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

常輔國在商飛看完了飛廉運輸機的項目後,又坐飛機去長安的西飛公司。

蝸牛工業和國內各大飛機制造公司,都有非常多的業務往來,特別是成飛、西飛,合作更是非常的深入。

蝸牛工業的暴風發動機,工廠就設立在寶雞那邊,和西飛公司非常靠近。

來到西飛的飛機制造基地。

他來到了鯤鵬運輸機的總裝配車間。

總工程師唐長紅院士在一旁給他介紹道:“這就是鯤鵬運輸機,明年一月份試飛。”

一旁的西飛總經理方國利,苦笑着搖搖頭:“常總,我們這鯤鵬還沒有正式上場,就直接落後了。”

常輔國笑着說道:“你們可以和商飛合作,飛廉運輸機已經有設計方案了,鯤鵬也可以升級改造。”

“我正有此意。”唐院士拿出一個平板,調出了鯤鵬運輸機的設計圖,以及蝸牛工業的暴風發動機。

如果採用暴風發動機和新材料,鯤鵬的有效載荷,可以從最大75噸,提升到90噸左右。

另外動力磅礴的暴風發動機,只需要兩臺,就可以將鯤鵬推高到13000米的高度,速度達到1200~1300公里每小時。

但是爲了不破壞鯤鵬的氣動佈局,鯤鵬運輸機只能配備4臺暴風發動機,如此一來,最快速度就會提升到2400~2600公里每小時,相當於2倍音速。

常輔國提了另一個問題:“如果鯤鵬突破音速,那之前的氣動佈局會不會出現無法匹配?”

作爲鯤鵬的總設計師和總工程師,唐院士自然明白其中的風險,他解釋道:

“是的,鯤鵬運輸機的氣動佈局不適合超音速飛行,如果改裝暴風發動機,最快速度就是1200公里每小時的亞音速。”

另一個工程師補充道:“我們的方案是將富餘的動力,作爲垂直降落的動力。”

“垂直降落?”常輔國倒是沒有想到,西飛的工程師會腦洞大開。

唐院士笑着解釋道:“我們就是這樣打算的,採用新材料後,鯤鵬內部空間有很大的改裝餘地,可以爲垂直降落,提供改造的空間。”

垂直降落和起飛,在飛鵬級上都可以做到,應用在只有220噸的鯤鵬運輸機,自然沒有太多的難題。

或許唯一的難題,就是要考慮氣動佈局和垂直起降的相適應問題。

這方面,唐院士等人都是專業的,常輔國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想法,而是說了發動機和飛廉運輸機的事情。

“暴風發動機已經在量產了,目前大連造船廠有20艘飛鵬級的訂單,一共定製了80臺暴風發動機,你們要用在鯤鵬上的型號,肯定需要微調。”

唐院士點了點頭:“確實需要,畢竟地效飛行器和飛機,還是存在很多差異的。”

跟常輔國過來的暴風發動機工程師,和唐院士這邊討論起來,雙方就運輸機型號的暴風發動機,如何微調的問題,討論了半個多小時。

雖然暴風發動機動力磅礴,但是應用到鯤鵬運輸機上,還需要進行調整優化。

這一次討論,也僅僅是定一個初稿方向,方便兩邊配合。

由於飛廉運輸機的出現,鯤鵬只能在垂直起降上下功夫,彌補鯤鵬本身運輸量偏小的缺點。

其實空軍方面,現在已經在考慮是否裝備飛鵬級的問題了。

雖然飛鵬級運輸船在陸地上,只能採用耗能超大的中層飛行模式,但是2200噸的運輸量,簡直是致命的誘惑。

他們多次和蝸牛工業、中船重工聯繫,詢問是否可以通過放大翼展,增加發動機的方式,開發一款新的中層運輸機。

對於這個要求,蝸牛工業和中船重工也在研討。

如果加大翼展和加裝發動機,確實可以讓飛鵬級,提升飛行高度和速度。

但是經過一系列的超算模擬計算後,得出的結果是,飛行高度最高可以提升到6500米左右,速度最快達到620公里每小時。

而有效載荷下降到1800噸,同時最大續航里程,也從7500公里,下降到只有3500公里。

如果再犧牲300噸有效載荷,加裝燃料艙,可以將續航里程提升到5000公里。

問題是,這樣的魔攻,讓飛鵬級失去了超低空隱蔽性,而速度最快只有620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500公里每小時左右。

這樣慢吞吞的速度,對付沒有防空力量的弱雞還好,如果拿去對付有防空力量的地區,基本就是去送人頭。

就算是裝備天幕防禦系統,也不一定靠譜,天幕防禦系統保護相對低速的目標,效果非常好。

而速度不快不慢的飛鵬級運輸船,在對流層的中層區域,很容易出現自己衝出防禦圈的情況。

至於貼地的超低空飛行,危險性實在是太大了,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形,還有建築物和樹木之類,貼地飛行明顯不適用。

空軍拿到改造方案後,雖然考慮到陸地型的飛鵬二型,存在諸多缺點,但是龐大運輸力,仍然誘惑十足。

飛鵬二型,也不是不能應用,而是要取得制空權,作爲快速運兵和投送物資。

至於和對方短兵相接,飛鵬級甚至幹不過直升飛機,畢竟直升飛機造價便宜,和十幾億一艘的飛鵬級比起來,就算是一換十,對方都血賺。

這種龐然大物,除非有更加先進的防禦系統,不然就是一個大靶子。

就算是這樣,飛鵬二型還是獲得了兩艘訂單,估計就是用於快速運兵和投送物資用的後勤支援。

常輔國和西飛的負責人吃了晚飯後,又連夜趕去成飛那邊。

成飛也有打算採用暴風發動機,只是需要小型的型號,目前大型的暴風發動機,只能用在大型運輸機和地效運輸船上,戰鬥機需要尺寸更小的。

常輔國也是聽黃修遠說了成飛的事情,才趕過來的。

雖然國內這幾年的整體戰力,獲得了跨越式的提升,但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短板,還存在不少。

航空發動機的問題,一直困擾着一衆飛機制造企業。

在裝備更新換代的浪潮下,各大飛機制造企業的壓力非常大,因爲他們環視一圈下來,發現就自己最弱雞。

別的企業,不是推出霍去病級核潛艇,就是拿出了天幕防禦系統、多足機甲、外骨骼裝甲、地效運輸船之類。

唯獨他們飛機制造企業,一直不溫不火。

這一次地效運輸船的誕生,更是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刺激。

在太行發動機不成熟的情況下,如果要獲得合格的航發,那他們只能選擇暴風發動機,將火箭發動機安裝上飛機。

商飛、西飛和成飛都不約而同的做出選擇,改用暴風發動機,獲得大力出奇跡的進步。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七十五章 代工合同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七十五章 代工合同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