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高人洞仙

烏雲蔽日——

雖是白天,卻大地一片無光。

這是一處煙雲氤氳的茫茫山野。

在高可插天的獨秀峰下,正奔馳着兩條人影。

那兩條人影,奔行之速,有如兩道輕煙,直到他們在距峰巔不遠處的一棵虯松下停住腳步。

同時也看清那男的身上還揹負着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

這一男一女,年紀都在三十左右,女的年紀可能還要更輕一些。

他們雖然風塵僕僕,一望便知是經過長期跋涉奔波,卻仍掩不住兩人的不凡神采。

男的丰神俊逸,秀挺英拔,女的仙資玉質,儀態萬千,恰似一對神仙眷侶。

已被放在地上的孩童.更是秀朗如玉、神采奪人。

那男的望了女的一眼道:“秘圖上的位置,大約就在此處,把飛兒放在這裡.我們就可以動身了。”

女的向四下打量了許久,道:“事關重大,千萬失誤不得,你可仔細看清楚了?”

男的語氣頗爲肯定的道:“不會錯,這裡我曾來過多次,怎會弄不清位置。”

女的霎時神色凝重,大有生離死別之慨,輕輕拍了拍那孩童肩膀,語調淒涼的道:“飛兒,我們就把你留在這裡了,不必害怕,不久之後,自會有人接你!”

她說着.終於忍不住淚水由鳳眸中奪眶而出。

男的長長吁了一口氣道:“既然咱們和他終須一別,傷心又有何用!”

接着也擡手拍拍那叫飛兒的孩童肩膀道;“飛兒,我們走了!”

飛兒看來十分堅強,但還是忍不住“哇”的一聲哭出聲來道:“爹!娘!我們什麼時候再見面呢?”

那男的神色充滿無奈與感慨,強忍着悲悽,但還是擠出一絲笑容道:“好孩子,只管耐心的等着,我們很快就會回來接你!”

他邊說邊又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小黃絹布包道:“這樣東西,要好好保管珍藏着,不可讓任何人打開看。”

飛兒啊了一聲道:“爹,這裡面裝的是什麼?”

那男的道:“是我跟你娘將來和你聯絡的暗記和信物。”

飛兒茫然把那小小黃絹包裹揣入懷中,雙目射光,緊盯着那男的和女的道;“爹!娘!你們真的這就要走麼?”

那男的苦笑道:“我和你娘要去辦一件大事,當然是真的要走。”

“爲什麼不把孩兒一起帶着了”

“我和你娘不是早對你說了麼,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帶着你反而更加危險!”

“孩兒不怕!”

女的接口道:“飛兒,你雖然不怕,可是我們怕,我們不能讓你也跟着白白犧牲。”

飛兒立刻感到一陣生離死別的刺痛,激動無比的正要上前扯住那女的衣襟,那男的已飄身而去,一面回頭叫道:“快走!”

女的也隨即縱身離去。

在這霎那,飛兒已怔住了。

他呆呆的站在原地,腦子裡除了悵惘、無依,幾乎是一片空白。

不知過了多久,當飛兒由悵惘迷失中清醒過來時,那兩條人影,早已在茫茫山野中消失無蹤。

他謹記父母叮嚀,必須在虯松下靜靜等候,等候那來接自己的人。

他根本弄不清來接他的人是什麼身份來歷,連對方姓什麼叫什麼以及多大年紀長的什麼模樣,也一概不知。

他腳下正是獨秀峰的峰巔略下方,俯身向下望去,山勢峭拔如削,自己站立的位置,稱得上是驚險萬狀.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會跌下萬丈深谷。

但他並不過份驚恐。

因他自四五歲起,便隨父母習藝,五六年下來,武功已足可與一流高手相比,只是他從未與人動手過招,自己並不清楚而已,

否則,他的父母怎會把一個年僅十歲左右的孩子,拋在山野間不顧呢。

大約頓飯工夫過去,他已等得有些心焦難安。

就在這時,身後不遠處發出了腳步聲。

急急轉身望去,只見來人是個身穿藍色褲褂十八九歲的少年。

這少年雖然衣飾不甚講究,但卻猿臂峰腰、眉清目秀,看來十分英俊而又機伶。

飛兒立時心裡有了數,這少年決不是附近農家子弟,一定也身負上乘武功,否則豈能來到獨秀峰巔?

如此看來,這少年一定是來接自己的人了。

他頓感一陣興奮,毫不猶豫的迎上前去,抱拳一禮道:“這位大哥可是來接我的麼?”

那少年愣了一愣道:“小兄弟,你說什麼?”

飛兒只道對方沒聽清楚,連忙又拱了拱手,再道:“我在這裡等一個人來接,請問大哥是不是來接我的那人?”

那少年臉上先是一片驚愕之色,接着搖搖頭道:“我怎會是來接你的人,小兄弟一定認錯人了!”

飛兒立時由滿懷希望變爲失望,轉了轉眼珠道:“大哥既然不是來接我的,爲什麼會到這裡來呢?”

那少年道:“我剛纔在山腰看到有個人站在這裡,覺得很奇怪,所以纔上來看看,想不到是你,小兄弟,你怎麼會到這裡來?”

飛兒兩眼霎霎地反問道:“難道這裡不能來?”

那少年道:“不是不能來,而是一般人不可能攀登到這樣陡峭的山巔,尤其小兄弟只是一個孩子,你究竟是怎樣爬上來的?”

飛兒不願說出真情,微微一頓道:“我小時候爬山爬慣了,這座山還難不倒我。”

那少年帶些吃驚模樣道:“你能爬上獨秀峰,在習武的人來說,也算得一流輕功了!”

飛兒搖搖頭道:“我不懂什麼輕功不輕功,我只是爬上來等一個人來接我。”

“是誰要你爬到這裡來等人呢?”

“我爹和我娘。”

“他們呢?”

“到別處去辦事了。”

“如果你在這裡等不到人來接,天黑了以後怎麼辦?”

“不會的,一定有人來接我,我爹孃怎會騙我!”

那少年望望天色道:“再過一個時辰,天就黑了,你一個小孩子獨自在這麼高的荒山上,不是鬧着玩的,如果你願意,不妨跟我走,等過了今晚再說。”

飛兒兩隻水靈靈的大眼睛眨動了一陣道:“大哥的家就在附近麼?”

那少年點點頭道:“就在山腰裡,離這裡不過一兩里路。”

飛兒有些心動,真想跟着他走。

但再一想自己是在這裡等人的,若自己一走,萬一有人來接,豈不錯失機會,那樣一來,以後又如何和父母聯絡?

想到這裡.他搖搖手道:“不行,我不能跟着你去,你若有事,只管自己走吧!”

那少年雖然難免爲飛兒擔心,卻也不能勉強,只好轉身而去。

虯松下又剩下飛兒一個人。

他耐心的等着。

起初,他似是頗有信心一定會有人來接,但時間在不知不覺間過去,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

空山寂寂,除了感到陣陣涼意,似乎也增添了幾分恐怖。

這時他才感到已是飢腸轆轆。

他不怨爲什麼到這時還無人來接,只悔方纔爲什麼不隨那少年到山腰暫住一宵再說。

現在呢,暮色蒼茫,又到哪裡去找棲身之處呢?

山上越來越冷,他預料來接的人不可能來了,趁天色尚未全暗,必須這就下山,那少年既然住在山腰,天晚必有燈光射出,也許不難找到。

剛要下山,只見一條人影.疾奔而來,正是先前來過的那位少年。

他不覺喜出望外。

那少年很快便來到跟前,十分關切的問道:“小兄弟,要到哪裡去?”

飛兒道:“我正要去找大哥。”

那少年道:“我也正是來接你的。”

飛兒“哦”了一聲道:“莫非大哥就是來接我的那人?”

那少年搖頭道:“我只是奉命來接你暫時到山下住一晚的。”

“大哥是奉誰之命?”

“家師?”

“還沒請問大哥上姓高名?”

“我叫袁小鶴。”

“原來是袁大哥,再請問令師是什麼人?”

“家師姓廬名雲,人稱聖手書生,當年在武林中大名鼎鼎,不過近十年來,他老人家已很少再在外面走動,幾乎完全過着隱居生活,以小兄弟這種年紀,不可能聽到過他。”

飛兒雖然父母也是武林中人,但卻的確沒聽說過廬雲這個名字。

袁小鶴又道:“山路險峻,小兄弟要不要我幫忙揹你一程?”

飛兒道:“多謝了,我先前對大哥說過,自小爬山爬慣了,這種山路,還難不倒我。”

袁小鶴從和飛兒一見面起,就覺得他像個大人。不論談吐和舉止,都超過他的年齡很多,因之,也並不勉強,決定任由他自己走路。

不過,他走在前面,還是不得不放緩腳步,以免飛兒跟不上。

其實,他哪裡知道,飛兒的輕功,決不在他之下。

到達山腰,天色已晚,但仍能看清袁小鶴師徒所住之處,是個三合院的茅舍,外面圍着一道比人還高的竹籬。

進入籬門,只有東邊廂房裡射出燈光。

袁小鶴向東廂一指道:“我就住在那裡,小兄弟今晚就住西廂吧!”

進入西廂,袁小鶴點上燈,只見室內塵絲不染,牀上被褥俱全。

袁小鶴師徒對陌生人如此熱情招待,飛兒自是感激萬分,何況他又只是個十歲的孩子。

飛兒帶着感激的語氣道:“袁大哥,你去睡吧,不必再招待我了!”

袁小鶴道:“你還沒吃飯,一定餓了,廚房裡有現成的飯菜,我去熱一熱替你送來。”

他去後不久,就端着一盤熱騰騰的飯菜進來,放在桌上道:“趁熱吃,吃了就睡覺!”

飛兒根本顧不得客氣,狼吞虎嚥的吃過之後道:“袁大哥,小弟現在該去拜見令師了。”

他雖然小小年紀,卻頗知禮貌。

袁小鶴道,“不必,家師已經睡着,等明天一早,我再帶你去見他。”

彼此又談了幾句,袁小鶴便告辭而去。

室內只剩下飛兒一個人,他思念父母,又擔心來接他的人找不到他,躺上牀後,根本無法入睡。

沒奈何,乾脆起身下牀,就在室內悄悄地練起功夫來。

他自幼隨父母習藝,已經盡得父母真傳,只是因年歲太小,內力不足,無法盡情發揮而已。若以他目前所習得的武功招式,等長大後,不必再行拜師,已足可躋身絕頂高手之林。

足足練了一個時辰以上,已是滿身大汗,他才漸感疲憊,不不得不上牀休息。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

他明白,住在別人家裡,天一亮就必須起牀。

剛披衣下牀,袁小鶴便把早餐送來。

如此熱情招待,當真讓他過意不去。

袁小鶴眼看他吃完早餐後道:“小兄弟,不是要見家師麼?這就隨我來吧!”

飛兒整了整衣冠,立即隨袁小鶴來到正屋。

只見一個年在四旬開外,留着五綹長髯、眉清目朗,溫文爾雅,身穿藏青色長袍的中年人,正坐在一張木椅上,手裡還拿着一本書在觀看。

飛兒只覺這人雖是眉清目朗,但卻面色蒼白,神采中更隱泛着一股悒鬱之氣,像是不甚開心的模樣。

於是他緊行幾步.恭恭敬敬的上前深思一禮道:“晚輩飛兒拜見廬前輩!”

這句話出自一個十歲孩子門中,似乎格外引人注意。

聖手書生廬雲將書拋向茶几,雙目神光炯炯,凝注在飛兒臉上,好一陣,才緩緩問道:“聽小鶴說,你是在獨秀峰上等一個來接,這人是誰呢?”

飛兒歉然道:“晚輩只是聽家父母說有人來接,並不清楚這人是誰?”

wWW ◆T Tκan ◆¢ ○

廬雲不動聲色,再問道:“令尊令堂哪裡去了?”

飛兒道:“家父家母要去辦一件大事,他們把晚輩留在獨秀峰上一棵大松樹下就走了。”

廬雲對飛兒的回答?似是頗爲留意,雙目中異采忽現道:“令尊令堂去辦的是什麼大事?”

飛兒搖了搖頭。

廬雲緊跟着再問:“你是真的不知道?”

飛兒點了點頭。

廬雲大大不以爲然的哼了一聲:“令尊令堂做事怎可如此輕率,競把像你這樣大的-個孩子獨自留在獨秀峰上,實在不該!”

他頓了-頓,再道:“令尊令堂的名諱怎樣稱呼?”

豈知這-問,飛兒竟然久久答不上來。

這情景不但使得廬雲大感詫異,連站在一旁的袁小鶴也有些透着奇怪。

袁小鶴忍不住插口道:“小兄弟,家師問你的話,爲什麼不回答?”

飛兒望了廬雲一眼,終於囁囁着道:“前輩請相信晚輩的話,晚輩直到現在.並不清楚家父母姓什麼,叫什麼。”

廬雲頓感一怔,多時,才又問道:“那麼你姓什麼?”

飛兒窘得低下了頭:“晚輩既不清楚家父姓什麼,當然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這回答簡直令廬雲有些啼笑皆非,他長長吁了一口氣道:“想不到世上還有這樣的事,那麼你現在有什麼打算?”

飛兒道:“晚輩只想今天再到獨秀峰等人來接。”

“如果對方再下來接呢?”

“晚輩決定一連等上三天。”

“如果三天之內,仍然無人來接呢?”

飛兒被問得答不卜話。

事實上一個十歲的孩子,心意能如此堅定,已經很難得了。

廬雲的視線緊盯着飛兒,只覺得這孩子骨奇神清,稱得上是一塊渾金璞玉,若能好好加以調教,必可成爲文武全才。

於是,他從木椅上站起身來,拍拍飛兒肩膀道:“孩子,用不着發愁,我就讓你在獨秀峰上等三天,若三天內無人來接,你就留在我這裡,願不願意,只管實說!”

飛兒那有不願意的道理,連忙雙膝跪地道:“多謝前輩厚恩!”

廬雲望向袁小鶴道:“帶他到獨秀峰去!”

飛兒起身道:“不必麻煩袁大哥了,晚輩自己能找到那地方。”

他說着,拜別廬雲,隨即上山而去。

到了峰巔下方那棵虯鬆處,四顧茫茫,峰巒相接,根本連個人影都看不見。

這也難怪,在這種地方,既不可能有農田,也不可能有果園,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怎會有人上來呢。

不過他還是耐心等待着。

時間在等人時顯得特別長,看看到了中午,腹內又開始飢餓。

好在這時袁小鶴已把午餐送來。

飯後,等到天色將晚,依然無人來接。

他只好再回到茅舍過夜。

第二天和第三天,他不願再麻煩袁小鶴到山上送飯,便自行帶了乾糧上山。

到第三天下午仍無人來接,他已開始失去希望。

不過他卻在一塊平滑的大青石上留下一句話,刻了這樣的幾個字:“飛兒在山腰茅屋裡”。

有了這幾個字,總算稍稍放心。

回到山腰茅屋,天色已晚。

進入籬門,只見廬雲正在籬內院子裡背手而立,袁小鶴隨侍在側。

現在,廬雲和袁小鶴就是他的親人了,今後他必須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至於這段相處的時間有多久,誰也無法預料。

不等他上前見禮,廬雲便轉過身來道:“飛兒,隨我到裡面來!”

飛兒不知要發生什麼事,只有怔怔地跟着進入正屋。

廬雲坐下道:“看樣子不可能有人來接你了,你是否決定就留在這裡?”

飛兒肅容道;“茫茫天涯,舉目無親,晚輩當然願意留在這裡。”

廬雲沉吟了一陣道:“你至今連姓什麼都不知道,是否想到該有一個正式的姓名呢?”

飛兒對廬雲,一見就感仰慕,他頓了一頓道:“如果前輩肯收飛兒爲義子,我就暫時姓廬吧!”

廬雲捋了捋五綹長鬚,搖搖頭道:“那倒不必,如果你願意,就由我暫時爲你決定一個姓,等將來和令尊相見後,再認姓歸宗。”

“不知前輩爲晚輩取的什麼姓?”

“你叫飛兒,名字不妨就叫小飛,用不着改了,至於姓什麼,在中國以飛爲名的人很多,我想就在這些名人當中取一個姓。”

“前輩請說!”

“在前人中以飛爲名字,最有名的便是張飛和岳飛,他們不但是名將,而且是蓋世忠良……”

忽聽袁小鶴插嘴道:“這樣說小兄弟就叫張小飛吧!”

廬雲瞪了袁小鶴一眼道:“你懂什麼?插的什麼嘴?”

袁小鶴立刻俯首躬身,不敢吭聲。

廬雲接着說道:“看你的模樣,眉清目秀,英氣爽爽,在想象中,倒有些近似岳飛之後,就叫嶽小飛如何?”

飛兒早就聽說過岳飛的故事,對這位精忠報國的一代忠良最崇拜,聽廬云爲自己取名嶽小飛,當然最高興不過,連忙又拜倒在地道:“晚輩多謝前輩賜姓命名!”

廬雲擡手扶起嶽小飛道:“想來令尊令堂,必是武林中人,從明天起,你就在這裡,一邊讀書,一邊習武,不出三年,我定會讓你出人頭地!”

站在一旁的袁小鶴,忍不住又叫道:“小飛,還不快快叩謝師父!”

豈知廬雲頓現面色凝重,急急伸手一攔道;“我已立誓今生不再收徒,我雖然答應教你文事武功,但卻決不做你的師父!”

嶽小飛見廬雲語氣堅定而又鄭重,只好叫了一聲“廬伯伯”,不敢硬行認師。

他之所以改口對廬雲以伯伯相稱,當然是覺得這樣比較親切。

原來廬雲方纔說不出三年,便能把嶽小飛調教得出人頭地,是有根據的,他打和嶽小飛一見面起,便覺出這孩子骨奇神清,是塊練武的難得之才,尤其智慧高人一等,超過他的年齡甚多。

因之,當前三天嶽小飛每次施展輕功攀登獨秀峰時,他都在背後細心觀察,已知他不但早有武功根基,而且目前就足可以躋身一流高手之林,若再加以調教,當然就事半功倍了。

嶽小飛開始隨聖手書生修文習武,他的發憤用功程度,連廬雲也爲之驚佩不已。

廬雲所以能被武林中人稱爲聖手書生,當然除了武功高絕之外,在文事方面,也是博學多才,琴、棋、書、畫,可謂無一不精。像這樣文武兼資的高人,在武林中稱得上是百年難見。

但有誰知道,近十年來,他卻一直在含垢忍辱、悒鬱難伸的狀態中過着痛苦不堪的隱居生活。

大約三個月後,一天晚餐剛過,嶽小飛正在室內獨坐沉思,袁小鶴忽然闖了進來。

袁小鶴這三個月來,已和嶽小飛親若兄弟,他闖進出嶽小飛室內本來是常事,但今晚卻顯得神色大大不同。

“袁大哥有事麼?”

袁小鶴不答反問:“小飛,你想不想念你的父母?想不想知道你的身世?”

這突如其來的問話,似乎把嶽小飛愣住了。

爲人子哪有不思念父母親的,這幾個月來,雖然廬雲和袁小鶴待他親若父兄,讓他過得很快樂,但每一思及父母,他仍難免暗地落淚,尤其夜深人靜獨處室內,更是經常以淚洗面。

如今袁小鶴這沒頭沒腦的話,他真的不知是驚是喜。

“袁大哥,莫非廬伯伯已經有了我爹孃的消息?”

袁小鶴搖頭道:“師父根本不知道令尊令堂是準,怎會有什麼消息?”

嶽小飛越發摸不着頭腦:“那麼你剛纔的話?……”

袁小鶴道:“我是說師父要帶你去見一個人,這人必定知道令尊令堂是誰,知道了令尊令堂是誰,你的身世,不是自然就明白了嗎?”

嶽小飛急急問道;“這人是誰?”

“洞仙!”

嶽小飛又是一愣:“什麼叫洞仙?”

“洞仙就是住在山洞的神仙。”

嶽小飛越發被弄糊塗了:“人世間真的有神仙?”

“他是不是真神仙,我也不知道,不過人家都這樣叫他。”

“他有名有姓沒有?”

“這人論年紀是七老八十了,更有人說他可能已是上百高齡,但至今卻都不知道他姓什麼叫什麼。”

“他又怎能認識家父家母呢?”

“如果見了令尊令堂,他也許認識。”

袁小鶴的話,簡直令人莫測高深。

嶽小飛正要問,袁小鶴再道:“你問我,我也說不清楚,我不打攪了,好好睡一覺,也許明天師父就會帶你去見洞仙,到了時間,你就一切都明白了。”

這一夜?嶽小正反而沒得好睡。

不難想象,他是被袁小鶴的話,弄得心裡七上八下。

但不管如何,在他來說,總是有了一份希望。

次日早餐後,廬雲果然對他道:“小飛,今天不必讀書練功了,我要帶你去見一個人。”

嶽小飛道;“是不是去見洞仙?”

“你怎麼知道?”

“是袁大哥昨晚告訴我的。”

“他提前告訴了你也好。”

“可是我並不清楚洞仙怎能知道我的父母是誰?”

“很難說,我想他至少有七八成把握,現在就動身吧!”

袁小鶴隨即帶上今天一早就準備好的乾糧。

廬雲本來準備要袁小鶴負責看家,但禁不住袁小鶴苦苦衷求,只好也帶他同行。

路上,嶽小飛不敢向廬雲多問,只好問袁小鶴道:“袁大哥,有多遠的路?”

袁小鶴道:“大約天晚可以趕到。”

“爲什麼要帶乾糧呢,難道連荒村野店也沒有?”

“這一路全是山路,根本看不到人類,不帶乾糧怎麼成?”

嶽小飛不再多問。

中午,三人就在山野間吃了一餐乾糧,然後繼續趕路。

一路之上,果如袁小鶴所言,過一山,又一嶺,層巒疊嶂,無涯無盡,若不是廬雲在前帶路,連曾經走過此路的袁小鶴都摸不清方向。

看看天色將晚,嶽小飛忍不住問:“袁大哥,還有多遠?”

袁小鶴漫聲應道:“大概就快到了。”

顯然,袁小鶴也真的暈頭轉向。

直到廬雲在一處山壁前停下,袁小鶴才驚喜的望了嶽小飛一眼道:“到了,就在這裡。”

嶽小飛遊目四顧,卻並未發現任何洞口。

但他卻不便發問,以免被人認爲少見多怪。

只見廬雲擡手在石壁上接連敲了三下。

很快便隱隱聽到由山壁內傳來腳步聲。

聲音居然由山壁內傳出,這在嶽小飛來說,怎能不感到驚奇。

但他還是不便多問。

腳步聲越來越近,而且聽來步履十分輕快。

接着,一陣軋軋之聲過後,那石壁居然裂開一個洞門。洞門中出現了一個頭扎雙辮的青衣童子。

青衣童子定了定神,立刻叫道:“原來是廬大俠,您怎麼有空到這裡來?”

廬雲笑道;“我到這裡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老仙翁在洞府麼?”

青衣童子邊閃身肅客邊道:“您老人傢什麼時候來時見他不在洞中過?”

廬雲道:“他在洞裡就好。”

說着,逕自進洞當先帶頭前進。

嶽小飛隨身在後。

洞道內並無燈火,連白天都隱暗如漆,此刻天色已晚,更是伸手不見五指。

這條地道當真深邃,直到進了十餘丈,仍然未到盡頭。

嶽小飛不難想到,這條地道如果由人工開鑿,也算得上是項浩大工程了。

豈知又前進了十幾丈,還是未到盡頭。

估計着怕只是已進入了山腹地底。

嶽小飛雖不能看清洞內情景,卻感覺得出地道內十分寬闊,即便三四人並肩而行,也毫無阻礙。

不久之後,總算到了盡頭,但廬雲卻又左轉前行。

原來並非盡頭,而是折轉了一個方向。

在感覺上又是很久很久,才進入了一間巨大石室。

廬雲停下腳步道:“青兒,爲什麼不點上燈呢?”

青衣童子道:“老爺子不準,點上燈會影響他老人家的清修。”

青衣童子說是這樣說,但因廬雲是老爺子的熟客,猶豫了半晌,還是主動把燈點上了。

燈一亮,照見這石室的確很大,足有七八丈方圓。

石室內桌椅俱全,茶几上還擺着現成的茶壺茶碗。

青衣童子爲客人各倒了一碗茶,然後站在一旁,並來開口說什麼。

看不見洞仙,嶽小飛當然有些納悶。

好在他很快便發現石壁上有好幾處可以開啓的洞門,不消說,洞門內另有石室,洞仙一定在其中一間石室裡。

廬雲喝了口茶,輕聲問道;“老仙翁是在裡面打坐?還是睡着了?”

不等青衣童子答話,便由一間虛掩的洞門內傳出了話聲。

其實這聲音不足說活,而是在吟唱着一首詩:

“洞中難見日,

晝夜皆一般。

不論坐與臥.

同樣是神仙。”

這首詩信口吟來,很有點像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在草室睡臥方起所吟的詩句,而他這詩開頭和最後兩個字恰好是“洞仙”,等於表明了身份,也可知他已聽到了有人來訪。

廬雲連忙站起身來,高聲叫道:“老仙翁,晚輩廬雲不揣冒昧,打攪您的清修了!”

洞門內又傳出洞仙的聲音道;“聽聲音你們來的好像不只一個,另外倆人是誰呢?”

廬雲輕咳了一聲道:“他們都是晚輩的晚輩,算不得客人。”

洞仙道:“那就請你們等-等,老朽還有道功課沒有作完。”

大石洞內開始沉寂.似於誰都不敢再發出半點聲音。

足足盞茶工夫過去,依然不見洞仙出來。

嶽小飛實在禁不住好奇,便輕輕走到那半掩洞門的洞口外。

裡面洞內雖未點燈,但因有外面燈光射進,再加他目力異於常人,觸目之下,使他險些驚呼出聲。

只見裡面竟是停放着一口巨大的棺材。

那棺材因爲底部已經墊起,雖然棺蓋打開,嶽小飛卻無法看到裡面的一切。

誰知在這時,突見棺內冒着一個直挺挺躺着的人來。

Wωω ●ttκan ●CO

一個人居然能由棺內像殭屍般平升而起,這份功力,真夠得上是神仙了。嶽小飛如果不是已知是洞仙,定會以爲是屍變或妖魔出現。

他來不及再看洞仙如何落地,連忙快步走回原處,在廬雲身旁坐下。

又過了半晌,終於由洞門內無聲無息的走出一個人來。

只見這人頭大如鬥,滿頭白髮,直垂雙肩,連面孔也掩去一大半,加上兩道白眉也長有數寸,讓人越發看不清他的面貌,當然,更看不出他究竟有多大年紀。

至於他的身上,則是一襲寬大的黑袍,腰繫着黃色絲縷,腳下穿一雙多耳麻鞋。

這模樣簡直像是無常鬼出現,若不知道他是洞仙,相信任何人見了也會有毛骨悚然之感。

在這剎那,廬雲立刻站身而起,顯出一副畢恭畢敬神態。

嶽小飛和袁小鶴,也都緊隨着站起身來。

洞仙腳下無聲無息,他緩緩走出幾步,在一張石椅上坐下。

廬雲連忙再上前見禮。

洞仙摸了摸嘴巴道:“原來你帶來的是兩個小子,一個是你徒弟,我見過。另一個好像是資質很是不錯,是誰家的孩子?”

在這剎那,嶽小飛只感到這怪老人的濃眉下和發隙間,似是射出兩道冷電,直能看穿自己的心肺一般。

廬雲重新落座,欠身道:“晚輩正是爲這孩子來拜見老仙翁的。”

洞仙“嗯”了聲道:“有什麼事,你就直說吧!”

“這孩子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準,晚輩想求老仙翁替他指引一下。”

“豈有此理,爲人在世,哪有連父母都不知道是誰的,除非生下來便被父母拋棄。”

“不,這孩子和他的父母分別纔不過幾個月。”

“這孩子多大了?”

“十歲。”

“豈有此理,我看這孩子絕頂聰明,決不會是個傻瓜。”

廬雲隨即把其中原因說了一遍,最後又道:“可是這孩子的父母,必定也是武林中出類拔萃的人物,如果老仙翁能施法讓他們現出身形,也許能認識。”

洞仙沉吟了許久道;“這孩子爲什麼不問他的父母?”

不等廬雲問答,嶽小飛便搶着躬身一禮道:“不是晚輩沒問過家父母,而是家父母不肯講。”

洞仙道:“難道從你記事起,就沒人到府上拜訪你的父母?你儘可問問別人。”

嶽小飛道:“再晚和父母家住深山,四無人煙,在記憶中雖然有人到舍下去過,但家父母卻都不肯讓再晚和客人相見。”

洞仙搖了搖頭道:“真是怪事!怪事!簡直怪得離譜!”

他說完話,又開始沉寂。

許久,才又接道:“縱然我施法讓他的父母現出形相,恐怕也無濟於事。”

廬雲躬身道;“老仙翁此話怎講?”

洞仙道:“老朽數十年不曾離開洞府,當然沒見過他的父母,你廬老弟近十年來也甚少再在外面行走,難道就會認識?”

“只要老仙翁能施法逼出形相,晚輩也許認識。”

“既然廬老弟非要老朽施法不可,老朽就勉強試試看!”

他說着轉向嶽小飛:“把令尊令堂的身材形貌以及在獨秀峰時的穿着仔細告訴老朽!”

嶽小飛弄不清洞仙究竟要如何施法,雖內心既驚愕又納悶,還是依言詳細描述了一遍。

洞仙點了點頭,立即吩咐青衣童子:“把燈火熄去!”

燈火一熄,偌大的一間石室,頓時像黑漆般昏暗。

這時,可能只有廬雲和青衣童子心裡有數,嶽小飛和袁小鶴則有如墜入五里霧中,根本不知道下一步會有什麼發展。

說也奇怪,就在不久之後,突然有一道光柱,射向了對面的石壁。

那光柱照射的範圍,起初很小.只有茶杯口般大,但卻越擴越大,最後足有大型磨盤般大。

接着,光影中顯示出一座山峰,赫然是獨秀峰的形相。

那山峰漸漸縮小遠去,繼之出現了一棵虯鬆。

現在.畫面上只剩下虯鬆週近的範圍。

此刻的嶽小飛,簡直連大氣也不敢喘,幾乎要被迫閉住呼吸,世上居然有如此神奇莫測的事情,因爲這景象完全和實際一般無二,怎不令他瞠目結舌。

驀地,虯松下現了三個人影,其中兩人正是他的父母,另一個是嶽小飛自己。

這三人不但形貌逼真,連衣飾也相當時半點不差。

尤其令人駭異的,是三人的動作表情,也完全是當時的情形,只是聽不見說話的聲音而已。

衆人在出神之際,忽地光一斂,室內又恢復瞭如漆般昏暗。

只聽洞仙道:“把燈再點起來!”

青衣童子點上燈。

衆人情不自禁像大夢初醒般望向洞仙。

只見洞仙身子微微抖動,垂在面部的白髮和白眉上,也閃爍蠕動着不少水珠,顯然那是滴下的汗水,同時也可知道人這一施法,耗去了不少功力。

第二十六回 明幫暗助第八回 如此水關第五回 特殊優待第二十三回 奸人告密第二十回 重見天日第二十回 重見天日第五回 特殊優待第二十四回 權宜之計第十一回 怒犯戒律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十回 父子偷會第二十三回 奸人告密第二十四回 權宜之計第八回 如此水關第九回 連下三城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十五回 初巡五關第七回 智過火關第十五回 初巡五關第十三回 大鬧總館第二十八回 危急時刻第二十一回 狗男鳥女第一回 高人洞仙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十二回 義救桃花第十七回 富國城府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八回 如此水關第七回 智過火關第十七回 富國城府第一回 高人洞仙第六回 過關鬥將第十七回 富國城府第十二回 義救桃花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十七回 富國城府第五回 特殊優待第二十八回 危急時刻第二十六回 明幫暗助第二十二回 痛懲淫賊第十五回 初巡五關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二十八回 危急時刻第十八回 育化城府第二十六回 明幫暗助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二十二回 痛懲淫賊第十三回 大鬧總館第二十二回 痛懲淫賊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二十四回 權宜之計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二十七回 一度春風第六回 過關鬥將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六回 過關鬥將第十一回 怒犯戒律第十九回 暗擇佳婿第三回 觀光隧道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二十八回 危急時刻第十二回 義救桃花第二十七回 一度春風第二十六回 明幫暗助第十一回 怒犯戒律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九回 連下三城第十七回 富國城府第一回 高人洞仙第二十三回 奸人告密第二十五回 劍拔弩張第十回 父子偷會第十九回 暗擇佳婿第三回 觀光隧道第二十六回 明幫暗助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五回 特殊優待第二十七回 一度春風第二十七回 一度春風第八回 如此水關第十二回 義救桃花第八回 如此水關第二十四回 權宜之計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二十七回 一度春風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二十三回 奸人告密第二十二回 痛懲淫賊第十回 父子偷會第二十四回 權宜之計
第二十六回 明幫暗助第八回 如此水關第五回 特殊優待第二十三回 奸人告密第二十回 重見天日第二十回 重見天日第五回 特殊優待第二十四回 權宜之計第十一回 怒犯戒律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十回 父子偷會第二十三回 奸人告密第二十四回 權宜之計第八回 如此水關第九回 連下三城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十五回 初巡五關第七回 智過火關第十五回 初巡五關第十三回 大鬧總館第二十八回 危急時刻第二十一回 狗男鳥女第一回 高人洞仙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十二回 義救桃花第十七回 富國城府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八回 如此水關第七回 智過火關第十七回 富國城府第一回 高人洞仙第六回 過關鬥將第十七回 富國城府第十二回 義救桃花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十七回 富國城府第五回 特殊優待第二十八回 危急時刻第二十六回 明幫暗助第二十二回 痛懲淫賊第十五回 初巡五關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二十八回 危急時刻第十八回 育化城府第二十六回 明幫暗助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二十二回 痛懲淫賊第十三回 大鬧總館第二十二回 痛懲淫賊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二十四回 權宜之計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二十七回 一度春風第六回 過關鬥將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六回 過關鬥將第十一回 怒犯戒律第十九回 暗擇佳婿第三回 觀光隧道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二十八回 危急時刻第十二回 義救桃花第二十七回 一度春風第二十六回 明幫暗助第十一回 怒犯戒律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九回 連下三城第十七回 富國城府第一回 高人洞仙第二十三回 奸人告密第二十五回 劍拔弩張第十回 父子偷會第十九回 暗擇佳婿第三回 觀光隧道第二十六回 明幫暗助第二回 逆徒淫婦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五回 特殊優待第二十七回 一度春風第二十七回 一度春風第八回 如此水關第十二回 義救桃花第八回 如此水關第二十四回 權宜之計第十六回 教主召見第二十七回 一度春風第四回 各顯其長第二十三回 奸人告密第二十二回 痛懲淫賊第十回 父子偷會第二十四回 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