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嬴柱即位

秦昭王,秦孝公之孫,秦惠文王少子,年少時被派去質燕,適逢燕國子之之亂,差點死在燕國。爲了生存,不得掏鳥窩,扒鼠洞,與鳥獸爭食,艱難存活。

當時的秦昭王雖然年紀小,卻是極爲聰穎,就是莽撞的秦武王對這個弟弟也是心服口服,是以,秦武王在舉鼎折脛臨死之前把秦王之位傳給了他。

在白起的護送下,秦昭王回到秦國,當上了秦國的國君。當時的秦昭王只有十六歲,秦國的實權落在他母親宣太后手中,再有他舅舅穰侯魏冉爲相,姐弟兩人聯手,把秦昭王架空了,秦昭王成了有名無實的秦王。

不過,秦昭王特別能忍,其忍耐力是中國歷史上所有帝王中首屈一指的,就是後世那些大名鼎鼎的帝王,比如漢武帝、康熙都不比不了他。

秦昭王當有名無實的秦王不是數年,不是十年,不是二十年,而是三十多近四十年。漢武帝被竇太后架空了六年就受不了,康熙被鰲拜架空數年就忍不了,這忍耐功夫,他們與秦昭王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直到範睢入秦,得到秦昭王的賞識,拜爲客卿,在範睢的謀劃下,一舉奪了穰侯的相權,逼得宣太后交出權力,秦昭王這才成了名至實歸的秦王。

當了數十年有名無實的秦王,着實把秦昭王給憋壞了,他一奪回權力後,就來了一個大手筆。要謀奪韓國上黨,準備勢壓邯鄲,與趙國決戰。把趙國這個秦國統一道路上唯一的競爭對手幹掉。

然而。這一謀劃被韓國上黨太守馮亭識破。馮亭不顧韓王的旨意,把韓上黨獻於趙國。起初,秦國懼秦,不敢收地,馮亭一番剖析,趙國君臣這才明白秦昭王謀劃得極爲深遠,不得不受地,就此引發了著名的長平大戰。

經過一番苦戰。秦國終於獲勝,而趙國這個秦國統一道路上的唯一競爭對手不復存在,失去了問鼎天下的資格,天下大勢操於秦國之手,秦國一統天下的道路打通了。

長平大戰的影響非常深遠,後世歷史學家一致認爲,長平大戰極大的縮短了中國歷史的統一進程,這是秦昭王之功也!

秦昭王在歷史上沒有秦穆公、秦孝公和秦始皇這三個秦國有爲之君出名,不過,他對中國歷史作出的貢獻是勿庸置疑的。可以這樣說。若沒有秦昭王謀劃並且一手實施的長平大戰,秦始皇要想統一中國難如登天。

因爲當時的趙國非常強大。是唯一能與秦國爭奪天下的戰國,秦國要想統一中國,就必須先把趙國幹掉,這是跳不過的。若沒有秦昭王挑起的長平大戰的話,趙國就不會被秦國幹掉,就會成爲秦國統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即使以秦始皇之了得,也是很棘手。秦始皇能不能統一中國,誰也說不清。

從商鞅變法,到秦昭王,秦國一共歷四代國君,不過,真正與山東大戰的是秦昭王,而不是秦孝公,不是秦惠文王,更不是秦武王。

秦孝公發求賢詔,招來商鞅,重用商鞅,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由弱轉強,成爲最強戰國。秦孝公壯志未酬,英年早逝,秦國根本就沒有機會東進。

到了秦惠文王時,秦孝公進行的變法大業還未徹底穩固。一提起“商鞅變法”,後人就會想到秦國殺了商鞅,卻不棄商君之法,認爲這是商鞅之法合乎秦國國情。

這也沒錯,商君之法的確符合秦國國情,這是能夠順利推行的原因所在。但是,真正讓商君之法穩固下來的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雖然殺了商鞅,卻是接着推行商君之法,在秦國全國各地推行,即使邊遠偏僻之地也不例外,經過他的努力,秦國的根基這才穩固下來。

也正是因爲秦惠文王的主要精力用在穩固秦國國本上,秦國在當時幾乎沒有東進,只是與蘇秦提出的“合縱”較量,戰線主要是在邦交,也就是外交。真正的軍事行動,很少很少。

秦武王不用說了,他在位不過區區兩載,對秦國的貢獻少得可憐,對內沒有讓秦國的國本更加穩固,沒有讓秦國的國力更加強大,對外沒有得勝之仗,反倒落了一個舉鼎折脛而死的笑柄。

到了秦昭王即位進,秦國的國本已固,秦國的實力已經強大,具備了與山東爭霸的條件,是以,秦昭王當政期間,秦國大舉東進,打了一系列的勝仗。

伊闕之戰斬首近三十萬,河外之戰打破了冬不用兵的古訓,奪取了魏國大量的土地城池;白起進攻楚國,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逼迫楚國遷都,屈原氣憤不過,跳了汩羅江;長平之戰,幹掉了秦國統一道路上最大的竟爭對手趙國,極大的縮短了中國歷史的統一進程……

這一系列而又輝煌的勝利,都是秦昭王時取得的。

說句題外話:若是蘇秦晚生數十年,在秦昭王時象遊說秦惠文王那般遊說秦昭王,要秦國大舉東進,秦昭王一定會欣然贊同。只可惜,蘇秦早生了數十年,不瞭解秦國的國本未固,實力還不夠雄厚的情況下,冒然遊說秦惠文,要秦國大舉東進,這纔有蘇秦不爲秦用,引發了一系列的大事件。

“父王!”嬴柱痛哭失聲,撲在秦昭王的屍身哭得死去活來,差點暈死過去。

“大父!”秦異人的腦海中浮現出與秦昭王相處的一幕幕,秦昭王雖然嚴厲了些,甚至有些冷酷無情,不過,他還不失爲一個合格的祖父,對秦異人極好,秦異人也是傷心,垂下淚來。

“曾祖,你怎麼了?怎麼不說話了?你不要不理政兒。”小嬴政眼裡涌出淚水,一雙小手死命的搖着秦昭王,秦昭王卻是沒有動靜。

“君上!”範睢撲上來。跪在秦昭王榻前。身子撲在秦昭王屍身上。眼淚如同涌泉般滾了下來。

對於範睢來說,秦昭王對他有知遇之恩,這份恩情比天大,比海深,秦昭王駕崩,他那感覺如同天塌了似的。

範睢本是魏國大梁人,人生道路異常艱辛,雖是負有絕世之才。卻是沒有機會一展抱負。他不僅沒有機會一展抱負,還差點被魏齊害死,受盡了羞辱,就是他這樣爲人不齒的人,到了秦國,卻被秦昭王拜爲丞相不說,還對他異常敬重,對他是言聽計從,這是何等的深恩?

“君上!”白起也跪在秦昭王的榻前,抱頭痛哭。哭聲如同炸雷滾滾。

白起是不世出的軍事奇才,是曠世名將。一生打了那麼多的勝仗,其功業極爲驚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秦昭王給的。若沒有秦昭王對他的信任,沒有秦昭王的重用,白起即使身負不世奇才,又有什麼用呢?

良臣亦需明主嘛!

正是因爲有秦昭王這個明君,信任白起,重用白起,白起這纔有機會一展胸中所學,放開了手腳去打,沒有後顧之憂。

要知道,秦昭王這一朝,最不缺的就是武將,有白起、王齕、王陵、蒙驁、桓齮這些猛將,哪一個不是名動天下,令山東之地談之色變的良將?除了白起,王齕、王陵、蒙驁、桓齮他們一樣能帶兵上戰場,一樣能打勝仗。而秦昭王偏偏就重用了白起,這對白起來說,是莫大的恩遇,秦昭王辭世,令他極爲傷心。

“君上!”長史桓興哭得那叫一個慘,聲淚俱下,不住捶胸,跟他父親死了似的。

長史這一職位看似不高,卻極爲重要,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掌管的是秦昭王的秘事,最爲機密之事都能知曉。更別說,兩人相處數十載,這份感情極爲深厚,要桓興不傷心都不成。

“父王!”四王子、五王子、六王子……這些王子王孫聽得殿裡傳出哭聲,知道秦昭王已經死了,無不是放聲大哭。

秦昭王是一代風雲雄傑,雄視天下,卻不見得是個合格的父親,他對自己的兒孫很嚴厲,甚至於跡近殘忍,爲了結交趙國,不惜把秦異人派到趙國去送死,由此可見他的心性有多麼的殘忍了。不過,若是可能的話,他也會盡一個父親應盡的責任,他的這些王子王孫對他是又怕又敬,乍聞死訊,不能不傷心。

一時間,整個宮裡都是哭聲,悲慟天地。

秦異人也是傷心,不住垂淚,哭得很是傷心。來到這個世界,能有秦昭王這樣真心關愛疼惜自己的祖父,那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要秦異人不傷心都不成。

正哭間的秦異人猛的想到一事,沉喝一聲道:“夠了!”

這一聲斷喝,如同驚雷炸響,嬴柱、範睢、白起、桓興他們的哭聲戛然而止,如同被剪刀剪斷似的,扭過頭,不解的打量着秦異人。

“大父已逝,秦國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父親即位。”秦異人哽咽道。

“王太孫說得是,國不可一日無君,眼下當以太子即位爲第一要務。”範睢擦着通紅的眼睛,第一個贊成。

要說傷心,範睢的悲痛不在嬴柱和秦異人之下,畢竟秦昭王對他的知遇之恩很隆,不過,眼下不是傷心的時候,而是要以秦國江山爲重。

“請太子即位!”白起、樂毅、桓興、王翦他們齊聲道。

“我……我……”嬴柱張口難言。

以前,他是很怕被秦昭王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如今,他即將當上秦帝,卻是有些不敢相信。他可是出了名的病夫,體弱多病,是不是真能當上國君,他真的沒有一點把握。

不要說秦昭王會不會廢他,他能不能活到即位之時都成問題。

“參見君上。”秦異人、白起、範睢、樂毅、桓興、王翦他們衝嬴柱見禮。

太子嬴柱就此即位,這就是秦國曆史上的短命之君:秦孝文王。(未完待續。。)

第62章 出兵西域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61章 斬項燕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43章 公子蟜?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98章 製造恐怖第10章 玉天清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12章 欺上門來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75章 王綰第45章 周室滅亡第14章 明珠蒙塵第55章 試探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66章 秦軍來了第75章 王綰第38章 官商勾結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43章 隳龍城(下)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28章 虎狼之威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25章 好處多多第7章 誰要我死?第13章 提倡商業第69章 城下之盟第41章 天下震恐第1章 華夏聖地第42章 齊人歸心第12章 征伐異族第14章 拜上將軍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82章 秦王決斷第98章 製造恐怖第4章 處處碰壁第一oo章 尉繚出馬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33章 搶人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38章 狠狠敲詐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57章 黃石公?張良師傅?第18章 中華盛世第40章 活捉單于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3章 千古積弊第33章 學館成(續)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上)第25章 好處多多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30章 秦王駕到第28章 尉繚獻計第2章 召異人回國第7章 困獸之鬥第15章 蓋聶來投第22章 “馬上殺”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上)第12章 母子情深第16章 秦軍出動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43章 韓國稱臣第5章 散合縱(一)第83章 羣英聚(上)第45章 張網待魚第29章 項燕獻計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46章 李牧升官第8章 秦王認錯第15章 陰謀敗露第32章 不愧吾孫!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46章 李牧升官第1章 冒頓第9章 冒頓之計第1章 鐵鷹銳士第27章 信陵君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90章 周天子第53章 提兵北上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3章 清第7章 舉國糊塗第52章 荊軻第8章 造紙術
第62章 出兵西域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61章 斬項燕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43章 公子蟜?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98章 製造恐怖第10章 玉天清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12章 欺上門來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75章 王綰第45章 周室滅亡第14章 明珠蒙塵第55章 試探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66章 秦軍來了第75章 王綰第38章 官商勾結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43章 隳龍城(下)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28章 虎狼之威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25章 好處多多第7章 誰要我死?第13章 提倡商業第69章 城下之盟第41章 天下震恐第1章 華夏聖地第42章 齊人歸心第12章 征伐異族第14章 拜上將軍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82章 秦王決斷第98章 製造恐怖第4章 處處碰壁第一oo章 尉繚出馬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33章 搶人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38章 狠狠敲詐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57章 黃石公?張良師傅?第18章 中華盛世第40章 活捉單于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3章 千古積弊第33章 學館成(續)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上)第25章 好處多多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30章 秦王駕到第28章 尉繚獻計第2章 召異人回國第7章 困獸之鬥第15章 蓋聶來投第22章 “馬上殺”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上)第12章 母子情深第16章 秦軍出動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43章 韓國稱臣第5章 散合縱(一)第83章 羣英聚(上)第45章 張網待魚第29章 項燕獻計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46章 李牧升官第8章 秦王認錯第15章 陰謀敗露第32章 不愧吾孫!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46章 李牧升官第1章 冒頓第9章 冒頓之計第1章 鐵鷹銳士第27章 信陵君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90章 周天子第53章 提兵北上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3章 清第7章 舉國糊塗第52章 荊軻第8章 造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