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添油

餘額不足

新餘城外,湘軍大營,王鑫也在做相應的佈置。

根據護國軍俘虜的口供,新餘城裡僅有一個警衛連,外加勤雜、相關人員等,也不過五、六百人,算上所謂的直屬民兵大隊,可能也就一千人左右!對這一千人的戰鬥力,王鑫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他相信自己部下的戰鬥力,要拿下新餘這樣一座城防並不算很堅固的城池,還是綽綽有餘的。

真正讓他擔心的是樟樹方向的護國軍主力。

如果護國軍主力趁自己全力進攻新餘時從屁股後面殺出來,那就大事不妙了!王鑫仔細地分析了當時的敵情,判斷出護國軍必然已經和曾國荃所部在樟樹交上了火。曾國荃所部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肯定能夠牽制不少護國軍兵力,而護國軍主力只有六個團,到時候最多也就抽出兩個團回援新餘。

只要樟樹戰役一天不結束,王鑫就有足夠的時間來慢慢收拾龜縮在新餘城裡的秦漢。

假設秦漢調回兩個團,也就是五千餘人。

王鑫當機立斷,將自己的一萬大軍分成了兩路,分出六千人在新餘城東險要之處設伏,準備伏擊前來增援的護國軍援兵,留下最精銳的兩千人用來進攻新餘城,另外兩千人作爲預備隊。在王鑫看來,新餘城城牆低矮,城防簡陋,用兩千人來進攻已經是浪費了。

但王鑫的命令遭到部將李元化的激烈反對。

李元化是湘軍悍將李元度的弟弟,李元度在第一次進攻九江時陣亡,曾國藩體恤愛將,讓李元化在王鑫麾下做了一名營官。因此李元化對曾國藩素來是感激涕零,每思爲曾國藩盡忠效力。這時候的李元化還不知道王鑫已經起了異心,準備撇開曾國藩單幹了。

“大帥,對湘軍威脅之大者,莫過於護國軍!護國軍中威脅最大者,莫過於秦漢!只要秦漢身亡,護國軍將不戰自潰,護國軍政府將不戰自亂!因此,我認爲可不惜一切代價猛攻新餘,以最短之時間攻克新餘,活捉秦漢!如此,江西戰事就將結束,曾大帥之湘軍將不戰而勝。”

王鑫冰冷地瞪着李元化,李元化對曾國藩的忠誠王鑫是心知肚明!

“如果全力猛攻新餘,一旦護國軍從前線回援,如之奈何?李將軍認爲我們可以擋住護國軍的兩面夾擊嗎?”

“這個……”李元化語塞,旋即強聲道,“護國軍主力遠在百里之外,最快也需要一天功夫才能趕回,有這一天功夫,我軍足可攻進新餘,活捉秦漢了。”

王鑫不爲所動,冷聲道:“李將軍有沒有想過,這也許只是秦漢的詭計呢?他就是想把我軍吸引在新餘城下,以便他調集重兵四面合圍最終一舉包剿。”

“不會吧?”李元化臉色一變,失聲道,“連護國軍的帥旗都在新餘城頭飄着呢。”

“兵不厭詐!”王鑫冷然道,“凡事預留後路,小心些總是沒錯。”

老荒村,護國軍十一團、十二團就在此駐紮。

傍晚時分,一騎快馬如飛而至,衝進了駐地。

十一團團長鄭建國,岳陽人,湘楚軍校一期生,十二團團長張大河,四川廣安人,湘楚軍校二期生,這時候晚飯剛過,兩人正聚在一起討論戰局,對樟樹戰役的進程交換各自的看法。兩人剛說沒兩名,便被警衛兵的報告所打斷。

“報告,新餘統帥部急令!”

鄭建國和張大河赫然挺直虎軀,目光早已經從地圖上收回,凜然齊聲道:“進來。”

警衛員領着一名滿頭大汗的士兵昂然進了團部。

那士兵看起來疲累不堪,顯然是長時間的馳騁所致,向鄭建國兩人行了一記標準的軍禮,沉聲道:“新餘統帥部遭到湘軍王鑫所部一萬人圍攻。統帥部命令,十一團、十二團原定任務不變,不得擅自回援,違者軍法從事。”

鄭建國和張大河面面相覷。

半晌,兩人才一挺身軀,厲聲應道:“是!”

直到警衛員領着傳令兵下去休息,張大河才輕輕地舒了口氣,和鄭建國交換了一個眼神,沉聲道:“格老子王鑫不是往南撤退、回南康湘軍大營去了嗎?怎麼又在新餘冒出來了?日他孃的球球。”

鄭建國也不解道:“曾國藩用兵素來謹慎,講究穩紮穩打、步步推進!這種奇兵突出、長途奔襲的戰術不像是他的一貫作風啊。”

張大河道:“是啊,格老子曾國藩什麼時候也開竅了?學會這種奇兵戰術了!校長這回被他打了個措手不及,只怕也跟我們一樣滿頭霧水吧。”

鄭建國神色凝重起來,目光落在地圖上,沉聲道:“新餘統帥部只有一個警衛連留守,直屬民兵大隊怕是濟不了什麼事,情況……有點懸哪!我看,是不是戰場抗命一次,派一到兩個營回師新餘?”

張大河搖了搖頭,說道:“在決定回援新餘之前,我們還是先分析一下,校長爲何下令我們不得擅自回援?按說,新餘的戰局已經危如累卵。校長不可能不清楚,王鑫如果不顧一切向新餘發起猛攻,新餘城頂多只能堅守一天一夜!但校長既然如此嚴令我們不得擅自回援,必然有他的道理,如果我們吃不透校長的思路,擅自回師,倒反而可能壞了校長的計劃也未可知。”

“什麼計劃?”鄭建國皺眉道,“莫非校長還想憑他手裡那個警衛連殲滅王鑫集團?”

張大河笑道:“這個當然不可能,不過我聽說王鑫此人生性多疑,凡事必預留幾條後路,就像兔子預留三窟,久而久之,他的同僚便送他一個綽號叫王三窟。”

“王三窟?”鄭建國道,“那又怎樣?”

張大河道:“建國兄,如果你是王三窟,你會怎樣指揮這場新餘戰役?”

鄭建國凝思片刻,神色倏然一動,沉聲道:“添油戰術!”

“對嘍。”張大河撫掌笑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想來校長也是這般想的,是以才命令我們原地待命,不得擅自回援。”

鄭建國馬上又皺眉道:“還是不對,王鑫也是沙場老將了,一開始可能還矇在鼓裡,但時間一長,肯定會發現情況不對,到時候,一旦他狗急跳牆,集中全力進攻新餘,新餘城怕還是堅守不住啊。”

“那就要看是多久之後嘍。”張大河若有所思,輕聲道,“如果我沒有料錯,子良兄的獨立騎兵團應該已經在回師的路上了,從吉水到新餘,快馬一夜那即回。樟樹戰役也已經打了整整一天了,估計最遲明天就會見分曉了,只要騎兵團一到,樟樹戰役一結束,王鑫集團就在劫難逃了。”

鄭建國嘆道:“校長這是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他以自己的腦袋爲賭注在賭博呢。”

張大河笑道:“校長本就是一個賭徒,你看看他起家的那幾場戰役,哪一場不是賭博式的勝利?有幾次是正兒八經拼殺出來的勝利?”

鄭建國道:“我看不然,校長這回也是被逼無奈了,所以纔出此下策!曾國藩這回用兵可謂大大地出乎統帥部預料,王鑫這一奇兵突出已經徹底打亂了我們的原定作戰計劃,如果不能將王鑫集團在新餘解決掉,這次東征怕就要慘淡收場嘍。”

“誰說不是呢。”張大河點頭道,“爲了配合校長的計劃,我看有必要派兩個排爲疑兵,做出我部主力隨時都可能回師新餘的跡象,將王鑫集團的大部兵力牽制在東線設防,讓他難以全力進攻新餘。”

鄭建國點頭道:“我同意。”

傍晚時分,養足了精神的湘軍終於開始在新餘城外列陣,準備攻城。

急促、尖銳的哨子聲在新餘城樓上此起彼伏,城內的軍民聞訊蜂擁而來,涌上城頭準備抵抗湘軍的第一次進攻。

秦漢帶着兩名旗語兵登了新餘城的制高點——城南鼓樓。

站在鼓樓上,可以將新餘城四周的情況都盡收眼底,王鑫集團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雙眼,尤其是,秦漢還有一架望遠鏡的幫助。這是秦漢從霍華德手裡購買的最昂貴的軍需,團長職位以上的軍官都配備了一部。

藉着望遠鏡的幫助,整個新餘城都在秦漢眼皮底下一一展現出來,看着看着,秦漢心頭陡然一跳,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新餘城是個小城,人口不過幾萬,方圓不足十里,從城東快跑至城西,還用不了一刻鐘。

這樣的地形,無疑是利於防守一方的,僅有的一個正規警衛連也就不用分兵把守四門、從而導致火力分散了。

秦漢收起望遠鏡,沉聲道:“出旗語,命令警衛連向南門集結。”

旗語兵堅決地執行了秦漢的命令,雙手各舉起一面醒目的紅旗,轉身向南,用力地合攏,如此重複三次,最終將兩百紅旗平指東方。

第13章 搶攻第12章 鐵血第19章 女人第3章 訓練第45章 悲壯第22章 擴軍第22章 擴軍第27章 俘虜第18章 演習第14章 練兵第24章 慘敗第39章 勾結第33章 亂戰第12章 初臨第6章 地第28章 形勢第8章 鎮定第2章 治國第31章 機斷第12章 異兆第17章 出兵第14章 懸殊第8章 戰敗第13章 陷阱第27章 屠殺第8章 產業第9章 比武第18章 演習第34章 猛烈第10章 震動第12章 初臨第27章 屠殺第9章 進攻第10章 鮑超第11章 消長第36章 軍民第10章 軍人第4章 膽略第46章 覆滅第19章 默契第19章 打劫第1章 殉國第18章 肢解第4章 選擇第2章 糾紛第14章 移民第18章 勞工第20章 紀律第7章 立威第3章 驍勇第15章 教育第37章 阻擊第7章 策略第9章 進攻第20章 紀律第8章 羣毆第16章 精兵第20章 災難第20章 惡戰第9章 妥協第23章 複雜第26章 殺戮第10章 備戰第12章 誘殲第5章 會戰第12章 異兆第11章 消長第16章 誘敵第39章 勾結第3章 制衡第35章 圍殲第33章 遊擊第19章 統一第45章 悲壯第9章 歲入第31章 機斷第20章 海軍第5章 會戰第28章 偷襲第6章 決戰第14章 局勢第14章 練兵第22章 擴軍第25章 冒險第1章 時勢第15章 危險第24章 陷落第16章 教訓第20章 惡戰第6章 準備第25章 壯烈第28章 形勢第19章 疑慮第2章 驃悍第29章 空虛第15章 密約第20章 海軍第23章 複雜第8章 鎮定
第13章 搶攻第12章 鐵血第19章 女人第3章 訓練第45章 悲壯第22章 擴軍第22章 擴軍第27章 俘虜第18章 演習第14章 練兵第24章 慘敗第39章 勾結第33章 亂戰第12章 初臨第6章 地第28章 形勢第8章 鎮定第2章 治國第31章 機斷第12章 異兆第17章 出兵第14章 懸殊第8章 戰敗第13章 陷阱第27章 屠殺第8章 產業第9章 比武第18章 演習第34章 猛烈第10章 震動第12章 初臨第27章 屠殺第9章 進攻第10章 鮑超第11章 消長第36章 軍民第10章 軍人第4章 膽略第46章 覆滅第19章 默契第19章 打劫第1章 殉國第18章 肢解第4章 選擇第2章 糾紛第14章 移民第18章 勞工第20章 紀律第7章 立威第3章 驍勇第15章 教育第37章 阻擊第7章 策略第9章 進攻第20章 紀律第8章 羣毆第16章 精兵第20章 災難第20章 惡戰第9章 妥協第23章 複雜第26章 殺戮第10章 備戰第12章 誘殲第5章 會戰第12章 異兆第11章 消長第16章 誘敵第39章 勾結第3章 制衡第35章 圍殲第33章 遊擊第19章 統一第45章 悲壯第9章 歲入第31章 機斷第20章 海軍第5章 會戰第28章 偷襲第6章 決戰第14章 局勢第14章 練兵第22章 擴軍第25章 冒險第1章 時勢第15章 危險第24章 陷落第16章 教訓第20章 惡戰第6章 準備第25章 壯烈第28章 形勢第19章 疑慮第2章 驃悍第29章 空虛第15章 密約第20章 海軍第23章 複雜第8章 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