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

安排了公司的事務,黃修遠看着窗外的繁華都市,陷入了思考之中。

世界的軌跡,早就在他的蝴蝶翅膀下,變得面目全非了,看起來這個世界,正向他理想中的世界發展着。

但黃修遠卻有一種隱隱約約的不安,或許這是因爲他正逐步失去對未來軌跡的把握,人類天生對未知感到恐懼和厭惡。

不過很快,他便從這種擔憂中掙脫出來,重新冷靜下來。

未來或許會變得越來越陌生,但只要自己足夠強大,就算是千變萬化的未知,也可以通過強大的力量應對這一切。

夜深人靜。

他吃了晚餐後,便通過虛擬系統,操作着替身機器人,來到位於魔都的一個研究所。

這個研究所是官方主導的,燧人系也有一部分研究員參與其中,該研究所主要從事尾場加速器的研究。

所謂的尾場加速器,其實就是一種小型的粒子加速器,可以用於研究高能物理。

而且尾場加速器潛力巨大,將來非常有希望取代大型粒子對撞機,成爲人類研究高能物理的重要設備。

本來是十二五計劃中,並沒有將該項目列入發展規劃的,國內從事高能物理的科研工作者中,只有科學院高能所屬下的一個小實驗室,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黃修遠知道未來科學界的一些事情,正如同楊院士所言,高能物理的盛宴已過,大型粒子對撞機可以發現的東西,已經沒有多少了。

如果沒有黃修遠這隻大蝴蝶,按照未來的發展趨勢,西洲聯盟的那個大型粒子對撞機,儘管經過多次升級改造,卻仍然沒有什麼成果。

反而是米國的哈佛大學,通過另闢蹊徑的尾場加速器,實現了粒子對撞機的小型化,還將粒子對撞的能量量級,提升了兩個量級。

在三十到四十年代,米國科學界在高能物理上,獲得了非常多成果,就是基於尾場加速器的技術發展。

黃修遠自然不會錯過這個項目,畢竟尾場加速器最大才一公里多,比起動輒幾十公里的大型粒子對撞機,性價比超高。

國內也有學者一直在勸說官方投資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特別是隨着這幾年國內經濟高速發展,這種聲音更是日漸喧囂起來。

上面也好幾次諮詢過他,但是黃修遠和楊院士的意見一致,想在大型粒子對撞機上獲得高能物理的突破,基本可能性爲零。

因爲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能級,已經很難在提升了。

他和楊院士聯手否決了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提案,畢竟要建造這個項目,投資至少要1500億華元。

如果這筆錢是全球各地一起承擔還好,問題是現在西洲聯盟、東瀛、北美還沒有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自然不會出錢搞這種項目。

而高能物理方面,國內的人才相對比較少,就算是建成了,也是要便宜了外國科學界。

這種捨己爲人的國際精神要不得,黃修遠寧可將這筆錢砸到託卡馬克裝置上,也不願意投入大型粒子對撞機。

搞得高能所的大型粒子對撞機派,對他也是滿腹牢騷,只是不敢明着反駁。

對於這些私底下的風言風語,黃修遠和楊院士等人也聽到了不少,只是他不爲所動。

畢竟此時國內的科學界中,黃修遠可以算是應用科學的頂峰,而楊院士則是高能物理的頂峰,倆人開口否定的事情,是很難被推翻的。

更何況,比起虛無縹緲的高能物理,航空航天、新材料、基因工程、可控核聚變之類,這些有實際用途的項目,更加吸引上面。

不過黃修遠並沒有否認高能物理的重要性,燧人系自己也有三個高能物理相關的實驗室。

魔都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成立,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不過,這件事也導致國內高能物理領域,現在分成了兩個派,既堅持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大型派,和支持尾場加速器的尾場派。

尾場派的大本營,就在魔都高能研究所。

黃修遠和魔都光機所的高能激光專家陳文東博士,站在一個實驗室外面,透過觀察窗可以看到裡面的情況。

此時一臺多重尾場加速器,就陳列在實驗室中間。

一個星期之前,從汕美總部送過來的CSi納米晶體,成爲尾場加速器中的激光激發晶體。

由於效率的提升,讓激光器在單位時間裡面的激光輸出功率,也跟着提升了一倍多。

經過多重尾場加速器的加速,讓粒子流在末端的速度和溫度,都達到了一個質變。

設計實驗的陳文東博士,一臉緊張的看着電腦上的數據。

突然黃修遠眼神一凝,因爲他看到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參數:“這是陽電子的信號?”

“沒有錯!”陳文東激動不已說道:“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陽電子產生方案。”

黃修遠終於想起了一些記憶,魔都光機所在2021年確實有發表過一篇論文,通過高能激光產生大量的陽電子。

如果他的記憶沒有錯誤,那一次實驗中,產生的陽電子數量,絕對沒有現在多。

對於國內二十年代的科研項目,黃修遠確實並沒有親身參與過,但四十年代的激光器可以產生陽電子規模,也只有眼前的80%左右。

顯然他帶來太多的未來技術,導致國內科學界的配套設施、材料都在突飛猛進。

如此密集的陽電子規模,都可以用肉眼看到明顯的電光了。

黃修遠再次仔細翻看起實驗設計的內容,一旁的陳文東博士也冷靜下來了,開始查看檢測出來的數據。

由於第一次實驗室,激光器功率只啓動了75%,接下來他們一點點提升着激光器功率。

隨着功率不斷提升,真空腔中的陽電子產生規模,也越來越龐大,甚至出現了電漿狀態。

黃修遠看完實驗設計內容,又看到電腦上的各項數據,隱隱約約抓住了一絲靈感,但又感覺隔着一層紙。

“究竟是什麼?”

聽到他的自言自語,陳文東博士一頭霧水:“黃院士,您說啥?”

黃修遠搖了搖頭:“沒有什麼,就是有一點摸不着頭腦的靈感。”

陳文東也沒有太在意,而是說起了這一次的發現:

“尾場加速器和高能激光簡直是天作之合,可以產生如此規模的陽電子,以後我們就不缺少陽電子了,不過現在沒有靜電場,不能束縛這些陽電子,真空腔中的陽電子都和周圍的電子湮滅了。”

突然黃修遠腦海中靈光一閃,整個人彷彿着魔了一般:“電子湮滅?正負電子淹沒?對,就是這個。”

“額?正負電子湮滅有什麼奇怪嗎?”陳文東博士滿臉問號。

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二百零六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四百一十章 換班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
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二百零六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四百一十章 換班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