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戰————

雖然古代的軍隊往往是用這種方法來鼓勵士氣,但是話說回來,當士兵們真的很疲勞的時候,再多的**也會減免這就和一個男人,在外頭真的很累了,就算是他回到家裡,有着溫柔如水的妻子,他也要睡一覺後纔會有心思趙軍就是如此的疲勞。他們行軍兩天三夜,這種疲勞不僅止是**上的,還有精神上的。過往的這種刺激對他們吸引力不大了。再說,無定城那麼小,就算是可以搶,那又能搶到多少。最離譜的是,趙軍的後軍還要做工,趕製雲梯衝車之類的攻城工具。別人不知道趙軍的情況,但是羋選知道。可和其它的人一樣,這些貴族出身的人,哪裡會在意平民士兵的想法,一切還不是以自己的意志爲主。

很多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裡面的人怎麼那麼傻,怎麼那麼蠢。比如現在的趙侯,明明趙軍上下都是又疲又累,軍心不齊,上下不能同心,除了軍隊多,糧草暫時不缺之外,根本就沒有達到果敢戰鬥的士氣地步,要打仗,談何容易。只是趙國打慣了仗,他們不去想別的,也不理會別的,趙侯要打,就是這樣打了,不是他們不明白,只是他們無法一下子明白。誰讓中山修築了長城,由一塊肉變成了骨頭,趙軍一時間啃不動,就只好向北秦下手了。

如果北秦是義渠,那還是可以得手的,正應了那句話,多強的老鼠也勝不了貓。

所以從慣性思想上看,趙國如果不結結實實的吃上一個大大的敗仗,是不會正視北秦的。特別是現在的北秦擺出來的力量只是幾千的兵馬和一座死板板連個護城河也沒有的小城堡。

正所謂是……走走走,遊遊遊,不學無術我不愁。逢人不說真心話,全憑三寸爛舌頭。馬屁拍得你腿抽筋,老虎嘴上揩點油。東南西北混飯吃,坑蒙拐騙最拿手!這話說羋選也許過分,但卻也有三四分的相似。說到底,在這個時代,給哪國當將軍,都是一種打工行爲。

趙侯卻是輕信了,他當即道:“如此,本侯下令,以中將軍公子範爲正,後將軍羋選爲副,主持進攻,兵三萬,諸位還有何異意?”剛剛有異意的趙產給貶了職,誰還敢有異意,於是衆趙國將軍們立時同意了。命令下達,各軍行事,不消一會兒,趙軍大營裡就響了鼓聲。

十隻高大草草建立起來的建樓上搭着十隻巨大的皮鼓。趙國窮,用不起犀牛皮,而是用普通黃牛皮。“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趙軍的鼓聲敲了個沒完沒了,隨着這一連通的鼓聲,趙軍的士兵們從自己的營房營地裡跑出來,在各級的軍將的命令下排隊。

從這裡就可以看見趙軍的素質,在這方面他們太慢了。如果是魏軍,他們會在三通鼓聲後就完成集結。而北秦軍,會在一息(古人的一種養生法,用力的慢慢吸氣,讓空氣進入到每一個肺泡,讓肺葉有刺疼的感覺,再慢慢的把濁氣呼出來,這種過程大約要一分鐘左右。之內完成集結。可是趙軍,他們要的時間更長,只見一隊隊的趙軍,甚至還有亂的,可這還是已經算好了的,似這種大軍團,一旦亂了,那就真正的亂了,再也不可能調整起來。

約兩個刻鐘時間,趙軍才完成了真正的集結。這已經算是快的了,有的時候,軍隊的集結會達到可怕的半個時辰!這個說法一點也不過分,本就是如此。由於地處河邊,樹木也給清除了不少,所以風不自覺的大了起來。趙軍的旌旗出裂帛的聲響。

主樓車上,趙侯下令,把大纛放到了公子範的手裡。公子範深深的知道,這是趙侯對自己的一個新的考驗。無論如何,自己到底是打了敗仗,雖然從種種跡象可以看出來,不是趙軍不堪打,而是北秦軍隊的強大。可耳聽的怎麼說都是虛的,眼見到的纔是實的。只有公子範在這一戰裡指揮無誤,揮正常,那纔可以算是證明了自己的才幹,不然,他的恩寵不會長久。公子範到不是想要當太子,那不實際,他自己也明白,太子語十分的冷靜,正常不會犯什麼錯誤,在這個時代裡,只要太子不是瘋子不是傻子,不是那種異想天開的冒險者,那就不可能給取代掉。公子範要的只是掌握軍權,在權利上來說,與其在廟堂上傻悶悶的過下去,還不如當將軍,帶着大軍征戰天下,還可以過過癮頭,豈不妙哉。

在公子範的命令下,羋選拉來了三萬民兵。這趙國的子民和秦國真是沒有什麼區別,人說秦趙同源也不是吹的,就看這些民壯,一個個雖然沒有士兵的那種悍氣,可是卻也是強壯的,一個個都有着一股子的血氣,看上去的確是可以用的,什麼軍事素質都不要,雲梯那玩意本來就很簡單,是人還不會抓梯子麼。再說了,北秦的城堡並不高,架上了梯子,就可以爬上去。至於衝車,那更是容易,士兵們在下面推着車子就可以,不過這玩意是不會用的,北秦在城前修築了土牆,那東西不是衝車可以過去的。與其打那些土牆,還不如就是用雲梯攻過去,在公輸班的軍器裡,這種雲梯是最實用的,它對於軍事上的用下不亞於原始人會用輪子。看上去玩意兒小,可是真正的影響力和實際用途卻是大不可言。

公子範駕着車,對三萬民夫士兵許下了衆多的諾言,這個用處並不大,但是隨後的,公子範把自己手下一萬多的精兵調過來,這裡面至少有五千以上是披甲兵。在這批士兵的盯着監督下,民壯們明白,自己打不下城堡,是不可能回頭的。好在的是,公子範是相當明白打仗的,他不可能趕鴨子一樣把這批士兵白白的推到前面去,他還派出了一批人在這些人裡擔任指揮。有了這些上下的手段,就可以把這支軍隊操縱在自己的手裡,讓他們完成去死的任務。這樣說也許殘忍,可也沒有什麼,這種事本就是很正常的。

“總而言之,前進者生,進攻者賞,而後退者,殺,死,你們要不顧一切的向前進攻,北秦只是一個小小的戎胡部族,讓他們看看我們大趙勇士的風采!”公子范進行了動員講話,然後對羋選道:“後將軍大人,由你指揮督戰!”羋選道:“遵命!”公子範道:“好,諸軍注意,聽令而行。”說着,公子範向後面下達軍令。立時,建樓向前移動,一支支趙**兵給從後方引到了前方,他們排好了隊,大約一百人護住一架雲梯,他們站好了,靜靜的等着。

公子範親自揮動大纛,建樓裡大鼓聲立時響了起來。指揮的羋選道:“出擊……”

衆軍齊喝:“擊……”他們開始向前,向前,一步步的踏去。在此情景下,北秦伯來到了箭塔。北秦伯到的是射先營,這裡面的人都是東夷族人。看到北秦伯,他們都很激動。自從這些東夷人或多或少的到了北秦,他們的生活一下子就幸福起來了,之前說了,東夷人的生活不好,主要並不是他們的生存能力有問題,而是因爲齊國等大國的國家還有那些貴族對他們進行壓迫進行剝削進行奴役,在這種打壓下,他們如果不歸順,就會過苦日子,有的人屈從了,有的人卻是沒有屈從,而是堅持了下來,當他們到達了東騎之後,也就是現在的北秦,他們開始成爲幸福的一羣。這些東夷人會做很多事情,他們會放牧,會種田,會冶煉,基本上,他們很多東西都會,而弓箭,更是他們所最拿手的,這些人大多根本不要訓練就可以成爲一個好的弓手,射箭就是他們的生命。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過去用的弓力度太小了,而北秦的弓,力量卻是大,這讓東夷人不得不訓練起他們的力氣。

雖然東夷人是很好的弓兵的兵源,但如果是一般的兵,那也沒有什麼用,北秦伯要的不是一般的士兵,他要的是長弓兵,在這個基礎上,雖然東夷人號稱是人人善射,卻是不可能做到合格全面的滿足北秦伯的要求,適合長弓手的兵太難得了。北秦伯到達了箭塔,看見射先營的士兵們正在給直直的大弓掛弦。北秦大弓用的是直木,這是有原因的,因爲長弓的製作訣竅在於弓背不採用火烤的方式,那樣的話會降低弓的張力。它的弓背也不能一下子彎曲到位,那樣弓背就要造成內傷而失去彈性。彎曲弓身的過程叫做“馴弓”,就是讓弓背逐步適應彎曲,反彎弓、角弓、複合弓等等弓,因爲制弓時採用火烤的方式,破壞了木材的內部應力,爲了防止弓臂在強力下逐漸變軟,存放以及攜帶時那些弓都是不掛弦的,只有臨到戰場纔開始組裝掛弦。而長弓不存在着問題,它製作簡單,內部應力沒受到破壞,所以平日裡大可掛上弦招搖過市。如果弓變軟了——那就扔了它,再作一張新弓,反正這一切只需兩小時。長弓呈簡單的圓弧型,沒有中國角弓、複合弓反彎的複雜形狀。從製作時間來看,做一個上好的角弓、複合弓大約需要半年甚至三四年的時間,但做一個長弓只需要兩小時。

上好的長弓用紫杉木製作,堅硬而有彈性。榆木、白蠟木、橡木、柞木等堅硬的材質也是可用的替代品,北秦的柞木豐厚,正適合大批量生產長弓。雖然這種長弓的威力好,製造易,可最大的問題在於,弓要的臂力太大了,一般臂力不足,拉不開來,如果強行開弓,是會拉傷的。而長弓的一個特點是要不停的開弓放箭,射箭的度快,於是就更容易對人體造成影響,臂力不足,當不成軍。雖然弓多,但可以當兵的人少,這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正在北秦伯上了箭塔,得意洋洋,他的手上還提着一支大弩,這位北秦伯自恃着箭法好,要用箭支過過射人殺人的癮頭。忽然,對面趙軍猛的刺衝過了一個士兵。那是一個騎兵。一個騎兵衝過來,這莫不是找死?北秦伯很不解呀,但他卻沒有多想,而是把弩提着向那兒瞄去,打算着一箭過去釘死來人。那人到了近處,拉住了馬,是停在了一箭之地的,當然這個地箭之地是一個大致的,不大好確定,是趙軍憑着經驗來的。那人遠遠的用少有的大嗓門吼了起來:“北秦人,我大趙昨日之使,今日如何?”北秦伯笑了起來,回喟左右道:“上筆紙!”

很快,北秦伯的一個隨行的軍兵把紙筆拿出來,北秦伯在上面寫了幾個字,綁在箭支上,對着趙軍的人,在心裡算了一下,一箭射出。本來北秦軍要射箭,這並不好,因爲太陽在對面,當過了上午的時候,太陽纔不會對北秦軍造成影響,可是北秦伯卻是在箭塔上往前下方射的,所以受到的影響小一點,加上他的箭法過人,就聽一聲響,長箭如出膛之槍子一樣飛射過去,畫出了一道完美弧線。這支箭飛着瞄向了那個趙國騎兵。趙國騎兵可不是傻子,他清清楚楚的看見從箭塔上飛出的箭支,忙着拉弓後撤,但還是遲了,那馬只退了一點,這箭支一下子釘在了馬頭上,趙兵大駭,如果不是他即時的退步,他就給這一箭釘在了頭上。

北秦伯卻是感覺遺憾。他又上了一支箭。可是那個趙人卻不是傻子,由於趙軍的馬上沒有足夠的騎具,他的馬死了,卻不會連累到自己,他的腿自然而然的就跳了下來,正要跑,看見馬頭上的那支箭還有白紙,忙着一把抓住,可要拔卻拔不下,只好用勾劍砍斷。

趙人的勾劍從某種意義上說,和世界名刀狗腿有點相似,但弧度要大一點。不過鋒利是當然的。趙兵一下子就割斷了這支箭,抓着箭跑,在他跑的時候,又是一支箭落在了他的**後面,紮在了地上,北秦伯拍着大腿後悔:“運氣呀,運氣。傳說中的運氣沒了麼?”衆北秦兵當北秦伯是要做秀,他們當然不知道北秦伯是真的沒有射中,卻齊齊大聲笑了起來。

在北秦軍的笑聲中,趙軍的這個小兵跑回了自己的軍營,他先把這信箭給了羋選,羋選說道:“給我做甚,給公子拿去。於是這個小兵又捧着箭支給了公子範,公子範看了之後,猶豫道:“還是給父侯”本來這件事是由公子範送去的,但是公子範猜北秦人八成沒有好話,萬一在信上說“你菜已經送到,我們吃的很滿意”這種話,那可不是氣人麼。

於是這個小兵很“榮幸”的把這支信箭捧到了趙侯的面前。射僕大夫把這支箭送到了趙侯的面前,趙侯打開來,看了之後大怒,丟擲於地,叫道:“匹夫欺人太甚,吾與劉羲必不共存一個青天之下。”有人拾起了那紙,這纔看出,上面寫的是六個字。“要人冇,戰不戰。”

想要你的使者,那就不要想了,北秦人沒有說是殺是吃,還是別的怎麼了,但那句“戰不戰”卻暗喻太明顯了,就差是指着趙軍的上下問:“是不是膽小怕了。”一樣。趙侯怕了嗎?還真有一點,在知道北秦軍實力之後,趙軍如果有一個臺階,那也就下來了。但是沒有,北秦人沒有給他們臺階。在齊桓公跑到楚國去耀武揚威的時候,楚國不落於下風,大家相互較了一會兒勁,最後你給我臺階,我給你面子,都下臺了,楚國繼續向周進貢狗尾巴草(茅草,於是大家不打仗了。但如果楚國不給齊國面子,反而直面相逼,那就有可能真的打起來了。

現在如果北秦討個好,再拖一拖,以北秦的實力,就當耍賴皮了,那也不會真打起來。可是北秦的做法太不近人情了,沒有給趙國哪怕一點點面子,趙人向北秦出使,反而成了北秦人用來譏諷趙軍怕了北秦之意,趙侯大步奔出軍帳,幾步衝上了樓車,大聲叫道:“戰!!”

公子範還在等着呢,別看他是中軍大將了,這十多萬人似真的成了他的治部下。可是沒有趙侯的命令,他還真不好多嘴。當一個信兵打馬而來,對着他說:“君侯有令……戰……”公子範明白,大戰必需要開始了。他回看向對面的北秦石堡,那座看上去堅固的石堡,只怕到了今天晚上,這上面就會積滿人的屍體吧!大纛旗揮動,公子範高聲道:“戰!”

古代戰爭,有一個傳令方式,除了大纛旗下令,還有其它的口頭命令,由於在戰中,軍隊龐大,傳令要求儘量求簡,一個字可以表達的意思,絕對不會用兩個字。公子範的本部軍馬齊聲大吼:“戰戰戰”後將軍羋選更是大聲叫道:“主帥有令,戰!”督戰隊大叫:“戰……”於是,在這一連的命令下,趙軍的士兵開始大踏步進攻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563章 秦趙同源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671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二)第48章 出奔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95章 六國密探第66章 嬴師隰之死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131章 逃出昇天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248章 再擊夾山道第94章 秦國國內的兩重天第710章 嬴駟當兵第528章 中國的馬文化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391章 鬱郅宮第713章 奴隸制的開始第721章 破曉的黎明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15章 雙孔楚弩第513章 墨門風波起(二)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252章 夫人要探夫第292章 與百里老人會談第349章 衛鞅,還是走了第524章 憤起要出兵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67章 任性的熒玉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522章 商家的樂園第741章 公主多了要爭寵第607章 趙浪北秦山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591章 見君不易第555章 放過來打第666章 戎武之婚第652章 是紅顏,是禍水第523章 區水河第638章 迷戀第192章 不容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645章 墨家夜會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657章 秦國的紙元第752章 楚王的算計第421章 兩國的談判第425章 有情人終……第739章 對秦太子的長策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243章 遲到的援兵第55章 小藥農第335章 何以堪認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394章 突如其來的尷尬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297章 對女子的不公第666章 戎武之婚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278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一)第153章 迴歸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181章 殺衛鞅第577章 林胡的冬天要到了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800章 勝利者的悲歌第40章 打馬入雍城第759章 太子語……第606章 先攻何方?大營!第787章 選擇上策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61章 善與惡第239章 投名狀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100章 趙商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第388章 海西的第一刑法第44章 殺人,誰殺誰?第648章 櫟陽城裡北秦使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
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563章 秦趙同源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671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二)第48章 出奔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95章 六國密探第66章 嬴師隰之死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131章 逃出昇天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248章 再擊夾山道第94章 秦國國內的兩重天第710章 嬴駟當兵第528章 中國的馬文化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391章 鬱郅宮第713章 奴隸制的開始第721章 破曉的黎明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15章 雙孔楚弩第513章 墨門風波起(二)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252章 夫人要探夫第292章 與百里老人會談第349章 衛鞅,還是走了第524章 憤起要出兵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67章 任性的熒玉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522章 商家的樂園第741章 公主多了要爭寵第607章 趙浪北秦山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591章 見君不易第555章 放過來打第666章 戎武之婚第652章 是紅顏,是禍水第523章 區水河第638章 迷戀第192章 不容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645章 墨家夜會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657章 秦國的紙元第752章 楚王的算計第421章 兩國的談判第425章 有情人終……第739章 對秦太子的長策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243章 遲到的援兵第55章 小藥農第335章 何以堪認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394章 突如其來的尷尬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297章 對女子的不公第666章 戎武之婚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278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一)第153章 迴歸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181章 殺衛鞅第577章 林胡的冬天要到了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800章 勝利者的悲歌第40章 打馬入雍城第759章 太子語……第606章 先攻何方?大營!第787章 選擇上策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61章 善與惡第239章 投名狀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100章 趙商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第388章 海西的第一刑法第44章 殺人,誰殺誰?第648章 櫟陽城裡北秦使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