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

在錸鎮休息了一晚上,李彬一行人再次啓程,往南大約37公里的另一個小鎮。

離開充滿工業朋克風的錸鎮,經過一個煤礦的礦區後,映入眼簾的景色,是成片的大豆,那翠綠色在陽光下,讓人彷彿置身於北大荒的田野中。

一輛灑水車,兩側伸出長長的噴霧杆子,向大豆苗噴灑着水霧。

李彬也不由自主地感嘆起來,人類的科技偉力,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改天換地。

漠北的沙地,經過土壤改造後,配合源源不斷淡水,同樣可以改造成爲良田。

從緯度上來看,漠北地區的南部,其實和國內的鬆嫩平原,處於同一緯度,光熱條件甚至更加好一些,唯一的短板就是水。

當輸水管道,將淡水源源不斷輸入漠北的時候,也意味着漠北農業種植條件的最後一塊短板,被填補上來。

根據2010年,糧食聯盟的土地資源堪查,漠北的荒漠戈壁灘規模大概是51.3萬平方公里,半荒漠草原34.6萬平方公里,合計達到86萬平方公里。

如果沒有南水北調工程的淡水支持,預計在2020年前後,荒漠戈壁、半荒漠的面積,將突破95萬平方公里。

如此龐大的面積,獲得改造和利用後,糧食聯盟的戰略規劃上,這8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除了24萬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剩下的62萬平方公里,都將獲得充分的改造利用。

其中30萬平方公里作爲農田,30萬平方公里作爲牧場或者牧草種植區,2萬平方公里作爲林區。

30萬平方公里是什麼概念?

換算成爲常見的畝,就是4.5億畝,相當於全國18億畝耕地底線的四分之一,如果全部種植小麥,可以生產2億~2.2億噸小麥;如果全部種植大豆,可以生產5600萬~6500萬噸大豆。

不過考慮的國內情況,漠北的農田,基本種植棉花、大豆、花生、亞麻、葵花和甜菜,基本就是紡織、油料、糖料和飼料作物。

李彬看到的這一片大豆種植區,就是豐民農業屬下的合資農業公司,在東方省的大豆種植區域。

目前漠北大豆的種植區面積,大約是2000萬畝左右,年產大豆300萬噸左右,隨着荒漠改造運動的推進,這個種植面積會逐年上升。

其實國內的大豆種植面積,這兩年來也提升了非常多,而且平均畝產也從125公斤,提升到164公斤,雖然比不上兩百多公斤畝產的轉基因大豆,但至少自主可控。

糧食聯盟今年的大豆總產量,將達到2400萬噸左右。

另外從露西亞進口的原生大豆,預計會達到470萬噸。

同時糧食聯盟在哈薩克,投資了裡海海水淡化工廠,計劃打造環裡海農業區,這裡也是糧食聯盟未來的重要農業投資方向。

視線回到李彬車隊這邊,他們路過連綿不絕的大豆種植區後,便來到一片鹽沼澤地、半荒漠草原。

李彬看了一眼附近的地形,就知道爲什麼他們公司沒有將這裡圈進去了,荒漠戈壁灘、還有一片高低起伏的山地,加上鹽湖退化的鹽沼澤地,這地方明顯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烏冬打電話通知了當地的牧民客戶,很快他們就到了一個小鎮。

在兩個山坡中間的小鎮,同樣是一個新興城鎮,因爲兩個山坡形似駝峰,故名駱駝鎮。

雖然這裡距離呼倫貝爾挺遠的,但距離邊境卻不遠,繼續向南74公里左右,就是二連浩特。

駱駝鎮發展起來的原因,是養殖場的興起,從2010年開始,糧食聯盟和當地合資了不少公司,利用漠北地廣人稀的優勢,大規模養殖生豬。

之所以在漠北地區建立養豬場,一來是漠北是飼料產區,方便就近供應;二來是管理方便,可以利用荒漠戈壁灘,形成天然的隔離帶,對抗外來畜疫的爆發。

駱駝鎮養殖基地,執行非常嚴格的生物防控管理,在地形的配合下,有利於隔絕外來病原體的傳播。

目前這裡的養豬場,一共有47家,生豬存欄量達到84萬左右,還有7家肉製品加工企業。

而牛羊養殖,在這邊的規模倒是中規中矩,牛就十幾戶在養殖,羊就相對多一些,有大約三十多戶。

主要是牛的綜合收益不高,畢竟牛的飼料轉換效率最低,養殖週期太長;而豬的飼料轉換效率比較高,養殖週期在半年左右,還可以一胎生一大堆。

不少牧民都改養豬,或者養綿羊,經濟效益比較高。

李彬來到一處圈起來的人工草場,他看到了明顯改造過的痕跡,牧場的主人是一個五十多的老牧民。

“老哥,這牧場建得挺專業呀!”

聽到李彬的話,老牧民笑了起來:“這是我兒子,看了漠南的大牧場後,回來瞎搞的。”

“這不是瞎搞。”李彬看到出來,這個牧場的改良技術相當專業,基本達到了人工牧場的一流水準。

進入養殖場,李彬更加確信對方的專業,或許設備相對簡陋一些,但基本實現了現代化養殖。

一個穿着牛仔衫的年輕人,從牛產房裡面走出來,看到了李彬後,笑着伸出手來:“李組長,非常高興好久不見。”

“原來是你!”李彬恍然大悟,他去年剛剛入職的時候,是在蒙區的科爾沁牧區工作,這個年輕人也是實習員工之一,後來對方幹了四個多月,便辭職回老家了。

倆人聊了一會近況,年輕人叫特木呼勒,之前是在華留學生。

“李組長,給你看一個好東西。”

“哦?是什麼?”

“跟我來。”特木呼勒並沒有解釋,而是帶着李彬幾人,來到一處養殖場裡面。

一進來,李彬就看到了十幾頭與衆不同的牛,他對比了記憶中的牛品種,並沒有一個完全符合。

“是新品種?”

特木呼勒點了點頭:“我在留學的時候,就是讀育種工程的,這幾年我陸續實驗了好幾批,這是最成功的一個品種。”

說完,特木呼勒將一份解剖報告遞給李彬。

翻看了解剖報告的李彬,很快就瞭解到這個品種的特點,那就是屠宰出肉率高,而且容易出現雪花紋理,在谷飼條件下,肌肉纖維逼近鬆板和牛。

“你註冊品種和品牌沒有?”

特木呼勒點了點頭:“上個月剛剛註冊,名字叫戈壁大黃牛。”

“看來高端牛肉品牌,很快就有你的一席之地了。”李彬恭喜道。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 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 領現金紅包!

“混口飯吃而已。”特木呼勒笑着搖搖頭。

這幾年來,受國產化浪潮的影響,不少農業公司都投入了新品種的培育,高端牛肉市場這塊蛋糕可不小,自然吸引了不少投資者。

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四百一十章 換班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
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四百一十章 換班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