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治國

餘額不足

湖廣兩省的鉅變不但深深地影響着曾貞幹這樣的降將,也極大地影響了投誠的湘軍將士!所有的湘軍將士在接受整編之前難得地獲得了一次探親假,抽空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有許多將士離開家鄉甚至已經整整七年了!

七年前離開家鄉時,幼兒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年邁的老母正倚籬殷殷叮囑,嬌美的妻子卻躲在樓上默默落淚。驚回首,七年彈指過,幼子踞門前,問客來何人?老母墳前草,萋萋已過膝……

出乎曾貞乾和軍政府的意料,獲准探親的湘軍將士十有八九仍然返回了軍營,只有極少數人選擇了離開軍隊!曾貞幹曾親口問過去而復返的幾個湘軍將士,問他們爲什麼放棄和家人廝守的機會,仍然選擇當兵?

這些將士的回答大致雷同,無一例外都是他們的妻子或者家人堅決支持他們參加護國軍,以保衛湖廣軍政府來之不易的新政成果。貧苦了千年的華夏百姓是善良的,也是堅強的,他們從沒想過要當什麼刁民,從沒想過要害別人,如果能有他們一條活路,他們是斷然不會造反的!可如果誰要是想奪走他們生存的機會,要搶走他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們也是會堅決地起來反抗的,並且不惜爲此付出血的代價!

軍政府的新政改革已經深入人心,湖廣境內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堅定了百姓們的信心,他們對軍政府的信任與時俱增!加上張雨涵親自領導的宣傳司的宣傳鼓舞,湖廣地區的百姓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自從1858年新政改革開始以來,連續兩年獲得了大豐收,憑藉辛勤的勞動,廣大百姓不但解決了溫飽問題,還將大量餘糧充抵購買土地的款項,極大地充實了政府的戰略儲備倉庫。

而在湖廣大地興起的工商熱潮,更是替大量解放出來的富餘勞力創造了就業機會,嚐到甜頭的百姓們更是堅定不移地要跟着護國軍政府走了!他們再不想回到滿清皇上統治下生活了,也不想在長毛的統治下惶惶不安地過日子。

這一切都深深地震撼着曾貞幹,這個曾國藩原來最忠誠的追隨者!最終,曾貞乾的認識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完成了由被動迫降向主動投效的轉變,開始積極地投身到護國軍和六國聯軍的軍事鬥爭中去。

但這一切都是曾國藩這個老頑固所無法體會的,他拒絕瞭解發生在湖廣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拒絕接受滿弟的勸說,他仍然一意孤行,要堅定不移地走他未竟的路線,孔孟之學始終是治世之學,縱然沒有了滿人統治的大清,新的王朝也必然要遵循原有的禮教法度……

兄弟兩人最終不歡而散,曾貞乾沒有想到的是,這是他生命中最後一次和曾國藩見面!

天京,富麗堂皇的天王府。

石達開終於召見了陳玉成,安慶局勢已經刻不容緩,必須要拿出一個解決的方案了!

“玉胞,按理你剛剛從河南返回,車馬勞頓應該讓你多休息幾天的,可是安慶戰事緊急,天國危在旦夕,怕是又要辛苦你了。”

陳玉成恭敬地答道:“爲天國效力是臣下份內之事。”

陳玉成的態度讓石達開非常滿意,自從童子軍中脫穎而出之後,陳玉成的行事作風就頗多可取之處,和一般年輕氣盛的將領絕不相同,陳玉成頗多老成持重,凡事必深思熟慮,也深諳忍讓之道,因此,在太平軍年青一代將領中,陳玉成是最被看好的一個。

“玉胞啊,對於安慶局勢,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陳玉成認真地說道:“萬歲,在討論安慶局勢之前,臣想先聽萬歲分析一下湖廣軍政府的治國方略,畢竟,從本質上來說,太平軍和護國軍並無多大的區別,所走的路子都是殺富豪、毀孔孟,讓廣大窮苦的百姓翻身過上好日子,可爲什麼護國軍會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迅速強大起來,而我太平軍則……”

石達開嘆道:“玉胞不必忌諱,太平軍確實在走下坡路,自從南北分流之後,太平軍便已不復當初的銳氣,在各處戰場連戰連敗,看似坐擁百萬之衆,多是就食之饑民,真正能派上戰場的也就那麼幾支軍隊啊。”

陳玉成嘆道:“在護國軍和太平軍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差別呢?”

石達開難譴胸中鬱悶,也嘆道:“這是有原因的,護國軍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起來,一是因爲秦漢覓得了一個好時機,外無戰亂、內無天災,在湖廣這一畝三分地,他就是土皇帝,說什麼都能夠得到堅決執行!第二就是他手下不乏能人武將,張亮基兄弟、黃冕父子、香港教會學校畢業的樑思漢、蕭嬙等人都是治世能臣,而像蒙虎、白飄雲、張大河之輩也多是能徵擅戰之輩!反觀我太平軍,長年處於湘軍、淮軍、洋人以及滿清遺留地方武裝的四面夾擊之中,只能忙於打仗根本無力治理國家,纔有今日之差距呀。”

陳玉成也頗爲惋惜道:“是啊,如果天國也有相對良好的內部環境,當初洪仁玕的資政新篇能夠得到執行,或者天朝田畝制能夠實現,天國怕也不是現在這番景象啊。”

石達開臉上浮起一絲尷尬之色,陳玉成的話直接刺進了他的心裡!憑心而論,太平天國並非沒有實行新政的環境,所謂忙於打仗只是石達開的推託之辭罷了!實際上,石達開沒有施行資政新篇是因爲多方阻礙。

自從太平軍坐了江南半壁江山之後,原先的富豪不是逃離失所就是悉數被屠,剩下的大量田產、莊園實際上已經控制在爲數不多的天國將領手裡!比如,太平軍南北分流之後,光如石達開的岳父黃玉昆一人,就侵佔了韋昌輝遺下的八千畝良田,以及十處莊園!

這樣一來,太平天國要施行資政新篇,所產生的阻力並非來自傳統的封建地主,而是來自太平軍內部,石達開帶兵打仗是把好手,也頗有戰略眼光,但他也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遇事有些猶柔寡斷,經常會顧念親情而徇私。

尷尬地笑笑,石達開避開話題,說道:“玉胞啊,現在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現在最緊要的是解了安慶的圍,只要安慶無恙,天國局勢轉危爲安,我們還是有大量的時間來施行資政新篇的嘛,還是說說你對安慶局勢的看法吧。”

陳玉成在心底嘆息了一聲,事實上,他說這番話就是想旁敲側擊石達開,希望石達開能夠痛下決心,厲行改革!此次安慶告急,看似對天國的重大威脅,可反過來想,也未嘗不是天國中興的一次際遇,如果石達開能夠知恥後勇、勵精圖治,太平天國未必不能東山再起,最終擊敗護國軍。

可石達開的回答讓陳玉成大失所望。

很顯然,石達開只是希望保住安慶,而不希望藉此機會實行改革!

但陳玉成仍然決定作最後的努力,認真地問石達開道:“萬歲,臣說句不該說的話,這次即便僥倖擊退了護國軍,解了安慶之圍,可以後呢?太平軍和護國軍之間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長此以往,我軍又憑什麼解皖北之危?蘇北之危?甚至是天京之圍?”

石達開皺眉不答,心忖陳玉成這語氣倒象是在興師問罪了。

陳玉成話已出口,倒放下了心中的顧慮,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索性直言道:“萬歲想必已經知道草場慘敗的真相了,護國軍居然發明瞭如此可怕的武器,絕非我太平軍將士的血肉之軀所能抵抗!如今,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趕緊施行資政新篇,勵精圖治,大力發展農工商,唯其如此,太平軍才能迎頭趕上,不致被護國軍拋在身後啊。”

“夠了!”石達開終於再忍耐不住,拍案而起,厲聲道,“朕將你召來,不是想聽你教訓朕的!明天,就是明天,你立刻點起本部兵馬,火速馳援安慶,如若不從,當以叛國罪論處,誅滅九族!”

陳玉成站起身來,向着石達開慘然一笑,說道:“萬歲,陳家一門兩侯、六檢點、七指揮,到如今已經只剩下臣孤身一人了!所謂誅滅九族怕也只能殺臣一人而已。”

石達開猛地一顫,頓時想起陳家一門忠烈,已經替天國流血了鮮血,如今果然只剩下陳玉成一人了!就是陳玉成的新婚妻子曾晚妹,也是一門忠烈,曾氏一門僅剩曾晚妹一人而已!想到這裡,石達開不禁心中惻然,對陳玉成的厭怒頓時減輕不少。

有些失神地嘆息一聲,石達開輕聲道:“玉胞,有些事並非你想的那麼簡單,朕也是迫不得已呀,好了,安慶的事就全拜託你了,朕累了,想竭息了,你跪安吧。”

第24章 陷落第11章 慘烈第15章 掠奪第11章 二流第22章 爆發第22章 爆發第3章 訓練第18章 制肘(二)第15章 掠奪第1章 要務第10章 不動第17章 謀略第7章 縱虎第39章 勾結第1章 殉國第15章 序曲第11章 二流第19章 血腥第28章 形勢第20章 紀律第5章 猜忌第31章 機斷第6章 鬥智第26章 奇兵第10章 禮教第10章 軍人第20章 戰略第14章 騰飛第18章 亂麻第11章 立威第21章 犧牲第35章 圍殲第19章 打劫第5章 出路第6章 朝議第10章 鮑超第38章 民心第35章 圍殲第15章 活捉第5章 混戰第21章 得逞第20章 惡戰第11章 消長第2章 命運第2章 轉型第12章 告狀第26章 奇兵第23章 複雜第26章 奇兵第3章 意第16章 壯烈第47章 惡化第13章 炮擊第18章 演習第11章 立威第11章 消長第1章 擴張第11章 兵變第11章 錯誤第37章 慘敗第18章 肢解第19章 女人第15章 教育第32章 影響第28章 大捷第2章 工商第24章 清醒第19章 血腥第11章 兵變第32章 影響第6章 準備第16章 亂戰第17章 捷報第8章 鎮定第8章 產業第24章 斬首第8章 羣毆第22章 擴軍第16章 誘敵第18章 勞工第7章 潰敗第9章 伏擊第20章 火線第25章 壯烈第6章 命令第2章 清末第7章 懷疑第14章 懸殊第26章 奇兵第24章 清醒第26章 大義第9章 楚勇第20章 紀律第14章 局勢第32章 遭遇第23章 血戰第11章 消長第12章 首戰第23章 精兵
第24章 陷落第11章 慘烈第15章 掠奪第11章 二流第22章 爆發第22章 爆發第3章 訓練第18章 制肘(二)第15章 掠奪第1章 要務第10章 不動第17章 謀略第7章 縱虎第39章 勾結第1章 殉國第15章 序曲第11章 二流第19章 血腥第28章 形勢第20章 紀律第5章 猜忌第31章 機斷第6章 鬥智第26章 奇兵第10章 禮教第10章 軍人第20章 戰略第14章 騰飛第18章 亂麻第11章 立威第21章 犧牲第35章 圍殲第19章 打劫第5章 出路第6章 朝議第10章 鮑超第38章 民心第35章 圍殲第15章 活捉第5章 混戰第21章 得逞第20章 惡戰第11章 消長第2章 命運第2章 轉型第12章 告狀第26章 奇兵第23章 複雜第26章 奇兵第3章 意第16章 壯烈第47章 惡化第13章 炮擊第18章 演習第11章 立威第11章 消長第1章 擴張第11章 兵變第11章 錯誤第37章 慘敗第18章 肢解第19章 女人第15章 教育第32章 影響第28章 大捷第2章 工商第24章 清醒第19章 血腥第11章 兵變第32章 影響第6章 準備第16章 亂戰第17章 捷報第8章 鎮定第8章 產業第24章 斬首第8章 羣毆第22章 擴軍第16章 誘敵第18章 勞工第7章 潰敗第9章 伏擊第20章 火線第25章 壯烈第6章 命令第2章 清末第7章 懷疑第14章 懸殊第26章 奇兵第24章 清醒第26章 大義第9章 楚勇第20章 紀律第14章 局勢第32章 遭遇第23章 血戰第11章 消長第12章 首戰第23章 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