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回 噩耗

噩耗

【半個月前,秦夫人失足落水,被偶然經過的七皇子救上來時已經溺亡,老太君傷心成疾,又聽聞辰王妃過世,幾日後也悲鬱而終。秦沐黎悲傷過度神志不清,欲刺殺皇上,後負傷而去下落不明,現已全國通緝!】

我坐在窗前失神地望着夜空中的半輪殘月,任冷風一陣陣撲面襲來。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多日,然而信件的內容卻似刻在了我腦海中一樣揮之不去。

秦夫人失足落水溺亡,秦沐黎神志不清刺殺皇上,如果真的像信上所說的那般表面化,消息就不會被隱瞞半個月才披露出來。

秦夫人因溺過水而嚴重懼水,將軍府甚至沒有一個湖,她又怎麼可能主動靠近有水的地方而失足落水?

更巧的是與我有過節的七皇子還在場,那日將他打得那麼慘,我又急急離京,他把怨氣撒在我的丈母孃身上也不是不可能。

老太君傷心成疾悲鬱而終,如果說秦夫人的死我還算情有可原,老太君的去世我卻是責無旁貸。

秦若煙名義上是宇陽國的十三公主,於情於禮辰王妃去世都要向宇陽國告罪。我雖然知道老太君和沐黎必定會傷心,但想着這件事平息之後再寫信告訴他們真相便好,卻不知後果居然如此嚴重!

如果我考慮周詳,重視老太君愛護孫女的心情,提前告訴他們真相,老太君也不會去世。

沐黎神志不清刺殺皇上,呵,只怕他有心犯上宇陽帝卻不給他機會,突然失去了所有制約沐黎的人質,秦夫人的死因又肯定與七皇子脫不了關係,宇陽帝不先下手爲強難道還等着沐黎造反嗎?

沐黎……

少年時因爲我父皇而驟然失去父兄,承受比別人沉重幾倍的壓力長大;後來又因爲我而被擒被罷官,秦若煙也被迫遠嫁,將軍世家的秦府沒落凋零;如今更因爲我一夕之間失去妹妹、母親和祖母,被宇陽帝圍殺負傷而去又背上欺君叛國的罪名……

沐黎,今生遇上我似乎是你的劫難,我所能帶給你的也似乎只有無止境的傷害……你一直不肯要我的選擇果然是對的,是對的……

沐黎,如今孤零零的你身在何處?我已不求能與你再續前緣,只求上天保佑你能夠平安無事的渡過難關,即使要我用命去換,我也甘願!!!

“王爺,夜深了,您早點歇息吧!”

窗外傳來蘇廉低低的聲音,我側頭瞄一眼他和他身後的十幾名守衛,低嘆一聲,關窗回房。

何必呢?我又不知道沐黎在哪,即使有心去找他,也不知從何找起。防着沐黎來找我報仇嗎?如果沐黎想要我的命,我絕對會雙手奉上,楚爍寒又怎能保護的了。

我怕的是,此生再也見不到他。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農民忙着墾田播種,造橋鋪路和連通內河的挖掘工程開始缺少勞力,工人的工資自然要增加,我又讓楚爍寒下達在內河兩岸植樹造林的聖旨,這一切資費都由錢莊提供,難免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資金的問題雖然難解決,但是另一個隱憂纔是我最擔心的。

宇陽國今年冬季降雪量很少,只有年關前後降了幾場大雪,北疆雪災也不是因爲下暴雪,而是因爲雪山受地震影響而崩塌,活埋了許多圍繞雪山而居,依靠採集雪山上的珍稀藥草而生活的百姓。

老太君曾經跟我和沐黎說過她小時候的事:

五十多年前有一個冬季罕見的沒有下雪,結果初夏便開始下暴雨,洛河中下游遭遇數十年難得一見的水災,死傷無數,她的公公,也就是沐黎的曾爺爺,就是在救災中感染瘟疫又積勞過度去世的。

宇陽國已經連續四年都沒有水災了,雖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在這麼久沒有水災的情況下又降雪明顯減少,今夏說不定就有一場嚴重的水災。

琦嵐國位於宇陽國的南方,地勢本就比宇陽國低,三條內河中最北的一條瑜河還是洛河的一條分支。如果洛河發生水災,瑜河自然避免不了。

瑜河是位於琦嵐國最外圍的一條河,說是內河其實也只有其中一截屬於琦嵐國,以往瑜河水災時,窮困的琦嵐國皇室也沒有辦法,除了盡力撥些錢款糧食,派些軍隊救人,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受災的幾個縣百姓生死掙扎。

現在皇室有了餘力,自然不能無視百姓的生死,琦嵐國曆史上也記載了六十多年前水災的嚴重性,楚爍寒對可能會出現的水災也很重視。

和澹臺澈一起商量之後,最終決定先不管蜿蜒穿過整個琦嵐國的嵐河,鋪路造橋的事也暫時擱置一旁,先集中勞動力將處於國土外圍的沁河與瑜河挖通,平日裡可以作爲運輸河道,萬一發生水災也可將洪水從沁河疏通進南海。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同的,重金之下必有願意挖河的勇士,這個春季,幾乎是琦嵐舉國最忙的一個季節。

老人婦女兒童,只要能勞作的都在天地裡施肥播種,青壯年勞動力則埋首挖運河。

沁河和瑜河經過日夜趕工終於在入夏時勉強挖通,民生錢莊差點因此而破產,琦嵐皇室也向外借了大筆國債。

之後,彷彿要驗證我的猜想似的,入夏後不久,暴雨連月下個不停,瑜河裡的水萬馬奔騰似的往南傾淌,連帶着沿路一些不堅固的堤壩都被沖走很多泥土。

救災將士冒雨修築堤壩,每日都難免有人傷亡。儘管如此,楚爍寒已經相當欣慰,同時也深感慶幸,要知道,六十年前的水災琦嵐國傷亡幾近國民的三分之一!

雖然目前的水災還遠不能與六十年前相比,但也是近些年來最大的一場水災,琦嵐國能夠提前有所準備,及時應變,無疑比宇陽國佔了很大先籌。

況且瑜河還只是洛河的一個分支,水流都如此湍急,洛河主道可想而知。

君心不仁,連上天都要合力滅之。經過大傷元氣的北征,如今又有這一場水災,宇陽國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無力迴天了吧!

而且,楚爍寒得知的消息是,有意要改立七皇子爲太子的宇陽帝想要給七皇子立功的機會,所以派七皇子前去救災。即使不用探聽,我也知道結果會如何。

搖着躺着咿呀學語的兩兄弟的嬰兒牀,望着外面的傾盆大雨,第一次,我發現自己的血原來是冷的。

這暴雨傾盆中,宇陽國不知有多少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多少生命顛沛流離生死掙扎,我不爲他們同情祈禱,心中想的卻只是沐黎終於有機會可以名正言順實現他的計劃了……

作者有話要說:今日兩更,補償一下等更文的親們,呵呵。挽琴存了一章明天晚上8點更新,如果後天8點10分之前沒更新,那就大後天來更啦,親們要諒解哦,天實在太熱了,村子裡的黑網吧被封了,我上網還得坐船橫過淮河到縣城這邊才行,熱啊熱啊!

話說,本以爲馬上就能完結啦,結果羅裡囉嗦到現在還沒完,偶吐血啊~~

插入書籤

第54回 補藥第32回 回京都第50回 義軍突起第33回 我不想娶親第59回 搶人完結第48回 送離第41回 受傷第2回 回家第10回 離別第18回 慫恿奪兵權第10回 離別第34回 密信第32回 回京都第5回 娶你過門第24回 顧傾城的身份第43回 危機第18回 慫恿奪兵權第9回 曖昧第38回 洞房花燭夜第47回 雙生子第10回 離別第28回 計劃成功第41回 受傷第4回 又見沐黎第4回 又見沐黎第24回 顧傾城的身份第20回 我的身份第55回 柳暗花明第46回 軍情人質第52回 偶遇祝暄第2回 回家第21回 計劃第27回 向沐黎坦白第40回 進宮第30回 離別之前第12回 沐黎的危機第1回 重逢第23回 再見顧傾城第48回 送離第4回 又見沐黎第37回 洞房談判第11回 偶遇故人第4回 又見沐黎第46回 軍情人質第37回 洞房談判第28回 計劃成功第8回 抗婚第49回 噩耗第12回 沐黎的危機第25回 風雨欲來第45回 給我時間第54回 補藥第2回 回家第5回 娶你過門第31回 離別番外之一顧傾城第34回 密信第15回 救治沐黎第33回 我不想娶親第21回 計劃第4回 又見沐黎第5回 娶你過門第27回 向沐黎坦白第27回 向沐黎坦白第53回 隨侍小兵第36回 成親第19回 楚爍寒第5回 娶你過門第29回 宇陽來使第5回 娶你過門第11回 偶遇故人第27回 向沐黎坦白第2回 回家第6回 劫持嬰兒第37回 洞房談判第49回 噩耗第44回 得救第59回 搶人完結第8回 抗婚第56回 生死一線第7回 你願意陪我嗎第46回 軍情人質第38回 洞房花燭夜第7回 你願意陪我嗎第45回 給我時間第28回 計劃成功第10回 離別第53回 隨侍小兵第32回 回京都第16回 情感升溫第35回 成親之前第52回 偶遇祝暄第18回 慫恿奪兵權第7回 你願意陪我嗎第14回 軍營第16回 情感升溫第42回 送歸
第54回 補藥第32回 回京都第50回 義軍突起第33回 我不想娶親第59回 搶人完結第48回 送離第41回 受傷第2回 回家第10回 離別第18回 慫恿奪兵權第10回 離別第34回 密信第32回 回京都第5回 娶你過門第24回 顧傾城的身份第43回 危機第18回 慫恿奪兵權第9回 曖昧第38回 洞房花燭夜第47回 雙生子第10回 離別第28回 計劃成功第41回 受傷第4回 又見沐黎第4回 又見沐黎第24回 顧傾城的身份第20回 我的身份第55回 柳暗花明第46回 軍情人質第52回 偶遇祝暄第2回 回家第21回 計劃第27回 向沐黎坦白第40回 進宮第30回 離別之前第12回 沐黎的危機第1回 重逢第23回 再見顧傾城第48回 送離第4回 又見沐黎第37回 洞房談判第11回 偶遇故人第4回 又見沐黎第46回 軍情人質第37回 洞房談判第28回 計劃成功第8回 抗婚第49回 噩耗第12回 沐黎的危機第25回 風雨欲來第45回 給我時間第54回 補藥第2回 回家第5回 娶你過門第31回 離別番外之一顧傾城第34回 密信第15回 救治沐黎第33回 我不想娶親第21回 計劃第4回 又見沐黎第5回 娶你過門第27回 向沐黎坦白第27回 向沐黎坦白第53回 隨侍小兵第36回 成親第19回 楚爍寒第5回 娶你過門第29回 宇陽來使第5回 娶你過門第11回 偶遇故人第27回 向沐黎坦白第2回 回家第6回 劫持嬰兒第37回 洞房談判第49回 噩耗第44回 得救第59回 搶人完結第8回 抗婚第56回 生死一線第7回 你願意陪我嗎第46回 軍情人質第38回 洞房花燭夜第7回 你願意陪我嗎第45回 給我時間第28回 計劃成功第10回 離別第53回 隨侍小兵第32回 回京都第16回 情感升溫第35回 成親之前第52回 偶遇祝暄第18回 慫恿奪兵權第7回 你願意陪我嗎第14回 軍營第16回 情感升溫第42回 送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