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成湯亡夏

少康之後,又經幾代,孔甲繼位。孔甲在位期間,喜好信奉鬼神,而且極爲奢靡沉湎於美酒之中,是一位胡作非爲的殘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首領紛紛叛離,夏朝國勢更加衰落,逐漸走向崩潰。

直至後來,夏桀在位,夏桀即位之後仍沿襲祖宗之遺訓定都洛陽,起初夏桀還是一位很有作爲帝王,而且其力大無比,並率領部隊不斷征服周邊小國,使其自信心不斷膨脹,認爲自己無人能比,就自比太陽,要求天下都歸順於他,在其取得成功之時,夏桀亦是開始得意忘形,大造寢宮瑤臺供自己和妃子。夏桀在自己荒淫無度之時深恐有人起來反對他,就不斷鼓吹自己是“受命於天”的“真命天子”,教訓羣臣說“天上有太陽,就像人間有我一樣,我就是太陽,太陽不會滅亡,我就不會滅亡,太陽滅亡了,我纔會滅亡。夏桀正是利用這套謬論將自己和太陽捆綁在一起,雖起到了鞏固自己地位的作用,但是因其作惡多端,老百姓已是非常憤怒,並都認爲,要和夏桀同歸於盡,夏桀的荒淫無道亦是使夏朝的滅亡無可挽回。在夏桀不理政事,整日飲酒作樂殘害忠良之時,大道使東夷族商部落開始逐漸崛起,其首領湯在伊尹的輔佐之下開始進行討伐夏桀的運動。

成湯,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河南商丘人,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主癸之子,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原是夏朝方國商國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輔助下陸續滅掉鄰近的葛國以及夏朝的方國韋、顧、昆吾等,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成爲當時的強國,而後作《湯誓》,與桀大戰於鳴條,最終滅夏。經過三千諸侯大會,湯被推舉爲天子,定都亳,定國號爲“商”,成爲商朝的開國君主。

成湯敬畏上主,奉燧人、伏羲、神農爲三皇,以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爲五帝,而尊上主爲“皇天上帝”。徵夏時商湯說:“來,你們衆人,到這兒來,都仔細聽着我的話:不是我個人敢於興兵作亂,是因爲夏桀犯下了很多的罪行。我雖然也聽到你們說了一些抱怨的話,可是夏桀有罪啊,我畏懼上天,不敢不去征伐。如今夏桀犯下了那麼多的罪行,是上天命令我去懲罰他的。現在你們衆人說:‘我們的國君不體恤我們,拋開我們的農事不管,卻要去征伐打仗。’你們或許還會問:‘夏桀有罪,他的罪行究竟怎麼樣?’夏桀君臣大徭役,耗盡了夏國的民力;又重加盤剝,掠光了夏國的資財。夏國的民衆都在怠工,不與他合作。他們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消滅,我寧願和你一起滅亡’!夏王的德行已經到這種地步,現在我一定要去討伐他!希望你們和我一起來奉行上天降下的懲罰,我會重重地獎賞你們。你們不要懷疑,我絕不會說話不算數。如果你們違抗我的誓言,我就要懲罰你們,概不寬赦!”

湯經過二十年的征伐戰爭,滅了夏王朝,統一了自夏朝末年以來紛亂的中原,控制了黃河中下游地區,其勢力所及,遠遠超過了夏王朝。湯滅夏後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礎。由於商湯以武力滅夏,打破國王永定的說法,從此中國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稱“商湯革命”。商湯爲商國君主17年,建立商朝後稱王在位12年。百歲而崩,廟號太祖,因其長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繼位。

數代之後盤庚繼位,盤庚即位之初,商朝國都位於黃河以北的奄(今山東曲阜)。約公元前1300年,盤庚決定渡河南下,遷到商湯的故地亳(今河南商丘)定居。當時商朝已經五次遷都,朝廷居無定所。因此民衆相互慨嘆,都發怨言,不想搬遷。

盤庚於是曉諭諸侯和大臣說:“從前,先王成湯和你們祖先共同平定天下,一切法則都能遵循。捨棄這些好的法則,而不努力實行,憑什麼成就德政呢?”。於是渡黃河南下,遷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後來盤庚又遷都於殷,史稱“盤庚遷殷”。盤庚遷殷後,推行商湯的政令,從此百姓安寧,商朝國勢再度振興。故後世稱商朝爲“殷”或“殷商”。

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真假美猴王第六十七章猴王出世第一百七十六章寶林寺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三十八章魔家四將第八十三章孫臏與龐涓第七十七章太白金星招安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馬懿第六十二章大衛(二)第二百一十三章道濟和尚第二十九章火燒琵琶精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十六章少康復國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一百零七章東方朔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五章羊與蛇第三十九章魔家四將(二)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一百九十一章悟空鬥女妖第九章菩提現世(二)第八十二章鬼谷子(二)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楊堅第一百八十七章騙取芭蕉扇第一百三十六章道教發展(二)第一百六十七章四聖試禪心第二百一十三章道濟和尚第四十三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三)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四十七章大會萬仙陣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九十四章秦王掃六合第四十六章齊聚誅仙陣(二)第一章錯失良機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一百五十三章劉全進瓜第二百一十三章道濟和尚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一百二十章榮入聖城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一百七十九章國王歸位第九十五章秦王掃六合(二)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二百章會昌滅佛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四)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馬憶心猿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二十四章哪吒鬧東海(二)第一百二十章榮入聖城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三十九章魔家四將(二)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四十章魔家四將(三)第三十一章伯邑考進貢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十九章婦好第四十章魔家四將(三)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一百八十章紅孩兒戲唐僧第五十三章兵臨朝歌(二)第一百七十七章國王託夢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八十四章孫臏與龐涓(二)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八十章陳氏代齊第二章身臨地獄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二百二十章寇準第五十九章掃羅王第一百六十四章路遇黃風怪第一百零八章大鬧蟠桃宴第六十一章大衛第六十八章猴王拜師第一百五十三章劉全進瓜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七十四章孔子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二十四章哪吒鬧東海(二)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一百四十六章周武帝宇文邕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一百七十九章國王歸位第一百三十一章使徒傳道(八)第一百零五章猴王被壓五行山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
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真假美猴王第六十七章猴王出世第一百七十六章寶林寺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三十八章魔家四將第八十三章孫臏與龐涓第七十七章太白金星招安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馬懿第六十二章大衛(二)第二百一十三章道濟和尚第二十九章火燒琵琶精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十六章少康復國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一百零七章東方朔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五章羊與蛇第三十九章魔家四將(二)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一百九十一章悟空鬥女妖第九章菩提現世(二)第八十二章鬼谷子(二)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楊堅第一百八十七章騙取芭蕉扇第一百三十六章道教發展(二)第一百六十七章四聖試禪心第二百一十三章道濟和尚第四十三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三)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四十七章大會萬仙陣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九十四章秦王掃六合第四十六章齊聚誅仙陣(二)第一章錯失良機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一百五十三章劉全進瓜第二百一十三章道濟和尚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一百二十章榮入聖城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一百七十九章國王歸位第九十五章秦王掃六合(二)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二百章會昌滅佛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四)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馬憶心猿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二十四章哪吒鬧東海(二)第一百二十章榮入聖城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三十九章魔家四將(二)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四十章魔家四將(三)第三十一章伯邑考進貢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十九章婦好第四十章魔家四將(三)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一百八十章紅孩兒戲唐僧第五十三章兵臨朝歌(二)第一百七十七章國王託夢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八十四章孫臏與龐涓(二)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八十章陳氏代齊第二章身臨地獄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二百二十章寇準第五十九章掃羅王第一百六十四章路遇黃風怪第一百零八章大鬧蟠桃宴第六十一章大衛第六十八章猴王拜師第一百五十三章劉全進瓜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七十四章孔子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二十四章哪吒鬧東海(二)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一百四十六章周武帝宇文邕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一百七十九章國王歸位第一百三十一章使徒傳道(八)第一百零五章猴王被壓五行山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