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秦王決斷

咸陽,秦國王宮,上書房。

秦昭王身着王袍,頭戴王冠,跪坐在矮几上,一臉凝重,正與範睢商議國事。

“丞相,接得山東消息,趙國裂土割地,派出使臣四處遊說,大有起效,合縱之勢漸成,這可如何是好?”秦昭王眉頭擰得很緊,一臉的憂慮。

自從蘇秦提出合縱之策,秦國就一直苦惱不堪。爲了對付合縱,不得不重用張儀,張儀提出“聯橫”,與合縱針鋒相對。

若是單獨面對六國中的任何一個,秦國會壓着打。若是同時面對三兩個,秦國也無懼。可是,一旦同時面對六個,秦國就不得不好好掂量了。

如今得到的消息是,趙國裂土割地,結交山東之地,欲要合縱。收效非常之好,六國合縱之意漸明。

“臣所得消息,平原君已經說服了楚王,楚國參與合縱是必然。”範睢的眉頭也擰緊了,成一個川字,道:“此次楚國合縱,意在爲懷王報仇,必然是大舉出兵,此事堪憂啊。”

“楚懷王?一個偏聽偏信,沒有主張的庸人罷了,死不足惜。”秦昭王一裂嘴角,極是不屑,一臉的譏嘲之色。

縱觀戰國時代的國君,有很多人不配爲君,所作所爲極爲荒唐。但是,要找出一個比楚懷王更荒唐的國君,還真的很難很難。

他被張儀騙慘了,最後還被騙死了。張儀騙他的次數不少,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好幾次,他次次信了。其中,更有一次,發誓要殺掉張儀,併發了國書到秦國,要秦國交出張儀。秦惠文王當然拒絕了,不過,張儀卻是主張入楚。張儀說來就來了,楚懷王不僅沒有殺張儀,還引爲知己,對張儀的話盡信不疑。

造成這種結果的就是楚懷王太過荒唐,偏聽偏信,不長腦子,他之死,只能怨他自己。

“君上,山東消息。”就在這時,長史桓興快步進來,把羊皮紙遞上。

秦昭王接過一瞧,嘆息一聲,道:“丞相,藺相如說動了魏王,魏國合縱已成必然。眼下,藺相如正與魯仲連趕去齊國。田單攻魏,意在恢復舊土,藺相如稍加遊說,齊國合縱也就是必然了。”

拍拍額頭,很是苦惱:“蘇秦啊蘇秦,你這匹夫,雖死數十載,仍是給大秦遺禍無窮。”

“劇辛伐趙,意在建功,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只要趙國再遊說一番,給些好處,燕國也會參與合縱。”範睢的話更難令人憂慮,道:“至於韓國,受秦禍最烈,是巴不得合縱,這次合縱必成啊。更有可能,這次合縱聯兵將會規模空前。”

www▪Tтká n▪CO

“前些日,丞相說撤兵,寡人不以爲然,如今看來,丞相之謀可謂深遠啊。”秦昭王極是不甘心,道:“難道真要退兵?大秦好不容易逮到滅趙的機會,難道就要這樣錯失?”

戰國百年,秦國征戰百年,好不容易打出一個不錯的局面,可以滅掉趙國這個大敵,若是因爲合縱而錯失良機,誰能甘心?

可是,不甘心又能如何?

以秦國的實力,面對聯合起來的六國,很難有勝算。莫要說勝算,能否自保都成問題,秦昭王不能不惱。

“保住實力,以圖再舉,方是上上之策。”範睢沉吟一陣,道:“縱觀以往,六國數次聯兵攻秦,兵臨函谷關,鬧騰得很厲害,不是給大秦擊破,就是不了了之,從未對大秦有過重大損傷。只要函谷關在,大秦就不會有事。還請君上下旨,立時撤軍,堅守函谷關。”

函谷關是秦國的東大門,極爲重要。可以這樣說,若沒有函谷關,秦國很難統一中國。每次六國聯兵,六國大軍齊壓函谷關,秦國堅守不出。時間一長,六國不得不撤軍,雖然撈到了名聲,卻沒有實際好處。

“這是萬不得已之策啊。”秦昭王仰首向天,嘆息一聲。

他知道,範睢所言極爲有理。若是六國聯兵的話,以秦國的實力,很難打勝。一個不好,還會損兵折將,與其如此,不如退兵,等合縱之後再圖他舉。

縱觀以往,六國合縱都是不能持久,只是鬧騰上一陣子,不了了之。然後秦國再聯橫,更有不錯的收穫。

“既然如此,寡人就……”秦昭王很不願,卻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誰叫這次合縱聲勢浩大,六國聯兵一定會很多。

“稟君上,王陵將軍急報。”就在這時,只見桓興快步而來,把一份軍報遞給秦昭王。

秦昭王接在手裡,大是驚訝,嘴巴張了半天,愣是沒說出話來。

“君上,可是軍情不利?”範睢把秦昭王這副吃驚樣兒看在眼裡,預感到不妙,忙問道。

“不利?何來不利之說?”秦昭王好不容易反應過來,把軍報遞給範睢,撫着額頭,道:“這個異人,他還真敢想,太敢想了,太敢想了。”

“異人公子?”範睢又是一通訝異,秦異人又要幹什麼了?

把軍報一通打量,他的嘴巴張得老大,半天合不攏,一臉的震驚之色。

“咕咕!”範睢喉間發出一陣怪異的聲響。

他膽識過人,等閒事不會放在心上,然而,秦異人所提之事太過驚人了,要他不震驚都不行。按照秦異人的設想,秦國要趁這機會把六國聯軍全部幹掉,這是何等的驚人?

縱觀以往,一遇到六國合縱,秦國不得不堅守。若有機會,再擊潰六國聯軍,比如白起指揮的“伊闕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

反其道而行之,與六國大戰一場,把六國聯軍全部幹掉,這等事兒還沒有過,誰能不驚?

“丞相以爲異人之謀可行否?”秦昭王一雙眼睛瞪得滾圓,死盯着範睢。

範睢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沉吟不語。

秦昭王知道,這是範睢在思考,不再說話,任由範睢思索。

過了好一陣,範睢眉頭擰着,道:“君上,此事太大,臣難以決斷,還是把武安君請來共議爲是。”

“對對對!”範睢一語提醒了秦昭王,大聲讚賞,道:“桓興,去把白起傳來。還有,讓司馬梗也來。”

秦異人的謀劃太大太大,大得讓明智的範睢都不敢輕易決斷,是該召集白起和司馬梗這些重臣商議。

桓興應一聲,忙去安排。

“我們先合計合計。”秦昭王衝範睢道:“若是異人之謀可行的話,大秦會得到什麼?”

範睢把手中的軍報晃晃,道:“異人公子已經把好處說得明白,若是大秦真能一舉而全殲六國大軍的話,十載內大秦無憂。大秦之軍就可以大舉東進,四處攻伐,佔領大片的土地城池不在話下。”

“呵呵!”秦昭王笑得很是歡暢,道:“長平一戰,大秦全殲了趙國五十萬精銳,使得趙國精銳盡失,虛弱不堪。不過,韓、燕、齊、魏、楚五國無損,這令大秦很是忌憚,即使想要滅趙,總是得顧忌合縱。若是這一次大秦真能把六國聯軍全殲的話,六國當會一體虛弱,無力與大秦抗衡。到那時,只要寡人一聲令下,大秦想打誰就打誰,想滅誰就滅誰。”

秦國雖然雄視天下,以一敵六,大戰山東六國,越戰越強。然而,讓秦國顧忌的事兒也不少,合縱就是讓秦國最爲頭疼的事了。要是沒有合縱,秦國早就長驅直入,踏平趙國了。

要是這次真能把六國的有生力量殲滅掉的話,六國必然是全部虛弱不堪。到那時,秦國要打誰就打誰,想滅誰,誰也不敢說個不字。

這局面實在是太好了,這誘惑實在是太大了,秦昭王做夢都在想,一說起來,他就是歡喜難言,臉上盡是笑容,笑容堆了一層又一層,跟笑彌勒似的。

“謀劃非常好,緊要處就在於,大秦能否有實力全殲六國聯軍。”範睢右手緊握成拳,太過用力,手背發青了,道:“這事就得聽聽武安君的高見再作決斷。”

白起是曠世名將,是秦國的支柱,他的看法可以左右秦國的決策。尤是在這種沒有先例的大謀劃,更得聽聽白起的意見。 шωш ★t t k a n ★¢O

“沒錯。這事還得等白起到了再說。”秦昭王眼中精光閃爍,不住朝門口瞄着,他是盼望白起快點到來。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只見司馬梗大步流星似的趕到,衝秦昭王見禮,道:“臣見過君上。”

“來得正好。”秦昭王把軍報遞給司馬梗道:“你先看看。容白起到了,我們再議議。”

司馬梗把軍報接在手裡,展開一瞧,手一顫,軍報直朝地上掉去,好在他反應夠快,手一伸,忙抓住。

“天啊!異人公子真敢想!太敢想了!他是不是……”司馬梗就是一連串的驚歎,差點說秦異人是不是得了失心病,如此瘋狂的想法也能想得出來。

好在他反應夠快,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了。

儘管如此,秦昭王也知道他的意思,點頭道:“要是這謀劃可行的話,那他就是才情非凡。若是不行的話,他真的瘋了,只有瘋子纔有如此瘋狂的想法。”

秦異人的謀劃很好,關鍵在於秦國有沒有實力實現。若是能夠實現的話,那就是良謀;若是無力實現,那就是瘋子的瘋狂想法。

“這事臣也不知,得聽聽武安君的高見。”司馬梗做了數十年的國尉,對秦軍的實力很是瞭解,卻是不敢下結論。

第111章 止戰之道,息兵之術第28章 廣納賢才第62章 活捉楚王第29章 逼債第6章 遇刺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29章 離開邯鄲第38章 圍困(上)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66章 秦軍來了第50章 遷九鼎第10章 修改秦法第32章 學館成(中)第50章 遷九鼎第17章 逃!逃!逃!(上)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13章 反詐(下)第49章 蘇秦故居第44章 逐客?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63章 離間朱亥第60章 成功奪食第33章 聯兵討秦第45章 張網待魚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46章 出兵滅楚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53章 天上掉餡餅第6章 吐納術第53章 提兵北上第24章 驚恐難安第37章 烏合之衆第14章 秦王誇讚第15章 陰謀敗露第35章 出爾反爾第5章 散合縱(四)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55章 相見歡第48章 天下共譽第28章 尉繚獻計第94章 拍賣第27章 首戰告捷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17章 趙括之母第17章 逃!逃!逃!(下)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87章 春申君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67章 邯鄲解圍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57章 黃石公?張良師傅?第7章 困獸之鬥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9章 打劫第86章 敵變我變第81章 合縱風雲第28章 一網打盡第51章 異人定計第97章 兵之大家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66章 六國響應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40章 不勞而獲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89章 嚇破膽第59章 全軍出擊第76章 怨氣沖天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7章 舉國糊塗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16章 大禍臨頭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30章 殺雞儆猴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23章 韓非哭韓第44章 威震大漠第13章 反詐(下)第32章 不愧吾孫!第82章 秦王決斷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上)第29章 逼債第23章 一個狠人第39章 風光大葬第5章 散合縱(三)第26章 重用李牧第94章 拍賣第50章 蘇代第12章 田光第13章 兩軍對壘第7章 和氏璧第5章 又見李牧第19章 大破東胡
第111章 止戰之道,息兵之術第28章 廣納賢才第62章 活捉楚王第29章 逼債第6章 遇刺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29章 離開邯鄲第38章 圍困(上)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66章 秦軍來了第50章 遷九鼎第10章 修改秦法第32章 學館成(中)第50章 遷九鼎第17章 逃!逃!逃!(上)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13章 反詐(下)第49章 蘇秦故居第44章 逐客?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63章 離間朱亥第60章 成功奪食第33章 聯兵討秦第45章 張網待魚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46章 出兵滅楚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53章 天上掉餡餅第6章 吐納術第53章 提兵北上第24章 驚恐難安第37章 烏合之衆第14章 秦王誇讚第15章 陰謀敗露第35章 出爾反爾第5章 散合縱(四)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55章 相見歡第48章 天下共譽第28章 尉繚獻計第94章 拍賣第27章 首戰告捷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17章 趙括之母第17章 逃!逃!逃!(下)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87章 春申君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67章 邯鄲解圍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57章 黃石公?張良師傅?第7章 困獸之鬥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9章 打劫第86章 敵變我變第81章 合縱風雲第28章 一網打盡第51章 異人定計第97章 兵之大家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66章 六國響應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40章 不勞而獲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89章 嚇破膽第59章 全軍出擊第76章 怨氣沖天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7章 舉國糊塗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16章 大禍臨頭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30章 殺雞儆猴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23章 韓非哭韓第44章 威震大漠第13章 反詐(下)第32章 不愧吾孫!第82章 秦王決斷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上)第29章 逼債第23章 一個狠人第39章 風光大葬第5章 散合縱(三)第26章 重用李牧第94章 拍賣第50章 蘇代第12章 田光第13章 兩軍對壘第7章 和氏璧第5章 又見李牧第19章 大破東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