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賀寶刀口中的白甲兵就是巴牙喇護兵,巴牙喇護兵是各牛錄的奴才,地位相當於明軍將領的家丁。弓馬嫺熟的白甲兵算得上是職業軍人,利益和家主息息相關,更是後金八旗戰兵中的精銳。努爾哈赤時期每牛錄三百旗丁,其中披甲戰兵一百,無甲輔兵兩百,卻只有十五到十七個白甲兵。

“嗯,是,我同意。”黃石注意到賀寶刀把一塊餅渣連同一根魚刺一起吐到了自己的碗裡,他小心地趁賀寶刀低頭吃飯的機會,不引人注意地飛快地一挑,把那令他有點噁心的東西拋了出去:“敢戰的鬥志是差不多了,但說起我軍殺過的人,打過的仗,可是要比建奴的白甲兵差多了。”

這次輪到賀寶刀低沉地應道:“嗯,是,末將也這麼認爲……”賀寶刀愣了一會兒,突然扔下還沒有吃完的半張餅就要起身:“是差得太多了,定要嚴加操練才行。”

黃石連忙一把揪住他:“賀兄弟,我說過飯後要休息半個時辰的,不能催促士兵。”黃石可不打算整一批盲腸炎出來,這個時代可是沒得治的病。

“大人放心,末將只是去和軍官們討論下午的操練,有大人親手寫下的操練條例在,末將不敢胡來的。”

“既有條例在,何必急在一時?坐,坐,坐,先把飯吃完了再說。”

救火營現有一個馬隊和兩個步隊,馬隊具體的編制黃石還在考慮中,現暫編二百七十戰兵。步隊的編制基本已經定下來了,每隊理論編制四百人整,二百五十名長槍兵和一百五十名火銃手,長生島目前參與操練的步兵有近九百人,兩個步隊遍滿還有富裕。

因爲部隊草創,所以每個月會進行兩次閱兵檢驗,黃石老實不客氣地把這個稱爲“比武會”,在比武會上暴露出來的問題會立刻進行討論,而表現卓著的分隊會受到表彰。黃石下令所有受到表彰的分隊軍官都要彙報訓練心得,這些東西會被記錄下來,用以完善和改進操練條例。

黃石拽着賀寶刀安心喝湯,苜蓿這個東西真不錯,產量很大不說,生的可以給馬吃,煮熟了人也可以用來補充維生素。加了海鹽的苜蓿湯還不算難喝,況且最高長官也一起嚼這東西,就是吳穆也經常當衆吃這撈什子,所以士兵們也沒有啥怨言。

“今天楊兄弟又送來了三門火銃,現在營中已近有九十五門了,下午就是九十五個人去演練火銃,剩下的還繼續訓練刺殺,大人以爲如何?”

由於黃石堅持往水車上投入人力——其實也就是兩個鐵匠和三個木匠,所以鄧肯的火銃生產比較慢。鑄好的火銃毛件要靠人力把預設孔鑽大然後磨光內膛,一個鐵匠熟練以後一天也就能完成一根槍管,偶爾還會有報廢和鐵匠生病,所以每天能生產三根或者兩根。

“嗯,我沒有意見,你是長生島練兵遊擊,你說了算。到九月就可以湊夠三百門火銃了。”

除了最開始的一個月,這兩個月的火銃都沒有炸膛,看得出工匠們的收益越來越好了。火銃之所以用“門”來形容,那是因爲明朝的習慣,就是黃石也感覺鄧肯造出來的火銃不像槍,而類似一門小炮。

在最開始的測試中,黃石和鄧肯立刻發現鳥銃威力不夠大,很難侵透兩層棉甲,如果對手是後金藤牌兵估計殺傷力很有限,也就是比弓箭略強,和大刀相彷彿。

鄧肯堅持認爲火銃必須要有貫穿藤牌和棉甲的能力,他終於說服猶豫不決的黃石放棄了靈活方面的考慮。現在長生島生產的火銃有一個厚重的木製槍托,上面粗大的槍管非常魁梧沉重,所以還需要另外製造一根木製的支棍——要先把火銃架在支棍上才能發射,不然士兵無法平穩託槍,加上後坐力子彈天知道會打到哪裡去。

近百名士兵在軍官的哨子聲中操練射擊……沒錯,就是哨子,木匠打造了幾種哨子供軍官選擇,現在使用的是一種聲音既大又尖的木哨子,軍官用長短不同的哨音指揮着士兵的技術動作,也是提醒他們不要遺漏了某個環節。

火銃手右手扶住支棍,架好後左手搬動機扣讓火繩接觸火門,射擊結束後鬆開支棍讓它靠在腰上,同時完成清渣、填藥、壓實、裝彈一系列技術動作。

“很慢,兩次射擊間,一個弓箭手足可以射三到四箭了,要加緊訓練。”

黃石作出評價後尖銳的短哨音響起,火銃手又發出了一次齊射,對面的厚木板被擊中了幾個,頓時就是木屑紛飛地碎裂開一個大洞,雖有支棍減負火銃手們仍然被後坐力震得後仰。

“幸好威力還不錯,比長槍都不差了,嗯,可能還要強一些。”

士兵們在哨聲中清渣、裝藥的時候,協助訓練的輔兵紛紛扔過來土塊,火銃手只是微微低下斗笠以防被砸個滿頭包,手中仍一絲不苟地繼續着他們的動作。隊列右側的監督軍官滿意地一甩鞭子空抽了個響,那個軍官也知道黃石正在觀察紀律,要是手下士兵有人去擋去避,那就該輪到他吃軍棍了。

當然,嘴裡的哨子還是不敢停,這軍官已經因爲吹錯哨子被幾次打得爬不下牀了,其實這也沒啥丟臉的,要知道前兩個月滿屋子的軍官、鼓手都改趴着睡覺了。在他們天天養傷的日子裡,一個個不是嘴裡叼着哨子反覆地吹,就是忍着屁股上的劇痛拼命練習拍腰鼓。

“讓那些扔土塊的輔兵卯足了力氣,把胳膊掄圓了給我砸!”黃石馬鞭一指,就有傳令兵跑過去了。

過了一會兒,陪同閱兵的幾個軍官臉上的緊張都變成得色,黃石也顯得很滿意:“此軍可用。”

賀寶刀又一次突發感嘆:“大人只是打軍棍而已,暴秦卻是株連滿門。傳說中的虎狼之師,末將終於明白是怎麼練出來的了。”

(第七節)

第八節第53節 赤水(中)第20節 出擊第19節 畫皮第39節 帝心第31節 漩渦第53節 赤水(上)第20節 信任第45節 兩難第16節 互動第18節 冤家第50節 偵查第23節 分歧第57節 收穫第23節 登城第十二節第17節 猜想第30節 再見第七節第十二節第33節 友軍第23節 分歧第十九節第二節第23節 分歧第21節 勳章第54節 狂瀾(中)第28節 出兵第十節第22節 搭車第58節 勾結第八節第22節 毛帥第十九節第34節 招安第54節 狂瀾(上)第20節 出擊第10節 武夫第29節 崩潰第五節第23節 鋼錠第六節第7節 膽色第2節 寧遠第十四節第十三節第38節 臨危第12節 潛伏第八節第19節 愛戴第二節第三節第20節 交情本書的架空劇本第十一節第十七節第19節 畫皮第十九節第24節 刨牆第七節第27節 對陣第15節 對射第三節第十九節第51節 虎威第十一節第57節 屠殺第九節第48節 工兵第43節 義利第九節第46節 終線第23節 登城第46節 終線第十五節第52節 攻守第29節 暗流第31節 聲望第53節 橫掃第十二節第十節第33節 覺華(中)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21節 勳章第35節 對峙第十七節第1節 忠言第2節 合作第39節 震動第八節第24節 乞討第22節 技巧第一節第十節第56節 重建第九節第38節 臨危第27節 登餉
第八節第53節 赤水(中)第20節 出擊第19節 畫皮第39節 帝心第31節 漩渦第53節 赤水(上)第20節 信任第45節 兩難第16節 互動第18節 冤家第50節 偵查第23節 分歧第57節 收穫第23節 登城第十二節第17節 猜想第30節 再見第七節第十二節第33節 友軍第23節 分歧第十九節第二節第23節 分歧第21節 勳章第54節 狂瀾(中)第28節 出兵第十節第22節 搭車第58節 勾結第八節第22節 毛帥第十九節第34節 招安第54節 狂瀾(上)第20節 出擊第10節 武夫第29節 崩潰第五節第23節 鋼錠第六節第7節 膽色第2節 寧遠第十四節第十三節第38節 臨危第12節 潛伏第八節第19節 愛戴第二節第三節第20節 交情本書的架空劇本第十一節第十七節第19節 畫皮第十九節第24節 刨牆第七節第27節 對陣第15節 對射第三節第十九節第51節 虎威第十一節第57節 屠殺第九節第48節 工兵第43節 義利第九節第46節 終線第23節 登城第46節 終線第十五節第52節 攻守第29節 暗流第31節 聲望第53節 橫掃第十二節第十節第33節 覺華(中)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21節 勳章第35節 對峙第十七節第1節 忠言第2節 合作第39節 震動第八節第24節 乞討第22節 技巧第一節第十節第56節 重建第九節第38節 臨危第27節 登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