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

匆匆走了一趟各個飛機制造企業的常輔國,在9月5日回到了汕美城區,向黃修遠和林百傑彙報了一些具體情況。

聽完常輔國的彙報,黃修遠思考了一會,又拿起那幾個公司的飛機項目。

目前而言,大型運輸機、超音速戰機和商業運輸機,已經開始步入變革階段。

他翻到西飛的衝壓火箭混合動力飛機計劃,倒是有些詫異,其實這個計劃在之前就有了,主要是用途是發展空天飛機。

有了N20高能燃料後,西飛在這方面,確實做了非常多研究工作。

但是對於空天飛機的未來,黃修遠並不太看好,主要是定位太尷尬了,有種不上不下的無奈。

特別是隨着近些年來,衛星和地面監控系統的完善,以及近地軌道打擊武器的出現,可以進入近地軌道的空天飛機,也不具備什麼壓倒性優勢。

當年赤露西亞也搞過空天飛機,後來發現這玩意,在大氣層內打不過普通戰鬥機;而在近地軌道上,又不如戰略導彈,便對空天飛機失去了興趣。

在黃修遠看來,發展空天飛機,還不如建造軌道母艦,利用目前國內強大又便宜的運載火箭,將模塊化的零配件發射到外太空,組裝一批幾百噸的軌道母艦。

在軌道母艦上面,可以搭載導彈、成熟的激光炮、戰鬥衛星,對地面形成居高臨下的壓制。

不過軌道母艦,同樣存在不少缺點,比如軌道相對固定,容易被對方鎖定和集火。

比如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在必要的時候,就可以轉變成爲自殺衛星,用於撞擊軌道母艦、空間站和其他衛星。

除非有成熟的激光炮和防禦系統,可以保證軌道母艦的生存能力,不然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不過黃修遠倒是沒有完全否定空天飛機,因爲空天飛機還是有一些用途的,但不是用在戰鬥上,而是應用在偵察上。

普通的大氣層偵察機,只能在自己的領空和國際航空區飛行,不能隨便進入其他地區的領空。

而偵察衛星,最低都在三百五十公里以上,或者利用大橢圓軌道,可以在近地點的位置,逼近藍星220公里附近,例如米國的鎖眼衛星,就有一部分是採用大橢圓軌道的。

就算是這樣,加上高精度的光學設備,衛星拍攝的影像精度,最高在0.1~0.35米左右;民用的精度就更加低了,通常在1~10米左右。

那爲什麼不將衛星,佈置在100~2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

最主要的因素,是空氣阻力和星球引力。

雖然卡門線是100公里,但是在100~350公里的近地軌道區域,仍然擁有相對密集的氣體分子存在。

如果衛星的軌道低於350公里,由於氣體阻力的存在,飛行速度會不斷下降,低軌道衛星是依靠飛行速度,來抵抗星球引力的,一旦速度下降,就會被引力拉下大氣層。

就算是採用大橢圓軌道,近地點也不能低於200公里,不然就有被拉下大氣層的危險。

其實位於405公里軌道的國際空間站、位於452公里軌道的天宮空間站,每天都在向下跌落着,只是下降的高度不明顯,可以通過定期啓動輔助發動機,提高空間站的軌道高度,來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低層近地軌道的空氣阻力問題,一直是各個航天機構頭疼的事情。

而空天飛機恰好可以在一百多公里的卡門線附近飛行,作爲間諜衛星使用,可以將觀測精度提升到5釐米的極限。

同時空天飛機還相對靈活一些,可以快速機動變軌,甚至長時間停留在一個地區的上空。

由於國際法規定,領空的上限就是100公里的卡門線,超過卡門線的區域,屬於國際公共空間。

空天飛機可以專門飛在一百多公里的高度,故意噁心那些對手,直接大搖大擺的拍照,對方還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黃修遠放下手上的西飛空天飛機計劃,又拿起那份飛鵬二型的設計方案,有些詫異的問道:“訂了兩艘?”

“是的,大連造船廠的報價是18.8億一艘。”常輔國也沒想到空軍會真採購。

不太瞭解軍用運輸機的林百傑,笑着說道:“這種大傢伙,做後勤投送還挺不錯的。”

常輔國無奈的攤攤手:“就是要掌握制空權,不然很容易被摧毀,畢竟目標太明顯了。”

“其實也可以用來當轟炸機,或者武庫機,就是速度太慢了,輔國,你可以和西飛溝通一下,研發一款載重1000噸的型號。”黃修遠提議道。

常輔國摩挲着刺手的胡茬:“1000噸?這個可以考慮一下,如果速度可以達到亞音速,高度達到平流層附近,確實有裝備的可能。”

想起一件事的黃修遠,開口問道:“對了!上一次我吩咐你們研發的吸波材料,現在進度如何?”

“董事長,您上次給的三個配方,我都讓人嘗試了一遍,其中三號配方的吸波效果最好。”常輔國說回答後,又提起一個問題:

“雖然吸波材料效果非常好,但是發動機噴口的紅外泄露,仍然難以掩蓋,很容易被衛星的紅外探測器鎖定。”

對於這個問題,黃修遠也無能爲力,畢竟發動機需要燃燒做功,必然要向外部噴射尾焰和廢氣,這其中的紅外熱源很難掩蓋下來。

他和常輔國討論一會,瞭解目前蝸牛工業的各個項目進度。

常輔國離開後,蔣海霖走了進來,笑着說道:“修遠,好消息。”

“什麼好消息?”

“可能是航線的事情。”林百傑猜測道。

蔣海霖點了點頭:“就是航線的事情,呂宋、暹羅、高棉、大馬和洪沙瓦底,同意了我們的地效運輸船進入其海域。”

“克拉地峽呢?”黃修遠眯着眼問道。

蔣海霖笑容滿面的回道:“暹羅同意了,允許我們的地效運輸船,可以飛過克拉地峽,進入錫蘭洋。”

“看來秀一秀肌肉,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些傢伙現在可老實了,還是加特林菩薩的物理超度,更容易以理服人。”林百傑也跟着笑起來。

“哈哈哈……”黃修遠也輕笑着。

其實今年的中南半島,國內也進行了不少的安排。

比如租借高棉的戈公島、洪沙瓦底的科科羣島,和暹羅合作開發宋卡—攀牙地區。

這三個開發區,佈置着衛星通信站、電子監控站、雷達探測站,以及補給基地。

另外還有幾個團駐紮在這些基地中。

隨着實力逐漸崛起,這些自古以來的傳統勢力範圍,也在逐步回到華國的圈子裡面。

亞太地區的大洗牌,正緩緩拉開序幕。

國內企業的國際業務,也發展得越發得心應手,這就是擁有一個強大後盾的好處。

比如燧人系這一次謀求的地效航線,如果放在以前,對方要麼愛搭不理,要麼獅子大開口,哪裡會這麼好說話。

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控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七十五章 代工合同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
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控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七十五章 代工合同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