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

18年8月8日。

月球背面,門捷列夫市。

此時正值月球背面的月白期,一艘8500噸的前鋒級飛船,在這裡一飛沖天。

這是該級飛船的第三艘,本來是打算留着,明年用於載人登陸火星計劃,給火星基地運輸物資的。

但是聯邦重新調整了太空發展戰略之後,火星在新的太空發展戰略之中,其佔據的權重,下降了非常多。

反倒金星、小行星帶的權重,提升了很多,基本和火星持平。

因此前鋒級的003號,就被抽調出來,用於探索金星的計劃之中。

金星這顆行星,其實才是距離藍星最近的行星,兩者之間的最小距離,僅僅只有4100萬公里,比火星距離藍星的最小距離,還少了一千多萬公里。

而人類,在探索太陽系的初期,也將金星作爲重點目標。

但經過多次的探測後,金星惡劣的環境,讓人類放棄了這顆行星,轉而將精力集中在火星上。

那金星的環境,到底惡劣到哪個程度?

平均462攝氏度的氣溫,平均大氣層氣壓爲藍星的92倍,而且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驚人的96%。

另外金星大氣層中,還有一層濃密的硫酸雲。

內部的火山噴發非常頻繁,加上濃密的二氧化碳大氣層,形成了可怕的溫室效應,這也是金星地表長期高溫的原因。

這種環境,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

沒有錯,金星地面的環境,就宛如一個地獄。

之前聯邦是沒有太過於重視金星,但由於聯邦的航天運輸力非常龐大,哪怕是金星的受關注度不如火星,畢竟也是距離藍星最近的類地行星。

從2013年開始,聯邦航天部一共向金星,發射了12個探測器,其中8個是軌道探測器,4個是地面登陸探測器。

除了太白1號登陸探測器,因爲估算錯誤,在登陸過程中,失去聯繫墜毀了,剩下的太白2號、太白3號、太白4號,都成功着陸了金星地面。

不過這些登陸探測器,在金星地表的生存時間,都不太長。

分別只在金星地表生存了5天、3天、12天。

其中太白3號最倒黴,成功登陸沒多久,就剛好遇到附近的火山噴發,直接被火山灰給掩埋了。

不過這些短暫的探測,也給航天部帶來了很多難得一見的收穫,包括一些清晰的金星地表實況,修正了人類對於金星的一些認知。

這一次火星權重被下調,讓聯邦更加重視起了金星。

航天部總部。

黃修遠也難得過來一趟,主要是剛剛成立的金星探索局,邀請他和十幾個相關專家,做一次金星的開發戰略安排。

去年剛剛成爲工程院院士的李曉強院士,就是專門研究空間站建設方面的權威之一。

他轉過頭來笑着說道:“黃院士,金星的未來開發方向,我認爲應該側重於礦物開採和能源利用。”

“方向大體是這樣,只是考慮到減少暴露太陽系異常的要求,我們還需要從長計議。”黃修遠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確實,減少暴露太陽系,那就要控制巨構的建造規模和形狀。”李曉強點了點頭。

另一個學者擡了擡眼鏡:“如果真要在金星建設巨構,其實也不是不可以,我們可以將空間站設計成爲球型,僞裝成爲天然衛星。”

黃修遠贊同這個提議:“可以考慮,雖然有巨構文明的教訓,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

“回到金星開發的課題,如果要大規模開採金星地表的礦物質,那目前最合理的方案,就是在金星同步軌道上,建立太空電梯。”李曉強一邊說,一邊打開投影儀。

看着投影幕布上,李曉強設想出來的金星太空電梯,這個項目和藍星的太空電梯項目大同小異。

金星探索局的負責人江風,擡起頭來問道:“李院士,如果要在金星搭建太空電梯,那地面站要如何建設?”

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重要。

“我的想法是採用一體化材料,在金星的近地軌道建成地面站,然後投入金星的赤道地區。”李曉強說出了自己的方案。

但是衆人卻沒有立馬同意,因爲他們知道藍星的地面站規模,如果按照藍星地面站的規模,那金星地面站的規模,肯定小不到哪裡去。

“曉強,藍星地面站的人工建築物重量,達到了15.3億噸,加上連接地殼的那一部分重量……”

“李院士,金星地面站的質量,如果僅僅是依靠藍星輸送,恐怕是一個大問題。”

衆人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李曉強無奈的攤攤手:“可是不從藍星運輸材料,金星地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工業體系的。”

就在這時,黃修遠開口了:“其實我們可以在金星上建立工業區。”

“額……”李曉強一愣,隨即才發現是黃修遠,語氣也低了一些:“黃院士,就算是一體化建築,在高溫高壓高腐蝕的金星地表,恐怕也堅持不了太久。”

黃修遠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金星地面確實不行,但工業區又不一定需要建設在地面,金星的大氣層上層,也是可以考慮的。”

金星大氣層……

衆人也不是榆木腦袋,頓時反應過來。

“對呀!金星大氣層的氣體濃度非常高,導致氣壓是藍星的92倍,這意味着,在同樣的海拔高度,金星大氣層可以提供更多的浮力。”

“按照最新一代的內真空飛艇技術,我們完全可以在金星大氣層上層,建立一片漂浮在高空的浮空城市。”

“另外金星大氣層中,那濃密的硫化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也可以作爲工業原材料,提煉出大量的水、硫、碳。”

黃修遠繼續提醒道:“其實大家還忽略另一個可能性。”

另一個可能性?江風不解的問道:“黃院士,另一個可能是什麼?”

“改造金星大氣層的可能。”

黃修遠的話,讓衆人恍然大悟。

此時李曉強也大致理解他的想法了:“黃院士的意思是,抽取金星大氣層的二氧化碳等氣體,然後逐步降低氣壓,同時改變大氣成分,削弱溫室效應。”

黃修遠點了點頭:“沒錯,金星的星球條件,存在變成第二顆藍星的潛力,畢竟金星的重力,相當於藍星的90.4%,這是太陽系中,最接近藍星的類地行星。”

他的想法,就是改變金星大氣層的濃度、成分,將氣壓變得和藍星差不多,然後削弱金星的超強溫室效應。

這個想法並不是沒有可能的。

而是基於聯邦目前的技術,聯邦有大規模固碳技術,也有快速沉降火山灰的技術。

這些技術完全可以利用到改造金星大氣層上。

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七十四章 期權激勵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
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七十四章 期權激勵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