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備戰

塔齊布心下吃了一驚,裁汰楚勇千總以上將領,這可不是一件小事!便勸秦漢道:“秦漢,裁汰千總以上將領,當然沒什麼不可以,皇上也一定會準旨,可問題是這支楚勇乃是百戰精兵,多少生死場面都見過了,心氣高得很!他們可不比什麼都不知道的農民兵。依本督看,你這樣做只會激起楚勇的反感,把你自己置於將士們的對立面,很難獲得他們的認可。”

秦漢冷眼瞪着塔齊布,說道:“因爲裁汰千總以上將領,而跟卑將對立的只有那些遭到裁汰的將領,而不是普通的士卒!大人,只要伙房敞開了提供酒肉,卑將向你擔保,在十天之內,讓兩千楚勇將士變得和六營將士一樣,也成爲一羣嗷嗷叫的野狼。”

“好!”塔齊布聞言心動,大聲道,“如今大戰在即,朝廷和發逆都在醞釀一次大規模的行動,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多了,你如果能在十天之內把楚勇變成六營將士一樣,別說是酒肉,就是十倍的餉銀,本督照樣支給。”

“這話可是大人您說的。”秦漢大聲道,“十倍餉銀,卑將記下了。”

塔齊布氣得差點沒一吐口唾沫把秦漢給淹死,指着罵道:“我說你小子還來真的了?我這只是比喻一下表示本督支持你的決心,並非真要支付十倍餉銀。”

“軍中無戲言,大人既然說了話就得算數,卑將告辭。”秦漢大喝一聲,轉身而去。

“嘿,你小這不是變相訛詐嗎你?”塔齊布急得差點沒上吊,十倍餉銀,張亮基剛剛送來的十萬兩銀子怕是架不住兩月花銷啊……

****

就在塔齊布忙着給秦漢的六營護編,準備即將到來的大戰之際,對面的太平軍將領們也沒有閒着,太平軍也早已經嗅到了大戰的硝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準備了。

韋俊已經將他的左路軍大本營從通城前出到了鄂州,距離武昌城是更近了。

這會兒,左路軍主將韋俊請來了右路軍主將石祥禎和水軍主將周國虞,還有部將羅大綱和林紹璋,五人正聚集一起,商議目前的局勢。

石達開臨上天京之前,和韋俊等三員主將是通過氣的,所以韋俊他們都知道石達開天京之行的目的,是請求天皇洪秀全改變既定的國策,兵分三路,北伐中原、南下閩浙以及西進湘楚。此時距離石達開從九江動身已經半月有餘,天京方向卻還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天京方面遲遲沒有消息,湖北戰事卻不能無限期拖下去,是戰還是繼續等待觀望?西征軍裡分成了觀點截然相左的兩派。

林紹璋和石祥禎建議立即進攻,不等天京方面的確切消息,趁湖北綠林人員更迭、軍心未穩之際一鼓作氣拿下武昌!一旦等塔齊布穩住陣角,控制了局勢,再要攻打武昌,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了。況且石達開臨行前,也有過吩咐,戰場態勢瞬息萬變,西征軍有便宜行事的權力,只要三員主將協商通過,便可付諸行動,並非定要報奏天京批准。

部將羅大綱卻堅決反對立即進攻。

羅大綱的觀點很明確,翼王殿下的計劃對天國的命運至關重要,西征軍絕不能擅自發起進攻而擾亂了翼王殿下的全盤計劃,乃至損害整個天國的命運。這樣蒼白的理由自然很難服衆,但羅大綱卻有苦難言,無法向林、石二人解釋深層次的原因。

羅大綱的眼光要比林紹璋和石祥禎兩人深遠得多,他已經和石達開一樣,看到了天國表面的興盛下隱藏的危急!雖然遠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戰場,但他仍然可以聞到天京城內傳來的危險氣息,在這樣局勢不明的情況下貿然發起進攻,對西征軍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在羅大綱看來,如果天京城爆發內訌,天國勢必元氣大傷,清妖必然趁虛反撲,屆時西征軍最佳的選擇再不是向西進攻經略武北了,能夠守住江西,扼守天國西大門已經是託天之幸了,因此,現在能夠多保存一分實力就多保存一分。

如果石達開的計劃被天皇採納,並且付諸實施,那麼西征軍就更不能輕易發起進攻了。

雖然從兵力上講,西征軍五萬對湖北清兵兩萬,zhan有一定擾勢,從戰鬥力上講也是天國將士佔優,但這優勢畢竟不是十分明顯。如果清兵據守武昌城,憑藉天險固守,西征軍要想短時間內攻克是十分困難的,所付出的代價更是不小。

羅大綱在常年累月的戰爭裡,已經逐漸成長爲一名純粹的軍人。在軍人的眼裡,花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勝利,永遠都是追高追求。如果石達開的計劃付諸實施,無論最終是哪位王爺前來主持西征戰事,都將帶來一支強大的生力軍,那時候,太平軍對湖北清兵將佔據壓倒性的優勢,攻取武昌所要付出的犧牲自然也會小上許多,甚至有可能不攻而克,就像上次東王殿下親自指揮的武昌戰役。

韋俊心裡是贊成羅大綱的,並且他比羅大綱更清楚天京城裡的危險局勢。

羅大綱只是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經驗在判斷,韋俊卻是有確切的消息,因爲他就是韋昌輝的弟弟。韋昌輝、韋俊兄弟和石達開、石祥禎兄弟不一樣。石祥禎是員驍將,卻沒什麼文化,石達開有什麼事一般也不跟他商量。韋昌輝和韋俊卻出身於地主家庭,兄弟倆自幼飽讀詩兵,尤其韋俊雖然年輕卻深通韜略,韋昌輝對這個弟弟向來十分器重,一有什麼事情便總要與他商量。

所以,韋俊對天京城裡的風吹草動是一清二楚,對乃兄的野心也是心知肚明。

從理智上講,韋俊不認爲乃兄的野心有實現的可能,但從感情上講,他卻希望韋家的人能夠坐上天皇的寶座。所以他也一直在觀望,等待天京方面的消息以決定下一步的行止。但他的觀望和羅大綱的觀望性質卻是截然不同的。

羅大綱是設身處地替天國着想,而韋俊更多地卻是替他韋家的利益考慮。

雖然兩人各懷心思,但在一個問題上卻是想到了一塊,兩人都認爲龜縮在武昌城裡的清妖在近期必將傾巢而出、大舉進攻,而且從時間上說,定然就在這十日之內。

第4章 重兵第11章 兵變第11章 兵變第16章 誘敵第49章 傀儡第32章 影響第29章 空虛第26章 大義第15章 序曲第26章 奇兵第19章 女人第44章 前奏第17章 捷報第24章 清醒第1章 時勢第23章 血戰第33章 亂戰第15章 雄心第34章 猛烈第6章 運籌第8章 產業第7章 立威第15章 教育第30章 利器第15章 密約第19章 統一第16章 誘敵第26章 殺戮第12章 得失第18章 演習第8章 新軍第21章 情義第29章 爲將第13章 搶攻第23章 大捷第27章 俘虜第29章 空虛第30章 利器第15章 序曲第10章 地獄第4章 重兵第27章 屠殺第11章 賭博第9章 進攻第45章 悲壯第1章 思想第5章 醞釀第5章 會戰第17章 民憤第35章 軍威第1章 擴張第6章 鬥智第17章 斬首第9章 比武第25章 仇恨第1章 孔學第29章 破軍第15章 序曲第23章 複雜第5章 綠營第23章 精兵第10章 禮教第19章 蟄伏第26章 大義第29章 空虛第4章 選擇第1章 擴張第13章 陰險第7章 驚險第12章 告狀第7章 驚險第34章 血戰第11章 兵變第37章 慘敗第13章 營官第17章 謀略第17章 密謀第28章 形勢第12章 泥潭第12章 誘殲第8章 羣毆第5章 糜爛第16章 大計第23章 血戰第12章 鐵血第16章 誘敵第34章 猛烈第10章 軍人第34章 猛烈第15章 教育第29章 空虛第18章 制肘(二)第14章 移民第43章 算計第22章 擴軍第16章 壯烈第5章 會戰第33章 亂戰第4章 兵鋒第27章 佳人
第4章 重兵第11章 兵變第11章 兵變第16章 誘敵第49章 傀儡第32章 影響第29章 空虛第26章 大義第15章 序曲第26章 奇兵第19章 女人第44章 前奏第17章 捷報第24章 清醒第1章 時勢第23章 血戰第33章 亂戰第15章 雄心第34章 猛烈第6章 運籌第8章 產業第7章 立威第15章 教育第30章 利器第15章 密約第19章 統一第16章 誘敵第26章 殺戮第12章 得失第18章 演習第8章 新軍第21章 情義第29章 爲將第13章 搶攻第23章 大捷第27章 俘虜第29章 空虛第30章 利器第15章 序曲第10章 地獄第4章 重兵第27章 屠殺第11章 賭博第9章 進攻第45章 悲壯第1章 思想第5章 醞釀第5章 會戰第17章 民憤第35章 軍威第1章 擴張第6章 鬥智第17章 斬首第9章 比武第25章 仇恨第1章 孔學第29章 破軍第15章 序曲第23章 複雜第5章 綠營第23章 精兵第10章 禮教第19章 蟄伏第26章 大義第29章 空虛第4章 選擇第1章 擴張第13章 陰險第7章 驚險第12章 告狀第7章 驚險第34章 血戰第11章 兵變第37章 慘敗第13章 營官第17章 謀略第17章 密謀第28章 形勢第12章 泥潭第12章 誘殲第8章 羣毆第5章 糜爛第16章 大計第23章 血戰第12章 鐵血第16章 誘敵第34章 猛烈第10章 軍人第34章 猛烈第15章 教育第29章 空虛第18章 制肘(二)第14章 移民第43章 算計第22章 擴軍第16章 壯烈第5章 會戰第33章 亂戰第4章 兵鋒第27章 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