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

中秋節剛剛過去。

金星大氣層中,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聯邦已經在金星上建立了兩個浮空城市。

兩個浮空城市,分別被正式命名爲:蓬萊島市、瀛洲島市。

其中蓬萊島市的面積,已經擴大到273平方公里,上面最厚的區域,達到1375米,最薄的區域,也有120米左右。

第二個列入建設的瀛洲島市,目前規模只有蓬萊島市的20%。

之所以可以擴張得如此迅速。

一方面,是因爲目前的宇宙飛船數量增加了,來往藍星金星之間的現役飛船,包括7艘祝融級、12艘前鋒級。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金星本地的工業規模,也在與日俱增的爆發着。

浮空模塊的絕大部分原材料,都在金星實現本地量產,零配件自給率在96.7%左右。

同時金星的風力發電、地熱發電,也呈現出節節攀升的發展速度,最大裝機容量達到1.6億兆瓦,平均每天可以平穩供電20億兆瓦/時,碳粉儲備10~15億兆瓦/時。

目前在金星服役的宇航員,已經是第二批次了,人手也從之前的3名,增加到24名。

負責地熱發電技術的方高源和阿西克,搭乘工作電梯,從蓬萊島上沿着地熱發電纜繩,向金星地表下滑。

工作電梯其實就是簡易版本的太空電梯,電梯的纜繩在發電纜繩一旁,主要是爲了方便檢修。

目前地熱發電纜繩一共有16條,即承擔着蓬萊島的很大一部分供電,又起到固定蓬萊島的作用,減少蓬萊島調整漂浮位置的能量消耗。

轟隆轟隆……

一陣陣沉重的撞擊聲,從不遠處的下方傳來。

對此方高源、阿西克倆人都已經見怪不怪了,這是碳粉儲能廠將多餘的碳粉,用儲碳球儲存後,扔下去地表發出的聲音。

通常先是尖嘯聲,然後是撞擊地表的聲音。

電梯艙內,採用兩種動力,一種是真空腔浮力調節,一種是主動發動機,前者是電梯艙升降的主要動力,另一種則是備用動力。

這種設計方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金星濃密的大氣層,類似於潛艇在海里的升降。

既節約能源,又不會出現過載之類的情況,電梯艙的下降上升速度,通常在0~120公里之間。

如果需要在中間懸停,對於一側的發電纜繩進行維修,只需要設定好高度,然後系統就會自動懸停在指定位置。

這一次倆人是下去地表作業,中途並不需要懸停。

47公里的航程,電梯艙只用了27分鐘左右,就抵達了發電纜繩的最下方,阿西克看着窗外,紅灰色的空氣,粘稠到彷彿流動的液態,能見度也非常低,不足三百米。

不遠處,地面的溝壑上,還流淌着暗紅色的岩漿。

這也是蓬萊島選擇懸停在這片區域上空的原因,因爲這片區域有明顯的火山活動。

地面上充斥着從地幔噴涌上來的灼熱岩漿,該區域的地表溫度,維持在627~633攝氏度之間。

既然要利用地熱能發電,自然要選擇地熱能儲量豐富的區域,雖然火山噴發區域的地質不太穩定,但今時今日的技術,已經可以克服很多問題了。

更何況發電纜繩的主體,是位於海拔47公里的高空中,在地面的部分,其實就是配重物。

在佈置地熱發電纜繩之前,技術人員通常會先用儲碳球,將選中的位置砸個稀巴爛。

這個過程叫“地基改造”,之所以這樣做,那是因爲經常火山噴發的區域,地質通常都不是很穩定,如果不進行改造,直接在上面建造配重物,隨着地質活動,配重物也會出現移動。

因此用儲碳球砸地面,這些儲碳球上有特別添加的一圈掛環,只要發電纜繩從浮空城市投下來,就可以用纜繩勾住儲碳球。

方高源倆人下來的7號發電纜繩,就在地面勾住了八百多顆儲碳球,總重量達到43萬噸左右。

憑藉這些儲碳球的重量,才穩住了蓬萊島,這相當於船隻的錨,將船牢牢地固定在海面上。

由於採用這種錨定方式,讓發電纜繩的地面部分,可以無視很多地質活動。

被八百多顆500噸重的儲碳球,砸過之後的地表,早已經面目全非了,變成了一個小型盆地。

這種盆地,被稱爲“人造地熱盆”,裡面的溫度更加高,周圍的岩漿會流入這裡。

岩漿流入後,凝固成爲岩漿岩後,會將儲碳球固定在岩漿岩中,變相增加了配重物的總重量。

電梯艙內,方高源、阿西克倆人忙碌了起來。

發電纜繩爲了發電,內部採用了水循環系統,因此必須在地面,設置足夠多的吸熱面積,將蓬萊島上注下來的冷水,加熱成爲高溫高壓的水蒸氣,然後推動蒸汽輪機。

當然,現在的發電系統,通常都是複合式的,就是蒸汽輪機加溫差發電,讓熱效率更加高。

但這種發電系統,並不是沒有缺點的,一方面是工程量相對比較大,另一方面是地面的電子設備容易損壞。

方高源將三個壞掉的溫度感應器,通過機器人更換上新的。

這些傳感器、監控設備,是由於必須暴露在外面,因此很容易歇菜。

而阿西克則發出浮空小飛艇,對周圍的地面進行一次檢查,雖然位於高空的蓬萊島,並不害怕大型火山噴發,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疏忽大意。

精確監控地面的火山活動,有利於瞭解金星的大氣運動。

小飛艇並不是無線遙控的,而是連接一條特製的光纖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金星地表的大氣太過於粘稠,雖然長波通信可以勉強使用,但很難進行大數據的精確控制。

這和潛艇在海里的情況差不多。

爲了保證精確的大數據控制,只能採用光纖線通信。

小飛艇飛得慢吞吞,在粘稠的空氣中,將附近地表的情況,全部都蒐集起來。

不過這個過程非常慢,這是因爲能見度太低,大氣太過於稠密,不利於探測設備的工作。

飛艇必須貼着地面十幾米,小心翼翼的探測。

之前就有過偵察小飛艇,被突然爆發的火山噴發,摧毀的事情。

這項工作進行了四個多小時。

方高源在檢查了各個設備後,便開口說道:“阿西克,準備返回吧!”

“好的。”

小飛艇返回電梯艙,隨即電梯艙的浮力真空腔開始排空內部空氣,然後電梯艙勻速上升。

另一邊。

和位於金星赤道附近的蓬萊島市不一樣,瀛洲島市的位置是在金星的南極圈內。

這裡目前只建設了兩條地熱發電纜繩,但這裡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卻重要過蓬萊島市。

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控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
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控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