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

10月3日。

黃修遠從太平洋的貝克島返回本土。

在長安城,與許久不見的陸學東見了一面,陸學東給他介紹了近期的一些科研項目。

十月份的關中平原,此時已經秋風瑟瑟,大街小巷的行道樹,被天氣染得紅黃相間。

在陸學東負責的6036研究所,黃修遠看到一種非常奇特的新技術,之前說過陸學東和張鏡鑑等人,一直在從事半導體的技術革新研究。

但是兩個人的方向是不太一樣的。

張鏡鑑主打芯片工藝的研發,陸學東則主打新工藝的應用。

只見陸學東從一個小盒子中,取出一個小瓶子,擰開瓶子後,將瓶子扔向眼前的測試場地之中。

這個測試場地,是模擬自然環境中的荒地,有雜草、石頭、沙子和土壤,甚至還有一些人類社會殘留下來的生活垃圾。

在瓶子被扔進去後,陸學東拿起一個平板電腦,在上面輸入一些指令。

一旁的一臺機器上,一排類似於探照燈的設備,不斷調整着照射方位,然後向瓶子掉落的位置,發射一股連續不斷的高能微波。

頓時小瓶子的周圍,開始發生劇烈變化。

一個模型在瓶子所在的位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的“生長”着。

不到半個小時,一棟兩層高的小樓,被生長出來。

“這就是你們成果嗎?”黃修遠看着眼前的樓房,似乎並沒有太多意外,他挺了解這種技術。

陸學東點了點頭:“是的,可以初步應用的納米機器人,已經可以投入使用了。”

沒有錯,這就是納米機器人的效果。

這種提前設定好固定程序的納米機器人,利用高能微波作爲無線充電能量,通過小型超算作爲程序主體和計算力,實現納米機器人的操控。

至於納米機器人如何合成化合物,這是利用謝清團隊的“電場合成技術”,加上陸學東團隊進一步研發的半導體技術,讓納米機器人具備了設想之中的一部分功能。

黃修遠轉過頭問道:“建築物的強度如何?”

“比一般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強一些,但是比不上一體化建築的材料強度,好處是速度非常快。”陸學東一邊說,一邊從數據庫中調出一份文件給他。

黃修遠接過文件,仔細瀏覽了一遍。

名爲“造物—52”的納米機器人,就是眼前的納米機器人,也是陸學東團隊研發出來的最新版本。

該款納米機器人上,集成了納米技術、電場合成、半導體、人工智能、無線充電、無線通信等十幾個大領域的技術。

剛剛測試的那一小瓶,重量才10克,僅僅是這麼多的納米機器人,就在24.3分鐘的時間內,構造出一棟佔地面積100平方,高8米的兩層樓房。

而且由於是納米級的構造物,其強度比一般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要強一個小量級。

關鍵是速度足夠快,只要有足夠多的納米機器人、微波充電器和控制電腦,瞬間構造出一大片建築物,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這種納米機器人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黃修遠看到文件最後那一部分,就是該款納米機器人的缺點。

總結起來,這款納米機器人的缺點,就是控制距離有限、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能耗太高、造價太高、壽命太短。

目前的有效控制距離,極限大概只有170米左右,超過這個距離,納米機器人就會失去控制,不是胡亂作業,就是死機沉默。

這個有效控制距離,主要受限於微波充電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

納米機器人不同於大型機器人,這種精細到納米級別的機器,目前根本無法做到長距離控制。

至於危險性,主要是微波充電過程中的微波輻射,以及納米機器人敵我不分的工作機制。

要是在納米機器人工作期間,誤入其工作範圍之內,哪怕是穿着外骨骼裝甲,也扛不住幾分鐘。

無孔不入的微波和納米機器人,會迅速破壞工作範圍之內的物質。

這主要是因爲納米機器人造物的原材料,要麼由施工方提前準備,要麼就地取材。

如果是就地取材模式,那工作範圍之內的所有物質,都是納米機器人的利用範圍之內。

納米機器人可不會理睬,工作範圍之內存在的生物,哪怕是在控制電腦之中,提前設置一些預防程序,也無法保證百分百安全。

畢竟機器存在延遲,生物誤入納米機器人的工作範圍,幾秒鐘將足以破壞皮膚,滲透到肌肉和血液之中。

這還是大型的動物,如果是小動物之類,控制電腦也無法百分百檢測到。

“成本到不是什麼問題,倒是使用壽命的問題,確實太短了一些。”黃修遠中肯的評價道。

陸學東也攤攤手:“沒有辦法,微波充電對半導體破壞,暫時還無法解決。”

目前“造物—52”納米機器人的使用壽命,在實驗室階段,大概只能連續使用85個小時左右,也就三天多一點。

這和它每克7500萬的造價比起來,性價比確實太低了。

如果舊時代的房地產商,用這種納米機器人來造房子,估計要虧到姥姥家去。

這東西,暫時只能用在特定領域之中,比如:太空垃圾回收、外星基地的緊急建設。

當然,這是因爲這款納米機器人的功能太過於複雜了,如果是功能相對簡單的納米機器人,成本倒是沒有那麼貴。

比如之前謝清團隊研發的“硅烯—超碳納米管”,就是採用特製的納米機器人,配合電場合成技術,實現快速製造的。

黃修遠將平板還給陸學東:“我還是看好你們的43號方案。”

“分工型?”陸學東一愣,隨即又點了點頭:“短時間內,分工型的納米機器人,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實際上,造物52納米機器人並不是陸學東團隊最成熟的技術,畢竟最先進的技術,往往代表着另一個特點,那就是“不成熟”。

造物43纔是可以投入大規模使用的類型,其造價只有35萬每千克,使用壽命大概是1300個小時左右,電效率也不錯。

就是使用起來,需要分開來使用,陸學東團隊將所有要實現的功能,拆分爲15種特定納米機器人。

需要使用的時候,按照捕捉一步步構造即可,所以速度會慢很多。

同樣是製造一棟佔地面積100平方米,8米高的兩層樓房,造物43納米機器人需要花費273分鐘左右。

“航天部那邊應該會感興趣。”

陸學東笑了起來:“確實,昨天航天部還來考察了一次,打算定製一批造物43,在月球進行測試。”

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三十六章 六錐球氧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
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三十六章 六錐球氧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