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準備

餘額不足

1861年3月,經過大半年的精心準備,西北戰區的籌備工作終於圓滿完成,3月10日,西北戰區正式成立,左宗棠*任司令長官,下轄六師、七師、十師、十一師四個步兵師,以及孫子義的騎兵一師和炮兵四師,司令官暫設蘭州。

臨去蘭州上任前,左宗棠前來總統辦公室向秦漢辭行。

左宗棠走進秦漢辦公室的時候,秦漢正對着牆上的巨幅地圖發呆,左宗棠細心留意到秦漢目光聚焦的地點,正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這片廣闊的土地,人煙雖然稀少,各類資源卻十分豐富……

聽到左宗棠的腳步聲,秦漢沒回頭,只是淡然道:“宗棠,你來了?”

左宗棠輕輕點了點頭,應道:“是的,下午卑職就要出發去蘭州上任了,特來向大總統辭行。”

秦漢轉過身來,向左宗棠道:“我可以聽聽你對西北戰區今後工作的構想嗎?”

左宗棠臉上露出深思之色,凝思片刻,反問道:“大總統是想聽現階段的構想呢,還是要聽長遠的構想?”

秦漢欣然道:“都想聽。”

左宗棠道:“現階段,西北戰區的任務是收復失地,消滅藏獨分子和疆獨分子,鞏固新中國的西北邊防,確保腹地的經濟建設不會受到西北方向的敵人威脅。”

“長遠構想呢?”

左宗棠道:“從長遠來看,中亞並無實力強大的國家和民族,對我國構不成威脅,唯一的陸上威脅來自北方,也就是俄羅斯!俄羅斯國土遼闊,地跨歐、亞、美三大洲,縱橫數萬裡,就像一頭龐大的北極熊,而且這頭北極熊極其兇殘,數百年來,極盡擴張之能事,對周圍的土地野心勃勃,以卑職看來,我國和俄羅斯早晚必有一戰,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必須倒下一個。”

秦漢連連點頭,深以爲然。

左宗棠接着說道:“爲了防患於未然,西北戰區在平定西藏和新疆之後,主要作戰任務將轉向遏止俄羅斯,甚至是向俄羅斯腹地挺進!卑職在想,如果我國能夠修築一條從首都長沙直出隴西、穿天山,進入西伯利亞西側的鐵路線,最終直達北極海岸,就能憑藉這條鐵路線將俄國熊攔腰斬成兩截,令其首尾不能相顧,如此一來,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早晚歸於我國。而俄羅斯一旦失去了西伯利亞、遠東的遼闊國土和豐富資源,整個國家的實力也將一落千丈,淪爲歐洲二流,再難有與我國相抗衡之實力。”

“好!說得好!”秦漢讚道,“宗棠的想法和我不謀而合啊!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人的實力還是不能小看的,我估計這將是一場長期的戰爭,我們不必侷限一場戰爭之得失,也不必拘泥幾寸土地的得失,應該從全局出發,着眼於逐步削弱俄羅斯的大計,只要是能夠削弱俄羅斯的,我們就放手去做,只要是對俄羅斯有利的,我們就堅決阻止。”

左宗棠道:“卑職明白,總之當務之急是修路,一定要先修通蘭州至武漢的鐵路,否則,道路不暢,後勤不繼,如果俄羅斯插手西藏和新疆事務,由於兩地相距中原過於遙遠,這仗打起來將會十分困難。”

秦漢寬慰道:“你放心吧,鐵路的建設已經納入政府第一個五年計劃工作綱要,是各大重點項目中的重點!各地戰略中心城市之間的鐵路網將在最短的時間內貫通。”

在西北戰區成立的同時,武漢造船局經過將近五個月的辛勤工作,終於建成了第一艘500噸級鐵甲艦,秦漢親自主持了下水儀式,新艦被命名爲“中華”01號。中華一號正常排水量508噸,滿載排水量552噸,動力爲兩部三汽缸往復式蒸汽機,四座燃煤鍋爐,功率500匹馬力,最高航速20節。煤櫃載煤量50噸,最大載煤量70噸。續航能力3500海里/10節。

艦載主炮爲125mm後膛炮四門,左右兩座雙聯裝,水壓動力,35倍口徑,在秦漢的指導下,科技司弄出了底凹彈,使主炮的射程大爲增加,相比較歐洲國家同類型的主炮,射程超出20%.75mm副炮四門,首尾各兩門,35倍口徑,重機槍兩挺,首尾各一挺。

艦載官兵68人,指揮官軍銜爲上校,各級軍官21人,水兵47人。

新艦落成試航,中國海軍司令長官張大河親自登艦指揮,花了幾天時間,從武漢到吳淞口來回走了幾趟,全面試驗了新艦的各項技術指標,結果完全符合原先的設計要求,其中最大航速甚至還超過預期,達到22節。

新艦最後試驗裝甲強度和火力試驗,結果表明,在1000米距離,艦載主炮可以輕易擊穿同時期歐洲主力鐵甲艦的裝甲厚度,而艦體裝甲亦可承受75mm副炮的正面攻擊。

通過試航,中華一號完全符合海軍的作戰要求,1861年5月1日,中華一號正式加入現役,成爲中國海軍有史以來第一般鐵甲軍艦。由於這天對新中國來說意義非凡,這一天被秦漢定爲海軍建軍節。

1861年10月,同時開工建造的中華二號、中華三號相繼建成落水,並先後加入海軍服役,同時,1000噸級的鐵甲艦的建設也已經到了高潮,可秦漢已經迫不及待地將海軍司令長官張大河召到了長沙。

經過整整一年的苦苦等待,秦漢終於建成了第一支真正意久上的現代海軍!秦漢終於要開始實行他的掠奪計劃了,西方國家的原始積累就是通過血腥野蠻的掠奪完成的,中國要想迎頭趕上,只靠自己民族的財富是遠遠不夠的,最佳的捷徑無疑就是掠奪別的弱小民族的財富……

這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從來就只有利益驅使,何來人道主義精神?

當秦漢將灼灼的目光落在東瀛四島上時,張大河敲開了總統辦公室的大門。

“大河,你過來。”秦漢招手示意張大河走到他跟前,然後指着地圖上的東瀛四島說道,“你知道這是哪裡嗎?”

“東瀛,也就是倭寇!”張大河答道,“自從明朝以來,就不斷騷擾我海疆,不過最近由於西歐列強的勢力滲入遠東,倭人已經收斂多了。”

秦漢道:“你說的不錯,倭人也一樣受到了歐洲列強的欺壓,不過對待歐洲列強的態度,倭人和滿清統治者卻迥然不同!滿清統治者是一味排外,但凡是洋人的什麼都是奇技淫巧、不值不顧,盲目而又可笑!而反觀倭人,卻比滿清統治者要開放聰明許多,他們適當開放南部港口,選擇性地歡迎西歐人好的方面,比如醫學、工業,而堅決反對歐洲人壞的方面,比如鴉片貿易,倭人跟西方人一樣簽訂了條約,可他們簽訂的條約裡就明確禁止了鴉片的貿易,這是滿清政府所不及的。”

張大河凝目看着秦漢,不知道秦漢將他大老遠從鄂州召來長沙,大談特談東瀛是爲什麼?

秦漢不急於給張大河解除困惑,卻自顧自接着說道:“倭人自從30年代開始和荷蘭人建立貿易關係,到現在已經有將近30年時間了,30年來,倭地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將軍大名統治體系正在遭受強有力的挑戰,新興的天皇武士體系正在謀求新的權力,如果沒有外力干涉,倭地的統治格局將在十年之內發生劇變,他們將建立起仿效歐洲國家的君主立憲制,制度的更新將給倭地注入強勁的發展動力,假以時日,他們甚至能夠稱雄遠東。”

張大河難以置信地看看秦漢,又看看地圖上的東瀛四島,怎麼也無法相信秦漢所說的話。

秦漢肅然道:“這絕非危言聳聽!”

張大河目露深思之色,半晌才忽然說道:“學生明白了,校長的意思是要學生率海軍進犯倭地,以不斷的侵犯阻礙他們的發展,延誤他們強大的進程。”

秦漢搖頭道:“不,我想要海軍完成的不僅僅只是這些,還有更多。”

張大河凝聲道:“學生願聞其詳。”

秦漢道:“東瀛四島雖小,人口卻不少,據估計少說也有三千多萬!大河,你算算看,按一般的社會結構,沒有戰亂減員的情況下,三千多萬人口,會有多少青壯年勞力?”

張大河道:“不算女人,應該在八九百萬上下吧。”

秦漢聽得兩眼放光,興奮地說道:“八九百萬,這將是一比多麼巨大的財富!如果把他們抓來,運到西北地區去修鐵路,政府將可以節約上億的資金,我們國家的發展速度就將成倍增加!”

張大河失聲道:“校長的意思,我們要掠奪東瀛的人口?”

秦漢臉上露出猙獰的表情,森然道:“不僅僅是人口,還有財富和女人!”

第13章 炮擊第6章 準備第1章 擴張第25章 壯烈第15章 教育第14章 酒肉第7章 立威第21章 得逞第19章 蟄伏第27章 俘虜第6章 準備第36章 軍民第5章 醞釀第12章 初臨第2章 治國第9章 歲入第15章 教育第22章 攻守第8章 餉銀第12章 鐵血第20章 災難第4章 兵鋒第9章 進攻第9章 舞獅第6章 鬥智第13章 忠告第3章 陰謀第16章 壯烈第1章 思想第20章 惡戰第38章 民心第15章 密約第42章 奇計第9章 添油第8章 鎮定第15章 教育第2章 剿匪第23章 血戰第38章 民心第16章 誘敵第14章 局勢第8章 新軍第2章 轉型第14章 勾結第9章 楚勇第16章 壯烈第13章 慘烈第9章 比武第23章 精兵第9章 伏擊第10章 鮑超第39章 勾結第17章 民憤第13章 搶攻第15章 密約第11章 立威第23章 血戰第23章 複雜第17章 出兵第18章 亂麻第35章 軍威第12章 鐵血第7章 縱虎第48章 圍點第7章 驚險第27章 佳人第22章 慘敗第16章 暴動第6章 鬥智第23章 血戰第8章 羣毆第21章 重工第16章 密約第17章 密謀第36章 軍民第9章 楚勇第9章 比武第30章 利器第36章 軍民第40章 統一第34章 血戰第48章 圍點第49章 傀儡第14章 勾結第4章 東征第20章 戰略第6章 地第1章 整編第16章 壯烈第9章 進攻第4章 東征第5章 戰火第15章 密約第6章 地第8章 戰敗第21章 爭功第15章 序曲第39章 勾結第12章 異兆第22章 攻守
第13章 炮擊第6章 準備第1章 擴張第25章 壯烈第15章 教育第14章 酒肉第7章 立威第21章 得逞第19章 蟄伏第27章 俘虜第6章 準備第36章 軍民第5章 醞釀第12章 初臨第2章 治國第9章 歲入第15章 教育第22章 攻守第8章 餉銀第12章 鐵血第20章 災難第4章 兵鋒第9章 進攻第9章 舞獅第6章 鬥智第13章 忠告第3章 陰謀第16章 壯烈第1章 思想第20章 惡戰第38章 民心第15章 密約第42章 奇計第9章 添油第8章 鎮定第15章 教育第2章 剿匪第23章 血戰第38章 民心第16章 誘敵第14章 局勢第8章 新軍第2章 轉型第14章 勾結第9章 楚勇第16章 壯烈第13章 慘烈第9章 比武第23章 精兵第9章 伏擊第10章 鮑超第39章 勾結第17章 民憤第13章 搶攻第15章 密約第11章 立威第23章 血戰第23章 複雜第17章 出兵第18章 亂麻第35章 軍威第12章 鐵血第7章 縱虎第48章 圍點第7章 驚險第27章 佳人第22章 慘敗第16章 暴動第6章 鬥智第23章 血戰第8章 羣毆第21章 重工第16章 密約第17章 密謀第36章 軍民第9章 楚勇第9章 比武第30章 利器第36章 軍民第40章 統一第34章 血戰第48章 圍點第49章 傀儡第14章 勾結第4章 東征第20章 戰略第6章 地第1章 整編第16章 壯烈第9章 進攻第4章 東征第5章 戰火第15章 密約第6章 地第8章 戰敗第21章 爭功第15章 序曲第39章 勾結第12章 異兆第22章 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