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

就在NASA緊急調查“太空垃圾異常墜落事件”的時候。

中船重工的大連造船廠內,迎來一個特殊的客人,一臺多足機器人在安保人員的護送下,來到了這裡。

而中船重工的大連造船廠負責人,以及一名項目總工程師,正陪同多足機器人,在造船廠內部。

項目總工程師王銘,興奮地向多足機器人介紹道:“黃總,這就是您設計的飛鵬級。”

通過多足機器人的監控攝像頭和話筒,他清晰地觀看到這臺機器,船塢裡面的機器,模樣非常怪異。

有點像雙體飛機,又有點像雙體船。

其實這東西,就是一架地效飛行器,或者叫氣翼艇,只是這架地效飛行器非常龐大,整體重量達到了3561噸,可以在貼近海面4~6米的高度飛行,最快可達540公里每小時。

比赤露西亞的裡海怪物還龐大7倍,而且有效載荷達到了2200噸,堪稱史上載重最大的飛行器,沒有之一。

飛鵬級克服了非常多困難,也應用了非常多新技術和新材料,在減少本身重量的同時,又將機體強度提升了一個量級。

而雙體設計,加強了穩定性和抗浪能力。

同時飛鵬級還裝備了四臺斜式爆轟火箭發動機,使用N20高能燃料,在30%輸出功率的情況下,就可以貼着海面巡航飛行,飛行高度爲5米,速度爲400公里每小時。

當輸出功率提升到45%時,飛行高度爲6.4米左右,速度可以飆升到540公里每小時。

而當輸出功率提升到75%時,飛行高度迅速爬升到500米,而速度下降爲200公里每小時。

當輸出功率提升到100%時,飛行高度可以提升到3000米,速度再次上升到350公里每小時。

爲什麼飛鵬級在貼地飛行的時候,可以用比較小的輸出功率,實現最高的速度?

這就是地效飛行器的特點,當固定翼飛行器貼近地面飛行的時候,機翼產生的升力,還有機翼與地面產生的氣壓反作用力,會共同作用在機翼上,從而產生巨大的擡升力。

只要利用好這股合力,就可以讓飛行器在貼地飛行的時候,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黃修遠結合當前技術,和他記憶中的一些方案,設計了飛鵬級運輸船,克服了傳統地效飛行器的很多缺點。

傳統地效飛行器的缺點,就是無法適應高海況、難以快速轉向,這兩個問題非常致命。

海面上,由於潮汐力、風力和洋流等因素的影響,往往風急浪高,近海和內海還好一些,而外海的海浪,經常出現四五米高的海浪,甚至有十幾米的海浪。

就以國內的南海、東海和黃海爲例,全年出現海浪低於2米以下的時間,大約是180~220天左右。

傳統地效飛行器只能在海浪低於2米的海況下,才能發揮出最佳速度和最高效率。

而轉向能力差,就是因爲速度太快,又貼着海面飛行,傳統地效飛行器需要通過傾斜機體實現拐彎,很容易導致機翼觸碰到海面,引起飛行器失控。

改進版的飛鵬級,吸收一部分氣墊船的原理,利用加壓噴氣的方式,給底部增強一部分氣壓的反推,從而讓飛鵬級的飛行高度,被擡升到了5~6.4米。

至於飛鵬級的轉向能力,黃修遠的解決方案,其實也非常簡單粗暴,因爲他採用高度過障方案。

畢竟高速飛行的地效飛行器,再怎麼改進,要在水平面上,實現快速的大角度拐彎,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他就直接放棄了水平轉向,採用垂直規避。

在海上遇到障礙物的情況,要麼是是小型島礁,要麼是航行中的船隻,遇到船隻的的時候,只需要快速爬升,就可以安全避開對方。

事實上,如果是在預定的航道上行駛,完全可以通過設置聲吶和海岸雷達陣列,加上船隻配備的定位系統,以及飛行器上的主動雷達,提前發現船隻,實現安全規避。

黃修遠設計飛鵬級運輸船的目的,主要是爲了實現快速的海上運輸,雖然貨輪運輸量龐大,但速度慢得一批,最快就30節(54公里每小時)。

普通船隻的速度,只有地效飛行器的十分之一;而飛機速度確實快過地效飛行器,但是飛機的有效載荷,卻是一個硬傷。

“王總工,飛鵬級造價多少?”

聽到這個問題,王銘撓了撓頭回道:“13億一架。”

一旁的大連造船廠負責人寧海城,急忙補充道:“黃總,這是初代原型機,包含了很多定製、研發經費,如果大規模量產,成本可以壓低不少。”

對於這個造價,他倒是沒有太驚訝,畢竟這個價格比起波音777,已經便宜了不少。

他繼續問道:“續航能力,你們測試的數據是多少?”

“如果一直處於海面巡航模式,在不加燃料箱的前提下,可以達到6500公里左右。”王銘不假思索地回道。

黃修遠結合現實情況,馬上就估計出一個大概:“打八折吧!估計在5200公里左右。”

“實際應用確實要打八折。”王銘也點了點頭,贊同這個評估。

至於能耗上,由於溫差發電模塊、爆轟發動機,加上N20燃料的高效和低成本。

飛鵬級在滿載的情況下,平均每公里的飛行成本,大概是波音777的74%~80%左右。

考慮到飛鵬級2200噸的有效載荷,瞬間秒殺現在的民航飛機,飛行成本低,而載荷又非常高,一旦飛鵬級投入市場,對於民航飛機的業務,將造成很大的威脅。

特別是貨物運輸上,民航飛機的競爭力將直線下降,畢竟是雙方的速度,又不是差距太大,民航飛機的速度優勢並不明顯。

當然,飛鵬級除了在商業上,可以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在其他領域也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比如在登陸作戰上,飛鵬級2200噸的有效載荷,以及400~54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絕對是搶灘登陸的利器。

一兩百公里的距離,一個小時都可以來回一次了,而且由於地效飛行器的特點,處於聲吶、雷達的監控死角區域,隱蔽性非常高。

“寧經理,你和飛鵬集團聯繫一下,就說飛鵬級原型機造好了,我會讓他們訂購10架,在沿海地區試運行一段時間。”

聽到這個消息,寧海城立刻眉開眼笑起來,這可是上百億的訂單,他笑容滿面的回道:

“感謝黃總的照顧,我們一定保證質量,造出最完美的飛鵬級。”

黃修遠繼續說道:“你們也可以自己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繼續改進。”

作爲總工程師的王銘,卻暗自苦笑起來,飛鵬級在他看來,已經是目前的巔峰之作了,要繼續改進談何容易,又不是每個人都那麼變態。

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
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