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

與此同時。

在德克薩斯州內部沿海,即墨西哥灣附近的近海區域。

兩艘霍去病級、一艘秦瓊級,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墨西哥灣的海灣海底平原中,這裡平均水深超過1500米,非常適合潛艇航行。

雖然之前的恐荒島事件後,諾亞會加強了對加勒比海地區的聲吶佈置密度,但他們的技術仍然很難捕獲霍去病級和秦瓊級的聲吶信號。

加上他們一直墨西哥灣爲自己的內海區域,本身防禦相當鬆懈。

這這種鬆懈,讓三條大黑魚悄無聲息的進入了海灣的海底平原中。

潛艇小隊的指揮官宋耀民,看了看海圖數據,發現他們已經來到第一個目標區域。

該海域,距離佛羅里達州的西海岸,直線距離不足183公里。

宋耀民拿起對講機吩咐道:“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執行任務。”

“收到。”

只見體型龐大的秦瓊號,從魚雷發射管發射了一枚特製潛航器,該潛航器向佛羅里達州的大陸架勻速潛行,速度大約25節左右。

隨着潛航器越來越逼近海岸,海水深度也越來越淺,爲避免暴露,通過水下超聲波通信系統控制的工作人員,開始給潛航器減速。

然後啓動聲吶探測系統,探測佛羅里達西海岸附近的海底水文,很快工作人員就發現了一處合適的小海溝。

海溝深度在330~410米左右,寬度350~900米,長度大約16公里左右,這個深度不會頻繁的人類靠近,有利於隱蔽。

潛航器用了一個多小時的仔細勘探,終於發現了一處合適的藏身之所,一個天然的海底巖洞,剛好容納潛航器停靠。

工作人員操作着潛航器停泊在巖洞內,然後潛航器的底部伸出微型鑽頭,向地下鑽孔。

這臺潛航器,其實就是一臺海陸兩用的順風耳聲吶器,目的自然不言而喻了。

目前順風耳的陸地監測範圍,已經提升到2200公里左右,海水檢測範圍則是800公里左右。

當然越靠近目標,探測到的聲吶數據則越清晰越準確,這也是潛艇小隊進入墨西哥灣的原因。

之前宋耀民已經帶着潛艇小隊,將這種順風耳聲吶器,佈滿了整個加勒比海。

潛航器內部出來一臺海洋型聲吶和一臺陸地型聲吶,另外還配備了同位素核衰變電池,可以在海底工作15~25年。

另外配備了微型自爆裝置、微型電腦、多頻道超聲波通信系統,最大通信距離爲海底300公里左右。

一般而言,潛航器之間的距離,都會維持在200~240公里之間,另外潛航器可以通過遠程控制,通過電動螺旋槳快速移動。

雖然超聲波通信系統的數據傳輸速度非常慢,可傳遞的數據量也不大。

但勝在安全隱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通過遠程控制,調整通信的超聲波頻率,減少被發現的可能。

這種密佈海底的超聲波通信網絡,和聲吶探測系統,可以無死角的監控全球海洋。

爲了應對一些突發狀況,燧人安保公司長期派駐兩艘秦瓊級,駐紮在加勒比海的海底,作爲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帶等海域的固定聲吶數據中心。

就算是需要休整,也是採用輪班制,確保該區域至少留守兩艘秦瓊級。

實際上,這種隱蔽的海底監控系統,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向全球海域蔓延着。

特別是東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北冰洋,這些靠近諾亞會、露西亞的區域,都在佈置順風耳系統的聲吶點。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儘管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和技術優勢,但這不是傲慢自大的理由,投資五百多億來佈置這一套系統,在黃修遠看來,並不是一種浪費,而是非常有必要。

更何況,順風耳系統也不僅僅可以應用在軍用領域,在海底水文檢測、海底礦物勘探、板塊運動、地殼地幔勘探、地震研究,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如國內,從去年開始佈置的地下順風耳系統,就帶來了豐富的地層數據。

包括各種埋藏在1000米以下的礦物分佈,還有地下水分佈、岩漿層分佈、板塊運動數據之類。

這些數據,讓燧人系的地質研究所,和科學院的地質研究所,都獲得了豐厚的科研回報。

其實單單是地下礦物分佈,就足夠讓這一次投資回本了,地表淺層的礦物情況,經過人類幾個世紀的勘探,已經被摸得七七八八了。

倒是海底和陸地一千米以下的地層,人類至今仍然知之甚少。

雖然一千米以下的礦物,不具備大規模開採的條件,但這僅限於鋁鐵銅鋅錫之類的元素。

如果是稀缺性的稀有元素,就算是一千米以下,仍然具備開採的價值,更何況現在的鑽孔技術,已經非常先進了,地下幾公里深度的開採,並非異想天開。

在內部的相關地質勘探報告中,目前發現了很多,具備開採價值的礦藏。

比如在贛省的九江附近,就在地下6000~6500米左右的區域,發現了一個小型的天然氣田,如果是普通的天然氣田,這個深度並不值得開採。

關鍵是這個天然氣田,是一個富氦氣田,得利於其封閉的地層,將其中的氦氣牢牢地鎖在裡面。

根據初步勘探數據的評估,九江氣田中蘊含了6000~8000噸氦氣。

又比如國內非常稀缺的鈾礦,這一次也發現了好幾處深層礦脈,而且是丰度相對比較高的富礦。

另外還有各種稀有元素,除了國內的礦物,東南亞、東北亞和澳洲的礦物,以及周邊海底的礦物,都發現了一大批。

這些資源就算現在不需要,說不定未來用得上,可以作爲戰略儲備。

特別是太空時代初期,由於飛船航速太慢,從外星開採礦物的成本比較高,這個尷尬的過渡階段,肯定只能依靠藍星本身的礦藏資源。

這樣一來,這些在海底和地層深處的礦物,就會變得至關重要起來。

別以爲現在的航天領域,那些稀有元素之類可以勉強維持供應,就以爲可以高枕無憂了。

一旦真正的大規模進軍外太空,航天器的規模至少要擴充上百倍,纔可以保證順利開拓月球、火星,實現初步的太空移民。

這個時候,資源肯定會迅速被消耗,而且很多稀有元素在航天器中的作用,幾乎是短時間內不可替代的。

比如耐高溫材料中的鉬錸鎢,以及強磁材料、超導材料中的稀土元素,核衰變電池中的鈈,這些都是非常稀缺的元素。

一旦原材料供應不足,可能會導致航天發展緩慢,甚至出現停滯。

在競爭激烈的太空領域,一旦後勁不足,後果可能喪失晉升星際文明的機會。

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控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
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控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