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

下午三點左右。

經過中午的養精蓄銳,各方代表團又精力旺盛的脣槍舌戰起來。

在覈心談判桌上,五大流氓和一衆地區地頭蛇,各懷鬼胎的討論着“碳中和倡議書”。

面對“碳中和倡議書”中,要求全球在2011~2021年之間,實現碳排放的零增長,哪怕是之前一直瞎比比的西洲聯盟,此時也被噁心的不要不要的。

代表西洲聯盟的德意志環保部門負責人托馬斯、高盧環保代表盧克西,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和本土進行了短暫的溝通。

如果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拿出這一份“碳中和倡議書”,那他們會立刻拍板同意。

而到了2011年的今天,世界局勢發生了巨大改變,顯然西洲聯盟自己玩脫了。

擁有溫差發電技術,加上北風廠的燃氣輪機效率提升,使用同樣數量的煤炭,可以產生比之前多50%左右的電能。

這意味着當國內的火電廠全部完成升級改造,每年消耗電煤,將由17億噸左右,減少到11億噸左右。

然後是煤改氣和油改氣,估計每年可以減少1.5~2.5億噸標準煤。

加上即將被撲滅的煤層自燃現象、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同樣會減少幾億噸標準煤的消耗。

經過一番綜合計算,華國一旦完成產業升級,在維持目前的供能水平下,整體能耗將減少30~40%。

如果同意碳中和倡議書的零增長條款。

這意味着,華國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產業升級,就可以在10年內,獲得30%~40%的隱形增長。

而被卡在產業升級上的其他國家,會受到碳中和的壓制,短時間內無法獲得發展。

本身就經濟疲軟的西洲聯盟,自然不願意接受這種自廢武功的條件,提出要求共享新技術的要求,才願意答應這件事。

參與這一次碳中和會議的張戎機,和李飛揚溝通了一下,然後開口說道:

“各位,煤層自燃處理業務可以承包給我們,這樣就減少全球的溫室氣體和有害氣體的排放。”

“承包?”盧克西思考了一會,又和己方的科學顧問,以及托馬斯討論了二十多分鐘。

從論文的來看,新技術撲滅煤層火區後,基本可以保證煤層在幾年內,不會再出現大規模自燃,或者在滅火後,對火區進行二次改造,隔絕煤層和流動空氣的接觸。

就算是出現小部分自燃,他們可以自己撲滅,如果實在是控制不住,再請燧人公司過來滅火,也是可以考慮的。

這方面,盧克西和托馬斯的等人勉強可以接受,最多就讓燧人系宰一刀。

盧克西開口說道:“張,煤層自燃的處理上,我們可以承包給貴方,但是溫差發電模塊的限制,我們也希望可以放開。”

“限制肯定要有的,你們不也有瓦協。”張戎機似笑非笑的反問道。

這時候,作爲攪屎棍的不列顛環保代表,立刻開始胡攪蠻纏起來,又將全程黑臉的米國環保代表拉下水來。

碳中和倡議書的內容,帶來太多的尖銳矛盾,至於那些如同草履蟲一般的欠發達地區,他們連發言的機會都沒有,就直接躺平和裝死,心裡面大喊:寶寶心裡苦。

這種神仙鬥法的場面,沒有實力就胡亂站隊,那和閉眼扔硬幣沒兩樣,選錯直接涼涼。

因此草履蟲們,大多都選擇鹹魚和騎牆。

扯皮了兩個多小時,也就西洲聯盟方面鬆了一些口,北美還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對於會議的情況,遠在德州的黃修遠,其實早有預料。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都談了六七輪,羊城碳中和會議,沒有磨牙扯皮上一兩年,基本沒有可能定下來。

對此黃修遠沒有太在意,因爲現在皮球被踢了回去,他還專門讓林百傑,給全球的環保激進組織,援助了幾千萬華元。

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名爲藍色時代環境保護基金會,專門培養國內的“環保學者”,加強和國際環保組織的友好交流,共同維護全球生態平衡。

既然發達國家可以打環保牌,咱們自然可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近期時光信息的子公司時光影視,也上馬了兩部科幻片的拍攝計劃,分別是大劉的《地火》和王晉康的《四級恐慌》,以及關於全球環保、三北防護林的科普紀錄片。

形成文化和話語權輸出。

雖然和西洲聯盟沒有達成一致,但是關於煤層自燃治理的合作,燧人系和多個有需要的地區,還是達成了合作備忘錄。

作爲條件之一,那就是給時光博客、超信進入這些地區的牌照。

依託龐大的技術優勢,還是讓時光博客和超信,硬生生擠入國際市場,雖然用戶不多,但這至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另外時光影視,也和一部分地區的院線,達成了影片放映的合作,哪怕是虧本送電影票,也要打入這些地區的文化市場。

不僅僅是影片,時光信息設立了強大的國際專業翻譯辦公室,專門挑選一批優秀的網文作品,翻譯成爲各國語言,打入國際市場。

比如作爲國內科幻三巨頭的大劉、王晉康、何夕的作品,就被精心翻譯後,出版了四十多個國家。

賺錢不賺錢無所謂,就算是虧本經營,也要輸出自己的文化和聲音。

東方沉寂太久了,需要讓世界知道這裡的存在,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比起北美的燈塔,東方的太陽也在冉冉再起。

這些都是羊城碳中和會議中,燧人系走出去的重要戰略之一。

爲期一個星期的碳中和會議,最終還是沒有達成一致,各方打算今年九月份,在東京進行第二輪談判。

到時候,不僅僅會談碳中和的協議,還會討論福島核泄漏事故的應對工作。

因爲根據的3月28日最新消息,福島的核泄漏輻射水平,已經達到了切諾貝利的污染水平。

參與碳中和會議的環境學者們,也高度關注這件事,在對於東瀛的處理結果表示失望的同時,也伴隨着強烈的擔憂。

這也是九月份,在東京開碳中和二輪會議的目的之一。

歷時一個星期的羊城碳中和會議,落下帷幕的同時,也給全球局勢帶來進一步的變化。

被燧人系塞了錢的國際環保組織,也紛紛出來搞事情,特別是綠色和平之類的環保激進派,更是打了雞血一樣,如同瘋狗到處和各個地區、企業撕逼。

雖然會議中沒有達成大成果,但是零敲碎打的小成果,還是不少的。

至少在這一次會議中,牢牢把握了主動權,一改哥本哈根會議的被動。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二百六十八章 氣網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四百一十章 換班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
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二百六十八章 氣網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四百一十章 換班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