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曹公公計害王家軍
劉書棠出馬戰秦壽
說楊猛爲報二弟、三弟之仇,獨自一人去洗劫聶明的營寨。當夜,楊猛率領百餘騎兵馬,前去劫寨。行了數十里路,便來到營寨外。楊猛看了看,見寨內安靜如初,空無一人。心想:“他們一定是睡着了,正是偷襲的好時機。”於是,率衆殺入寨中。
剛進去不久,只聽到一聲鑼響。四周火光沖天,喊聲大震。伏兵齊出,把楊猛百餘騎人馬團團包圍。人羣中,走出來聶明。聶明叫道:“楊猛,你的死期到了!”楊猛見是聶明大怒,掄斧去殺。不料,坐下馬腳一失,楊猛跌落下來。刀斧手一齊上前,將其剁成肉醬。手下部將,也全部被殺。殺死楊猛後,聶明收拾殘局,準備明日奪取城池。當夜無事。
第二天,聶明率軍來奪峰峰城。聶明在馬上高叫道:“楊家孤子,你那三兄弟已被我全部殺死。識相的,出城投降,饒你不死!”楊周不瞭解敵情,只好閉門不出。聶明在城下罵了半天,也不見楊周出兵。爲了安全起見,聶明只好退兵回寨。
在峰峰城中,楊周爲失去三位哥哥十分悲痛。但他並未完全沉浸在痛苦中,而是勵精圖治決心爲死去的三個哥哥報仇雪恨。一邊密謀計劃,一邊派一個細子去曹公公處求救。過了一夜,聶明率軍再攻峰峰城。士兵們因連吃勝仗,驕傲自滿志氣懈怠。楊周見後,抄起寶劍,率軍殺出城外。雙方互不對話,直接拼殺起來。楊聶二人混戰了一番,楊周詐敗而走,返回城中。聶明奪城心切,率軍殺入城去。
進入城中,城門突然關閉。聶明見已中計,急令軍隊出城。可是,所有出口都被封死。這時,城中伏兵四起。聶明手下士兵見後,慌了手腳,亂成一團。楊周從人羣中走了出來,叫道:“聶明,你殺了我三個哥哥,今日我要爲他們報仇雪恨!”說着,便去殺聶明。聶明見無路可走,只有拼死一搏。手下士兵,全無鬥志,無一人存活下來。聶明現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展平生武藝,力敵衆將。
衆人斬掉聶明坐下馬馬腿,聶明跳了下來,順手斬殺數十個兵卒。聶明一把大刀,使得出神入化。楊周及手下,都無法靠近他。激戰了一番,聶明已殺死楊周部下近百人。聶明邊殺邊退,楊周爲報殺兄之仇,也絲毫不放過他。直到袁國立、黃志文、陳澤奎三人的救兵來到,聶明才得以逃脫。
說袁國立、黃志文、陳澤奎三人奉曹公公之令,率領十萬兵馬去助楊周。楊周見袁、黃、陳三人救兵來到,急忙請入帳中,設宴款待。
這聶明被楊周打敗,孤身一人,尋找安身之地。心想:“峰峰離邯鄲很近,不如先回去把情況告知他們,再另想辦法。”說完,便回邯鄲去了。
說曹公公想一統天下,全天下的人都必須聽從自己的號令。爲了他最大的夢想準備着;於是,他派出去三個細子,用禮物和言語收買他們。藉助他們的手,除掉王衝這股頑敵。三個細子領命,各自去了。
細子甲行了數十里路,便來到斧頭幫大幫主鮑勇那裡。鮑勇幫主聞知使者來到,急忙出城迎接。鮑勇及手下會見細子甲,接入帳中。鮑勇賜坐與細子甲,細子甲毫不猶豫地坐下。
鮑勇問道:“使者來此何事?”細子甲說道:“我是奉曹公公之命,來與幫主結盟,共同對抗王衝這夥強敵。”鮑勇聽後,問道:“怎麼個結盟法?”細子甲說道:“斧頭幫原幫主呂飛被王衝這夥賊人所殺,又殺了幫內好幾位將軍。此等深仇大恨,怎能不報?如今,這夥賊人又侵州奪縣。佔了不少地方,威脅到公公的安全。爲了保大清國的穩定和百姓們的安全,萬望幫主出手相助。事成之後,必有重謝還能讓衆兄弟做官,這不一舉兩得也?”鮑勇問道:“什麼厚禮?”說着,細子甲便拿出十萬兩黃金,遞與鮑勇。鮑勇見到如此多的黃金,怎不動心。說道:“使者請回,黃金我收下了,你們的要求我也答應了。”說着,便設宴款待了使者。
細子乙行了數百里路,便來到天魔教教主黃彪那裡。黃彪教主聞知使者來到,便派手下去請。不多時,手下便請細子乙入帳,參見了黃教主。黃教主見使者來到不敢怠慢,便賜坐給細子乙。細子乙回禮,隨之坐下。黃彪問道:“使臣來此何干?”細子乙說道:“我是奉曹公公之令,委託教主一件事。”黃彪問道:“什麼事?”細子乙說道:“如今,天下混亂,盜賊四起。數王衝這夥盜賊最爲猖狂、規模最大。若消滅了王衝這夥狂徒,便可以實現教主的千秋大業,豈不美哉?”黃彪聽後,說道:“我與王衝這夥人素不相識,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爲何要消滅他們?更何況,我們最大的仇人是江南方密。”細子乙聽後,說道:“教主真是糊塗;若不除王衝這夥暴徒,日後必然威脅到教主的統治!”黃彪聽後,問道:“此話怎講?”細子乙說道:“王衝這夥暴徒一直想統一天下,公公力量有限,便來請黃教主幫忙。”黃彪問道:“怎麼幫忙?”說着,細子乙拿出來十萬兩黃金遞與黃彪。黃彪見後,有些猶豫。細子乙見後,說道:“教主若遲遲不下手,待王衝這夥暴徒長上翅膀,那可就晚了。”黃彪只收下五萬兩黃金,其餘五萬兩還給了細子乙。說道:“這五萬兩黃金還給公公,你們的要求我需要考慮一下,再做決定,使者請回吧。”說完,便送別細子乙。
細子丙行了數百里路,便來到江南方密那裡。守衛見使臣來到,忙進去通報。去了多時,守衛出來說道:“陛下有請。”說着,細子丙便隨守衛進去。左拐右轉,來到大殿上,參見“陛下”。細子丙擡頭見時,便見龍椅上坐着方密。方密身穿龍袍,頭戴皇帽。身邊還立着一個年少將軍和幾個護衛,個個威風凜凜。
方密開口說道:“使者來此何干?”細子丙說道:“我是奉曹公公之令,來與方大王結盟的。”方密聽後,問道:“結盟?”細子丙說道:“是的,如今天下混亂,盜賊四起。方大王佔據江南大部分地區,兵力雄厚,無人可敵。公公大人非常的敬重你,特派小人前來,與大王建立盟約。”說着,便拿出十萬兩黃金,遞與方密。方密接過,說道:“你們大清國壓迫我們多少年,我們這些人也是起來反抗的時候了。我們不需要你們的幫忙,你們也甭想與我們結盟。你們和我們,永遠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說完,便將細子丙轟了出去,那十萬兩黃金,被方密獨吞。細子丙見後,氣憤不已,只得回去通報。
在京城裡,三個派出去的細子,陸續地回來。細子甲和細子乙二人,都把結盟契約遞與曹公公。曹公公見後大喜,款待了甲乙二人。甲乙二人大喜,謝別了曹公公,各自回去。甲乙二人走後,細子丙把方密毀約沒收黃金之事告知曹公公。曹公公聽後大怒,正要率軍去討伐。細子丙攔道:“公公不要妄動,那方密離我們很遙遠。我們不遠千里,去討伐他們。一來糧草供給不足,二來軍士遠途行軍必然疲憊不堪。他們定早做好應戰準備,再‘以逸待勞’攻之,我軍必敗。依小人之見,公公應立即下詔。命天魔教教主黃彪爲征討先鋒,領軍去打方密。這樣,既能震懾他們。又能不費一兵一卒,逐漸瓦解。此不一舉兩得也?”曹公公聽後大喜,重賞了細子丙。隨即下令,派一個使臣去西南邊陲黃彪那裡令他發兵,征討方密這夥叛黨。使臣領命,獨自去了。
行了數千里路,纔到得楚雄城黃彪那裡。使臣入帳參見了黃教主,把所託之事一一告知。黃彪聽後,說道:“那方密佔我重慶,此深仇大恨怎能不報?”說着,便款待了使臣。當夜無事。
第二天,黃彪親自護送使臣遠行。別了使臣後,黃彪同衆將回城議事。回到城中,黃彪與衆將依次而坐。黃彪說道:“那方密霸佔重慶,此仇不得不報。方密的統治中心地區,在廣東龍川。方密野心勃勃,一直想吞併我教,稱霸江南。方密統治地區中,廣西百色兵力薄弱,防備空虛。我們便以此爲突破口,插入他們的心臟,就可直搗賊巢,大獲全勝。”說完,便問道:“誰可擔此重任?”話音剛落,只見帳下一人走出來。上前說道:“劉某願擔此重任!”黃彪視之,正是大將軍劉書棠。黃彪對劉書棠說道:“將軍此行,非同小可,一定要小心行事。”劉書棠說道:“此去不成,我決不回軍!”黃彪大喜,調十萬大軍與他。說着,吃下一杯酒,上馬出發了。
行了數百里路,方纔到得百色城十里之外。劉書棠看了看天空,已經漆黑一片。心想:“軍士行了百餘里路,人困馬乏。須歇息一下,明日再去應戰。”說着,便令軍士們坐下歇息。並安下了營寨,生火做飯,餵馬匹草料。
次日,劉書棠打點行裝。軍士們個個精神抖擻,毫無懈怠。行了十里路,便來到百色城下。百色城守將,是一個名叫秦壽的人。秦壽在城上見劉書棠率軍前來,急忙披掛上馬,領軍出城應戰。來到城外,秦壽一馬當先,揮劍喝道:“你們是什麼人,敢犯我朝邊境!”劉書棠說道:“我是黃彪教主手下大將劉書棠,奉命來剿殺你們這些反黨!”秦壽聽後大怒,拍馬舞劍,去殺劉書棠。劉書棠見後,拍馬舞槍,來戰秦壽。兩個人鬥了好幾個回合,不分勝敗。欲知勝負如何,請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