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

?雖然葉應武臉上帶笑,怎麼看都不像那個傳聞中一戰滅掉蒙古十萬步騎的葉使君,不過姚訔和陳炤還是臉色有些白,顯然他們這些平日裡總感覺空有抱負難以舒展的書生士子,真正遇到這種聲名遠揚的人物時候,還是忍不住有些緊張和害怕。

畢竟大家坐在一起縱論今古人物、各抒己見,倒是很正常,可是當他們平時談論的人物活生生的出現在面前的時候,換做其他任何人也難免會緊張,姚訔和陳炤雖然也是有膽略、有才華的人,也終究還是凡人。

見到兩個人戰戰兢兢的一直在向角落裡靠,葉應武忍不住笑着招了招手:“兩位爲何不過來坐呢,某說過了,葉遠烈在這個地方就是葉遠烈,王將軍尚且是某的伯父,既然兩位平時都是和伯父平輩論交,那麼怎麼着也得算是某的長輩,何須如此謙恭。”

姚訔勉強擠出來一絲笑容:“萬萬不敢當,平時小生也是把王將軍當做年高德劭的長輩看待。”

氣氛明顯有些緊張,王安節作爲主人,急忙裝作嘆息的樣子:“某掙扎沙場雖然有些年月,但是還沒有老到這種程度吧。”

頓時葉應武三人都是忍不住笑了幾聲,而姚訔臉上一紅,急忙連連擺手口稱不敢。

葉應武急忙輕輕端起茶杯,臉上的笑容並沒有減少:“既然是這樣,兩位兄臺能夠和某平輩論交,遠烈求之不得。”

看着風輕雲淡彷彿真的把自己當成小輩的葉應武,姚訔和陳炤臉上卻是微微抽搐,這可不是你葉應武求之不得,而是我們兩個求之不得啊。誰不知道葉使君除了百戰百勝之外,最有名的便是知人善任,基本上他賞識提拔的都是能夠擔當重任的,還沒有聽說哪個辜負了葉使君的厚望。

現在他們兩個鬱郁不得志的年輕人,就算是葉應武看不上他們的才能,若是能夠中肯的點評兩句,或者提出些建議,依舊能夠受用非凡,要知道即使是葉應武看不上眼的人才,其他地方的將領官員也是求之若渴,畢竟這些官員比不上葉使君,葉使君看中的一流人才可沒有放給他們的道理,看不中的二流人才大家拿來豈不正好。

“遠烈,你這一次前來除了把我那不成器的弟弟送回來之外,可還有什麼需要某幫忙的,只要吩咐一聲,力所能及的就不含糊。”王安節緩緩開口說道,要是把王安鶴送回來,葉應武完全不用擺出這麼大的排場,也不用親自把王安鶴送回來。

這說明葉使君是有求而來的,既然有求而來,也求不到自己那個已經被折磨得沒有人樣兒的弟弟身上,那就只能是自己了。王安節自己也不過就是一個不得重用的地方小小廂軍都指揮使,還真的不知道葉應武能有什麼相求的,不過也使君向來走偏鋒,他的想法和決斷可不是常人能夠揣摩,所以王安節也不想胡亂猜測,索性就讓葉應武痛痛快快的說出來。

既然是一家人,能幫忙的自然要幫忙!

葉應武伸出手輕輕敲着桌面,沉默一會兒之後,看向身後的一直默然佇立的郭昶,郭昶點了點頭,從衣袖中掏出江南各州府的輿圖,鋪展開來。葉應武伸手在常州一指:

“常州東臨平江府,北接鎮江府和江陰軍,正是沿着太湖東岸南下的要道,只有攻克了常州,才能夠沿平江府直下臨安,而且前面有了鎮江府作爲阻攔,北軍就算是突破大江天險,也能夠給予常州守軍以充足的時機。另外反過來,想要從臨安沿着太湖北上,除非攻克常州,否則很難威脅到鎮江府。”

王安節輕輕吸了一口涼氣,隱隱明白葉應武想讓他做什麼了,看向葉應武的目光也隨之變得複雜和慎重起來,葉使君到底是葉使君,這是把之後可能生的種種都已經想好了,並且正在逐步的落實。而王安節正是控制常州非常不錯的手段。

www¸ тt kan¸ C○

“某不敢保證有哪一天蒙古韃子會不會攻克大江天險,也不敢保證有哪一天······從南方會有一支軍隊進攻鎮江府。”葉應武的語氣愈慎重,而身後的郭昶已經按着佩劍在屋中踱步,目光如刀劍。

姚訔和陳炤也漸漸明白葉應武的意思,臉色微變。葉使君這哪裡是防範北面,根本就是在防範南面嘛。誰都知道現在蒙古水師主力已經盡數葬送在襄陽,沿海的那一點兒還不夠宋軍水師壓着打的,所以想要渡過大江天塹不啻於癡人說夢,可是一旦賈似道決定對葉應武下手,那麼忠誠於賈似道的士卒完全可以順着臨安、平江府暢通無阻的直驅鎮江府。

現在葉應武就是要在這麼一條咽喉要道上埋釘子。不得不說,他挑的人非常準。王安節雖然只是常州廂軍都指揮,但是誰都知道真正戰亂的時候手裡面有兵的就是爺,那位平日裡就只會狐假虎威、仗勢欺人的趙知州,到這真的出事的時候不尿褲子就謝天謝地了,所以能夠一手掌握住常州軍政大權的,便是王安節。

而姚訔和陳炤則是自己送上門來的,他們兩個本來在常州城中就因爲時常扶貧救弱、打抱不平而有所義名,只要到時候兩人登高一呼、曉以大義,闔城百姓自然會緊緊追隨以報答恩情。

葉應武這是在逼迫着王安節表態,在自己和賈似道之間選擇一個。

王安節嘴角抽搐了一下,心中卻是忍不住嘆息,自己原本以爲這一天能夠來的更晚一些,沒有想到終於還是到了。畢竟隨着葉應武的步步高昇,一山不容二虎,早晚葉應武是要和賈似道拼一個你死我活的,就算是葉應武不來,王安節也必須要做出應該的選擇。

見到王安節有些猶豫,葉應武隨手從袖子裡面抽出來一張紙,上弦細細密密的都是蠅頭小楷:“你們都看看吧,這是岳父親口說出來的,賈似道都做過什麼,某想你們自己心裡面也都清楚。”

王安節這一次倒是沒有猶豫,接過來那張紙,只是看了一眼便狠狠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茶杯同時都顫抖了一下!剛纔拿着信的手不斷地顫抖,王安節死死咬着呀,眼眸中已經有怒火熊熊燃燒,而姚訔他們兩個拿過信件,臉色卻是同時刷的一下慘白!

“私通蒙古,劃江而治,他賈似道好大的膽子!!”王安節顫抖着看向葉應武,“大宋,大宋這是要亡國滅種,這是叛國,這是——這是——”

輕輕的吸了一口涼氣,姚訔霍然站起身,衝着葉應武一拱手:“姚訔雖然沒有多少才能,不過相信振臂一呼這城中還是有願意傾家以隨者,若是使君不嫌棄,願意聊盡綿薄之力。”

“陳炤同願!”坐在姚訔一旁的陳炤也是沒有絲毫的猶豫。

這已經觸碰到了他們這些士子的底線,他們忠誠的不是這個大宋,而是這個已經傳承了千百年的華夏文明!現在想要割讓土地來補償戰敗者,哪裡能夠讓你如願!

劃江而治,那麼整個大宋,就真的完了。

數千年來即使是南北朝最爲昏暗的時候,漢人也未嘗被徹底征服,他們這一代人絕對不能成爲第一個被征服的漢人!

葉應武鄭重的點了點頭,能夠收穫這麼兩個百姓口口傳頌的英才,也算是意外之喜了,這一次常州終究沒有白白走一遭。不過葉應武還是看向王安節,畢竟姚訔和陳炤還只是一些文人士子,也只能動市井男兒,真正可以幫助他控制常州的,還是王安節。

“某懷了什麼都不能壞了良心。”王安節勉強擠出來一絲笑容,“能夠爲葉使君效力,也算是某王安節此生的榮幸了,幸甚至哉。”

輕輕鬆了一口氣,葉應武重新坐下來:“某也沒有別的要求,現在只要事突然,還請三位幫助某控住常州,以後鎮海軍擴軍的時候,還免不了諸位的攘助。”

王安節三人臉上更是流露出期待的神色,誰不知道鎮海軍實際上就是天武軍右廂,甚至就連四廂都指揮使都是當初天武軍的四廂都虞候蘇劉義,而擔任虞侯的更是葉應武的親姊夫張世傑,可以算得上是葉應武頗爲信任和倚重的一支力量,否則也不會孤軍駐紮鎮江府。

若是能夠入鎮海軍,實際上也就等於進入了天武軍這個已經根深蒂固而且枝繁葉茂、頗爲強大的體系。

對於王安節來說,生爲軍人,可以爲大宋第一勁旅效力,與有榮焉!

對於姚訔和陳炤,更是知道天武軍對於文官求賢若渴,他們既然在這個時候加入,肯定少不了以後能夠成長爲一方牧守。

葉應武輕輕一笑:“也好,你們先且在此商量商量,具體的事宜某會交給鎮江府通判郭昶郭旭升負責,也便是某身後這一位。某先去看看惠娘,畢竟馬上就要入臨安了,惠娘先託付給伯父,若是想要回鎮江府,自會有人護送。”

“惠娘是某的侄女,有什麼麻煩和不麻煩之說,”王安節急忙拱手,葉應武這個時候急着去和王清惠告別,並沒有引起他的不快,反而讓他高興,畢竟葉應武和惠孃的關係愈親密,也能夠顯現出來他王安節作爲葉應武親戚的重要性。

而在姚訔這些年輕人看來,更是沒有什麼不妥,入臨安這等危機重重的地方,自是百般兇險,和妻子話別實屬人之常情。葉應武急匆匆去了,反倒是讓他們感覺這個葉使君更親切、更有血有肉。

王家後院。

惠娘伸手輕輕的幫葉應武繫上蓑衣:“夫君,此去臨安,就只有絮娘姊姊在你身邊照料,可要注重身體,另外早去早回,對於賈似道此人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葉應武攥住惠娘微微顫抖的手,鄭重的點了點頭:“某保證一根毫毛不少的回來,到時候讓惠娘驗收,要是掉了一根毫毛,拿我試問,惠娘想要做什麼都滿足你。”

輕輕垂下頭,惠娘勉強笑道:“這個時候,夫君就不要打趣了,再說若是妾身想要去天涯海角,夫君還真的能夠找到不成?”

“天涯海角?”葉應武一怔,那不就在海南南面麼,不過他也意識到惠娘想說的不是那幾塊石頭,而是天與海的盡頭,不過葉應武還是伸出手臂摟住她,“放心好了,別說天涯海角,就是天上的星星,惠娘想要某也一定搬着梯子摘下來!只要惠娘開心,怎麼着都成。”

“好啦好啦。”惠娘輕輕推開他,“油嘴滑舌,也不知道哪裡來的這麼多讓女孩子動心的甜言蜜語,是不是琴兒姊姊、婉娘姊姊還有絮娘姊姊、瓊鸞姊姊都是你這麼騙來的?”

葉應武嘴角邊流露出一絲壞笑:“她們可不是騙來的,都是搶來的。”

惠娘伸手推了一把葉應武:“婉娘姊姊說的一點兒都沒錯,給點兒雨露,你笑的比誰都燦爛。”

“我走了。”葉應武卻沒有繼續說笑的意思,凝視着惠娘,輕輕說道,然後轉身邁向風雨飄搖的門外,並沒有再回頭。

“平平安安回來。”惠娘伸手捂着嘴,眼眸之中再一次有晶瑩的淚水閃動,離別的苦楚恐怕只有自己內心才能夠知曉。

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看着葉應武離去,也不知道未來還會有多少次。

葉應武走入風雨中,王安節和姚訔、陳炤已經站在風雨迴廊下,靜靜的看着葉應武的身影,宛如山嶽。而郭昶也是默默地站在一側,一聲不吭。

“使君。”楊絮和江鐵一前一後站在院門,看着葉應武快步走出來,急忙迎上前去。

“咱們走。”葉應武淡淡吩咐一聲,“這江南,應該收拾的都收拾了,不應該收拾的也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最後一個了。”

楊絮上前替他拽了拽剛纔惠娘最後沒有顧得上整好的蓑衣,而江鐵則是默默地扭頭看向東南方向。葉應武朗聲吩咐:“傳某命令,天武軍於寧國府即刻東進臨安,出!”

自有幾名傳令兵飛快縱馬先行,而葉應武也是翻身上馬,雖然這江南算得上是賈似道的地盤,不過賈似道還沒有喪心病狂到攔路截殺天武軍的傳令兵,不過爲了以防萬一,葉應武傳達的命令還是會通過六扇門另外傳遞一份,以免誤了大事。

“天武軍兒郎,隨某向東南,”葉應武狠狠地拽緊繮繩,“臨安!”

風雨當中,百戰都騎兵的身影愈魁梧和高大,上百人看着葉應武的身影,同時低喝道:“諾!”

戰馬刨動泥濘,一名又一名的騎兵消失在風雨中。

“盡收士卒之心者,半天下;盡收百姓之心者,半天下。”看着葉應武離去的身影,姚訔站在門廊下,忍不住輕聲說道,也不知道是從哪本書裡看到的,還是他有感而。

“慎言,慎言!”陳炤急忙輕輕呵斥。

只不過姚訔轉而看向自己的同伴,目光炯炯:“事已至此,何談慎言,難道還怕了他賈似道不成。”

賈似道既然已經做出來這樣的事情,那就不要怪這軍心、民心全都丟得一乾二淨。從上一次葉應武扳倒襄陽呂家就可以看出來,這天下的軍隊、天下的百姓,心裡面向着誰。

“使君還沒有打算直接和那人翻臉。”郭昶從一側輕輕說道,“否則這些事情直接捅出去,賈似道基本上就是衆矢之的了。使君直接進臨安收拾場子就已經足夠了。”

姚訔和陳炤都是一怔,而對於這些官場鬥爭本來並不感興趣的王安節,也是下意識的豎起了耳朵。郭昶輕輕吸了一口涼氣:“賈似道現在手裡到底有多少能耐,歸根結底還是不清楚,畢竟王知府再怎麼着也不可能知曉全部,只能說爲了博取他的信任,賈似道讓他接觸了一些關鍵的事情,卻絕對不可能全都告訴他。使君終究還是害怕賈似道孤注一擲,可能對於臨安百姓有什麼威脅,更或者將這本來就千瘡百孔的天下徹底弄爛。”

沉默了片刻,郭昶苦笑着說道:“就算是使君再強大,也會害怕賈似道的絕地反撲。所以這一次臨安,需要束手束腳的反倒是我們啊!”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六百五十一章 滿載一船深秋色(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上)第六百零六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三百六十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中)第四十一章 千軍北渡江 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中第二百四十章 鐵馬冰河恨 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風檣遙天際第三百八十章 笳鼓萬貔貅(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駭浪化爲塵 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六百六十七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明月第一百一十八章 激流暗涌 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帝蹕臨南海(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八百里烽煙第六十八章 青石路遠 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漠孤煙直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瀘州長怨 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帝蹕臨南海(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地有正氣第五百三十四章 渡河!渡河!渡河!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中)第二百五十章 靜觀風雲譎 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笑千般變化 上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帝蹕臨南海(下)第五百零七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四百零六章 炮打登州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盡江南草未凋第三百二十章 夜來風雨傳鼓聲第三百一十四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將膽氣豪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地有正氣第四百一十三章 臥聽風吹雪第二百一十九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幸而逢君未嫁時第五百零二章 庭下如積水空明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迎風看天武第四百五十一章 血色洗庭前第四百四十二章 門泊萬里船第二百二十七章 進退反覆何彷徨 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六十一章 南風漸起 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上)第二十九章 願將餘生託付君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將膽氣豪第二百零八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夢迴山雨已停歇第一百九十章 調虎離山莫驚蛇第五百零四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三百三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夢裡關山相與歸第四百八十八章 無定河邊骨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漠孤煙直第五十七章 神兵天降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洗瘴蠻煙(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赤血燃燒 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春意浮江漢 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濱第五百三十五章 燕雲遼海塵萬丈(上)第六百零五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金鑾潛雷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道是尋常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上第八十一章 青山依舊第二十一章 誰人解風情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一百七十六章 難做旁人壁上觀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水光瀲灩好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二百五十一章 靜觀風雲譎 下第五十八章 天下無閒棋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地同此悲第二十四章 把柄落手中第三百八十章 笳鼓萬貔貅(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馬冰河恨 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夤夜談興亡 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思我漢唐地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江山已非昨第一百七十一章 瓊海深處空足音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六百五十一章 滿載一船深秋色(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上)第六百零六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三百六十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中)第四十一章 千軍北渡江 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中第二百四十章 鐵馬冰河恨 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風檣遙天際第三百八十章 笳鼓萬貔貅(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駭浪化爲塵 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六百六十七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明月第一百一十八章 激流暗涌 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帝蹕臨南海(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八百里烽煙第六十八章 青石路遠 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漠孤煙直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瀘州長怨 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帝蹕臨南海(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地有正氣第五百三十四章 渡河!渡河!渡河!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中)第二百五十章 靜觀風雲譎 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笑千般變化 上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帝蹕臨南海(下)第五百零七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四百零六章 炮打登州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盡江南草未凋第三百二十章 夜來風雨傳鼓聲第三百一十四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將膽氣豪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地有正氣第四百一十三章 臥聽風吹雪第二百一十九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幸而逢君未嫁時第五百零二章 庭下如積水空明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迎風看天武第四百五十一章 血色洗庭前第四百四十二章 門泊萬里船第二百二十七章 進退反覆何彷徨 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六十一章 南風漸起 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上)第二十九章 願將餘生託付君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將膽氣豪第二百零八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夢迴山雨已停歇第一百九十章 調虎離山莫驚蛇第五百零四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三百三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夢裡關山相與歸第四百八十八章 無定河邊骨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漠孤煙直第五十七章 神兵天降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洗瘴蠻煙(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赤血燃燒 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春意浮江漢 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濱第五百三十五章 燕雲遼海塵萬丈(上)第六百零五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金鑾潛雷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道是尋常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上第八十一章 青山依舊第二十一章 誰人解風情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一百七十六章 難做旁人壁上觀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水光瀲灩好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二百五十一章 靜觀風雲譎 下第五十八章 天下無閒棋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地同此悲第二十四章 把柄落手中第三百八十章 笳鼓萬貔貅(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馬冰河恨 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夤夜談興亡 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思我漢唐地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江山已非昨第一百七十一章 瓊海深處空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