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

騰格裡沙漠與賀蘭山交界處,距離阿拉善左旗大約65公里的沙漠腹地,這裡有一個沙漠中的小城市。

小城市的表面,是一個沙漠治理基地,但是地下卻別有洞天。

在地下154米的岩層中,秘密基地的核心區內,過來這邊大半個月的黃修遠,和燧人系、軍方的十幾名核心研究員,討論了基地的研究項目。

看完測試報告,他露出了一絲凝重地表情。

從汕美菜嶼生物研究所,護送豬瘟疫苗過來的李問蒼,同樣在這裡。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另外就是燧人系的病毒科學家張智光、軍方的病毒科學家王浩士,他們倆人一直是這個基地的首席研究員。

在會議室內,還有基地的基地長、指導員。

六人對手上的科研報告,都露出一絲凝重的表情,這份報告可不是豬瘟疫苗的測試數據,而是非洲豬瘟的A42變異毒株研究報告。

王浩士放下手上的文件:“RNA疫苗技術太危險了。”

“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關鍵看怎麼用。”黃修遠揉了揉太陽穴,A42變異毒株的出現,其實是他意料之外的結果。

今年ABCD的陰謀詭計,雖然被燧人系、中糧和北大荒聯手挫敗了,但是豬瘟病毒還在國內小範圍的傳播着。

負責研究豬瘟疫苗的李問蒼,在測試和改進疫苗的過程中,還同時研究着RNA疫苗技術。

就在五月底,一名研究員無意間,利用豬瘟病毒和RNA疫苗技術,培養出一株新的豬瘟病毒。

一開始,那名研究員還非常高興,因爲A42的毒性被削弱了,毒性只有原始毒株的37%左右。

但是之後的測試,卻讓研究所的所有人如臨大敵。

因爲A42感染豬後,有一個12~15天的潛伏期,豬在此期間,沒有表現出任何明顯的臨牀症狀。

一旦潛伏期過去了,A42就會瘋狂爆發,讓生豬在幾天內變成死豬,潛伏期的出現,讓A42變異毒株的危險性,被提升了一個層次。

這對於防治工作而言,將是變得更加困難。

畢竟潛伏期期間,病豬本身沒有什麼明顯臨牀症狀,很難發現豬被感染了。

“不幸中的萬幸,我們的疫苗靶點,對A42仍然具備免疫力。”李問蒼有些慶幸的說道。

黃修遠搖了搖頭:“別太大意了,病毒這種東西,一旦出現在自然環境中,變量因素太多了。”

“黃先生言之有理,A42進一步變異的可能性太大,失控的可能性非常大。”王浩士同樣慎重無比。

豬這種動物,無論在基因序列上,還是在生存習性上,都和人類高度重合,和人類的相似度,僅次於同爲靈長類的恆河猴、黑猩猩。

一旦A42在生豬中大流行,加上生豬和人類經常接觸,發生跨物種感染的事情,可能性非常大。

連禽流感都會感染人類,更何況豬身上的病毒。

哪怕李問蒼現在研發的豬瘟疫苗,生豬注射後,存活率已經提升到52%~55%左右。

問題是,靶點疫苗是針對生豬研發的,鬼知道在人類身上有沒有用,就算是有用,存活率才52%~55%。

這種五五開的疫苗,堪比滅霸的隨機響指,對注射疫苗的患者而言,簡直是一種折磨。

黃修遠嚴肅的建議道:“加強基地的管理和防護級別,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失誤,不然我們可能成爲人類的罪人。”

“黃先生放心,我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基地長冷靜的回道。

黃修遠目光復雜無比,病毒這種東西,是他最不願意研究,卻又不得不研究的東西。

因爲他不研究,那個人類的燈塔也會研究,那密佈全球的生物實驗室,裡面隱藏着最骯髒、最黑暗、最邪惡的東西。

在2048年之前,人類還沒有研發納米分子機器人之前,從燈塔的各個實驗室中,泄露出來的小東西,就造成了三次大規模的生化危機。

擁有高變異特性的微生物,絕對是最愚蠢的武器,因爲這是難以控制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了,就是不分敵我的。

那幫資本巨頭是多麼天真,纔會以爲自己可以控制得住病毒變異。

他們爲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

但是黃修遠卻不得不跟進,因爲在沒有研發出納米分子機器人之前,人類抵抗病毒的方法,只有疫苗。

哪怕他知道納米分子機器人的一部分工藝和思路,要研發出實用的納米分子機器人,仍然需要10年以上。

萬一在此期間,那幫資本巨頭又自己作死,那纔是真正的大麻煩。

這個秘密基地,可不僅僅研究豬瘟病毒,還有其他的天花病毒、埃博拉、冠狀病毒、超級細菌之類。

就是一個巨大綜合性微生物科研基地,除了現在他們在的第一區,周圍還規劃了另外四個地下基地,目前第二區正在施工中。

研究對抗、治療各種病毒的技術,就是該基地的使命。

這一次不成熟的RNA疫苗技術,培養出新的變異毒株,是一個無心栽柳的結果。

“問蒼,RNA疫苗技術不能放棄,不過一定要謹慎。”

李問蒼點了點頭,其實不用黃修遠提醒,他自己也被這一次的變異毒株嚇到了。

這種東西泄露出去,可能引發災難性後果。

討論了半天,王浩士突然開口問道:“黃先生,您上一次提出的那篇內部論文中,關於埃博拉的12個靶點的基因片段,我手底下的一個小組嘗試了一下,發現6號、8號片段,非常適合作爲疫苗的靶點。”

接過平板電腦,黃修遠翻到了埃博拉的疫苗研究項目,找到了研究的具體報告。

“不錯,你們可以朝着這個方向研究。”

“還是多虧了黃先生的指點。”王浩士謙虛的回道。

黃修遠看完幾篇研究報告後,又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問題,衆人交流了各項病毒和微生物的研究情況。

就目前而言,在對抗病毒上,除了疫苗之外,只有少數一些化合物,對病毒有特效。

黃修遠記憶中,就有數百種之多,未來發現的特效藥,其中一部分特效藥,對特定疾病有非常好的效果,這些藥物他打算逐步研發出來,讓人類提前擺脫一些疾病的困擾。

在騰格裡沙漠的地下基地,黃修遠又呆了一個多星期,交代了各種事情後,才離開這裡。

就在他的車隊,剛剛回到阿拉善左旗的城區時。

距離這裡不遠處的東風航天城,也進入了忙碌階段,一枚大型的運載火箭,從總裝配區內,被緩緩拉向發射場的發射塔臺。

經過這麼久的研究和完善,新一代的大型固體燃料運載火箭,終於要進行初次發射了。

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二百二十六章 極限壓迫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
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二百二十六章 極限壓迫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