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局勢

餘額不足

塔齊布和曾國藩的八百里加急,幾乎同時送到了北京城,負責處理軍機事務的恭親王奕訢不敢怠慢,立即轉呈咸豐皇帝。咸豐皇帝翻開奏摺,發現兩人的說辭居然如此相似,都建議咸豐立即調撥兩廣、雲貴、四川等地的綠營火速增援湖南,聲言一旦湖南有失,湘楚根本受損,湖廣糧倉、翻陽糊平原盡歸發逆,江南大事不妙。

平心而論,塔齊布和曾國藩都認爲調撥兩廣、雲貴、四川等地綠營救援湖南沒什麼用!先不說這些地域能調撥出多少可堪一戰的綠營兵,既便勉強湊起了一支可堪一戰的軍隊,等他們趕到湖南的時候,長毛只怕早已經將湖南鬧得天翻地覆了。

但兩人都不敢向咸豐提及自己率師回援湖南的事。道理很簡單,在咸豐帝的眼裡,湖北和江西的地位遠重於湖南!咸豐遠在北京,不清楚江南的實情,他只清楚湖北和江西是朝廷和長毛交戰的前線,是事關剿滅發逆大事的重中之重,絕對不容有失。

因此,兩人不謀而合,都在奏摺中陳言湖南對湖廣綠營和湘軍的重要性,奏摺裡雖然沒有明言,但隱隱向咸豐帝透露了這樣的事實,湖南比湖北和江西都重要,爲了保住湖南,甚至犧牲江西和湖北都是值得的。

看罷兩人的奏摺,咸豐雷霆大怒,猛地將兩份奏摺擲於地上,厲聲道:“一羣飯桶,朝廷拿這麼多銀子養着他們是幹什麼吃的?塔齊布這個混蛋,朕欽命他總督四省軍務,合四省之軍力、財力,居然頂不住長毛的一羣烏合之衆,他這四省總督也不用再當了,來人……”

“皇上請息怒。”奕訢趕緊勸道,“眼下西線戰事方燃未艾,勝負尚在未知之數!局勢未必像奏摺上所說的那般不堪。”

咸豐哼了一聲,憤然坐回龍椅,可臉上的神色仍然鐵青。

奕訢拭了拭額頭,鬆了口氣,心忖若是皇上金口一開,在盛怒之下真的下旨將塔齊布和曾國藩給斬了,西線的戰事可就真的糟到無以復加了!

這幾天,奕訢也是忙得焦頭爛額,長毛在江南鬧得越來越烈,朝廷眼看就要招架不住了!

先是石達開率大軍在揚州擊破江北大營,馬上又揮師東進,連克常州、無錫,後又兵分兩路,北路軍連克南通、通州、海門,南路軍於十月底攻破蘇州,進副崑山,兵鋒直指上海。

韋昌輝和秦日綱挾擊破江南大營之兵威,在浙江又連克湖州、嘉興、桐鄉、餘杭等地,十萬大軍已經將杭州府圍得水泄不通,浙江巡撫周岷樵已經託洋人商船捎來了十餘封告急文告,杭州已然危在旦夕!

幾乎是一夜之間,整個蘇南浙北富庶之地便已經成了長毛的天下!如果西線再度失利,朝廷頓時便要失去了湖廣糧倉和江浙稅入,天下大勢就將無可挽回了,到時候大清朝頂多只能縮在黃河以北苟延殘喘了。

但就算在黃河以北,局勢也並不太平,捻軍在黃河兩岸和僧格林沁的馬隊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僧格林沁的騎兵一擴再擴,已經擴大到了八萬人的規模(上次十五萬是號稱,並非實數,這裡請讀者注意,每一支軍隊在出徵前都會虛張聲勢的),可仍然不能撲滅捻軍那區區兩萬餘人,耗費錢糧無數,結果只是將捻匪趕到了山西。

放眼整個大清朝,居然再找不出一支像樣的軍隊,可以增援江南日益嚴峻的戰事。

“老六。”咸豐將目光投在奕訢身上,頹然問道,“眼下局勢如此困厄,不如我們退回關外吧?”

咸豐也真是心力交翠悴了,以致竟然說出如此喪氣的話來,他只想找個清清靜靜的地方好好享受生命,再不想管這亂成一團糟的天下事了。

奕訢震驚極了,可心裡卻居然隱隱浮起了一絲久遠的希望,小心翼翼地勸道:“皇上,不如你暫去承德休養一段時日,這些軍務就由臣弟來處理好了。”

“也好。”咸豐頹然道,“都拜託老六你了,朕也確實想找個地兒竭竭了。”

從尚書房出來,奕訢陡然感到肩上的擔子格外地重了起來。

他不停地以手摳着太陽穴,他已經連續三天沒有睡個好覺了,這幾天一直在思考着,應該如何挽救眼下這艱坷的局勢,可他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出一個法子!奕訢根本就想不明白,太平軍究竟是憑什麼在和朝廷正規軍的交戰中屢戰屢勝的呢?這些只經過簡單武裝的農民,是怎樣戰勝朝廷的正規軍的呢?想不明白這個問題,奕訢就永遠也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來。

江西一旦丟失,長毛在江南的勢力頓時連成一片,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都將成爲他們的勢力範圍,南方兩廣、雲貴四省和朝廷的聯繫將被切斷!這樣的結果是無法接受的!不如放棄武昌,讓塔齊布的湖廣綠營回守湖南,以確保長沙的安全,然後等兩廣、雲貴、四川等地抽調援軍再圖後事。“

咸豐的聖旨剛剛出京,幕阜山上便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意義深遠,直接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走向,將近代中國帶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一名太平軍士兵突然內急,離開了山道兩側的警戒位,跑到樹林裡解手,正歡快時目光一轉,無意中看到了樹叢裡露出一角黃布,吃驚之下趕緊草草了事走到那角黃布跟前一扯,居然扯出一具太平軍士兵的屍體出來。

那太平軍士兵大吃一驚,卻十分機警地沒有立即出聲!藉着密林的掩護,他偷偷地拐過了那道山崗,才赫然發覺,山崗另一側的警戒哨都已經不見了,一羣清妖正在忙碌地忙着挖掘山路,看起來應該有一兩百人,卻不知道想幹些什麼?

那士兵還沒有意識到已經大禍臨頭,反而心頭竊喜,正好向上司舉報這夥清妖,立些戰功,弄不好就能混個伍長噹噹了。屁顛屁顛地跑到伍長那,將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都說了出來。那伍長是廣西過來的老兵,作戰經驗十分豐富,本能地感到這事有些非同尋常,立即又將這情況上報兩司馬,兩司馬又上報卒長,情況最終被上報到了傅善彪的耳朵裡。

傅善彪看看祭壇上正在進行的祭祀,決心暫不驚動楊秀清,只是偷偷地點起了三百親兵,向出事地段趕過來,而只留下了兩百人保護楊秀清及隨行的太平軍高級將領。傅善彪只是個戰場初哥,自加入太平軍以來還沒有參加過上規模的大戰,他根本就沒有這異乎尋常的情況裡嗅出危險的氣息,只是想當然地認爲那不過是小股清妖想搗亂祭祀而已。

躲在山頂上的秦漢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傅善彪的三百親兵剛剛離開祭壇,狗娃便已經舉起了手裡的紅旗,鮮豔的紅旗迎着山風頓時舒展開來,獵獵作響。

山頂上突然多出了一面不大不小的紅旗,不是有心人自然是難以發現,但等得不耐煩的劉昆卻是一眼就看見了,這已經是他第三百八十九次往山頂上瞧了,終於瞧見那該死的紅旗了!他奶奶的,終於可以動手了!

劉昆猛地站了起來,厲聲道:“弟兄們,跟老子殺!”

劉昆的身後,早已經等得不耐煩的六營將士像魔術般冒了出來……

第19章 打劫第14章 移民第10章 佈局第23章 精兵第36章 困獸第8章 新軍第42章 奇計第21章 爭功第12章 得失第8章 新軍第15章 危險第3章 訓練第12章 得失第10章 禮教第35章 圍殲第3章 陰謀第5章 戰火第17章 智取第3章 君命第3章 君命第42章 奇計第31章 機斷第24章 斬首第6章 地第3章 意第9章 妥協第13章 營官第17章 民憤第14章 懸殊第30章 利器第24章 慘敗第11章 錯誤第9章 添油第19章 蟄伏第10章 佈局第23章 複雜第25章 仇恨第22章 攻守第8章 鎮定第4章 貨幣第44章 前奏第14章 包圍第17章 出兵第16章 密約第16章 誘敵第40章 統一第14章 練兵第18章 氣節第16章 教訓第16章 教訓第14章 練兵第16章 暴動第3章 湘勇第20章 災難第1章 思想第35章 軍威第5章 綠營第26章 殺戮第20章 災難第15章 雄心第7章 決策第5章 醞釀第3章 陰謀第2章 命運第18章 演習第5章 出路第49章 傀儡第23章 精兵第15章 掠奪第6章 決戰第38章 投降第6章 邂逅第12章 告狀第12章 首戰第2章 命運第9章 進攻第11章 料敵第48章 圍點第10章 備戰第7章 決策第9章 妥協第28章 大捷第8章 新軍第7章 縱虎第3章 驍勇第14章 勾結第8章 鎮定第10章 地獄第45章 悲壯第11章 賭博第5章 糜爛第10章 地獄第27章 佳人第17章 智取第15章 教育第22章 擴軍第5章 猜忌第10章 地獄第28章 偷襲第8章 通訊
第19章 打劫第14章 移民第10章 佈局第23章 精兵第36章 困獸第8章 新軍第42章 奇計第21章 爭功第12章 得失第8章 新軍第15章 危險第3章 訓練第12章 得失第10章 禮教第35章 圍殲第3章 陰謀第5章 戰火第17章 智取第3章 君命第3章 君命第42章 奇計第31章 機斷第24章 斬首第6章 地第3章 意第9章 妥協第13章 營官第17章 民憤第14章 懸殊第30章 利器第24章 慘敗第11章 錯誤第9章 添油第19章 蟄伏第10章 佈局第23章 複雜第25章 仇恨第22章 攻守第8章 鎮定第4章 貨幣第44章 前奏第14章 包圍第17章 出兵第16章 密約第16章 誘敵第40章 統一第14章 練兵第18章 氣節第16章 教訓第16章 教訓第14章 練兵第16章 暴動第3章 湘勇第20章 災難第1章 思想第35章 軍威第5章 綠營第26章 殺戮第20章 災難第15章 雄心第7章 決策第5章 醞釀第3章 陰謀第2章 命運第18章 演習第5章 出路第49章 傀儡第23章 精兵第15章 掠奪第6章 決戰第38章 投降第6章 邂逅第12章 告狀第12章 首戰第2章 命運第9章 進攻第11章 料敵第48章 圍點第10章 備戰第7章 決策第9章 妥協第28章 大捷第8章 新軍第7章 縱虎第3章 驍勇第14章 勾結第8章 鎮定第10章 地獄第45章 悲壯第11章 賭博第5章 糜爛第10章 地獄第27章 佳人第17章 智取第15章 教育第22章 擴軍第5章 猜忌第10章 地獄第28章 偷襲第8章 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