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紛至

第109章 紛至

“好個崔氏,居然攀附上了李家!”

王廩捏着信,對於崔家這門姻親,他的心情很是複雜。

當年,王廩續娶崔氏,看重的就是崔家在北境第一外戚的身份,以及姻親衆多的關係網絡。

只可惜,崔家在改朝換代的暴風雨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王廩續娶的崔氏女,也是個狠毒、蠢笨的女人。

非但沒有幫到王廩太多,還將王家內院弄得烏煙瘴氣。

唯一的用處,大概就是藉着崔氏,王廩與樓謹達成了合作。

然而,隨着樓謹離開沂州,王、樓的同盟宣告結束。

王廩又成了只能依靠姜氏的可憐人。

姜氏,是個難以掌控的人。

王廩有籌碼,可也不敢做的太過分。

當年沂河之變,王廩以爲自己要大禍臨頭,沒想到,關鍵時候姜氏還是出了手。

他沒有像陸懷信、李刺史等人那般人頭落地、全家抄沒,反而升爲刺史。

按照大虞朝對於州郡的設置,沂州屬於中州。

中州級別的刺史,官職品階爲正四品下。

再升遷,就是調往上州,成爲真正的封疆大吏。

或者,調回京城,入三省六部等重要的衙門,慢慢進入中樞!

天知道,就在王廩惶惶不安、坐臥不寧的時候,忽然就收到了吏部發來的升遷文書,王廩內心是怎樣的激盪。

原本,他該歡喜的、興奮的,可街口青石地板上的血跡還沒有乾涸,城門口流放人犯還在哭嚎……王廩知道,姜氏是故意的!

她明明有能力讓他升官,可她就是不肯幫忙。

她也已經知道,在沂河之變的事情上,他故意“中立”,還險些害了九娘。

姜氏爲了女兒,不得不出手,可她又不想讓王廩痛痛快快、高高興興。

她專門等朝廷對於沂州相關人員的處置結果下發,等某些人人頭落地、家破人亡,等王廩夜不能寐、惶惶不可終日,才快速出手!

姜氏就是要告訴王廩:我能幫你,卻不會隨你心意、任你勒索。

姜氏給予王廩的,也不算下馬威,就是要讓他如鯁在喉、如坐鍼氈。

所以,王廩即便因禍得福的升了官,內心卻沒有太多的喜悅。

王廩由此也意識到一件事:姜氏是真的恨毒了他。

這個靠山,靠不住!

九娘是他拿捏姜氏的籌碼,卻未必一直都是。

九娘長大了,要嫁人。

等她嫁做他人婦,王廩這個耶耶都要退一射之地。

到時候,他還能靠着九娘再去脅迫姜氏嗎?

不靠姜氏,他又能靠哪個?

王廩遠在沂州,他的母親、妻子等家眷,以及諸多姻親卻在京城。

這幾年,京中的風雲際變,王廩還是能夠收到及時而詳實的消息。

尤其是隨着遷都長安、踏平南境,齊王與楚王(聖人)的雙龍之爭愈發激烈。

這、是危機,更是機遇。

當年沂河之事,王廩就曾經動搖。

如今——

王廩的目光又落在崔氏寫來的信件之上:

在信中,繼室崔氏提到,她的侄子,樓家太夫人的侄孫崔載,太學學生,要追隨樓讓來沂河赴任。

崔載今年十七歲,入太學還不足兩年,資質平平,只靠自己,根本就拿不到太學的推薦名額,也就無法參加科舉,入仕爲官。

但,人家有個好姻親啊。

或者說,崔載的姻親(也就是樓讓),有個好姻親。

樓讓當年意外墜馬,摔斷了一條腿,本該絕了仕途。

還是樓謹,到底顧念了幾分兄弟情分,亦或者,他心中有些許愧疚,便滿足了崔太夫人、樓讓母子的要求:聯姻李氏。

是的,樓讓當初就已經跟名門李氏議親。

因着斷腿之事,李家便有些退縮。

這是人之常情,人家嬌養的女兒,全須全尾、才貌俱佳,爲何要嫁給一個不能入仕的跛子?

且,陰暗些的猜測,身殘之人,心性難免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樓讓這種原本健全,又天生富貴、驕縱恣意的人,“天之驕子”一朝變成陰溝裡的殘廢,這般巨大的心理落差,很容易扭曲了心態、變得陰暗可怕。

事實上,李家不是無端揣測,樓讓斷腿後,確實變得喜怒不定,敏感殘暴。

他身邊的奴婢、僕從,基本上三個月就要輪換一番。

這些人被趕走之前,大多都會被打斷腿。

瘸子、跛、骨折、斷腿等等字眼,對於樓讓來說,更是不可碰觸的逆鱗。

一旦被觸及,他就會發瘋,就會拿身邊的人出氣。

李家探聽到了些許風聲,擔心自家若是把女兒嫁過去,女兒可能會跟那些僕從一樣,淪爲樓讓發泄的工具。

即便樓讓顧及妻子的身份,控制着不對妻子動手,但,這麼一個陰暗、扭曲的人,根本就不是良配。

結親,確實是爲了兩姓之好,可也不能不顧女兒的幸福、死活啊。

在世家大族,兒子確實重要,但女兒亦是父母、長輩的掌珠。

李家慶幸的是,所謂結親,不過是兩家的默契,還沒有正式的交換信物、寫下庚帖。

沒有正式的婚約,也就談不上退婚。

李家完全可以裝糊塗,不認之前的“默許”。

崔太夫人卻不答應,她的兒子已經廢了,不能立業,萬不能連個好的妻子都沒有。

結親!

必須跟門當戶對的權貴結親!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樓讓的墜馬與樓彧有關,但崔太夫人不是衙門裡斷案的郎君,她就是個只剩下一個兒子的寡婦。

她頭一次不顧身份的在樓謹面前哭嚎,直言:“將軍若不肯給阿讓一個公道,老婆子我就吊死在樓家祠堂裡!”

繼母也是母,就算她沒有撫育過樓謹,在名份上也是他的母親。

戕害手足、逼死繼母……這樣的惡名,就算是位高權重的樓謹樓大將軍也承擔不起。

樓謹:……耶耶我倒還真不在乎。

一個常年征戰、歷經生死的悍將,樓謹不畏鬼神、不懼名聲。

不過,樓讓到底是樓家的子孫,是老頭子的血脈。

樓謹如願娶到了心愛的女人,還有了龍鳳雙胎……自己圓滿了,就忍不住會想到去世的老父。

也罷,權當爲了老頭子,更是爲了某個小畜生善後。

總不能真把崔太夫人、樓讓母子逼得狗急跳牆,他們是瓦礫,那小畜生卻是要入仕的,不能有污點。

樓謹便出面與李家談,可惜,李家疼愛女兒,還是溫言婉拒。

隴西李氏不成,那就換一家吧。

北境的世家多着呢。

恰巧樓謹因爲獨孤氏的關係,投入了楊繼門下。

楊繼的繼室,出身趙郡李氏,亦是北境的一等世家。

李氏門第顯赫,嫡支的嫡出小女郎,自是不會屈就一個斷了腿的次子。

但,李氏枝繁葉茂,旁系、庶出極多。

聽聞樓家故事,楊繼的繼室李夫人,也就是現在的李皇后,便親自做媒,從家族中挑選了一個落魄族人之女。

雖然落魄,但只要對方姓李,那就是李家的人,就能代表李家與樓氏聯姻。

崔太夫人有些不滿意,旁支而已,可,世家旁支也比寒門土鱉強太多。

況且,崔太夫人看出來了,這是樓謹最大程度的“讓步”。

他們母子若是不領情,樓謹會直接撒手。

兒子已經廢了,想要繼續富貴,想要子孫延綿,還需要樓謹這個大哥保駕護航。

崔太夫人也不敢真的得罪樓謹。

旁支就旁支吧,終究是李氏女。

就這樣,樓讓娶了李氏,婚後夫妻相互磨合、偶有齟齬,但勉強能湊合着過日子。

過了不到兩年,楊繼開創新朝,冊封李氏爲皇后,李家一躍成爲大虞第一外戚。

娶了李氏女的樓讓,自然水漲船高,多了幾分體面。

經過幾年的運作,這一回,樓讓更是靠着李家幫忙,居然謀到了河道總管的職務。

“河道總管?這是要從楊睿的虎口中奪食啊。”

王廩熟知朝堂風雲,看事情自然不會只看表面。

表面上,樓讓背靠李家、樓家,得到了一個不入流的官職。

但事實上,這是楚王(聖人)與齊王的一次交鋒。

齊王還疑似輸了——

幾年前,楊睿就負責疏浚河道、治理河務。

幾年下來,楊睿不只是在沂州,還在青州等地修繕河道、造船練兵。

楊翀取代楊翊之後,沒有朝廷的兵馬、糧草等,卻還能順利渡江、蕩平南境,楊睿功不可沒。

如今,天下一統,沒了外敵,皇家內部的爭鬥也就愈發激烈。

楚王靠着聖人,開始一點點伸出了爪牙。

樓讓的河道總管,就是從齊王一系手中奪取權利的開始。

樓讓身份特殊,他是樓謹的弟弟,樓謹與楊翀有些淵源,樓謹的“侄子”跟在楊睿身邊歷練。

樓家與齊王府還是有些“情誼”的。

看在樓謹、樓彧的面子上,楊睿即便惱怒,也不會對樓讓痛下殺手!

所以,樓讓有很大機率,可以順利從楊睿手中接管河道。

“哼,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王廩也算樓家的“世交”,對於樓家的種種,對於樓讓都十分了解。

想到樓讓一個跛子,居然能夠做官,還是統管河道這般有實權又有油水的職位,就忍不住的羨慕、嫉妒。

明明他更有才華,又身體健全,卻——

一箇中州刺史,真的配不上他的治世之才啊。

不只是自己鬱郁不得志,就連家裡人都瞧不起。

崔氏寫這封信,表面上是告訴王廩,她的侄子要來沂州了,讓王廩這個便宜姑丈多多照拂。

然則,王廩在崔氏的字裡行間都能讀到“得意”二字。

崔氏彷彿再說,他們崔家確實有些敗落,可姻親給力啊。

樓家,已經不再是王廩的盟友,而是崔家的親戚。

這不,一個還在太學讀書的學子,都有機會跟着樓讓歷練。

若是能夠趁機弄些功績,又有姻親幫忙,崔載就能直接入仕!

根本不用王廩、王家幫助,崔家子弟亦能有個好前程。

王廩:……

他知道,崔氏就是故意的。

四年前,沈度來到河東,王姮順利拜師,成爲沈度門下唯一的女弟子。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京城。

謝太夫人、崔氏等都非常心動,她們都有兄弟、侄子,若是各自家族中的子弟能夠拜入沈度名下,定能名利雙收!

衆女眷紛紛寫來信,明裡暗裡的要讓王廩勸說王姮幫忙。

即便不能勸得沈先生再收徒,也可以讓王姮把自己的名額讓出來啊。

一個小女郎,資質平庸、貪吃癡肥,平白浪費了名士弟子的名額,還不如惠及親友!

都不用王姮拒絕,王廩就先婉拒了。

他只是自私,又不蠢。

便宜外侄、外甥等,哪裡能比得上親閨女?

第79章 坐視382.第379章 輸贏341.第338章 大誡176.第175章 吃驚462.第458章 流言205.第202章 暗鬥271.第268章 出場第109章 紛至417.開新書啦!191.第190章 期待302.第299章 錯過376.第373章 墜馬355.第352章 見親318.第315章 又死了446.第442章 請託287.第284章 驚鴻328.第325章 截胡181.第180章 辭行175.第174章 不安388.第385章 跋扈第116章 舊敵第91章 清洗448.第444章 故人第76章 而動(打滾求月票)第75章 聞風第六章 粗暴464.第460章 試探第37章 顫抖第162章 來了第89章 雷霆223.第220章 衆生相第十四章 報復376.第373章 墜馬第48章 發威第31章 嘔!第120章 心動第67章 嘔!!第十七章 金主196.第195章 挖個坑第73章 各懷第十章 冤枉376.第373章 墜馬第135章 麻煩189.第188章 聖寵434.第430章 闊斧第66章 世子第73章 各懷第二十二章 交鋒第117章 荔枝313.第310章 偶遇第81章 水匪444.第440章 歸來第48章 發威第77章 危機第130章 禍至188.第187章 寵妃第155章 誅心365.第362章 相對401.第398章 懲戒353.第350章 雕青345.第342章 聰明人第164章 如意255.第252章 明修373.第370章 孰勝435.第431章 步步377.第374章 驚懼第135章 麻煩220.第217章 籌謀449.第445章 改變第十五章 貴人第148章 亂起第56章 還有我366.第363章 反擊第145章 三觀286.第283章 聖壽第85章 撲通第163章 傳家寶399.第396章 幸269.第266章 自作孽第104章 女護衛472.第468章 兒女419.第415章 錦囊209.第206章 鄭家第41章 黑化457.第453章 接二174.第173章 怒!411.第408章 不甘441.第437章 起風了第157章 驚喜第83章 殺439.第435章 阿南445.第441章 終於第四章 農家女432.第428章 交易388.第385章 跋扈211.第208章 哇!444.第440章 歸來第44章 陷害378.第375章 慶幸199.今天就一更了,
第79章 坐視382.第379章 輸贏341.第338章 大誡176.第175章 吃驚462.第458章 流言205.第202章 暗鬥271.第268章 出場第109章 紛至417.開新書啦!191.第190章 期待302.第299章 錯過376.第373章 墜馬355.第352章 見親318.第315章 又死了446.第442章 請託287.第284章 驚鴻328.第325章 截胡181.第180章 辭行175.第174章 不安388.第385章 跋扈第116章 舊敵第91章 清洗448.第444章 故人第76章 而動(打滾求月票)第75章 聞風第六章 粗暴464.第460章 試探第37章 顫抖第162章 來了第89章 雷霆223.第220章 衆生相第十四章 報復376.第373章 墜馬第48章 發威第31章 嘔!第120章 心動第67章 嘔!!第十七章 金主196.第195章 挖個坑第73章 各懷第十章 冤枉376.第373章 墜馬第135章 麻煩189.第188章 聖寵434.第430章 闊斧第66章 世子第73章 各懷第二十二章 交鋒第117章 荔枝313.第310章 偶遇第81章 水匪444.第440章 歸來第48章 發威第77章 危機第130章 禍至188.第187章 寵妃第155章 誅心365.第362章 相對401.第398章 懲戒353.第350章 雕青345.第342章 聰明人第164章 如意255.第252章 明修373.第370章 孰勝435.第431章 步步377.第374章 驚懼第135章 麻煩220.第217章 籌謀449.第445章 改變第十五章 貴人第148章 亂起第56章 還有我366.第363章 反擊第145章 三觀286.第283章 聖壽第85章 撲通第163章 傳家寶399.第396章 幸269.第266章 自作孽第104章 女護衛472.第468章 兒女419.第415章 錦囊209.第206章 鄭家第41章 黑化457.第453章 接二174.第173章 怒!411.第408章 不甘441.第437章 起風了第157章 驚喜第83章 殺439.第435章 阿南445.第441章 終於第四章 農家女432.第428章 交易388.第385章 跋扈211.第208章 哇!444.第440章 歸來第44章 陷害378.第375章 慶幸199.今天就一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