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

2023年,5月17日。

一顆重到18.6噸的探測器,之前從火星前哨基地出發,現如今抵達了木星的軌道中。

具體是處於木星的木衛二軌道中。

該探測器的名字叫“石楠花號”,這是一顆象徵着生命的探測器,目的就是爲了探測木衛二是否存在生命。

探測器進入木衛二的軌道後,環繞在木衛二的275公里軌道附近,並沒有發射投放着陸器。

這是因爲木星的磁場強度非常強,同時還擁有79天然衛星,以及大量附屬小行星、冰結晶物。

面對如此複雜的天文環境,哪怕是航天部擁有各種應對方案,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聯邦損失得起探測器,但如果可以避免損失,又何嘗不是更好。

目前航天部佈置在木星軌道上的通信中繼衛星,一共有7顆,其中3顆在木星的同步軌道上。

僅僅在木星同步軌道佈置通信衛星,是不足以保證完善的木星通信的。

因爲木星有非常多大型的天然衛星存在,很容易遮掩掉一部分區域的通信。

爲了保證相對暢通的通信質量,剩下的4顆通信衛星,就分別佈置在木星中層軌道、木星近地軌道上。

當然,這樣的通信衛星佈置,仍然存在一些短暫的通信死角,未來航天部計劃在木星的各個軌道上,再次增加一批通信衛星,將通信衛星的總量提升到64顆。

這樣纔可以充分保證木星的通信質量,確保其他航天器和木星之外的聯繫,可以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

在火星前哨基地的蘇曉宇,正在通過遠程控制系統,遙控着石楠花號。

當然,這種遙控其實更多是在觀測,因爲雙方此時的距離,達到2.7億公里左右,電磁波一個來回,就需要1800秒左右,即30分鐘的通信延遲。

如此長的通信延遲,就算是石楠花號現在遭遇突發狀況,也只能依靠本身的自動控制程序進行應對。

蘇曉宇看着眼前的15分鐘前的畫面,此時的石楠花號,正環繞着木衛二飛行。

環繞的飛行高度,在275~311公里之間。

其實這個環繞高度,已經是相對比較高了,畢竟木衛二的直徑才3138公里,比月球直徑的3474公里小一點。

體積和質量太小,就意味着本身的重力會比較弱。

根據之前的探測器,採集到的重力數據,木衛二的表面重力爲1.3左右,而月球的表面重力爲1.622左右。

加上木衛二沒有濃密的大氣層,在它的275~311公里高度,基本可以保持平穩環繞飛行。

蘇曉宇仔細翻看着石楠花號反饋回來的數據。

木衛二雖然沒有濃密大氣層,但它本身還是存在微薄的大氣,主要成分是氧氣。

沒有錯,木衛二的大氣層,其主要成分是氧氣。

但木衛二的大氣層中,那些氧氣的來源,並不是來自植物或者微生物的光合作用,而是太陽輻射其表面的冰層,讓水分子光分解成爲氧氣和氫氣。

由於氫氣很容易逃逸到外太空,因此木衛二的大氣層中,只剩下原子質量比較重的氧氣。

另一個讓蘇曉宇仔細觀察到數據,就是木衛二表面密集的棕黃色十字紋,這些棕黃色十字紋,其實就是火山活動的痕跡。

在太陽系的一系列的星球中,木衛二是非常特殊的星球,擁有厚度100公里左右的冰層、金屬質內核、潮汐鎖定的巨大摩擦力、富氧大氣層、高度活躍的地質運動、富含液態水的地下海洋。

這也是一個地貌非常年輕的星球,從它光滑的地表,就可以看出木衛二的年輕。

因爲地質不活躍的星球,會存在大量的隕石坑,即類似於月球表面的環形山。

只有地質高度活躍的星球,纔可以通過頻繁的地質活動,將小行星撞擊的痕跡覆蓋。

那些棕黃色的十字紋上,就是木衛二的地震火山帶,這些地質火山帶,現在還處於活躍狀態。

石楠花號在環繞了一個星期後,就檢測到16次微型的火山噴發。

由於木衛二的特殊結構,其內部火山噴發時,並不會出現大量的火山灰,只有一些二氧化硫和水蒸氣,加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氡氣之類。

在這一個多星期內,蘇曉宇和藍星的航天部總部多次聯繫,討論石楠花號接下來的任務。

石楠花號由軌道環繞器和着陸器組成,其中軌道環繞器6.3噸,着陸器12.3噸。

現在蘇曉宇和總部討論的關鍵,主要是着陸器的着陸區域。

木衛二雖然是低重力天然衛星,但它的地質活動太活躍,而且表面都是冰層,加上富氧大氣層。

這種環境,非常考驗着陸器的設計,比如在富氧大氣層中,需要預防火災;又比如在地震中,如何避免陷入裂縫之中。

特別是後者,木衛二的表面雖然是太陽系的類地星球中,最光滑的存在,但這僅僅是從宏觀尺度上來說的。

如果將尺度調整到米級,那木衛二表面其實是溝壑縱橫的冰原地形。

在木星的潮汐鎖定下,木衛二的冰層是非常不穩定的,經常發生相互擠壓、斷裂。

甚至看起來非常平整頓的冰面,表面僅僅是薄弱的冰層,而下面可能是一道道裂縫。

這種環境下,之前聯邦投放到木衛二的一臺着陸器,就因此陷入了一條寬度六七米的冰裂谷之中,下面深度達到三百多米,着陸器直接被摔殘廢了。

吸取了上一次的經驗教訓,航天部也沒有急匆匆就扔着陸器,畢竟送一顆探測器過來木星,材料和技術成本雖然不高,奈何時間成本太高。

木星距離藍星太遠了,不能像火星和金星那樣,一年送幾百顆探測器。

目前航天部已經將木星的任務排滿了,一年也就30~50顆探測器的量。

因此石楠花號的着陸器,必須慎重考察好着陸區域,肯定不能像上一次那樣,直接送到冰裂谷之中。

爲應對這個問題,石楠花號的軌道環繞器上,專門配備了一套用於探測地質的設備。

通過這套設備蒐集到的數據,蘇曉宇這邊已經按照數據,繪製了木衛二的地表地圖。

這份地圖還包含了一部分地層的情況,大概可以探查到500~1500米是深度,精確度方面,從地表到地下1500米,精度是從1釐米到35米。

雖然地下的冰層,隨着深度的加深,精度會直線下降,但這並不影響分析。

畢竟石楠花號的着陸器,是要着陸在表面,而不是着陸在地下,只需要精確分析出地表和地下500米以內的情況,基本就不會有陷入冰裂谷的問題。

當然,如果突然遇到地震,又剛好在着陸器附近,出現大面積裂谷,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九十章 脫鹽與檢田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養成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
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九十章 脫鹽與檢田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養成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