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農曆狗年過去了,歡天喜地過完豬年新春,寒假的日子也所剩不多了。這一天耗子約宇文泓翔去東方茂購物廣場的影視城看新春賀歲片。影片感覺不怎麼樣,這些年的賀歲片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耗子覺得這50塊錢的票價一點也不值。兩人邊聊邊逛來到了廣場。
“那裡在搞什麼活動,怎麼這麼多人?”耗子問道。
“總是新春大促銷什麼,騙人的,我們走吧。”
“去看看吧,反正時間還早也沒事做。”
這個臨時搭起來的會場並不大,場子裡放着喜氣洋洋的音樂。一進門便看見第一個展櫃前圍着一大波人,櫃檯裡面一個年輕的男人,着裝十分潮流,胸口掛個工作證,對着面前的大批觀衆解說着。
“各位朋友,剛纔我已經和大家說了,這一次我們展出的是國家博物館珍品文物一比一比例的複製品。雖說是複製品,但卻能真實還原真品的原汁原味。參觀後絕對讓您收穫不小,在欣賞珍品文物的絕妙風采時,又能讓您和您的孩子學到豐富多彩的文物知識,爲我們國家、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感到自豪無比。而且,我們這裡也爲您和您的孩子準備了一些非常有意義的紀念品,您也可以在這兒和我們的高仿真文物拍照留念,當然這需要收取一點費用,希望您能爲我們國家的文物保護和宣傳工作奉獻一點點力量……”
“接下來,請大家順着我的手,看這一邊這個展櫃,這裡面是一些珍貴的皇家御用品,這最左邊的兩樣文物相信大家也一定知道是什麼。對,非常好,這是兩道聖旨。這個東西,電視、電影大家見得非常之多,也算不上稀奇,但是今天這兩件卻一樣。有什麼不一樣呢?聽我給大傢伙說說,因爲這第一件是當年宋高宗詔岳飛回京的聖旨。大家都知道當年高宗聽信秦檜饞言,連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嶽元帥,並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一代名將,結果很快斷送了自己的江山。當然這是後話,大家只道當時有十二道金牌,卻不曾想還有這聖旨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鄂王忠義英勇……”耗子在那唸了起來。
“這位小朋友,念得不錯,不過聲音學得不像。”
“切,我纔不來學了,想耍我。”
“哈哈哈……”人羣中一陣鬨笑。
“好,接下來請大家再來看這第二道聖旨。這個更厲害了,他是當年雍正聯絡隆科多篡改康熙爺聖旨的複製本,正是把這十四子的“十”字巧奪天工改成“於”字,四爺就此坐上了皇帝寶座。”
“真的假的?應該是民間傳說嗎,怎麼會有這種事?!”有一個小夥子發表了意見。
“當然是真的,當年九子奪嫡,爾虞我詐,鬥得你死我活,不用些非常手段如何能成爲大清皇帝呢。”
“我不信,瞎說吧,雍正是靠自己的實力做上皇帝的,”
“那你看啊,這不是有聖旨在啊。如若不是,請您給我們一個更合理的說法,”
“我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反正我不信這事,”
“那您不能在這裡信口開河啊?”
“你說什麼?誰信口開河?”
“好了,好了,這大過年的,我們不吵,也不能吵,傷了和氣。”另一個年長一點的戴眼鏡的掛工作證的人過來救場了:“各位,這裡有一些非常有意義的紀念品,10塊錢一個,不妨帶個回去,送給孩子圖個吉利,沾沾皇家文物的光,好不好!!當然您也可以在這聖旨前拍個照留個影,只要10塊錢立等可取,如果您願意多付10塊錢,可以穿上這戲裝,拿上這道聖旨拍一張更酷,來來來……”
有一個大個子,一出手就要了3件紀念品,還加付20元要了一張古裝照。幾個人也開始跟風出手了……
“小朋友,要不要來個古裝照,再手持這個聖旨,多威風啊!”
“我纔不要,手持這東西的人是太監,我可是有小雞J的,纔不上當。”宇文泓翔一臉嫌棄。
“哈哈哈哈……”人羣中一陣笑聲,這一下倒好,正在嘗試穿古裝的一個小夥子紅着臉讓他女朋友拉回來了。
“你們這是胡說八道,剛纔那位哥哥說的很對,還說是國家博物館的珍品,都是假的。”
“小朋友,東西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這些東西不是真品,確實沒錯。可這裡面的內容可不是假的,你才胡說八道吧,給叔賠個不是,這大過年的,叔也不爲難你了。”
“本來就是胡說八道,我爲什麼要認錯?”
“哎喲,小鬼還較真的,你倒是給大傢伙說說看,假在哪兒了?”
“說就說,先說這第一道聖旨,當年岳飛是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這確有此事。這金牌的權力極高,如皇帝親臨,用了金牌爲何還用聖旨,這不是多此一舉?”
“那不正說明當時事態嚴重啊?”那人解釋道。
“再說了,你們的這一道聖旨,剛纔我同學一念就知道是假的?”
“何以見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在明朝之前是很少出現在官方典籍中的,自秦漢以來,歷代皇帝的詔書中都只有“詔曰”二字;而且這句話最應該的說法爲“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如果說不是斷句,那麼這個起首句應該開始於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布衣之身,驅逐蒙元,恢復漢家江山而得天下,他認爲自己是順天而行,所以繼皇帝位後,爲表謙卑奉順之意,詔書首語必曰“奉天承運,庶見人主,奉若天命,言、動皆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其實皇帝聖旨的開首語各朝各不相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用的是“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唐朝的聖旨都是由門下省審覈頒佈所以在唐朝時期聖旨的開頭都是“門下”兩個字;宋朝聖旨以“朕紹膺駿命”或者“朕膺昊天眷命”爲開頭;元代就更不一樣,因是外族入主中原,聖旨一般情況下漢蒙兩種格式,漢文詔書一般使用“上天眷命皇帝聖旨”起頭,蒙文聖旨一般則使用“長生天氣力裡,大福廕護助裡,皇帝聖旨”。雖然形式不一樣,不過所有的皇帝都喜歡在聖旨的開首,表達自己的統治是爲了遵從天意,受命於天的。你的第一道是聖旨是宋朝的,卻用明朝的開首語,還非說是真的,”
“你!……”
“我怎麼啦,我沒說錯吧,還掛着工作證,不羞不羞。”
“好,好!小弟弟,真是好樣的,哥哥佩服你,快說說第二道聖旨假在哪裡。”剛纔與工作人員起了口角的小夥子連聲誇講。耗子一臉泰然自若的樣子,他知道宇文泓翔身上發生了什麼,但搞不清楚這裡面蘊藏的真正底細。
“其實第二道聖旨更是破綻百出,當年雍正確實是憑自己的真實能耐擠上了龍椅。康熙傳位遺詔的最後關鍵的話應該是: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乘大統,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這話中有兩個關鍵詞,皇四子、胤禛都直接點明瞭雍正是皇位繼承人,即便是改了皇子的排序位,卻更改不了名諱。”
“那清史中,只提序位不提名諱也有啊,憑什麼說這個就不行?”這位掛牌工作人員似乎不服氣。
“是,你說的情況的確也有。退一步說,如你所說原旨意是‘皇十四子,人品貴重’,你說叫人改成皇於四子,人品貴重,合理嗎?再退一步說,‘於’這個字是現代纔有的簡化字,在古代使用的是‘於’,試問一個現代纔有的簡化字,出現在清代聖旨,這難道合理嗎?最後退一步說,滿清也是外族入主中原,聖旨這種東西,尤其是傳位遺詔如此重要的信息必定是使用滿漢雙文,你改得了漢文又能改得了滿文詔書嗎?”
“這……”
“好,好,說得太好了。”
“小弟弟,好樣的!”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四下人聲鼎沸,有的人甚至吵着要退貨。這下把這兩人急壞了。
“額,各位對不住,對不住,真是對不住 !只是做點小生意圖個開心,原想搞些新鮮玩意兒,吸引人眼球,沒料到弄巧成拙讓這位小才子一眼看穿了,實在不好意思。大過年的,大傢伙就當是個開個玩笑圖個開心,謝謝大家的照應。謝謝了……”
人羣七嘴八舌散去了,宇文泓翔和耗子也隨着人流走向出口。好不容易靠近出口處,正要出去。他們兩人看到了面前櫃子裡有一個非常眼熟的物件——青花三羊紋碗。
耗子一拉宇文泓翔的手,一臉驚訝的感覺。
“怎麼是這個碗?”
“沒什麼,只是像而已,又不一定是同一個,那天劉老大不是說那是御用物品,怎麼可能到處都有。”
兩人停下來看了看,整個碗從器型、繪圖、紋飾都非常像,除了色澤過於亮一點,好像都對的上號。
“小朋友,喜歡嗎,這是個老物件,要是想要,叔叔可以便宜賣你。”展櫃上的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笑眯眯地說。
“我可以上一上手嗎?”中年人以爲這倆小孩子只是好奇鬧着玩的,卻不料這小鬼居然來了這麼一句話,不免有些遲疑。
“可以,不過要小心哦,這可是明代的物件。”那人雙手輕輕地把碗小心翼翼地遞給了宇文泓翔。宇文泓翔雙手捧着碗,故意轉了個身,雙手綠光一閃即逝,而後轉過來故意看了幾個回合。
“叔叔,明代的寶貝我可不敢要,您收好。”
“小鬼,寶貝上手,價也不開,存心耍我啊。算了,叔今兒個心裡開心,大過年的不和你計較,走吧。”
“你都不說真話的,我爲什麼要開價呢?”
“我說這孩子怎麼說話,什麼叫我不說真話?”
“這碗從器型上看的確是明嘉靖朝特有的青花三羊紋碗,不過這東西年代並不是真的。”
“呦,我今天是看走眼了,原來有小小高手在此。行了,我也不騙你了,這東西你也識貨,確實是仿明嘉靖青花,是民國時期的,也有個幾十年了,今天既然讓你看出了,也算是緣分,不如500塊錢賣你,如何?”
“要是民國的,500也不貴,不過這東西卻是1個半月前的,你說——讓我500買一個工廠批量生產貨,我哥非打爛我的屁股不可。”
那人異常驚訝地看着宇文泓翔,眼中滿是驚訝、讚許、欣賞。這時他邊上跑過來一個年輕人悄悄地在他耳邊說了幾句,那人面帶微笑地看着宇文泓翔,似乎對他十分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