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妥協

餘額不足

安德列通過望遠鏡仔細地觀察着前方的戰況,臉上的神情沉重至極。

作爲從軍數十年的老兵,他參加過的大仗惡仗數不勝數,但從未見過像騰達戰役這樣慘烈的戰爭。

俄軍的傷亡太大了!

英勇的俄軍將士幾乎是憑着血肉之軀在和中國人的機槍大炮作戰!

自從騰達戰役爆發到現在,戰役已經持續了整整五天六夜,已經有超過五萬名英勇的俄羅斯戰士長眠於此!負傷的士兵更是多得無法統計!如果不是列謝夫元帥下達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回騰達,安德列早已經下令撤軍了。

在安德列看來,這樣的戰役是毫無意義的,簡直就是讓英勇的俄羅斯兒郎白白送死。

安德列寧可選擇穿越浩潮的原始森林也不願意讓俄羅斯士兵們這樣白白流血犧牲。

不過,俄軍將士的鮮血終於沒有白流!

騰達的收復,已經近在咫尺。

從逐漸稀疏的槍聲可以判斷出,中國人的抵抗正在變得越來越微弱,戰役進行六天來,俄軍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可是同樣的,中國人也不是鐵打的,他們終於就要支撐不住了,安德列相信,只要再發起一到兩次集團衝鋒,就可以攻進騰達城了。

對於前方據守騰達的中國軍隊,安德列心中充滿了敬佩。

無可否認,中國人佔據優勢均的地理位置,武器裝備也比俄軍先進得多,但是在兵力上,中國人卻處於絕對的劣勢!

很顯然,駐守騰達的中國軍隊只有一個師的兵力,將所有可作戰人員計算在內,也僅有一萬餘人,遠不及俄軍的十分之一!可就是這樣一個師,硬是將15萬俄羅斯大軍頂在騰達城外整整六天,六天來,俄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卻難以寸進。

一名年輕的參謀官靠了上來,向安德列說道:“將軍,中國人的槍聲已經十分稀疏了,看來我軍前方部隊已經佔領了城外小山,完全地壓制住中國人了。”

安德列沒有答腔,此時此刻,他的心裡正隱隱地籠罩着一股莫名的不安。

中國人駐守騰達的兵力只有一個師,可情報顯示,中國北方戰區的主力部隊至少有六個精銳師!假設其中一個師據守北面的塔盧馬,那剩下的四個師呢?只有傻瓜才相信,中國人的四個主力師已經完全被列謝夫元帥的哈巴羅夫斯克方面軍牽制在佳木斯地區了。

在安德列看來,他的15萬大軍進攻一箇中國師把守的騰達便已經如此吃力,列謝夫的8萬人能夠牽制住一箇中國師便已經託天之幸了!畢竟,佳木斯是中國人在東北地區的大本營所在地,防禦能力比起騰達肯定要強大得多。

這樣算來,至少還有三個師以上的中國軍隊動向不明!

這三個師究竟隱藏在哪裡?他們會選擇在什麼時候突然殺出來,給俄軍以致命一擊?

“傳令兵!”

“是的,將軍!”

“傳令,沙斯基赫師以及別洛夫斯基師向騰達兩側運動!沒有我的命令,不得擅自進攻。”

既然猜不到另外三個中國師的動向,安德列只能小心謹慎、預做佈置,將兩個精銳師佈置在兩翼,一旦中國人突然從中路甚至是後路展開反擊,這兩個養精蓄銳的側翼師就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一舉粉碎中國人的反擊企圖。

楊科維奇雖然稱得上是一員驍將,但在空曠的西伯利亞大平原上,仍然不免犯了個低級錯誤。

在遠離中俄邊鏡的俄羅斯腹地,楊科維奇認爲已經是本國領土因而降低了警惕性,結果讓中國人鑽了空子,直到陷入了中國人的伏擊圈,才追悔莫及!

事實上,西伯利亞地區併入俄羅斯版圖時間並不久,俄羅斯人還沒來得及驅逐生活在這裡的原住民,移民也纔剛剛開始而已。

而原本生活在西伯利亞大平原上的各族人民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都很深!無論是十三世紀的蒙古,還是十六世紀之後的瓦刺、韃靼,這些遊牧民族素來就仰慕中華文明,屬於傳統中華文明的勢力範圍。

因此,當中國軍隊出現在西件利亞大平原時,並沒有受到各族人民的抵制。

正是這個因素,直接導致楊科維奇對中國軍隊已經出現在西伯利亞腹地一無所知,最終釀成了難以挽回的嚴重後果。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

亞歷山大二世正召集各部門大臣舉行緊急會議。

各大臣膽戰心驚地走進會議大廳的時候,亞歷山大二世正神色鐵青地站在地圖前,深深地注視着俄羅斯遼闊的幅員,不知道正在想些什麼。在亞歷山大二世身後,則站着神色同樣難堪的軍務大臣。

會議大廳裡寂靜無比,落針可聞。

良久,亞歷山大二世才落寞地說道:“我們戰敗了,偉大的俄羅斯帝國,在遠東戰敗了!”

與會的各官員盡皆色變,感到震驚莫名。雖說中俄兩國在遠東交戰已經歷時數年,在歷次戰役中,俄軍也素來勝少負多,但這些高官們從來就沒有想過,當俄羅斯帝國投入重兵之後,居然同樣會敗在中國人手裡。

“保羅,你來說吧。”

亞歷山大說完便頹然癱坐在椅子裡,彷彿這席話已經耗盡了他所有的力氣。

神色難堪的軍務大臣保羅乾咳一聲,接過亞歷山大二世的話題,低聲道:“剛剛收到遠東傳來的戰報,列謝夫元帥的遠東方面軍已經全軍覆滅,23萬大軍戰死8萬餘人,失蹤兩千餘人,剩下的近15萬人全部被俘。奉命增援遠東戰場的楊科維奇騎兵軍團,也在西伯利亞平原遭遇中國人伏擊,損失慘重,僅剩幾千人突出重圍。”

與會的官員們盡皆倒吸冷氣,誰也沒有料到,俄軍竟然會敗得如此徹底!數十萬遠東方面軍竟然全軍覆滅,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軍事存在事實上已經被連根拔起了!

政務大臣首先驚得跳了起來,叫道:“陛下,如此一來,遠東地區的形勢就十分危險了,失去了事實上的軍事存在,中國人一定會將遼闊的遠東地區據爲己有的。”

亞歷山大二世嘆息了一聲,搖頭道:“豈止是遠東地區,事實上甚至連西伯利亞都已經成爲中國人的囊中之物了!除非,除非我們能夠放棄歐洲的利益,傾帝國之力與中國決一死戰,這樣也許可以從中國人手裡奪回西件利亞和遠東地區。”

政務大臣嗔目結舌,傻了。

保羅嘆息一聲,再次接過話題說道:“根據可靠情報,中國人計劃將東起迪化的鐵路一直修到葉卡捷林堡,而目前,這條鐵路已經修至巴甫洛達爾!有超過10萬的勞工正在晝夜不停地搶修鐵路,工程進展十分迅速,每天可以向西推進至少數千米。照這樣計算,要不了一年,中國人的火車就可以將大量的兵員和物資一直輸送到葉卡捷林堡。”

庫圖佐夫幾乎是跳了起來,叫道:“我們一定要阻止他們,阻止這些該死的中國人,絕不能讓他們的鐵路修到葉卡捷林堡。”

相比較別的政府官員,身爲中亞總督的庫圖佐夫更關心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軍事存在,一旦讓中國人將鐵路修到葉卡捷林堡,中俄邊界將一直往西推進至烏拉爾山脈,那麼中亞也將完全成爲中國人的勢力範圍了。一旦俄羅斯丟掉了整個中亞,他這個中亞總督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亞歷山大二世緩緩地擡起頭來,臉上浮起一絲苦笑,說道:“是的,我們一定要阻止中國人,可是,我們用什麼去阻止中國人?再派列謝夫這樣的飯桶去阻止?還是下令全國總動員,準備和中國人決一死戰?”

軍務大臣保羅的頭腦還算冷靜,猶豫再三,終於說出了心裡話。

“陛下,說句不該說的話,西伯利亞併入帝國版圖已經超過兩百年,可並沒有多少斯拉夫人遷移到那片廣闊的國土上,因爲至少在百年內,廣闊肥沃的北歐平原已經足夠容納所有的斯拉夫人休養生息!西件利亞、遠東以及中亞,更大的意義並非在於拓展斯拉夫人的生存空間,而在於極大地拓展俄羅斯邊界的縱深。”

亞歷山大二世輕哼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錯,丟失了西伯利亞、遠東和中亞,除了喪失掉軍事上的防禦縱深,對帝國真正的影響微乎斯微。可事實是,這些國土都是祖先遺傳給我的,怎麼可以在我當政的時期內丟失掉呢?俄羅斯歷來只有開疆拓土的沙皇,從來就沒有喪國棄土的廢物。”

保羅苦笑道:“陛下,放棄西伯利亞、遠東和中亞只是權且之計,一旦歐洲的戰事有了結果,我們便可以騰出手來,盡全力對付中國人的威脅!中國雖然發展迅速,國勢蒸蒸日上,但距離強大的俄羅斯帝國,仍有不小的差距,卑職深信,這些遼闊的國土最終仍將回歸俄羅斯的懷抱。”

第17章 出兵第24章 陷落第17章 智取第1章 思想第14章 包圍第40章 調整第8章 密談第6章 朝議第3章 湘勇第3章 君命第27章 俘虜第28章 偷襲第17章 出兵第12章 初臨第22章 混戰第4章 兵鋒第36章 軍民第37章 阻擊第18章 肢解第32章 影響第2章 剿匪第7章 縱虎第23章 血戰第19章 血腥第14章 勾結第19章 默契第6章 鬥智第5章 出路第20章 惡戰第8章 產業第11章 立威第9章 歲入第4章 重兵第10章 不動第10章 備戰第49章 傀儡第11章 錯誤第30章 利器第46章 覆滅第12章 告狀第15章 序曲第8章 羣毆第3章 整風第4章 重兵第30章 撤退第30章 美事第14章 酒肉第7章 驚險第30章 撤退第9章 楚勇第17章 謀略第17章 出兵第5章 綠營第23章 血戰第2章 糾紛第20章 火線第21章 爭功第21章 得逞第16章 壯烈第19章 蟄伏第21章 爭功第19章 血腥第20章 惡戰第20章 紀律第28章 偷襲第8章 新軍第19章 疑慮第30章 撤退第22章 慘敗第4章 膽略第9章 進攻第21章 犧牲第4章 東征第7章 縱虎第25章 壯烈第4章 攻克湘潭第16章 密約第22章 混戰第16章 壯烈第9章 舞獅第12章 告狀第30章 利器第20章 災難第46章 覆滅第20章 惡戰第16章 暴動第18章 制肘(二)第6章 決戰第39章 談判第1章 思想第21章 爭功第14章 包圍第21章 爭功第7章 縱虎第1章 擴張第9章 添油第7章 懷疑第6章 運籌第10章 鮑超第10章 地獄
第17章 出兵第24章 陷落第17章 智取第1章 思想第14章 包圍第40章 調整第8章 密談第6章 朝議第3章 湘勇第3章 君命第27章 俘虜第28章 偷襲第17章 出兵第12章 初臨第22章 混戰第4章 兵鋒第36章 軍民第37章 阻擊第18章 肢解第32章 影響第2章 剿匪第7章 縱虎第23章 血戰第19章 血腥第14章 勾結第19章 默契第6章 鬥智第5章 出路第20章 惡戰第8章 產業第11章 立威第9章 歲入第4章 重兵第10章 不動第10章 備戰第49章 傀儡第11章 錯誤第30章 利器第46章 覆滅第12章 告狀第15章 序曲第8章 羣毆第3章 整風第4章 重兵第30章 撤退第30章 美事第14章 酒肉第7章 驚險第30章 撤退第9章 楚勇第17章 謀略第17章 出兵第5章 綠營第23章 血戰第2章 糾紛第20章 火線第21章 爭功第21章 得逞第16章 壯烈第19章 蟄伏第21章 爭功第19章 血腥第20章 惡戰第20章 紀律第28章 偷襲第8章 新軍第19章 疑慮第30章 撤退第22章 慘敗第4章 膽略第9章 進攻第21章 犧牲第4章 東征第7章 縱虎第25章 壯烈第4章 攻克湘潭第16章 密約第22章 混戰第16章 壯烈第9章 舞獅第12章 告狀第30章 利器第20章 災難第46章 覆滅第20章 惡戰第16章 暴動第18章 制肘(二)第6章 決戰第39章 談判第1章 思想第21章 爭功第14章 包圍第21章 爭功第7章 縱虎第1章 擴張第9章 添油第7章 懷疑第6章 運籌第10章 鮑超第10章 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