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下)

“收復幽燕,活捉伯史!”對岸的聲音有如浪潮一遍一遍的衝向沁水西岸的蒙古軍隊。而蒙古軍隊的將領們,已經臉色慘白。他們和漢人打交道的次數並不少,所以或多或少的都會漢語,自然明白對岸的明軍所喊的是什麼。

蒙古大軍之所以沒有直接趕去支援幽燕,而是走山西南下,所爲的就是想要將明軍主力大軍的注意從幽燕吸引到山西,甚至吸引到河洛,從而確保幽燕就算是守不住也能夠將人馬以及擄掠的百姓及時撤走,畢竟就算是沒有了土地,只要還有軍隊,還有民衆,蒙古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結果蒙古軍中誰都沒想到,大明皇帝葉應武寧肯冒險親自率軍前來,也不從幽燕撤軍,甚至將在山西的半數天武軍也都派往幽燕,拿下幽燕之決心可見一斑。

結果誰曾想到終究還是棋差一招,明軍既然這麼大張旗鼓的呼喊,自然不可能是誆騙,想來幽燕已經丟乾淨了,而史天澤和伯顏估計也是凶多吉少,現在沁水西岸深入山西境內的蒙古主力大軍,已經成了孤軍!

哪怕是久在軍中、已經習慣了戰火的不少蒙古將領,此時臉上也滿是擔憂神色,不斷的回頭看向忽必烈的大帳所在位置,他們很清楚隨着幽燕被明軍佔領,此時他們將要面對怎樣的危險,繼續進攻是不可能了,而就算是從這裡想要平平安安的撤回草原,又豈是那麼容易?

對岸那些打了雞血一般的明軍會拼命的圍追堵截不說,幽燕的明軍也很有可能會直接奔着大同和雁門關一帶過來,徹底堵死蒙古軍隊北上的大道,到時候蒙古軍隊想要撤退,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此時整個沁水西岸,能夠帶着蒙古軍隊走出絕境的,也就只有忽必烈,只有這蒙古戰神了!只是忽必烈似乎已經有很久沒有在大軍面前露面了,只是在剛剛開戰的時候在親衛的護衛下走了一遭,那也是爲了應付葉應武在對岸露面引起的惶恐。

雖然沒有太大的膽子往不好的方面想,但是大多數的蒙古將領都很清楚,忽必烈就算是沒有生病,也十有八九是遇到麻煩了,而忽必烈遇到麻煩也就意味着這些蒙古軍隊想要活着回去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不行,咱們必須得去見大汗,讓大汗拿個主意,否則就算咱們不進攻,南蠻子也要準備殺過來了!”一名萬夫長沉聲說道。隨着蒙古軍隊進攻的停止,且不說對岸留在河灘上的那些蒙古軍隊命運如何,終於佔據上風的明軍肯定不會在剛纔被白白壓着打了之後一點兒都不還手,而且現在明軍的吼聲更是能夠證明他們士氣正旺,很有可能會直接殺過來。

“南蠻子的戰船來了。”另外一名千夫長也是皺眉看向上游,那兩艘在開戰之後就一直在上游規避的明軍炮船,此時正滿帆順流而下,船舷一側的火炮向這邊的蒙古軍隊露出了鋒利的獠牙,“咱們現在不能坐以待斃!”

“走,去找大汗!”幾名千夫長和萬夫長紛紛點頭,“大汗肯定有辦法,就算是實在不行,弟兄們也得知道怎麼拼命!”

就算是忽必烈同樣束手無策,這麼多蒙古將士也不能迷迷糊糊的戰死在這裡,死也要死得明白。

——————————————-

蒙古大汗王帳之內。

奧都赤單膝跪在地上,不敢擡頭。而隱約能夠聽見就在不遠處斷斷續續的呼吸和低低的鼾聲,顯然王帳正前方王座上的那一道蒼老身影正在並不深的熟睡之中。

似乎也感覺到有人來了,那呼吸聲逐漸平息,又旋即響起,一個低沉的聲音忽的蓋住了呼吸聲:“王兒,你爲什麼會在這裡。可是前線可是有什麼變動?”

正是忽必烈。

奧都赤的額頭上不知不覺已經全是汗珠,剛想要開口,卻感覺這些話如鯁在喉。父汗的身體狀況奧都赤很清楚,否則以忽必烈多年征戰沙場的精神頭,不至於在這大戰正酣的時候昏昏沉沉睡去,一來是因爲連日的奔波導致父汗很疲憊,二來便是因爲父汗身上的病讓他需要休息。

“說來聽聽,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你如此緊張?父汗之前安排下去的進攻難道有誰不肯進行?不是已經給你生殺大權了麼,只要誰違抗將令,直接殺了以儆效尤便是!”忽必烈不清楚兒子爲什麼不說話,聲音有些低沉和憤怒的說道,顯然他猜測是一些心高氣傲的將領不聽從吩咐,畢竟奧都赤年幼,那木罕帶軍上了一線,他一個人留在這裡確實很難服衆。

奧都赤擡起頭來,看像忽必烈,張了張嘴。

看着滿頭大汗、眼眸中都是惶恐神情的兒子,忽必烈神情一變,意識到事情絕對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旋即坐起身來,此時不用奧都赤說,他也已經能夠隱約聽見從外面傳來的喊聲。

“幽燕······伯史······”忽必烈隱約明白什麼,臉上的茫然直接被狠厲所替代,狠狠一拍桌子,聲音一下子提高,“快說,到底怎麼了?!”

奧都赤重新低下頭,緩緩說道:“啓稟父汗,幽燕八百里加急快報,古北口失守,伯顏部全軍覆沒,中都失守,史天澤部全軍覆沒!幽燕,幽燕十餘萬大軍,一個逃出來的都沒有。現在伯顏和史天澤都不知死活,但是······”

“但是什麼?!”忽必烈霍然站起來,一股氣血上頭,讓他旋即坐回去,弓着腰大聲咳嗽,一股濃烈的血腥味頓時泛上喉嚨。奧都赤嚇了一跳,急忙想要上前,卻被忽必烈擡手製止,“快說,但是什麼?!”

擡起頭看了一眼鬚髮盡張的忽必烈,奧都赤咬了咬牙,還是下定決心說道:“但是對岸的南蠻子一直在喊,‘活捉伯史’······估計伯顏和史天澤已經落入了南蠻子手中。”

“噗!”一口鮮血噴出,忽必烈頹然倒在王座上。

“父汗!”奧都赤臉色一白,急忙上前攙扶,只要忽必烈還能堅持,大軍就還有生還的希望,忽必烈都堅持不住了,這沁水西岸的蒙古軍隊,怕不是凶多吉少。

忽必烈緩緩擺了擺手,喃喃說道:“沒有想到南蠻子竟然如此之快,伯顏,史天澤,本汗真是白白信任你們了,幽燕一敗,蒙古在這中原,再無立足之地,再無立足之地······”

“快,讓我們進去,我們要面見大汗!”營帳外面突然傳來喊聲,緊接着是推攘聲。

“大汗正在休息,不準打擾!”親衛們還在儘量阻擋這些蒙古將領們進入。而忽必烈只是扭頭看了一眼奧都赤,嘴角邊流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搖了搖頭說道:

“都到這個時候了,讓他們進來吧。”

奧都赤急忙輕輕咳嗽一聲,外面的親衛們這纔沒有多說,簾幕掀開,一抹陽光灑了進來,臉上滿是焦急神色的蒙古將領們魚貫而入。大帳內沉悶的空氣,還有夾雜着的濃烈藥味甚至還有血腥氣味,讓這些蒙古將領們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同時擡頭看向忽必烈。

剎那間,所有人臉上都流露出驚訝的神色。在他們的印象中,高坐於王座之上,擡手之間就是數萬人生死的蒙古大汗、不敗戰神,此時佝僂着身子,即使是有奧都赤的攙扶也不由自主的微微顫抖。

之前還想要開口說什麼的蒙古將領們,此時都陷入了沉默。他們很清楚忽必烈爲什麼看上去那麼蒼老而疲憊,也很清楚自己此時拿前線的戰事前來煩擾忽必烈實際上和謀殺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現在前線已經糜爛,蒙古軍隊士氣大亂,除了忽必烈沒有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沒有忽必烈的蒙古軍隊,就是一盤散沙。

“都來了?”忽必烈眯了眯眼睛,雖然現在的他看上去無比虛弱,但是一個字一個字說出口,依舊帶着讓人無可抗拒的威嚴。所有蒙古將領齊齊打了一個激靈,同時向忽必烈行禮。

無論這個老人怎樣病重,只要他還坐在王座上,只要他還有一口氣在,他就是蒙古永遠的大汗。

“你們還有心思在找本汗,說明南蠻子還沒有殺到本汗的營帳外面,說說吧,現在戰況如何。”忽必烈不慌不忙的擡頭,看向這些蒙古將領。

遲疑片刻,一名萬夫長向前一步,沉聲說道:“啓稟大汗,對岸南蠻子已經將咱們過河的軍隊全都在河灘和亂石灘上消滅,現在正在準備渡河,包括南蠻子的水師戰船也從上游而來,十有八九會裝載士卒過來,而且南蠻子還有很多小船隻從上下有而來,估計便是之前南蠻子蒐羅的這沁水岸邊的船隻。也就是說可能半個時辰之後,南蠻子的軍隊就會出現在河邊!”

“對岸的軍隊全軍覆沒?”忽必烈瞳孔微微收縮,頓時忍不住咳嗽起來,嚇得奧都赤急忙上前輕輕拍打他的背部,而其餘蒙古將領大氣不敢喘一口。顯然忽必烈的病情已經嚴重的超乎他們的想象,又被這樣的失利刺激到,對於身體顯然是更大的傷害。

見下面沒有人回答,忽必烈就清楚自己實際上也沒有必要繼續問了,因爲這沉默就已經是答案。雖然不知道爲什麼有怯薛軍的支持,上岸的蒙古軍隊還是會戰敗,而且從明軍有餘力進攻來看,明軍的損失應該並不大,也就是說對岸應該是十足的慘白。

但是不管對岸發生了什麼,也不管那些怯薛軍甚至包括忽必烈現在最信任的兒子北安王那木罕的生死,忽必烈現在都必須下達命令,否則這麼多蒙古軍隊就真的是在沁水岸邊坐以待斃!

沉默了片刻,忽必烈在奧都赤的攙扶下緩緩站了起來:“幽燕既失,這一戰也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必要了,南蠻子想要強渡沁水,又有誰能攔得住他們?所以現在主要的任務還是把這些軍隊平安的撤回去,不過好在來的時候咱們在雁門一帶和岢嵐水一帶還留下了不少軍隊維持道路,這樣說來咱們的後路還沒有斷······”

還不等忽必烈的聲音落下,一名傳令兵滿身血污的闖了進來,甚至顧不上看忽必烈的情況,直接撲倒在地,悽聲喊道:“大汗,南蠻子攻破了大同府,現在正在強攻雁門塞,雁門告急!”

所有的將領都怔住了,而忽必烈的身體劇烈顫抖一下,一口鮮血已經噴了出來,斑斑點點灑滿他的衣襟和前面的桌案。

“大汗!”蒙古將領們臉色大變。

“父汗!”就算是奧都赤也快攙扶不住忽必烈倒下的身軀。

不過在逐漸失去知覺的同時,忽必烈拼盡全力一把握住奧都赤的手腕,喃喃說道:“撤軍,撤軍······”

奧都赤點了點頭,顧不上抹去眼角的淚水,扭頭大吼道:“傳大汗命令,即刻撤軍!”

————————————————-

幾家歡喜幾家愁,就當蒙古軍隊陷入大亂的時候,葉應武正站在山坡上,手中拿着從幽燕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戰報。

相比於明軍呼喊的那八個字,這戰報對於幽燕一戰的描述更加清晰,包括各路大軍如何進發,以及最後的中都之戰和古北口之戰是如何一戰定下幽燕大局的,尤其是對於兩淮軍第一旅死守長城,有着極高的讚揚,字裡行間都流露出濃烈的殺意和悲壯,當然在信件的後半段,也提到了伯顏和史天澤下令投降的事情,對於史天澤爲了防止闔城百姓遭遇兵災,進行了着重的描述。

而在戰報最下面,署名是王安節和王虎臣,顯然是兩淮軍和鎮海軍高層經過磋商之後共同寫下的這份戰報。至於爲什麼沒有另外一支主力戰軍——天武軍將軍江鎬的署名,葉應武已經能夠隱約猜到。

“陛下,天武軍現在還沒有消息傳過來,幽燕那邊也不太清楚天武軍的行動,不過王安節將軍稱已經派人前往居庸關覈實。”張世傑快步走到葉應武的身邊,沉聲說道。

葉應武點了點頭,旋即一笑:“江鎬這個傢伙素來不老實,當初朕讓他率軍進攻居庸關,實際上就已經給了他暗示,只要時間和兵力允許,他可以向西進攻,就算是拿不下大同府,一支主力戰軍擺在蔚州,蒙古韃子想要撤退也得掂量掂量。”

張世傑也是露出來笑容,現在的局勢對於大明來說,當真是一片大好,且不說幽燕徹徹底底的大捷,甚至就連這本來勝算並不是很大的沁水之戰,也因爲葉應武率領具裝甲騎的奇兵突出以及幽燕大捷對於明軍士氣的影響,而使得現在明軍反倒是奇蹟般的佔據了主動。

就在山坡下,原本不久之前還在和蒙古軍隊在河灘上血戰的明軍現在正在集結,大量的船隻也在集結,只要葉應武一聲令下,這些明軍將士可以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這沁水向前進攻。

“蒙古韃子不會再進攻了,幽燕一失,咱們多出來三支主力戰軍可以來截斷他們的後路,只要忽必烈還有些理智,這個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撤退,不管咱們是不是要打過去,他們都要撤退。”葉應武將目光投向遠處,“這沁水一戰,戰局已定!”

葉應武尚未說完,江鐵手拿着一份戰報快步衝上山坡:“陛下,大同府八百里加急快報!”

“大同府?”張世傑頓時怔了一下。

而葉應武則是回頭感慨一聲:“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念!”

“天武軍已破大同府,現兵臨雁門關!”江鐵大聲說道。

張世傑和葉應武下意識的對視一眼,旋即哈哈大笑。

葉應武不由得一揮衣袖:“這個江鎬,還真的沒有讓朕失望啊,現在兵臨雁門關,朕倒要看看,忽必烈如何從這裡回去!”

張世傑目光炯炯,看着葉應武,看着這個帶着大明、帶着華夏走到今日的人,看着這個力挽狂瀾的人,看着這個締造了奇蹟的人,臉上流露出誠摯的笑容。他張世傑去國半生、漂泊江南,終於有朝一日,重返北地!

在他們的前方,沁水浩蕩流淌,江山一線青如發。

————-第八卷還燕碣完——————

第五百五十七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上)第四百零六章 炮打登州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外風波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下)第四十二章 赤血染青山 上第八十八章 江上故人凌波來第二百三十章 炮聲震天滿江紅 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濃雲籠川陝第五百四十五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馬冰河恨 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龍戰於野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五百二十章 有客自遠方來兮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杏不須梅第一百七十一章 瓊海深處空足音第一百零六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 下第三百零二章 遙望中原誰是主(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近一年四月時(下)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六百五十八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龍旗覆東洋第二百四十八章 民心不可違 下終章 浪淘沙(大結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市井十洲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茶香花解語第五百五十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臨安血淚長凝噎第三十一章 江北壯士英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旗揚海天南(下)第二百零四章 兵勢如水輕迴轉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詩酒笑年華 下第二百八十章 有客踏月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幸而逢君未嫁時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七十八章 大局底定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第八十一章 青山依舊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下)第五十三章 誰的末路 上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怨不妨對飲茶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族崛起的代價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七十五章 天意難違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合相公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門泊萬里船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四百六十二章 國破山河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敢與爭鋒芒第二十五章 我自踏浪去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五百三十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擒賊先擒王第六百六十六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馬冰河恨 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當以重擔委任君 上第五十七章 神兵天降 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上)第二十章 滕王閣上點江山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畢竟還我萬夫雄(中)第十章 且將老卒驅新卒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蠻煙(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上第六百一十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祁連千里雪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二百零七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窗含千秋夢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下)第二十三章 萍水樓上總相逢第四百二十四章 輕騎卷雪塵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五百六十四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中)第四十四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上第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雲虎匯聚鎮江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引弓向天北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回首瀟灑處第四百七十一章 陽關白雪路第八章 波瀾起處是慶元第三百九十六章 孤影入陳州(下)第三十三章 何去又何從
第五百五十七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上)第四百零六章 炮打登州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外風波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下)第四十二章 赤血染青山 上第八十八章 江上故人凌波來第二百三十章 炮聲震天滿江紅 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濃雲籠川陝第五百四十五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馬冰河恨 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龍戰於野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五百二十章 有客自遠方來兮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杏不須梅第一百七十一章 瓊海深處空足音第一百零六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 下第三百零二章 遙望中原誰是主(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近一年四月時(下)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六百五十八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龍旗覆東洋第二百四十八章 民心不可違 下終章 浪淘沙(大結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市井十洲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茶香花解語第五百五十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臨安血淚長凝噎第三十一章 江北壯士英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旗揚海天南(下)第二百零四章 兵勢如水輕迴轉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詩酒笑年華 下第二百八十章 有客踏月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幸而逢君未嫁時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七十八章 大局底定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第八十一章 青山依舊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下)第五十三章 誰的末路 上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怨不妨對飲茶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族崛起的代價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七十五章 天意難違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合相公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門泊萬里船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四百六十二章 國破山河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敢與爭鋒芒第二十五章 我自踏浪去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五百三十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擒賊先擒王第六百六十六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馬冰河恨 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當以重擔委任君 上第五十七章 神兵天降 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上)第二十章 滕王閣上點江山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畢竟還我萬夫雄(中)第十章 且將老卒驅新卒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蠻煙(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上第六百一十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祁連千里雪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二百零七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窗含千秋夢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下)第二十三章 萍水樓上總相逢第四百二十四章 輕騎卷雪塵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五百六十四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中)第四十四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上第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雲虎匯聚鎮江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引弓向天北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回首瀟灑處第四百七十一章 陽關白雪路第八章 波瀾起處是慶元第三百九十六章 孤影入陳州(下)第三十三章 何去又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