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鄧陵子勸兵

大門不進不知道,一進纔可明白一二。原來這門後有門,門中藏門。如果從外面看,的確是只有一面門。可是在這裡面,還有四層門。也就是說,除了主門外,裡面還有四層門。一共是五層。開門的話,要先從裡面用絞手盤打開裡面的四道落門,然後纔可以打開外面的那扇門。每一扇的門,都重上千斤不止。這樣算起來,如果要快速開門,要八個力士推動絞盤,先打開那四道門,而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就只能一層層的絞開門了。所以,正常情況下,都是走那門裡的小門的,這條小門也就成了真正的門。

再者說了,就門來說,這扇小門盡也夠用了,何至於沒個事幹就把大門打開來。

“這門做的真好!”玄奇話裡有話。她心裡也是震驚,想不到短短時間,東騎竟然就成了這個樣子,都想不通是怎麼搞的,居然還擺弄出了這樣的一扇門。更不要提那長長的外牆了。但話說回來,這樣的一重門,其防範性太嚴重了。

王良道:“我知道四五種大門的設置,每一種都比這個高明,但遺憾的是我們財權勢力有限,只能做出這樣的門。”不過,王良是才知道的。那些設計讓王良感慨,如果有人知道這樣的門,那麼在攻城戰中,一定不會選擇攻打城門。事實上,在西方的中世紀戰爭中,一般的攻擊對象都是城牆,因爲西人在城門的設計很獨到,那長長的城門甬道可以磨殺千萬人,與其攻打這樣的城門,還不如去死磕對方的城牆!

鄧陵子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若是你們東騎行得正,坐得端,又豈用修這樣的門!我聽說你們東騎發家時是靠搶掠它部,自是也怕別人搶你們了!”

王良還真不好說,她也是知道,東騎搶趙國使團的事情並沒有鬧大,可東騎搶西豲的時候卻是因爲秦人的那一場大戰鬧得天下皆知。東方六國紛紛指謫說是劉羲先一步搶光了西豲部族,所以大秦纔可以輕鬆獲得勝利!

好個王良,她由此話也是看出了鄧陵子非是凡人,故意不與他道呼名姓,反拉着玄奇道:“妹妹來了,可要好好陪我,我這兩天有點忙,現在算是好一點了,妹妹來了,我也可以抽一點時間,對了,妹妹想來住上幾天?”

玄奇道:“住下了,不走了,給你當個副總管,怎麼樣?”

王良笑道:“那感情好,大人一定高興的很,對了,你不知道,我家大人聽說你們來了,聞之喜,聽之悅,高興得不得了呢!”玄奇感覺到奇怪,道:“這麼說來,你家大人已經知道我們是什麼人了?”王良道:“大人說了,天下三大實學,法墨兵三家。墨家當居其一,此爲治國修政並不可少三家學說!”

聽王良這樣說,鄧陵子也是開心,自己墨家學說在別人眼裡如此之高的地位,如何不喜?要知道一般權貴除了必要,誰沒得事幹交結墨者?如果自己幹什麼壞事,不怕那墨者半夜把他的頭給摸了。似尋秦記裡面,那些登上了權貴之門的墨者,其實是墨學的沒落了。在秦墨與秦共好之時,墨家分裂,還能保持墨家真正精神學說的也就是鄧陵子開闢出的楚墨一支。其它諸如齊墨,趙墨,其實已經成了變相的武士行館,而不再是一家學派了。墨家,先是學派,然後纔是其它。

鄧陵子道:“你家大人信我墨家何學,何說?”

王良猶豫了一下,想道:“至少大人是尚賢的。”所謂尚賢,就是指不分貴賤唯纔是舉。這一點說易行難,由於社會原因,君主用人一般都要受制於國中貴族,這其實就是門戶之見,你有才是一回事,可如果你沒有一個好出身,那又算得了什麼?在燕國,如果沒有世族身份,一邊玩去,誰聽你廢話。在魏國,已經算是變過法了的,可就衛鞅,那麼大的才,但魏王覺得他沒有明師,也不是真正的大貴族,到底就是瞧不上他。秦朝末年的那一場大起義,與其說是推翻暴秦,不如說是底層的一羣野心家想要爭取自己的一番榮華富貴。

王良說劉羲尚賢,真正的意思是說,我這樣一個女人,劉羲都能委以重任,我一無好出身,二無大名氣,三無名師指點。劉羲這樣重用我,那還不算是尚賢嗎?

鄧陵子不是很滿意,墨家的學說基本上有十點。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用,節葬。王良只說了一個尚賢,這顯然不夠,難道說我墨家學說他只信一個嗎?這也太莫名其妙了。只是王良也不好做劉羲的主,至少她深深的知道,劉羲是絕對不會兼愛的,更不要提非攻了!

和所有人一樣,鄧陵子一行感覺到了東騎的保密制度,一堵堵牆把一切都擋住了。你在外面可以聽到裡面是一定有事的,可那牆就是立在那裡,而門口也是一樣守着人的。

鄧陵子第二次發牢騷了:“怎麼道道是牆,東騎有很多東西見不得人嗎?”

王良劍眉一挑,她卻是不快了,心道:“墨門學子霸道,這話也真是沒有錯,無怪玄奇妹妹自墨子死後不想呆在神農大山裡。若是面對這些人,當真是累得很。”可王良卻不是無學之人,她輕輕一笑,淡淡道:“怎麼,你墨家的神農大山就是開放着任人隨便看的嗎?”

鄧陵子一滯,他也不好說。事實上,墨翟自建立墨學,於神農大山建立了根據地,因爲那是野山,正常沒有人會管理那地方,結果墨子帶着墨門弟子把神農大山打造的如鐵籠子一樣堅實。外人來了一率趕走,那叫一個霸道,誰要是想硬闖,自是死拉死拉的有,墨家機關獨步天下,縱是神功鬼斧的公輸班也是甘敗下風,自認不是墨子的對手。也就是說,只有發大軍征剿,而這樣做無疑是很愚蠢的。

還是鄧陵子帶來的小師弟揚子道:“我墨家求清靜治學,與爾聚不仁之富大有不同。”

王良嗤之以鼻:“都是爲了保密,誰也犯不上說誰。”

揚子還要再說,王良大步甩開了他,卻是不理。揚子猶豫了一下,卻見到鄧陵子兇厲的目光,忙止了心裡的念頭。卻是原來,那王良英姿,引得揚子心動,王良沒有在意這一點,而鄧陵子卻是發現了,當下示之以警。

玄奇小步上前,道:“姐姐怎麼隨了劉羲?”她一語雙關,其意爲逼王良說明自己爲什麼跟隨劉羲做事,因爲她不好直問,只好用這種轉彎的方式相詢了。

王良自是機靈人,一下子就聽出了玄奇的一語雙關,笑道:“我的心事你自是知道,我只求所學有用武之地,本來我是斷了念想,只想我縱不能揚名天下,一展所學,也好充實自己,到頭來教教兒子,或是收個弟子什麼的。可既然劉羲給我機會,我自是願意一試了!”她也就變相的說明,我隨劉羲是因爲他可以讓我一展所學,而不是我跟他上牀。

玄奇心中稍定,道:“我們這回來,你怕是知道了吧!”王良點了點頭,道:“我知道,勸我家大人休兵罷戰,是不是?只是若是爲此,你不該來。”

玄奇心裡明白,這是王良暗示她,劉羲出兵決心已定,是不會改的。想也是奇怪,小小的東騎,小小的部族,才幾多的兵馬,竟然如此大膽,向義渠十萬軍民挑戰,這是自找死路,還是什麼?玄奇真是想不通。

正當此時,已經可以看見櫻亭了。從亭子裡走出了一個大袍男子,玄奇臉騰的就紅了。古人一向講究,特別是富貴人家,要的是臉面,哪怕是天再熱,也不會如劉羲這樣在身上簡單披一層玄纖了事。這賤人整個胸膛都露了出來,放在現代,叫秀胸肌。就算是天再熱,古人至少也會把衣服穿戴整齊,劉羲的這種形象就叫放蕩!

不過這個外形放蕩的男人卻是走了過來,笑着左右看看,打量衆人,道:“誰是墨家大師,誰是?哈哈……小兄弟,你上次叫黑白,這回說個真名吧!”

玄奇也是滿意劉羲的態度,形像不好,態度彌補,道:“讓大人見笑了,我的真名叫玄奇,這位是我墨門師兄,叫鄧陵子。堪可爲師。”因爲就事實來說,墨家除了鉅子可以叫師,也就是大師,其它的人都是弟子,互稱師兄師弟師姐師妹的。可鄧陵子是墨翟四大弟子之一,那自然是可以有一個大師的稱號,畢竟,他實質上說,也可算是與禽滑釐同輩的。

劉羲笑容可掬:“上師請……”帶着頭,把鄧陵子一行引入亭子裡面。當然不好全部進入,鄧陵子帶着玄奇和王良進來,揚子等一衆弟子在樹蔭下候學。自有人拿着涼茶給他們吃,只是和鄧陵子的不一樣,茶裡沒了冰塊。

在那亭子裡,劉羲一指嬴山道:“這位是我大秦的公族嬴山大人!”又對嬴山道:“這位就是墨者的大師鄧陵子,這位是他的小師妹玄奇。”說到這裡,劉羲拉過王良,裝模作樣的道:“你的事多,還要忙,自去吧!”

王良知道這是對她好,當下笑道:“如此,王良自去了。”說着離開。

想也是的,王良的身份現在是劉羲的大總管,劉羲等於是讓她當了二把手。可她和玄奇的關係還可以,如果一會兒什麼事都沒有那還好說話,可萬一鬧將起來,卻不是讓她夾在中間爲難麼。而她這樣離開,縱然到時真的鬧出了什麼事,事小她還可以從中斡旋,事情大了她還可以一推四五六。

這下可也好,四人一人一隻石鼓,圍着石案坐下,卻也算是輕鬆悠閒。

自有侍女奉上了冰茶。這冰茶可是好,鄧陵子本以爲是酒,那可是要拒絕,但這茶麼,他聽說秦國自有野茶待客,以爲這是野茶,就帶頭喝了起來,喝下之後,在心裡大罵,奢侈呀,沒見過這麼奢侈的。大好的冰塊用來泡茶,這也就算了,還放了蜜。並且這茶的原味也是清香甘爽,是上等的好茶。鄧陵子再傻也是知道,這樣的茶如果放到外面去,沒有刀幣以上的出手,是吃喝不起來的。想自己平日裡也就是愛喝喝山泉林茶,什麼時候喝過這樣的東西!一時間,他的心裡有打破禁忌的快感。這絕對要不得,鄧陵子猛的站了起來,卻是把茶推在一邊,他只喝了一口,卻是再也不肯喝了。

劉羲道:“大師真的不喝了?”

鄧陵子道:“我事前不知,想我墨門本是窮漢,哪吃得起這樣的茶,我如果這樣喝下去,上了癮頭,還怎麼算做是墨家子弟?”劉羲道:“只此一杯也不吃麼?”鄧陵子高風亮節道:“既然要做,就由現在做起,我定計不喝,那是絕對不會再喝的了。”

“原來如此。”劉羲點頭,隨過手,抄起這白陶茶杯,就手潑了。

鄧陵子萬萬沒有想到如此上好的佳品劉羲說潑就潑了。他有心說什麼,但到底還是說不出來。劉羲也渾然未覺的樣子,叫過使女,給鄧陵子換了冰水。這下鄧陵子可是不好再行拒絕了。他喝下了水,就見劉羲一張笑眯眯的臉道:“大師來我東騎,有何見教哇?”

這般開門見山的性子,鄧陵子卻是喜歡的,當下道:“聽大人要興兵禍,可有其事?”他一上來,就把劉羲出兵一事定性爲禍,這就是說你劉羲做的不對,要勸說來了。

劉羲卻是反道:“聽說墨家有連弩車一物,平日裡置於城牆上,可同時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無數的大型機械裝置,需十個人駕駛,最爲巧妙的是長爲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繩子繫住,射出後能用轆轤迅速捲起收回。”此物各國都有了,只是效用大小不同。但真正說起來,還是墨家的武器好!

鄧陵子不爽,道:“大人不知道興兵只會害苦百姓嗎?”

劉羲仍是反道:“聽說墨家還有轉射機一物,也是一種置於城牆上的大型發射機,機長六尺,由兩人操縱,與連弩車不同的是轉射機更爲靈活,能夠在一人射箭的同時由另一人將機座旋轉。是與不是?”這真是一個可悲的事實,在後世,比如說唐朝,牀弩什麼的還是無法轉向,也就是移動性動,可是在戰國墨家時代,已經有了這玩意。

鄧陵子再傻也是知道不對了,他本就是暴性子,當下喝道:“大人好生無禮,我與你說兵災禍事,大人卻怎麼只說殺人利器?”

劉羲仍是笑臉道:“我聽說你們墨家的藉車外部包鐵,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夠投射炭火的機器,由多人操縱用來防備敵方的攻城隊。卻不知是什麼樣子的。大師可否繪成圖與我一觀之?”

玄奇道:“劉大人,我們也算是相識一場,我師兄與你說兵災禍事,大人何以顧左右而言它,避不談兵災戰事呢?”

劉羲笑嘻嘻道:“我怎麼沒有談,我不是說了嗎?我覺得,你們墨家的這些兵器很不錯,要是可以成規模的運用,何必守城,我看一樣可以轉入進攻!這不也算是談兵事嗎?”

第397章 紛亂的天下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294章 二次入魏第646章 唯一的王爵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621章 攻與和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707章 秦太子殺人案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619章 北秦式的政治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314章 催糧第7章 老秦第563章 秦趙同源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450章 密道奇兵第648章 櫟陽城裡北秦使第479章 朱夷吾使周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762章 長策難以變之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41章 楚酒第764章 爲了政治而付出的一切第52章 嬴山面君第244章 夜下渭南城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579章 求兵句注山第737章 治國定新都第514章 流金的五月(一)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614章 溫情的冷夜第612章 白牛破陣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397章 紛亂的天下第247章 夾山道的血戰第493章 嬴虔說法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172章 青堡會議(一)第210章 佈局之說第524章 憤起要出兵第426章 禺支人的內亂第96章 分秦的危局第786章 秦燕之治第749章 計算北秦公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402章 大遷徙第157章 劉羲與月勾第33章 一拳的威力第781章 國局的無奈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157章 劉羲與月勾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487章 公孫賈使東騎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123章 兵鋒下櫟陽第45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644章 最終的決裂第108章 西戎之亂第292章 與百里老人會談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653章 親自……前來?第731章 一洗輕塵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717章 身份曝露第334章 武無第二,可我不在意第112章 逐狼第61章 善與惡第183章 借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373章 孫臏第533章 仗照打,馬照跑第248章 再擊夾山道第665章 巫山起雲雨,龍鳳要呈祥第803章 太陽神行宮第362章 下注第409章 衛鞅三謁秦孝公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366章 電光火石的戰鬥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382章 白氏匪幫第302章 公子卬沒變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第120章 面具第406章 東騎的上貢第487章 公孫賈使東騎第57章 搏熊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40章 打馬入雍城第495章 史上第一次刺妖第512章 墨門風波起(一)
第397章 紛亂的天下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294章 二次入魏第646章 唯一的王爵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621章 攻與和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707章 秦太子殺人案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619章 北秦式的政治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314章 催糧第7章 老秦第563章 秦趙同源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450章 密道奇兵第648章 櫟陽城裡北秦使第479章 朱夷吾使周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762章 長策難以變之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41章 楚酒第764章 爲了政治而付出的一切第52章 嬴山面君第244章 夜下渭南城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579章 求兵句注山第737章 治國定新都第514章 流金的五月(一)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614章 溫情的冷夜第612章 白牛破陣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397章 紛亂的天下第247章 夾山道的血戰第493章 嬴虔說法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172章 青堡會議(一)第210章 佈局之說第524章 憤起要出兵第426章 禺支人的內亂第96章 分秦的危局第786章 秦燕之治第749章 計算北秦公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402章 大遷徙第157章 劉羲與月勾第33章 一拳的威力第781章 國局的無奈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157章 劉羲與月勾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487章 公孫賈使東騎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123章 兵鋒下櫟陽第45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644章 最終的決裂第108章 西戎之亂第292章 與百里老人會談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653章 親自……前來?第731章 一洗輕塵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717章 身份曝露第334章 武無第二,可我不在意第112章 逐狼第61章 善與惡第183章 借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373章 孫臏第533章 仗照打,馬照跑第248章 再擊夾山道第665章 巫山起雲雨,龍鳳要呈祥第803章 太陽神行宮第362章 下注第409章 衛鞅三謁秦孝公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366章 電光火石的戰鬥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382章 白氏匪幫第302章 公子卬沒變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第120章 面具第406章 東騎的上貢第487章 公孫賈使東騎第57章 搏熊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40章 打馬入雍城第495章 史上第一次刺妖第512章 墨門風波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