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私逃出去,這些冷宮中的人,不是不知,就是知而不報!又該當如何處置呢?”延麟帝懶得再詳細審問冷宮衆女,他像是詢問上了癮,凡事都要先問過小娃兒後再做打算。
陰鷙的神情再現,小娃兒緩緩地掃過匍匐在地,戰慄發抖的衆女,眼神中的嗜血之色漸濃,幾欲滴出幾滴鮮血來。
後悔的情緒幾乎同時出現在每個被他掃視到的人的心中,想起曾經對此子的種種行爲,全部悔不當初!當那聲不出意外的“全部該死”出現後,有人渾身虛脫癱在地上,有人則昏了過去。
延麟帝點頭說:“好!就這麼辦!”
“皇上饒命”的求饒聲此起彼伏,一直跪在小娃兒身邊的女子聞言後,忽地直起腰,跪着往小娃兒那裡挪了幾步,伸手扶住小娃兒的雙肩,叫道:“小主子!小主子!難道您想讓一直伺候您的莫香也去死嗎!?”
小娃兒直勾勾地盯着這個從自己出生時便在身邊照顧自己的人,原本有一絲絲的感情浮現,卻又想起曾經無意中見過的此人的真面目,再憶起那位在世間唯一善待自己的人的死因,頓時冷聲恨道:“芳姨已死,你還活着做什麼!放、手!”說罷,小娃兒迫使她放手,倒退一步,原本該屬於三歲孩童的純真無邪早已在衆人一次又一次地無情傷害中所剩無幾,此刻,更是絲毫不剩!
怎麼會這樣!?縱使她沒有像死去的莫芳那般盡心盡力,可她還是有服侍小主子的!主子丟下自己私逃,小主子想要自己的命!可笑,要死也不該自己死!莫香當即做了決定,衝着延麟帝,喊道:“皇上!皇上!奴婢有事稟報!”她邊喊邊用手指向小娃兒,“她不是皇子!她不是皇子啊!她是……”話未說完,便被人掐住了脖子,硬生生地從地上拖起。
“朕、還會認不出誰是不是自己的兒子不成!”以爲她的意思是說小娃兒不是他的親生子,但由小娃兒與自己幼時七分相似的臉孔確定爲自己的孩子,並且認出這說話的女人是跟着那女人一起被自己丟進冷宮的,延麟帝沒有耐心聽完,便打斷了她的話。
莫香呼吸困難地漲紅了臉,使勁搖頭,努力想要說出那句話,卻說不出,心中充滿懼意,眼角瞥見小娃兒一副冰冷之樣,不禁在內心罵道:妖孽!命硬得殺了多少次都沒死成,根本就是個妖孽!如今竟禍害到了自己的身上!
莫香拼命掙扎,想要出聲求饒,卻見延麟帝的手掌收緊,只聞得骨頭碎裂的聲音響起。再鬆手,她是軟軟地倒在了地上,想說的話只能帶進墳墓了。而因爲小娃兒的衣着打扮,小娃兒的超齡之舉,再加上莫香本想說的話在這冷宮中知道的僅三人,一位逃得不見蹤影,一位早已身亡,而她又沒能說出地被延麟帝殺了,所以初次見到小娃兒的衆人先入爲主地忽略了他偏女相的容顏,也就更不會去深究已死之人的話中含義。
“朕、不希望聽見任何關於十六皇子的不實流言!都、聽懂了嗎?”延麟帝掃視伺候在旁的太監宮女,嚴聲下令道,得到迴應後,便派人處決了冷宮衆女。
“識字沒有?”彷彿沒有聽見那些被拖走的女子的哭喊聲,延麟帝問小娃兒。
小娃兒的眼底閃過一絲懷念,恢復原狀後答道:“已經識得些許!”
怪不得說起話來也不似三歲娃兒!“還未起名吧!”
小娃兒不做聲,僅僅搖搖頭,名字是嗎?“該死的東西”、“那個賤人的孩子”、“討債的”、“妖孽”等等,這類的詞算是嗎?他正在恍惚中,忽地察覺自己被人抱了起來,身上傳來的痛感不禁使他眉頭一皺,卻習慣性地抿嘴忍下。
“朕的十六子,就叫狄羽璉好了!”看着懷中的兒子,延麟帝狄傲傑宣佈道。他絲毫沒有發現懷中孩子的異狀,更不知在那件不搭扎的衣袍下的幼小身體上是青紫一片又一片,傷痕條條錯綜交迭,甚至及胸處纏繞着布條,掩蓋住的是那瘦小胸膛上的一條才新結痂的、醜陋的、彎曲的傷口……
景觀二十三年四月,十六皇子被發現於冷宮,帝賜名羽璉。次日,渝禮部入皇室碟譜,正其皇子名分,住左和殿煙雲軒,僅四人隨侍,無人撫養之。
隨即,帝令其日間入慧武殿,與其他皇子一併學習。入此殿者,必爲適齡皇子,配伴讀兩名,皆乃官家名門子弟。入殿內右方,墨香閣者,學文,須滿六歲;進殿內左方,劍舞榭者,習武,必滿五歲。故,十六皇子三歲入殿,無伴讀,實爲破例!
宮中盛傳十六皇子非帝之親生,無母系族人爲靠山,無後宮娘娘依靠之,帝不聞不問,其境遇堪憂,屢遭衆人欺壓之。
次年五月,後宮最受寵之淑妃崔氏被十六皇子刺傷於御花園賞花亭中。帝不怒,心知肚明,卻問何因。不說,僅答:除三人外,她與其一宮之人皆該死!
淑妃不治而薨,帝下令,命服侍薨妃之宮人除三人外皆陪葬殉之。延烜國師了卻,聞之駭然,曰:四歲,幼齡也,即沾血,惑亂帝心,乃妖孽!嗜血殘忍,可謂魔!放縱此子,乃延烜之禍,實爲天下蒼生之不幸!大師進諫,勸帝禁錮之!帝賜毒酒一杯,國師換!
帝下旨,十六皇子入住帝之寢宮安康殿,由帝親自培養之。原隨侍之四人撤,換薨妃之宮僅存之三人。自此,除此三人外,無人能近十六皇子之身,三人忠其程度,以命侍奉之!
景觀三十年,帝允十六皇子入朝堂,賜座於龍椅右側下方,年方十歲!
景觀三十二年,帝封十六皇子爲王,名號璉,爲諸皇子中唯一封王者,人稱璉王,年僅十二!
之後,璉王權勢如日中天,後宮懼之,無人敢直視之,見其必繞;朝中怕之,無人敢議之,藐視輕其者,皆亡於璉王之手!
璉王行事亦正亦邪,不擇手段!衆人褒之,實爲其政績赫然,慧眼識良才;衆人貶之,乃爲其嗜血殘忍,凡惹怒其者,無論善惡,必死無疑!
其魔性,若能禁錮,豈不完美?只是,天下雖大,能遏其魔性者,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