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和在官場混跡多年,又長期任職高院院長,對人情世故或者說是對於一個人的心性可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很多事實證明他看人一看一個準。
這會兒沈林和對於顧小北沒有對他們這些來慰問的叔叔阿姨們阿諛奉承,刻意討好比較好奇。
在他的固有思維裡,小孩子總是喜歡這些新禮物的,尤其是對於物資匱乏的孤兒院的孩子。
還是頭一回見着不爲所動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要麼是真的生性淡然不計較,要麼就是刻意爲之,另闢蹊徑吸引他人的目光。
難得的好奇,驅使着沈林和在派發禮物時特意多留了一個書包和一件紅色的厚款棉衣。
院裡其他的同事還在派發禮物,孩子們也依序的排着隊領取自己的那份,沈林和拿着手裡的兩樣東西漫步走向了迴廊。
“小朋友,你好。”沈林和溫和出聲。
在認真複習着期末考試的顧小北聽到聲音擡頭,看到是剛纔顧院長介紹過的來慰問的叔叔,禮貌的放下書本,站起身,“叔叔好。”
沈林和這纔看清小女孩,一張白淨秀氣的小臉,配上大大的眼睛,說話的樣子很乖巧,身上穿着一件大紅色的舊襖子,胸前和袖口有些污漬,看着就像是穿了很長時間了,下身是一條黑色的格子褲,有點短也有點寬鬆,看着就不像是小女孩自己的衣服。
而小女孩的臉上一點也沒有難爲情或是尷尬的表情,好像這樣的穿着對她來說已經是很好的了,一點都不值得計較。
沈林和把手上拿着的東西遞給小女孩,“這個送給你。”
顧小北聞言明顯是驚喜的,眼中彷彿有明亮的光,她雙手接過新書包和新棉衣,然後彎腰鞠躬,“謝謝叔叔。”
沈林和眉眼溫和,“你叫什麼名字?”
第一次,他對自己一開始的判斷有愧,也是第一次,他對一個非親非故的孩子有莫名的親近感。
“我叫顧小北,照顧的顧,北方的北,現在讀初一。”顧小北口齒清晰,簡單扼要的回。
沈林和摸了摸小女孩的腦袋,低頭看向她的書本,字跡清晰工整,好些頁面都被翻得有了毛邊,可見小女孩是個讀書認真用功的。
沈林和笑了笑起身離開了這處,走遠了後又回過頭看,小女孩已經把禮物規整的放在一邊,又重新看起了她的書本。
當天,沈林和私下找顧院長聊了很久,這之後的幾天,顧院長看顧小北的眼神都帶着一絲的期待。
顧小北原以爲期末考試前的慰問和以前幾次一樣,結束也就結束了,那個特地給她送禮物的好心叔叔只是一個小插曲。
沒想到,在考試結束後,學校放寒假時,她又見到了那位好心叔叔,這次,叔叔的身邊還有一位漂亮的阿姨。
顧院長很熱情的讓她叫人,“小北,這是沈叔叔,這位是沈叔叔的妻子,方阿姨。”
“沈叔叔好,方阿姨好。”顧小北乖乖的喊人。
方佳佳看到顧小北後,一下綻開了笑容,“小北你好呀,好漂亮的孩子啊。”
那天丈夫慰問了孤兒院回來後和她說想要領養一個小女孩,她還以爲丈夫異想天開,他們倆又不是沒有孩子,哪還能符合領養的條件。
過了兩天,沈林和就給她拿回來一個文件,文件中說,所有在職官員骨幹,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領養孤兒院在檔案中的孩子,以讓孩子迴歸家庭爲目的。
方佳佳卻還是不放心,不知道丈夫準備領養的孩子是個什麼模樣,這不,今天一起來看一看孩子。
第一眼,方佳佳就覺得這個叫顧小北的小女孩合她的眼緣,好像她就該是她們家的孩子一般。
“小北,跟叔叔阿姨回家,做叔叔阿姨的孩子好不好?”方佳佳蹲下身,溫和的對顧小北道。
顧小北看了看顧院長,又看了看陌生的叔叔阿姨,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很懂事的輕輕的點了點頭。
孤兒院裡面的孩子太多,一直靠政府扶持,資金還是捉衿見肘,而顧院長對她也不能時時照顧到,院裡的孩子都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能有人領養他們,而她這個年紀還能有人願意領養無疑比中大獎還要好運。
所以,她不可以不識時務的拒絕這份顧院長的期待和陌生叔叔阿姨的好心。
看到顧小北願意,大人們都鬆了一口氣,利利索索的開始走流程辦手續。
要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早已有自己的思想,願不願意接受一個陌生的家庭環境,很大程度關係到今後生活的融洽。
於是,在所有領養手續都辦齊後,顧院長就開始幫顧小北收拾行李,等待沈家來接人。
而沈家動作也很快,在農曆大年夜這天下午就來接了人。
_______________
顧小北告別了顧院長,隨着方佳佳和沈林和一起坐車回家。
車子拐進一整片寬闊的院落,最後停在一座二層摟有些年頭的院子門口。
後來,顧小北才知道,這一整片都是法院,檢察院和公安系統的家屬院落,而沈林和作爲高等法院的院長,從任職開始就搬到了這裡。
冬日午後的陽光不炙熱不暖和,顧小北下車的時候生理反應的瑟縮了一下。
她還是穿着那天見到沈林和時穿着的那套衣服,這已經是她最好的一套見人的衣服了,至於那件新衣服,太好看了,她不捨得穿。
沈林和和方佳佳注意到了,交換了一個眼神,牽着小女孩快步走入屋內,屋內有供暖,溫度適宜。
三人走進屋內的時候,碰巧一個少年從廚房那邊邊喝水邊走出來,看到進門的三人,也沒有過多的反應。
少年一身銀白色薄毛衣,同色系休閒長褲,稍短的頭髮根根分明的豎立着,膚色是少見的冷白,眉眼飛揚,舉手投足都是胸有成竹的自信感。
很多年後,顧小北想,她對沈清彥的所有愛戀可能從一開始就是貪戀他身上的那份自信,從容,恣意飛揚的意氣風發,然後彌足深陷,不可自拔。
“清彥,這就是顧小北,以後就住在我們家了。”
“小北,這是叔叔阿姨的兒子,沈清彥,比你大兩歲,你可以叫他哥哥。”
沈林和爲兩個孩子互相介紹了一下。
顧小北看向少年,乖乖巧巧清清脆脆的打招呼,“哥哥好。”
沈清彥上下打量了一眼突然冒出來的小女孩,看見她的穿着,幾不可見的皺了皺眉,“嗯”了聲,“知道了。”說完就往樓上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天晚上是除夕夜,沈林和和方佳佳接了顧小北迴家,除夕夜算是一家四口的團圓飯了。
沈家的年夜飯是伴隨着春節聯歡晚會的,電視節目裡的歡聲笑語,稍微彌補了一下飯桌上的寡言少語。
沈林和是個話不多的人,職業的習慣吧,一般聽別人說的多,真要他說上一兩句,一般性都是下結論或者給指示。
沈清彥隨了父親的脾性,也是個清清冷冷的性格,而且年紀到了青春期,很多事情就不會像兒時那樣對父母說了。
方佳佳倒是個話多的人,只不過對着這樣的一對父子,再多的話也沒有了說的興致。
現在多了一個顧小北,方佳佳倒是很歡喜,女孩兒比較文雅嫺靜,和家長比較貼心。
“來,小北,吃這個,這個大閘蟹很飽滿,膏和黃很多。”方佳佳說着拿了一個大螃蟹放到了顧小北面前的盤子中。
“謝謝方阿姨。”顧小北從埋頭苦吃的飯碗中擡起頭,乖巧的向方佳佳致謝。
之前在孤兒院的時候,沈林和和方佳佳說,顧小北不用叫他們爸爸媽媽,雖然是領養的關係,但是到底孩子大了,也是爲她考慮,怕她叫不出口,直接叫叔叔阿姨就可以了。
顧小北也是個懂事的,從孤兒院到沈家這一天一直乖乖巧巧很聽話,吃飯也只是吃白米飯,不太敢夾菜。
她不知道能在沈家待幾天,但是不管待多少天,她都會感謝好心的沈叔叔和方阿姨。
以前她也有被領養過,只不過一個多星期後,又被送回了孤兒院,不是她不乖,也不是領養的叔叔阿姨對她不好,很多其他的原因,她不過是先被放棄的那個罷了。
她不怪曾經領養過她的叔叔阿姨,也不怪其他人,誰讓她是孤兒呢,沒有人有義務爲她多考慮一分的。
現在她只想儘量滿足沈家人對她的要求,這樣,是不是可以在這裡多留一段時間?
只是,顧小北看着面前的大閘蟹犯了愁,她從來沒有吃過,這個是要怎麼吃呢?
方佳佳看出了顧小北的困境,不動聲色的給自家兒子也夾了一隻,“清彥,吃螃蟹。”
沈清彥看了自家母親一眼,接收到傳達的信息,蹙了蹙眉,也沒有多說話,放下筷子,慢條斯理的開始剝螃蟹吃。
顧小北偷偷瞄着沈清彥的動作,模仿着他的順序,依樣畫葫蘆的剝起了螃蟹。
大閘蟹好不好吃她一時還體會不到,吃完螃蟹唯一的感覺就是,終於完成了方阿姨給她的任務。
“清彥,我給小北辦理了轉學,以後和你一個學校,開學的時候你帶她去學校。”沈林和開口。
顧小北不安的看了眼沈清彥,就怕這個不多話,連正眼也不瞧她一眼的少年會開口拒絕。
不過沈清彥倒是沒有拒絕,家風使然,修養很好的點了點頭,算是應承了下來。
從此,原本永不可能有交集的兩人,彷彿被一根叫做命運的紐帶,一點一點纏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