“腐殖質相當好,酸鹼度也相對平衡,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氮離子,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都基本達標了,現在還欠缺的鈣、鎂、鈉,定向補充即可。”另一個年輕人說道。

秦文斌搖頭笑道:“公司的脫鹽車太徹底了,基本將中表層土壤中的鈉鹽都清空了,反而要補充鈉鹽,維持一定的鈉離子水平。”

推門而入的馬長江,好奇的問道:“說什麼呢?”

秦文斌急忙站起來:“馬老師,沒什麼,就是聊聊脫鹽車的脫鹽太徹底了,現在牧草場的土壤反而缺乏鈉元素,需要重新補充。”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脫鹽車都是超量提取的,這樣比較方便,反正公司的氯化鈉成本不高,定量補充就可以了。”

“那倒也是。”秦文斌點了點頭。

馬長江吩咐道:“你們近期的任務,可以去東營的其他區域,檢測一下土壤的具體成份,然後上傳到公司的數據庫中。”

“好的,馬老師。”

此時牧草場上,除了正在作業的脫鹽車隊,還有正在平整土地的農機隊。

之前是馬長江同事的呂保家,就是從事牧草研究工作的技術員,他也在這片牧草場中。

他根據華北平原的氣候,規劃了牧草場的種植品種,其中兩千畝種植苜蓿草,兩千畝種植黑麥草,最後一千多畝,種植綠州一號。

對於牲畜而言,長期餵養單一的牧草,是會造成營養不良的,因此要多準備幾個品種的牧草,同時加上青儲料、乾草、精飼料,纔可以保證牲畜身體健康。

而且種植苜蓿草(豆科),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苜蓿草的根部有根瘤菌,會促進土壤固氮,進一步改良土壤。

“老馬,我們這邊安排得差不多。”

馬長江走出來:“保家,苜蓿的改良工作,你們要安排一下。”

“我會安排的。”呂保家一邊洗手一邊回道。

雖然米國的苜蓿品種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產量比較高,但是米國人的苜蓿品種中有一大半是轉基因苜蓿。

轉基因苜蓿在國內是禁止種植的,這不僅僅是因爲生物安全的考慮,還有戰略安全的考慮。

因爲轉基因農作物,是沒有辦法繁殖的,不利於供應鏈安全,別人的東西再好,終究不如自己擁有的。

與此同時。

由於天氣逐漸轉暖,魯省的春耕工作也開始了。

在東營奶牛養殖基地附近的一個村子,不少農民開着拖拉機,在農田上犁着田。

豐民農業的幾個業務員,走向正在一個老農民。

“老叔在打田?”

抽着煙桿的老農民,轉過頭來定睛一看:“這不是虎子嗎?你不是在奶牛場嗎?咋跑這邊來了?”

是本村出來的張烈虎,急忙介紹了起來,幾個同事和老農民,這才熟悉了一點。

然後張烈虎,開始又介紹了牧草合作的事情。

“你們公司要開發鹽鹼地?虎子,你別騙老叔我。”老農民一臉狐疑,感覺這個合作不靠譜。

“老叔,我騙你做什麼,你那8畝多鹽鹼田,放在那裡也是荒着,簽了合同,我們公司免費改造,你只需要拿出三層土地,來種植牧草。”張烈虎勸說着。

老農民吐了一口煙:“我考慮一下。”

“老叔,別猶豫了,這又不用錢,如果那8畝鹽鹼田可以種東西,一年可以收多萬把塊錢。”

只是老農民仍然在遲疑。

張烈虎看到這樣,只能去找其他人,忙碌一天才簽約6戶,簽約的鹽鹼地一共只有27畝。

面對農民的不相信和遲疑,張烈虎晚上只能找自己父親,將幾個比較好親戚叫過來,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

第二天,他帶着那幾個業務員過來,村裡面不少都指指點點的,反正風言風語是少不了的。

加上他自己家,今天又簽約了14戶,這些都是張烈虎的親朋好友,一共拿下93畝鹽鹼地。

加上昨天的27畝,張家村才勉強湊夠了120畝。

一個業務員無奈的搖了搖頭:“張哥,走吧!你們村估計是極限了。”

張烈虎當然知道,其他人估計不是罵騙子,就是在說風涼話,只有出成果了,狠狠地打這幫傢伙的臉,他們纔會轉變態度。

看着快中午了,張烈虎開着皮卡車,返回了豐民農業的總部。

總部的食堂上,打了飯後,他突然聽到了身後的腳步聲。

“虎子,你們那邊怎樣?”

張烈虎轉過身來:“濤哥,我弄了兩天,才簽了120畝,你呢?”

蔡海濤也是一臉苦笑:“比你好一點,174畝。”

“看來都是差不多,三組、五組也是一百多畝。”

五個業務小組,一邊吃一邊吐槽着,顯然這幾天的情況,讓他們有些鬱悶。

一件事物的出現,要讓農民接受,除非出現盈利的人,不然他們不會輕易跟進。

www ▪т tκa n ▪C ○

而出現盈利的項目,又容易一窩蜂的盲目跟風,沙糖桔種植就是一個道理,不少農戶盲目跟風種植,最後導致生產過剩,大家都沒有錢賺了。

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一百二十章 國際糧商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
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一百二十章 國際糧商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