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

吃了午餐後,李檀文來到食堂的三樓,這裡有上網的員工網吧。

插入員工卡,半躺在按摩椅上,微調一下電腦的顯示屏,在電腦上查找着可以觀看的電影、電視劇。

突然他看到一條新聞,原來是國家電視臺的記者,正在南海的黃巖島做直播報導。

李檀文看到熟悉的身影,急忙打開直播間,目不轉睛地觀看起來,嘴角下意識地露出姨母笑。

“各位屏幕前的觀衆朋友們,我是國家電視臺的記者王小冰,而我身邊的這位,則是黃巖島基地的基地長包致遠。”

黃巖島的東側碼頭上。

記者王小冰正採訪着基地長包致遠。

此時的黃巖島,早已不是當年的小島了,經過快五個多月的吹填造陸,島嶼面積由155平方公里(包含澙湖),提升到目前的243平方公里。

同時島嶼上,還建設了一座規模不小的城鎮,採用的技術,和燧人系在南太平洋技術差不多。

80米高度城牆,還有設置在城牆上的溫室,黃岩鎮內部有發電站、海水淡化廠、倉庫。

而在東側的碼頭區,還有船隻維修廠、燈塔、雷達站,在澙湖區內,則是避風港。

在黃巖島上,駐紮了一支兩百多人的邊防隊伍,配備了大批的外骨骼、多足機甲,以及天幕防禦系統和導彈發射井。

按照這個基地的裝備水平,別說周邊的弱雞了,就算是第七艦隊,都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攻陷這裡。

島上,除了駐防戰士們,還有一千多居民,主要是海洋養殖場、港口和維修廠的員工。

這裡有小酒店、遊艇停泊位、餐廳,主要是接待遊客用的。

不少嶺南、瓊州、閩南的漁民,也會在附近停泊休息、補給。

而中糧集團、瓊州海豐公司、鮀城新海鰻魚公司,則在黃巖島投資建設了60個大型智能養殖魚場,目前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智能養殖魚場,一共有9個。

智能養殖魚場漂浮在海面上,主要分佈在黃巖島的西南方向,這些養殖場,養殖鰻魚、石斑魚、大黃魚之類。

在基地長的帶領,王小冰來到了鮀城新海鰻魚公司的智能養殖魚場上,駐守在智能養殖魚場一共有三名員工。

其中一個小年輕,表情急促又激動,還有一些靦腆,他笑着介紹了這個養殖場的規模,以及相關的技術。

在風浪相當大的海面上,整個智能養殖魚場非常的平穩,王小冰站在距離海面十米的走廊上。

“這個養殖場好穩定,不知道遇到颱風天氣,會不會有危險?”

平復了激動的心情後,小年輕笑着解釋道:“這個智能養殖魚場的技術,和那些海上石油平臺差不多,以後還可以通過拼接組合,擴大智能養殖魚場,增強抗風浪能力,颱風天氣也不會有太多影響。”

其實智能養殖魚場的設計建造中,中船重工的武船公司,應用了不少燧人系的技術。

比如高強度的真空管,使用的管材中,有60%左右是真空管材,導致智能養殖魚場的整體浮力非常大。

同時還設計,智能動平衡系統、控制艙可以完全潛水,風浪再大也不可能將上百米高的智能養殖魚場掀翻。

另外智能養殖魚場也不是隨波逐流的,底部有六條高強度材料製造的纜繩,連接在海底的鋼筋混凝土沉箱上,確保智能養殖魚場不會飄離設定區域。

特別是好幾個智能養殖魚場連接在一起的組合養殖場,那龐大的體積和重量,面對十幾米的巨浪,不過是家常便飯。

小年輕從養殖場撈起一條鰻魚,活蹦亂跳的鰻魚,在網兜裡到處亂竄。

王小冰嘗試抓起,卻感覺滑不溜秋,嘗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她向鏡頭攤攤手說道:

“這鰻魚太狡猾了,沒有查幹湖的胖頭魚好抓。”

“哈哈!”一旁的包致遠笑了起來。

王小冰則趁機打一個軟廣告:“朋友們,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我們國家是全球最大的鰻魚養殖產地,佔全球總產量的97%左右。”

一旁的小年輕也跟着解釋道:“其實大家在日料店吃的鰻魚,絕大多數都是國產的,另外野生鰻魚數量稀少,是瀕危物種之一,我們國內是唯一掌握鰻魚人工繁殖技術的地區,歡迎大家採購鮀城新海的鰻魚罐頭。”

不少在看直播的觀衆,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去網上的淘淘網、金東商城、時光商城一搜,才發現很多即食鰻魚、鰻魚罐頭、冰鮮鰻魚之類,價格比日料店便宜非常多。

而國產虹鱒魚,也開始和進口三文魚針鋒相對。

之前大家害怕虹鱒魚,主要是因爲虹鱒魚的淡水寄生蟲,容易感染人類。

採用新殺蟲技術後,反倒是虹鱒魚的生吃安全性,高於三文魚。

由於兩者的色澤、紋路、口感都非常相似,當虹鱒魚的寄生蟲缺點被消除後,性價比反而高於三文魚。

王小冰受邀做鰻魚和虹鱒魚的直播,目的就是爲了改變國產產品,在民衆心裡面的固有觀念。

今年以來,國內不少食品企業,都不在傻乎乎了,由糧食聯盟帶頭,組建了中華特產品牌計劃。

包括敦煌和青海的虹鱒魚,鮀城鰻魚、漠北和東北的牛肉、宣威和金華的火腿、滇省咖啡豆、吐魯番葡萄酒、煙臺櫻桃、徐聞菠蘿之類,共計577種食品,被錄入中華特產品牌目錄中。

然後設立行業協會,制定嚴格的管理標準,打擊假冒僞劣,保護這些特產品牌,不僅僅要讓本地人可以吃到這些東西,也要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可以享受到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看起來不起眼,但是經營得好,就是一個支柱產業。

國內很多地區,在培養和發展品牌上,確實需要轉變觀念,向東瀛和西洲聯盟的企業學習。

比如經過宣傳和包裝後,在西洲聯盟當地非常便宜的葡萄酒,在國內可以賣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

還有什麼澳洲和牛、新西蘭帝王鮭、阿拉斯加帝王蟹、東瀛馬糞海膽、伊比利亞黑豬火腿、高盧拉菲紅酒之類。

難道國內就真沒有可以相抗衡的食材?

答案自然是有的。

只是國內的各地,對品牌經營和保護不太行,又沒有嚴格的品控,導致很多假冒僞劣產品,敗壞了消費者的信心。

現在糧食聯盟的中華特產品牌計劃,目的就是爲了保護和培養這些特產品牌。

如果經營得好,甚至可以成爲當地的支柱產業。

同時這些品牌,也可以出口其他地區,形成一種隱形的文化輸出。

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四百八十二章 櫻花凋零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
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四百八十二章 櫻花凋零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