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

看完了人格分裂的識別系統,雖然這是一套初代產品,但已經可以投入使用了。

這對於本土的安全,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部分絕密區域,特別是科研基地、情報司內部,就可以先投入使用。

雖然托馬斯的潛伏者,很難滲透到這些地方,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全部過篩一遍,比較安心一點。

黃修遠結束了在廊坊的視察工作,讓人將替身機器人送回北平的存放區,便下線了。

另一邊。

陸學東也利用通用型替身機器人,降臨在澳洲的大沙航天城中。

航天城的丙15區。

一排高大的機甲,正陳列在這個廠區內。

該型號的機甲代號“深潛者—1”,高度在2.6米左右,整體有點像動漫《高達》中的扎古,很多部位都設計成圓弧形。

之所以叫深潛者,其實並不是因爲該型號的機甲,會用於海洋之類的水域。

而是該型號的機甲,內部充滿了液體,恆定了水壓後,可以讓駕駛員,在外太空的低重力環境下,生活在模擬藍星重力中。

經過大半年的測試,之前的維生艙型重力模擬艙,雖然已經送了15臺上去外太空,分別在天宮空間站、廣寒宮基地進行測試。

在外太空的測試中,又陸陸續續發現一些小問題,擬重力艙在今年1月20日,已經完成了初代型號的定型。

而差不多同步啓動的擬重力機甲項目,則在這個月完成初代產品的定型。

擬重力機甲之所以這麼快,那是因爲擬重力艙項目的技術共享,之前擬重力艙在外太空的測試數據,對於擬重力機甲同樣有用。

負責擬重力機甲項目的商青松,打開一臺機甲的駕駛艙,給陸學東簡要地介紹了一遍:

“機甲內部有三種模式,即抗荷模式、擬重力模式、常規機甲模式。”

陸學東一聽到抗荷模式,就反應過來了:“抗荷模式?呼吸液研發成功了?”

“是的,陸總。”商青松點了點頭,然後打開自己的平板電腦,遞給陸學東。

雖然陸學東負責整個燧人系的科研部,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所有的事,都可以做到面面俱到。

哪怕是可以過目不忘的黃修遠,也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最多比普通人記憶力更加強大。

他翻了翻平板上的內部報告。

呼吸液,是抗荷技術的重點,也是一個大難題,甚至比液壓擬重力技術,難度還高很多。

其難度,主要在於呼吸液的安全性,要用呼吸液替代空氣,用於呼吸道、上消化道中,安全問題至關重要。

甚至爲了完成這項技術,商青松他們還和幾個生化實驗室合作,展開了人體改造實驗。

通過納米內骨骼和其他納米材料,打造了食管控制閥門系統、呼吸道控制閥門系統。

在進入抗荷模式後,宇航員會先浸泡在液體中,然後使用管道連接食管閥門、呼吸閥門,直接注入食管保護液、呼吸液。

其中食管保護液注入食管和胃部,然後食管控制閥門關閉,切斷胃部液體、胃酸迴流口腔的食管。

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保護宇航員的呼吸液,不受胃酸、胃部食物的污染。

如果不關閉食管,在加速的時候,或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在進入勻速的失重飛行時,問題就出現了。

由於抽出呼吸液,脫離抗荷模式,需要大約15~25分鐘的時間。

而且在進入外太空後,要脫離抗荷模式,也不可能馬上執行,這期間需要一個緩衝時間,用於確認航天器的安全。

也就是說,宇航員在抗荷模式中,至少需要在失重狀態下,維持30~6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在失重狀態下,呼吸道和上消化道之間,如果都處於液體環境中,後果就是胃酸和消化液,會逆流而上,蔓延到整個口腔、呼吸道中。

胃酸進入呼吸道,那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

因此必須提前準備好,隔離消化道和呼吸道,保證胃酸不進入呼吸道,甚至連食道都不能讓胃酸進入,要將胃酸鎖死在胃裡面。

而且進入胃部、食管道保護液,也必須特別定製,確保與人體相適應。

保護液的難度,倒是比呼吸液簡單一些。

呼吸液這邊,也不是從嘴巴呼吸了,而是直接在胸腔開四個口,連接兩個肺葉區,然後兩個注入呼吸液,兩個抽出廢液,實現人工呼吸。

這個系統被稱爲“人造腮”,專門爲液體環境下的呼吸而研發的。

而安全的呼吸液,這個項目已經研發了快兩年時間了,直到四個月之前,一種O8—N4—H2O材料的出現,才讓這個項目突飛猛進。

這是一種富氧液體,進入肺泡後,可以和肺泡產生反應,生成4個O2、1個N4—H2O。其中氧氣被肺泡用於呼吸,而超氮水和二氧化碳,則被作爲廢液廢氣排出體外。

當呼吸液、保護液充斥着人體內部時,而體表也包裹在液體中,利用液體的不可壓縮性,人類就可以硬抗超過80~120G的加速度。

雖然現階段的運載火箭,加速度還沒有超過10G,但是採用N20高能燃料的大中華,其運載火箭的加速度,一直處於比較高的範圍,在大氣層上升階段中,平均加速度造成的負荷,在4~8G之間,平均值是6.34G。

這對於需要頻繁進入外太空的宇航員而言,會造成嚴重的身體負擔。

而身體改造後,通過抗荷模式,宇航員基本不會感受到太嚴重的負荷,哪怕是沒有經過長期訓練的健康普通人,也可以安全進入外太空。

這對於開拓外太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畢竟中華航天局中,目前專業的宇航員,一共有1369人;預備航天員,大約在5000~6000人左右。

非專業的宇航員,即科研人員之類,目前只有372人。

畢竟,就算是科研人員要上外太空,運載火箭的加速度,可是衆生平等的。

因此可以上外太空的科研人員,都年輕力壯的,也是航天局最寶貴的人才。

不解決加速度的負荷問題,人類就很難大規模進軍外太空,這和人工重力技術一樣,也是門檻之一。

陸學東看完深潛者機甲的各項系統,滿意的點了點頭:“非常不錯,目前製造了多少臺?”

“第一批製造了50臺,這些深潛者會在一個月內,運輸到天宮空間站、月球基地,進行一次全面測試後,如果沒有大問題,就會進入量產。”商青松笑着解釋道。

“好,你們繼續改進。”陸學東又提了一些小意見,比如防溺水、備用電源、備用系統之類。

雖然初代深潛者比較笨重,但這是大中華迅速進軍外太空的基本保障之一。

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四十五章 無心栽柳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漫遊(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一百二十章 國際糧商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
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四十五章 無心栽柳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漫遊(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一百二十章 國際糧商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