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百二十章:殺賊寇蕩平落雁峰

抗官狗攻破保安城

說王衝兵馬四散逃走,馮正鑫正要率軍擒他。趕至十里之外,王衝率軍殺了回來,將馮正鑫大隊人馬團團包圍。馮正鑫左衝右突,難以脫身,手下軍士全軍覆沒。馮正鑫與王衝等人混戰了數十個回合,身負重傷,最終,被亂軍所殺。斬了馮正鑫後,王衝兵馬火速趕往金鎖關。

來到關下,見到楊孫和楊彬已經佔領了關隘,竹杆上挑着守將馮錦博的人頭。楊孫命軍士打開大門,放王衝等人入城。原來,王衝知道馮正鑫性急,故意讓軍隊四散跑開。暗中讓楊孫帶着人馬偷襲金鎖關,來個出其不意。楊孫先派幾個手腳麻利的小軍,偷度過去在關下堆草放火。守將馮錦博見關下失火,急忙派人去滅火。就在馮錦博首尾不能相顧之時,楊孫率軍攻關。軍士們手忙腳亂,來不及應對,死傷大半。馮錦博見勢不妙,急忙下令關閉大門。楊孫軍中飛出來一支暗箭,射穿了馮錦博的腦門,鮮血和腦漿飛濺而出,當場斃命。楊孫大軍攻入金鎖關,割下了馮錦博的腦袋,挑在竹杆上。王沖和楊孫二人,在寨中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王衝說道:“金鎖關一破,就剩下東峰、中峰、西峰和南峰四座主峰。賊人的老巢就在南面的落雁峰上;我們可兵分兩路,你帶領一隊人馬,去攻打東峰和中峰;我帶一隊人馬,去攻打西峰和南峰!”分調已定,各自去了。

說楊孫率領軍隊來攻打中間的玉女峰;鎮守玉女峰的是馮家第八子馮明碩,使一杆槊槍。馮明碩舞槊帶兵下山,指着楊孫罵道:“你們這夥草賊,殺了我不少兄弟和手下,今日我要爲他們報仇!”說着,舞槊前去刺殺楊孫。楊孫陣上,孤獨劍路遙舞劍來鬥馮明碩。兩個人大戰了數十個回合,馮明碩詐敗逃走。路遙見後,便追了過去。馮明碩待其靠近時,驟然轉身刺向路遙。路遙眼快,側身閃過。馮明碩見沒刺死路遙,越發憤怒,又來與他廝殺。兩個人又苦鬥了數十個回合,不分勝敗。楊孫見後,怕路遙有閃失,便收兵安營;馮明碩見後,也收兵回山。

楊孫在行營中冥思苦想,商議如何攻破玉女峰。其弟楊彬見後,諫道:“兄長,我近聞這馮明碩最要面子,不願受半點屈辱。我們何不將計就計,用言語激怒他。待其出山,再一網打盡!”楊孫聽後,大喜道:“此計甚妙!”說着,便派人去山下辱罵。楊孫知道馮明碩善使陰招,爲了不出意外,他親自觀戰。

次日清晨,楊孫率兵馬親自來到陣前觀戰辱罵。馮明碩不甘受辱,便領軍下山迎敵。楊孫見後,對馮明碩嘲笑道:“明碩小兒,你敢過來捉我嗎?”馮明碩見後大怒,便率軍殺了過去。楊孫見後,且戰且走。馮明碩率軍追了幾裡,忽然覺得不太對勁兒,急忙轉身回去。楊孫見後,心中暗自有底,不去追趕。馮明碩正奔回間,從山谷裡閃出一隊人馬來。馮明碩定眼一看,正是昨日與自己交戰的路遙。馮明碩的人馬,已被路遙的人馬團團圍住,難以脫身。路遙見後,叫道:“明碩小兒,你的末日到了!”馮明碩見後憤怒,舞槊去殺路遙。二人鬥了數個回合,馮明碩怕山寨失守,便隔開路遙的兵器,去救山寨。路遙見後,拈弓搭箭,對準馮明碩後腦正中。“颼”地一聲,飛射而出。馮明碩一聲慘叫,鮮血和腦漿瞬間噴涌而出,應聲而倒。隨即趕來的楊孫與路遙一起,剿滅了馮明碩殘餘兵力,佔領了玉女峰。楊孫在玉女峰山寨中,商議下一步進攻朝陽峰的計劃。

第二天,楊孫率領大軍進攻華山第二大主峰——朝陽峰。這朝陽峰高兩千零九十九丈,守將是馮家第四子馮嘯天,善使雙刀,世人不懼。馮嘯天聞知楊孫大軍來攻山,急忙調集軍馬下山迎敵。楊孫對馮嘯天說道:“你們已經時日不多了,儘快繳械投降,可饒你們不死!”馮嘯天見後大怒,揮舞雙刀,去殺楊孫。楊孫陣上,箕水豹佘魁揮舞短刀,來擋馮嘯天。兩個人大戰了數個回合,不分勝敗。心月狐許貢見後,怕佘魁有閃失。揮舞鋼刀,夾攻馮嘯天。馮嘯天力敵二將,毫無懼色。三個人在陣前苦鬥了數十個回合,也未見分曉。楊孫爲了以防萬一,便收兵紮寨。馮嘯天見了,也收兵回山。楊孫在朝陽峰幾裡外博臺下駐紮。

深夜,楊孫在寨中正與衆將商議對戰計劃。正商議間,忽聽見外面有打鬥的聲音。楊孫把守衛叫進來,問道:“外面何事吵鬧?”守衛說道:“不知道哪兒來的一隊人馬,正在追殺一個人。”楊孫聽後,便同守衛出去看看。楊孫來到外面,見一夥人正在圍攻一個獵戶模樣的人。那個獵戶模樣的人,看似已身負重傷。那行兇的一夥人,正要殺人滅口。楊孫見後,大吼一聲,率領人手衝了過去。那一夥人見來了幫手,便四散跑開了。楊孫將那個獵戶救起,進寨療傷。大約過了兩個時辰,那個獵戶漸漸地醒來。獵戶環顧了一下四周,問道:“這是哪兒,你們是誰?”楊孫說道:“我們是王衝頭領的部下,我姓楊名孫,那你叫什麼名字?”那獵戶說道:“我姓龍雙名平海,是此處的獵戶。”楊孫問道:“那些是什麼人,爲何要追殺你?”龍平海說道:“那些人是馮嘯天副將閭丘山暮的手下,他們佔了華山之後就把我們這些獵戶驅趕出去。我們習慣了狩獵的生活,不願意離開。他們又向我們索要賦稅,每人一百兩文銀。我們不肯交,他們就對我們瘋狂地殺戮。他們人多勢衆,我們只好忍氣吞聲。前些日子,他們讓我們做他們的奴隸。我們實在忍受不了,便聯合起來反抗他們。”楊孫說道:“馮家人燒殺搶掠,霸佔華山;如今,他們氣數已盡,終歸黃土。你們人數有限,難以敵過他們。你們若不嫌棄,可歸順我們,一同對付這夥惡寇!”龍平海聽後,沉默了片刻。說道:“我們自在慣了,不願被人管制!”楊孫見後,哀嘆了一聲。說道:“好吧,人各有志,我們也不勉強你。你們若有什麼困難,可以來找我們!”說完,便放龍平海離開了。龍平海走後,衆將問道:“楊頭領,爲何要放此人走?”楊孫說道:“俗語講‘強扭的瓜不甜’,他是一個獵戶,自然不會輕易地歸順我們。”衆將又問道:“那頭領爲何要救他?”楊孫說道:“你們忘了嗎他是一個獵戶,一個獵戶必定對此處地形瞭如指掌。只要有了他,不愁華山不破。”衆將又問道:“可是萬一他不跟我們合作怎麼辦?”楊孫說道:“這個簡單,我們來一個‘坐山觀虎鬥’,等待魚兒上鉤!”衆將聽後不解,問道:“頭領,‘坐山觀虎鬥’是什麼意思?”楊孫說道:“待時機一到,你們自會明白!”衆將見後,便也不再過問了。

說獵戶龍平海被楊孫等人所救,楊孫勸龍平海歸順。龍平海過慣了無拘無束的日子,身邊又有許多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所以便離開了。龍平海回到自己與兄弟們聚集的迎陽洞,與衆兄弟們相見了。衆獵戶見龍平海晚歸,便問其緣由。龍平海便把被楊孫等人所救之事,一一告知衆獵戶。衆獵戶聽完,個個躊躇不定。有幾個獵戶說道:“江湖上多聞王衝頭領除暴安良、殺富濟貧,是個百姓擁護和愛戴的好人。馮家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不如去投奔他們如何?”龍平海見後,猶豫了片刻。說道:“不是我不想投奔他們,只是我們過慣了無拘無束地生活,不願被人管制!”衆獵戶說道:“大哥,如今馮家人佔了華山,斷了我們的生活。若不盡快將他們消滅,我們何以生存和安身?”龍平海聽後,沉默不答。

衆獵戶正在洞中議論間,忽有手下跑來報說:“大哥不好了,閭丘山暮帶兵殺來!”龍平海聽後,急忙調集手下抄上兵器,出洞迎敵。來到洞口外,只見軍隊中走出來一個人,正是閭丘山暮。龍平海見後,對着閭丘山暮說道:“閭丘山暮,你爲何總對我們窮追不捨?”閭丘山暮說道:“你們這夥無知的獵戶,這整座華山都是我們的人,你們還不知好歹,頑強抵抗。識相的,快快繳械投降,要不然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龍平海見後大怒,率領手下與閭丘山暮拼殺。閭丘山暮見後,也率領大軍將龍平海及手下團團圍住。雙方激戰了一番,塵土飛揚,士兵屍橫遍野。龍平海的數十個手下,已經陣亡,只剩下他和幾個手下還在堅持。他爲了保存實力,便躲進了迎陽洞中。閭丘山暮見後,勸道:“你們已經無路可走,如再不投降就送你們上西天!”龍平海見後不答,躲在山洞裡不出。閭丘山暮見後,便派幾個手下拿來乾草木條堆在洞口處,拿過來火把扔到了乾草堆上,火舌迅速竄了上來,將洞口吞噬,滾滾濃煙涌入洞中。躲在洞裡的人,被濃煙包圍。大火燒了一個多時辰,才完全熄滅。閭丘山暮準備率領手下,進洞搜尋龍平海的屍首,好回去請功。這時,一隊人馬從不遠處殺來。閭丘山暮顧不上找龍平海,奮力抵擋殺來的救兵。閭丘山暮殺了一陣,怕抵擋不住,自撤兵逃走了。那些趕來的救兵,便去山洞裡尋找龍平海的屍體。那些人找到龍平海後,擡回營中救治。

大約過了三個時辰,龍平海逐漸從昏迷中甦醒過來。他環顧四周,問道:“這是哪兒?”其中一個人說道:“你在我的大營裡。”龍平海仔細一看,正是前日救自己的楊孫。龍平海急忙起身要拜,楊孫便將他扶起來。龍平海拜謝道:“多謝楊頭領又救了小弟一命!”楊孫說道:“不用客氣,咱們已是一家人了。”龍平海看了看,問道:“我的那些兄弟呢?”楊孫嘆道:“已經全部陣亡了!”龍平海聽後,如晴天霹靂一般。楊孫告訴他說:“自從你走了之後,我便一直派人暗中跟蹤你。果然不出我所料,馮家人要殺你們滅口。當時,本想挺身救你們。我們只有幾個人,又不知敵軍的底細,所以沒有冒然出擊。不一會兒,見他們放火燒山洞,纔回去帶大軍前來相助,救你回來。”龍平海聽後,拜謝道:“楊頭領的大恩大德,小弟莫齒難忘。可那馮家人殺了我手下兄弟,此仇不報難消我心頭之恨。我要親手殺了閭丘山暮,爲我死去的兄弟報仇!”說着,便起身抄起兩把短刀,孤身去刺殺閭丘山暮。衆人上前阻攔,都抵擋不住。衆人見後,便問楊孫怎麼辦?楊孫見後,說道:“既然他執意要去,就讓他去吧!”衆人見後,勸道:“頭領不可賭一時之氣,這樣會葬送了他的性命!”楊孫見後,說道:“你們不懂,我正是利用龍平海的剛烈魯莽來震懾他們,挫敗他們的銳氣!”衆人見後,反問道:“可是龍平海畢竟是一個人,怎能敵得過他們?”楊孫說道:“這個簡單,陳振、佘魁和許貢你們三人化裝成敵方士兵,待龍平海與馮家人決鬥,便趁亂混進寨中。一來,可以打探敵方情報;二來,可以暗中觀察龍平海的一舉一動。”陳振、佘魁和許貢三個人領命,自去準備了。楊孫又叫來路遙和華新,帶一千人馬在朝陽臺下埋伏救應。路遙和華新領命,自率軍去了。其餘將士,俱都留守寨中聽用。

龍平海爲報私仇,孤身一人闖入敵軍大營。此時,假扮敵軍的陳振、佘魁和許貢三個人,已成功地混進寨中。敵軍見龍平海的闖入,慌忙報知馮嘯天和閭丘山暮。閭丘山暮上前諫道:“四大王,區區一個小毛賊不需要您親自動手,我帶幾個手下幫你擒住便是!”說完,抄起三尖兩刃刀,帶數十個手下去捉龍平海。龍平海在亂軍中廝殺,所向披靡,敵軍如山倒一般。閭丘山暮見後,揮刀帶兵圍攻龍平海。混戰了一番,終因寡不敵衆,龍平海被亂軍活捉。閭丘山暮收兵,押着龍平海來見馮嘯天。馮嘯天見後,斥道:“龍平海,你也有今日的下場!”龍平海反駁道:“馮嘯天我告訴你:別讓我活着,只要我有一口氣在,就會來找你們討賬!”馮嘯天見後,便叫人把龍平海押入死牢,嚴加看管。閭丘山暮見後,問道:“四大王,爲何不處死他,反而把他關押起來?”馮嘯天說道:“此人與自由教反賊楊孫關係密切;我不殺他,是爲了引這夥反賊上鉤。他們殺了我不少手下和兄弟,我要將他們一網打盡!”閭丘山暮見後,問道:“四大王,咱們下一步該怎麼辦?”馮嘯天說道:“我們且按兵不動,先摸清他們的內部情況再說。”閭丘山暮見後,心裡明白了。說道:“四大王,這件事包在我身上!”說着,便派兩個精細小軍去敵營摸情況。他暗自吩咐小軍道:“你們兩個借摸情況之機,刺殺楊孫割下首級。敵軍無主,必然大亂。事成之後,你們兩個便發個信號,我便率軍來策應。”兩個小軍領命自去了。陳振、佘魁和許貢三人得知後,急忙出寨報知埋伏在不遠處的路遙和華新。二人聽後,大吃一驚。便派兩個小軍繞開行兇的刺客,去大營中通報。

楊孫聞知後,大驚失色。其弟楊彬見後,問道:“哥哥,我們該如何應付?”楊孫說道:“我們可將計就計,引誘他們上鉤。”楊彬聽後,心中已經明白了,自去準備。那兩個敵軍的刺客,潛入大營打探情況。進入大營之後,竟然沒有人把守。兩個奸細面面相覷,忽然覺得不對勁,便闖進了楊孫的臥房。見楊孫正在牀上熟睡,抽出匕首,奔至牀邊,一頓猛刺。刺了數十下,一動不動。掀開被子一看,方知中了奸計,正要轉身逃走。霎時,鑼聲齊響,火光通明。從外面衝進來一夥人,手持刀槍,將兩名刺客牢牢地抓住。從人羣中,走出來兩個人。定睛一看,正是楊孫和楊彬。楊孫見後,便叫手下押解兩名刺客至營上聽用。

楊孫問道:“你們是誰,爲何要刺殺我?”兩個刺客閉口不答。楊孫見後,反問道:“閭丘山暮派給你們什麼重要的任務?”兩個刺客見後,吃了一驚,也沒有開口說話;楊孫見後,便命手下將兩個刺客鬆綁要放走他們兩個。衆將見後,把兩個刺客攔住不讓走。反問道:“楊頭領,爲何要放走他們兩個?”楊孫見後,說道:“他們是馮家人的手下,我不想被別人恥笑,放他們兩個走吧!”衆人苦攔不住,只好放他們兩個走了。兩個刺客得以逃脫,一溜煙地跑了。

兩個刺客走後,衆將便責怪楊孫。楊孫說道:“將士們勿慌,我這只不過是利用他們兩個去震懾馮家人而已。”衆將見後不解,便問道:“頭領何出此言?”楊孫說道:“我想這兩個刺客的行動,馮嘯天定還不知曉。閭丘山暮爲搶頭功,一定不會讓別人或更多人知道。這兩個人回去通報,就會暴露身份。閭丘山暮見二人行動失敗,一定會殺了他們滅口,不敢輕舉妄動。我們便可在其中做手腳,從而救出龍平海。”衆將聽後,問道:“什麼辦法能救出龍平海?”楊孫便把一個絕妙之計獻上。

兩名刺客行刺失敗,跑回去通報閭丘山暮。閭丘山暮見二人失敗大怒,怕走露風聲,便把兩名刺客殺害。閭丘山暮見自己的暗殺行動已被敵人知曉,不敢再派人去了。一個手下見閭丘山暮悶悶不樂,便上前勸諫道:“將軍,紙終究包不住火,我們何不先下手爲強!”閭丘山暮見後,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那個手下說道:“將軍揹着四大王派人暗殺楊孫,又怕暴露殺了兩個隨從。將軍秘不通報,想矇混過關。但是,這裡畢竟是馮家人的地盤,到處有他們的爪牙。一但馮嘯天知道,定會殺了將軍,以絕後患。將軍若不想吃此苦果,就必須主動出擊。”閭丘山暮問道:“該用什麼辦法?”那個手下說道:“我們可借楊孫之手,去除掉馮嘯天。”閭丘山暮見後,問道:“我派人去刺殺他未成,現在又借他們之手除掉馮嘯天,不是自尋死路嗎?”那個手下說道:“這個不難,我們可將此事嫁禍給馮嘯天,說明緣由,獻上兩名刺客人頭。只要我們有誠意,不愁他不相信。”閭丘山暮聽後,問道:“誰能當此重任?”那個手下說道:“爲表現我們的誠意,需派一個能言善辯之士!”閭丘山暮問道:“是誰?”那個手下便把此人說了出來。這個細子領命,自去楊孫營中說服。

細子到了楊孫營中,將求助信和那一百兩賞金遞給楊孫。楊孫打開仔細地讀過,說道:“你們將軍的好意我心領了,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出手幫助的!”說完,便收下了一百兩賞金。楊孫賜給那細子五十兩文銀,打發他走了。那細子走後,楊孫便與衆將商議對策。楊彬說道:“哥哥,這是敵人的‘借刀殺人’之計,通過我們來奪取他們的利益!”楊孫見後,問衆將道:“你們衆將,有何看法?”房日兔華新說道:“頭領可將計就計,先順從他們。待救出龍平海之後,可另做打算。”楊彬說道:“我們可寫一封密信遞到馮嘯天手中,說閭丘山暮叛變投敵,我們的內線在其中大肆宣揚。馮嘯天對閭丘山暮起了疑心,相互爭鬥,我們便可趁機救出龍平海。”楊孫聽後,便寫了封書信派一個密探送去。

在大營中,馮嘯天見楊孫等人久不出戰,心中甚是疑惑。正躊躇間,只見守營軍士闖進來,將一封密信遞到馮嘯天手上。馮嘯天打開密信一看,大驚失色。自罵道:“好你個閭丘山暮,竟敢叛變投敵,救走龍平海!”說着,便派人將閭丘山暮叫上營中。不一會兒,閭丘山暮應邀來到大營上。他剛邁進大營門口,就被預先埋伏在那裡的士兵擒住,捆個結實。閭丘山暮弄不明白,便問馮嘯天道:“馮頭領,你爲何派人抓我?”馮嘯天怒斥道:“你勾結敵寇,想殺我滅口救走龍平海。如此野毒之人,豈能讓你留在這世上!”說完,便喝令手下推出去斬首。閭丘山暮大叫冤枉,但還是被砍了腦袋。這閭丘山暮本想借楊孫之刀殺掉馮嘯天,以絕後患;不想,卻被楊孫之刀親手殺掉。

閭丘山暮被殺的消息迅速地傳開了;楊孫聞知後,便與衆將商議怎樣救出龍平海。楊孫說道:“這閭丘山暮被我們除掉,解決了一個屏障。但他只不過是一個小嘍囉,起不到什麼太大的效果;而真正的主將是馮嘯天,統領一萬五千兵馬。若能把他除掉,便可一舉摧毀朝陽峰上所有的敵軍!”衆將聽後,都各自思考破敵之計。楊彬尋思了一會兒,說道:“何不用‘擒賊擒王’之計破之?”楊孫聽後,問道:“什麼是‘擒賊擒王’之計?”楊彬說道:“古人云:‘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一支軍隊的將領,擔負決策指揮的重任,是主心骨。若被擒拿、殺傷或消滅,那麼軍隊就會陷入羣龍無首的境地,頃刻間喪失向心力和戰鬥力。只要我們除掉了馮嘯天,朝陽峰不攻自破!”說着,便把計策一一告知衆將士。

第二天,楊孫率軍來打朝陽峰。馮嘯天聞知後憤怒,率領全營將士出去迎敵。楊孫見後,揮舞雙刀,親自迎戰馮嘯天。馮嘯天見楊孫親自出馬,他也親自出馬相敵。剛交手不到幾個回合,就有小軍跑來報說:“將軍不好了,囚牢裡暴動,龍平海跑了出來!”馮嘯天聽後大驚,隔開楊孫的兵器,去救監牢。楊孫見後,便率軍追了過去。來到監牢門口,馮嘯天見到地上都是士兵們的屍體,龍平海也被楊彬等人救了出來。馮嘯天不敢戀戰,望朝陽臺下帶兵逃竄。手下士兵已所剩無幾,只有幾個貼身隨從。奔逃了幾十裡,馮嘯天的殘兵躲進了朝陽臺一棵大樹下歇息。剛坐下不久,只聽一聲鑼響,從林子裡殺出一隊人馬來。馮嘯天驚慌失措,匆忙起身應戰。忽地叢樹上張開一張大網,將馮嘯天全部罩在裡面,束手就擒。他的幾個隨從和士兵,被對方的暗箭射中,無一倖免。埋伏在那裡的路遙和華新,押着馮嘯天去見楊孫。

楊孫和楊彬佔領朝陽峰,整點兵馬。這時,路遙和華新押着馮嘯天會見楊孫。楊孫見後,說道:“馮嘯天,你處心積慮地算計,還是落在我的手上!”馮嘯天斥道:“少廢話,來吧!”楊孫打了個手勢,士兵便將馮嘯天拉出去斬首。殺了馮嘯天后,楊孫又派人把龍平海叫上來,龍平海被幾個手下攙扶着而來。楊孫見後,問道:“龍平海,你好些了嗎?”龍平海“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哭拜道:“小弟不知好歹,經常讓恩人陷入困境,小弟愧對恩人的救命之恩!”楊孫見後,急忙上前親自將他扶起來。說道:“你我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氣!”龍平海見楊孫如此大義,心甘情願地歸順於他。楊孫成功地運用了“欲擒故縱”之計,感化了龍平海。使他心服口服,對下一步佔領落雁峰奠定了基礎。

當日,楊孫接到王衝派人送來的密報。楊孫打開一看,愁眉不展。衆將見後,問道:“楊頭領,信中所寫何事?”楊孫說道:“衝兒在信中寫道:‘他的兵馬在三峰口外受到阻擋,無法前進’。”楊彬聽後,說道:“通向三峰口就必須經過蓮花橋;如今,敵人拆毀了橋樑,我們如何能過得去?”楊孫問衆將道:“你們幾個有何看法?”衆將不語,默默地沉思。龍平海見後,心生一計。說道:“楊頭領,小弟有一計,可解此難題?”楊孫聽後,急忙問道:“平海賢弟,是何妙計?”龍平海說道:“此計喚作‘暗度陳倉’之計!”楊孫聽後不解,便問道:“什麼是‘暗度陳倉’之計?”龍平海說道:“通往三峰口不單隻有蓮花橋這條路,還有一條路可直插敵營;不過,這條路非常繞遠,中間還有一個長空棧道。此計是故意向敵方暴露我方的軍事行動,採取正面佯攻。這是用來迷惑敵人的手段;當敵方的兵力被我們牽制後,我方則趁虛而入,發起奇襲。”楊孫聽後,便問道:“誰能擔此重任?”龍平海說道:“此間山路我熟悉的很,就讓我去吧!”楊孫說道:“可你的傷勢還沒有完全癒合,萬一有什麼閃失怎麼辦!”龍平海說道:“頭領對我有恩,我豈能坐視不管,這一點兒小傷不算什麼!”楊孫聽後,十分感動。說道:“我派一個頭領與你同去。”龍平海說道:“敵人大多數認識幾位頭領,不方便出兵。敵人不認識我,偷襲很容易!”楊孫見後,叮囑道:“平海賢弟,一定要多加小心呢!”龍平海說道:“頭領放心吧!”說完,楊孫分給他一千兵馬。龍平海接過這一千兵馬,自去了。楊孫便帶上手下,前去幫助王衝。

不提龍平海帶兵去偷襲三峰口敵營,只說楊孫率軍來幫助王衝。自在金鎖關分開之後,兵分兩路。楊孫率軍攻打玉女峰和朝陽峰;王衝帶兵攻打西峰和落雁峰;現如今,玉女峰和朝陽峰已被楊孫等人攻破,只剩下最後兩座主峰。王衝兵馬還未到三峰口蓮花橋外,敵寇就事先拆毀了橋樑,把王衝大軍阻擋在蓮花橋對岸。王衝曾派人打探過,沒有別的出路。楊孫率軍入帳,會見王衝。王衝便把困在三峰口外之事,一一告知楊孫。楊孫見後,說道:“衝兒不必着急,我已經派人去了,咱們先修好橋樑再說!”王衝聽後不解,便問道:“父親此話什麼意思?”楊孫見後,悄悄地對王衝說道:“我已經派人帶兵偷襲敵營,爲了不讓對手起疑心,我們必須裝給他們看!”王衝聽後,明白點了,便讓手下們去修補橋樑。

駐守三峰口的是馮家次子馮博偉,使一把長柄大刀,萬人不懼,他奉命鎮守三峰口;馮博偉聞知王衝率軍來打西峰,事先拆毀了唯一通往西峰的路徑——蓮花橋。現在,王衝又與楊孫聯手修補橋樑,準備在此通過。馮博偉派人秘密監視王沖和楊孫的一舉一動,又在蓮花橋對岸安插重兵連夜把守。

說龍平海奉命帶兵去偷襲三峰口敵營,趕至通往三峰口長空棧道岔口處,與馮家第三子馮晨陽軍隊相遇。馮晨陽見後,用手中寶劍指着龍平海斥問道:“你是什麼人?”龍平海說道:“我叫龍平海,奉命來取你的項上人頭!”馮晨陽聽後大怒,揮舞寶劍,來殺龍平海。龍平海也不甘示弱,掄起大刀,去戰馮晨陽。兩個人大戰了數十個回合,龍平海有傷在身,不敢久戰。隔開兵器,自退兵十里外暫歇。馮晨陽見龍平海沒有什麼能耐,暗自冷笑,自帶兵把守這條通往三峰口軍營的要道。

龍平海退兵十里之外暫歇,他自言自語說道:“沒想到,在這條路上也有重兵把守。若不盡快到達三峰口軍營,我軍會蒙受巨大的損失,自己也會成爲千古罪人!”爲突破馮晨陽的把守,龍平海冥思苦想。琢磨了一陣子,他心生一計。他讓手下到處散佈謠言說:“龍平海是個山野村夫,只會打獵,毫無謀略。如今,要殺了馮家人佔領整個華山。只可惜舊傷發作,不能征戰。他要派人去通知王沖和楊孫的大隊人馬前來,一同殺光馮家人,稱霸整座華山!”說着,龍平海便僞造了這封求助信,派一個腿快的士兵,故意在馮晨陽鎮守的棧道外經過,讓他們看見。爲了不讓馮晨陽起疑心,龍平海按兵不動。

馮晨陽正在行營內歇息,手下士兵輪流看守棧道口,絲毫也不放鬆。忽地,守軍發現有可疑的人經過。守軍見後,正要過去盤問。不想,那人拔腿就跑,扔下了一封書信。守軍追過去之時,那人已跑的無影無蹤了。守軍拾起那封書信進營通報;馮晨陽打開書信仔細一看,大吃一驚。原來,龍平海不出戰是在等援兵。倘若,他與王沖和楊孫聯手,我們如何抵擋得住?信中說:“他舊傷發作,不能征戰。”爲了慎重起見,馮晨陽派人一連幾日去打探龍平海的虛實。在此期間,雙方都未曾動過兵。經過連續幾日的打探,馮晨陽認定龍平海已病入膏肓,不久便離開人世,對他漸漸放鬆了警惕性。龍平海覺得時機成熟,便又心生一計。

三日後,龍平海暴病而死,他的手下給他放進一口大棺材之中,大張旗鼓地奔喪。馮晨陽聞知後,心中大喜,便派人去劫龍平海的棺材。爲了萬無一失,他親自帶人去劫。那些龍平海的手下見馮晨陽來劫棺材,撇下棺材,各自逃命去了。馮晨陽劫獲龍平海的棺材,打開一看,吃了一驚,乃是一口空棺材。自己方知中了奸計,急忙調兵回去,去看棧道行營。來到行營外,只見已被龍平海軍隊佔領。龍平海呵斥道:“馮晨陽,還不繳械投降!”馮晨陽大怒,揮舞寶劍,來殺龍平海。雙方苦鬥了數個回合,龍平海一刀砍了馮晨陽。他的手下士兵見無主將,俱都繳械投降。龍平海整點軍馬,望三峰口敵營進發。這次,龍平海採用了“順手牽羊”和“調虎離山”兩條計策。通過散佈謠言來麻痹馮晨陽;再用假死的方法,讓馮晨陽主動脫離堡壘。龍平海迅速帶兵佔領了行營,使他首尾不能相顧。他在極短的時間內,扭轉了戰局,爲下一步計劃做鋪墊。

行了十里多路,迂迴到了將軍樹岔口。這將軍樹岔口是個重要之處;向西通往西峰巨靈足;向東直抵三峰口。龍平海先把一小部分兵馬,安插在將軍樹岔口處埋伏。只顧觀察,不準輕舉妄動。那些都是王沖和楊孫手下的兵,自會服從命令。自己帶着另一部分士兵和馮晨陽的手下降兵,去偷襲三峰口軍營。

馮家次子馮博偉鎮守三峰口軍營,他在蓮花橋橋口處安插重兵,嚴密監視王沖和楊孫等人的一舉一動。就在馮博偉大意之時,龍平海率領奇兵殺入三峰口軍營。馮博偉着實大驚失色,急忙調集人手抵抗。龍平海未等他出手,首先一刀,削掉了馮博偉的腦袋。手下見後,大驚失色。龍平海帶兵誅殺一陣,軍營守軍全軍覆沒。龍平海率軍趕至蓮花橋橋口,勸守橋軍隊投降。守橋軍隊不但不投降,還殊死抵抗。龍平海率領人手,與他們展開決戰。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全殲敵軍。龍平海殲滅所有敵軍之後,迅速派人修補橋樑。經過衆人的共同努力,終於把橋修好,順利地通過,徹底佔領了三峰口。龍平海提過來馮晨陽和馮博偉二人的腦袋,參見了王衝及衆頭領。王衝說道:“久聞龍平海大名,今日連誅二將,幫助我軍順利通過蓮花橋,佔領三峰口。功勞不小,應當重賞!”說着,便重金賞賜了龍平海。龍平海見後,急忙推回去道:“替教主效命乃是份內之事;如今,華山未破,軍隊急需這些物資,還是留給隊伍吧!”王衝見後,稱讚道:“沒想到平海兄弟,還如此大義!”

王衝與龍平海正說話間,忽有小軍跑來報說:“啓稟教主,楊孫頭領病重,速去觀看!”王衝聽後大驚,急忙與衆人前去觀看。來到後營,坐在牀榻邊,握着楊孫的手。問道:“父親,你感覺怎樣?”楊孫聲嘶力竭地說道:“衝兒,我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即將離開人世。只可惜,未能突破華山天險與兄弟們一同並肩戰鬥了!”王衝見後,緊握住養父的手。哭道:“父親,不要說喪氣之話,擾亂軍心!”楊孫把龍平海叫了過來,問道:“平海賢弟,你的傷好點兒了嗎?”龍平海說道:“承蒙楊頭領關心,已經差不多快好了。”楊孫說道:“平海賢弟,你是個敢於拼搏的人,幫助我軍渡過了難關。現在,我已經時日不多了,軍隊不可一日無主;你若不嫌棄,我把兵權交給你如何?”龍平海及衆人聽後大驚,都對視着龍平海。龍平海對楊孫的這番話很驚訝,推脫道:“楊頭領請收回此話,我是一個貧賤的獵戶,毫無大志,沒有什麼太大的功勞。更何況,我只不過是一個半路上的降兵,比不上衆兄弟們與王教主同生共死過,難以服衆,承擔不起此重任!”楊孫見後,自知龍平海的心思。說道:“平海賢弟,你爲了使老百姓不受欺壓,能敢於同馮家人抗爭。爲替兄弟們報仇,能獨闖虎穴。就憑這一點,很值得表揚!”龍平海說道:“楊頭領,我自幼以打獵爲生,自在慣了。我也從未想過將來會當什麼首領,家財萬貫。自楊頭領救了小弟一命,小弟沒齒難忘。小弟也曾聽人說起,自由教教主及手下將領英勇大義。怎想,今日爲了一個虛名和利益你爭我奪,令小弟很失望。楊頭領若還用名利誘逼我,小弟只有一走了之!”楊孫見後,說道:“既然平海賢弟不願意,我也不逼你。你和衆人先下去,我有話單獨要跟王衝教主說!”說完,龍平海便與衆人一同退出去了。

衆人退出去之後,房裡只剩下王衝、楊孫和楊彬三個人。楊孫對王衝說道:“衝兒,龍平海是個奇才,應當重用。況且,他自幼在華山上打獵,對山勢和路徑瞭如指掌。有他在,不愁華山不破!”王衝聽後,反問道:“可是,剛纔他不是說過不願意當什麼首領嗎?”楊孫說道:“衝兒,你不是很瞭解他;他生性耿直,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若讓他投降,決不可硬來!”王衝問道:“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楊孫說道:“這下一步的計劃,就要靠你和龍平海兩個人了。”王衝聽後,似乎明白了什麼。說道:“父親,那我先告退。若有什麼事情,可派人來找我。”說完,便離開了楊孫的行營。

王衝獨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行營中,苦思冥想。王衝把龍平海一個人叫來,商議下一步的進攻計劃,龍平海如約而至。王衝對龍平海說道:“平海賢弟,楊頭領和我一同商議。下一步進攻西峰之事,由你來當大將軍,率領隊伍出征。我知道,你是一個喜歡自由自在的人。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軍不可一日無主。如今,馮家人獨霸華山,欺壓百姓。他們又害死了你的手下衆多兄弟,是你我共同的敵人。只要你幫助我們拿下華山,我就允許你回家過自在的日子!”龍平海見後,說道:“王教主,不是我不願意爲官。只是我一個獵戶出身,沒有建什麼大的功勳,怕手下兄弟們嫌棄我!”王衝聽後,笑道:“平海賢弟,這個不用擔心,我自會跟兄弟們說的。只要你心誠,就不怕成不了大事!”說完,王衝便與龍平海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第二天,王衝與龍平海兵分兩路:一路由王衝率領,從三峰口出發,正面直抵西峰賊巢;另一路由龍平海親自率領,從三峰口出發,會合將軍樹上的伏兵。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偷襲西峰賊巢後方之地——巨靈足。

西峰守將由馮家長子馮宇軒鎮守,使一把長柄大斧,萬人不懼。王衝率大軍來攻打西峰,馮宇軒奮勇抵抗。兩個人激戰了數十個回合,不分勝敗。二人正激戰間,忽有小軍跑來報說:“不好了大將軍,後營失火了!”馮宇軒聽後大驚,隔開王衝的兵器,急忙調兵回去解救。王衝見後,便率軍殺了過去。馮宇軒帶兵趕到巨靈足後方行營,只見行營已成一片火海,火勢很猛。在火場裡出現了一個人,仔細一看,正是龍平海。龍平海呵斥道:“馮宇軒,還不束手就擒!”後面,王衝軍馬又趕了過來。兩隊人馬將馮宇軒團團圍住,絲毫也不放鬆些。馮宇軒見大勢已去,孤軍難立。便抽出腰刀,自刎而死。他的那些手下,也俱都投降了。這次西峰一戰異常的順利,不損一兵一卒,不費一槍一炮,就佔領了西峰。王衝與龍平海整點軍馬,準備下一步進攻南面的落雁峰。

第二天,王衝與龍平海合兵一處,齊力攻打華山最後一個屏障——落雁峰。這落雁峰周圍佈滿了重兵,機關重重,一舉難攻。當日,王衝與龍平海在山下叫戰。守將乃是馮家的二頭領馮元浩,擁兵一萬五千人馬,個個英勇善戰。馮元浩聞知王衝與龍平海率軍來攻打落雁峰,便調集兵馬迎戰。馮元浩見後,指着王衝大罵道:“你們這些烏合草寇,害死了我五個兒子。今日,我要取你的項上人頭,來祭祀他們的亡靈!”說着,便率軍殺了過去。龍平海見後,率軍抵住馮元浩廝殺。兩個人大戰了數十個回合,王衝怕龍平海有閃失,便下令收兵。馮元浩一心想殺掉王衝,對他窮追不捨。龍平海率軍護着王衝,且戰且走。可是,馮元浩跟得太緊。龍平海怕有閃失,暗取一支箭,搭上弓弦,滿滿地拽開,向馮元浩腦門射去。馮元浩早已看見,側身一閃,避開了暗箭。此時,王衝與龍平海的大軍也已經走遠了。馮元浩見後,自回落雁峰去了。他派一個探子,去刺探王衝軍內情況虛實。王衝與龍平海退兵十里之外,安下行營。

在行營裡,王衝與龍平海商議如何攻破落雁峰。龍平海說道:“落雁峰上佈滿了重兵,又有很多陷阱,一舉難攻!”王衝嘆道:“唉,軍糧已經所剩不多了,我真擔心撐不下去!”龍平海見後,說道:“王教主休說此話,怠慢了軍心。我有一計,可令馮元浩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王衝問道:“是什麼計策?”龍平海便伏在王衝耳朵上,悄悄地把妙計告訴了他。王衝聽後,覺得此計甚好,便誇獎了龍平海。龍平海又想到一計,去劫馮元浩囤糧之地——仰天池。王衝叫來幾位頭領,告知密計。幾位頭領依計而行。

第二天,龍平海率小隊人馬去劫仰天池囤糧之地。爲了配合龍平海順利劫糧,袁魔君袁進帶領一隊人馬,猛攻落雁峰。馮元浩見後,奮勇抵抗。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未能取勝。此時,龍平海已經抵達仰天池糧庫,與糧庫守軍展開大戰。龍平海命令弓箭手向前,萬箭射向糧庫守軍。那些守軍一個不剩,俱都被射死。龍平海立即派人打開糧庫運糧;龍平海劫獲糧草,正準備離開時。只見伏兵四起,將他們團團圍住。在這緊急關頭,龍平海心生一計。他命令士兵多拾些柴草和牛馬糞便,堆在一起點燃。一時間濃煙四起,直上雲霄。那些敵方的士兵見龍平海軍中煙火不斷,以爲他們會在此駐紮,便不敢輕舉妄動。但是,等馮家人悄悄摸到龍平海的營地,發現只有柴草和牛馬糞便在燃燒,糧草和大隊人馬早已不知去向。那些伏兵見後,慌忙去報知馮元浩。

馮元浩聞知後大驚失色,至此軍心不穩。這時,龍平海已將劫獲的糧草全部送到王衝營上。王衝見後大喜,便率領全營將士同龍平海會合袁進的人馬,一齊攻打落雁峰。馮元浩軍內無糧,士氣低落,不堪一擊。王衝兵馬一到,逃命的逃命,投降的投降。馮元浩見孤身難立,自逃命去了。王衝整點了殘局,佔領了落雁峰行營。

不多時,龍平海押着馮元浩進營。王衝見後,說道:“馮元浩,你若肯幫助我們,勸你大哥馮家豪投降,我便饒你不死!”馮元浩聽後,大罵道:“呸!我們馮家人寧死也不當縮頭烏龜,要殺便殺吧!”王衝見後,便喝令手下將馮元浩推出去斬首。斬了馮元浩之後,王衝賞賜了龍平海。這次戰鬥,使自由軍實力大增。王衝在軍糧短缺之際,運用了“瞞天過海”之計策,隱瞞了真相;爲了順利劫獲軍糧,調開敵人兵力佈置,又採用了“圍魏救趙”之計策;在龍平海被敵方伏兵團團包圍之際,他靈活地運用了“金蟬脫殼”之計策,在敵人眼皮底下逃脫,成功地把軍糧送到王衝行營中,使大軍轉敗爲勝。爲了消滅馮家人所有的抵抗力量,王衝徹夜未眠。

次日,王衝與龍平海合兵一處,進攻鬆檜峰,這也是馮家最後一支抵抗力量。駐守鬆檜峰的,便是馮家總頭領馮家豪,擁兵一萬五千人,馮家豪的營地設立在避詔崖;馮家豪與王衝、龍平海大軍展開激戰,雙方苦鬥了數十個回合,勝負不分。馮家豪怕有閃失,便收兵回營。王衝與龍平海大軍,幾裡外紮營。在行營中,王衝與龍平海商議如何攻破鬆檜峰。龍平海說道:“教主,我有一計,不知可不可行?”王衝問道:“是什麼計策?”龍平海說道:“我已經派人打探過,馮家豪的糧草已經所剩不多了。若我們先切斷他們的糧草供應,那麼鬆檜峰便不攻自破了。”王衝聽後大喜,便派龍平海先去了。

第二天,王衝率軍來打鬆檜峰,馮家豪帶兵下山迎戰。雙方激戰了一番,小軍急忙跑來報說:“大管家不好了,糧草被敵人切斷了!”馮家豪聽後大驚,急忙調頭回去。王衝見後,便率軍追殺過去。行了幾裡多路,龍平海率軍擋住去路。後面,王衝軍隊也趕了過來。兩隊人馬,把馮家豪及部下圍困在核心。王衝斥道:“馮家豪,你已經無路可走了,還不繳械投降!”馮家豪聽後大怒,揮舞長柄大刀,去殺王衝。杜遠、李成、鄒福和龍平海四將,把馮家豪團團包圍。雙方惡戰了一番,馮家豪寡不敵衆,最終被四將所殺。他的軍隊,也俱都投降了。王衝與龍平海佔領了鬆檜峰,整點軍隊,在行營中慶賀。王衝在行營中與衆將舉杯交盞,歡暢不已。王衝稱讚道:“這次多虧平海賢弟的‘釜底抽薪’之計策,要不然還不知道等到什麼時候!”龍平海說道:“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全靠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王衝聽後大喜,衆人又歡暢一番。至此,歷時一個月蕩平了華山上所有的賊寇,還老百姓一個安寧的生活。在這次華山之戰中,利用計謀破敵,減少了不必要的傷亡。此次華山之戰中,一共用了十七條計策。分別是:渾水摸魚、以逸待勞、樹上開花、調虎離山、反客爲主、欲擒故縱、隔岸觀火、借刀殺人、擒賊擒王、暗度陳倉、順手牽羊、引蛇出洞、聲東擊西、瞞天過海、圍魏救趙、金蟬脫殼、釜底抽薪。

王沖和龍平海合兵一處,正準備離開華山之時,有個小軍急匆匆地跑來報說:“教主,楊頭領他……他歸天了!”王衝及衆人聽後大吃一驚,急忙去其行營內觀看。來到行營中,看見楊彬披麻戴孝,哭得泣不成聲。而楊孫卻安詳地平躺在牀上,一動不動。王衝見後,慢慢地走到楊孫牀前,握住楊孫冰冷的手,問楊彬道:“家父是幾時死的?”楊彬說道:“是一個時辰前,氣絕而死。”王衝聽後,便放聲大哭起來。王衝身邊最親的人除了兄弟姐妹與兒女外,就是楊孫了。農民戰爭失敗,王華被殺,王衝之母安夫人逃到楊孫莊上避難,將還是嬰兒的王衝,交給楊孫撫養。自此,楊孫便成了王衝的養父。楊孫不僅是王衝的父親,還是衆頭領的救命恩人。王衝派人做了一個華麗的大棺材,給楊孫下葬。下葬時,王衝又痛哭一場。安頓好楊孫後,其弟楊彬向王衝拜別道:“教主,我想隱居山林,守着我哥哥度過餘生!”王衝見後,便答應了他的請求。派一個頭領留下來照顧他。楊彬謝絕了王衝的好意,只求一個人獨居。王衝見後,於心不忍,還是派一個小軍留下來照顧他。

王衝一行人離開了華山,望商州城進發。所到之處,秋毫不犯。行了數十里路,來到商州地界一個叫做保安城的小村莊。這保安城並非普通的小村莊,莊外設立了城牆堡壘。看上去,一舉難攻。這王衝如何攻破保安城,請看下章分解。

楔子:第八十七章:第一百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十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七十二章第十四章:第一百二十章:第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十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五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四十章:第八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八十一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五章:第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九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八十三章:楔子:第一百零九章:第二十九章:第八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七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八十章:第七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八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八章:第七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九十二章:第九章:第九十五章:第十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九十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七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八十二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七十七章:第四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八章:第二十八章:第十章:
楔子:第八十七章:第一百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十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七十二章第十四章:第一百二十章:第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十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五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四十章:第八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八十一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五章:第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九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八十三章:楔子:第一百零九章:第二十九章:第八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七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八十章:第七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八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八章:第七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九十二章:第九章:第九十五章:第十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九十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七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八十二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七十七章:第四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八章:第二十八章: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