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李牧升官

此時的九原已經是一片歡樂的海洋,趕到這裡的人不知幾多。不管他們來自哪一個戰國,他們臉上洋溢着開心的笑容,見到秦軍,不再是“虎狼秦人”,而是親切得如同見到老祖宗似的,笑成了一朵鮮花。

自從商鞅變法以後,秦國崛起,打得山東之地談秦色變,不要說見到秦軍,就是一提起秦軍就足以讓山東之人臉色大變,如同見鬼似的。象眼下這般親切,把秦軍當祖宗般對待的事兒還是頭一遭。

“我的眼睛沒花吧?我沒看錯吧?這是趙人,大秦的死敵,恨我們恨得要死,怎生如此歡喜,臉上開花了呢。”

“好象沒眼花呢。你瞧瞧,這個韓人,原本一提起大秦銳士就會聞風喪膽,有多遠逃多遠,今兒卻是笑眯眯的,一張嘴合不攏了呢。”

“還有這個魏人,他不僅不怕我們,居然還帶來了吃食贈給我們,我們不收,他還拉下臉了呢,好象他欠我們似的。”

“那人說話軟軟糯糯的,一定是楚人。楚國可是被我們大秦打怕了,他們的國都被我們攻破,他們的王陵被我們燒了,還有他們的楚懷王那蠢材被張丞相騙死了,楚人對我們大秦恨得入骨。今兒他卻是一臉的歡喜,不斷的把好東西送給我們呢。”

秦軍銳士把這些忙前忙後忙着犒勞他們的人羣看在眼裡,幾疑在做夢。

自從秦國崛起之後,就被山東之地罵爲“虎狼”,是“殘暴不仁”的典範,對於秦軍只有恨沒有愛。眼下所見,好象山東之人改了性子,不僅不怕他們。還把好東好西贈送給他們,他們不收就很不高興。

這種事情,要不是秦軍親眼見到,打死他們也不會相信。

“不管怎麼說,我們是華夏一脈,都是炎黃子孫,我們可以關起門來打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卻絕不準異族動我們一根毫毛。我們這次打匈奴打得如此之狠。取得如此天大的勝利,誰能不歡喜呢?”

“是呀。這等事兒是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從未有過之盛事,要他們不歡喜都不成呢。”

終於,有腦子靈活的秦軍想明白了原因,大聲說出來。爲秦軍釋疑解惑。

一聽他們的話,秦軍方纔明白過來,接着就是來了一出“軍民魚水情”。秦軍把繳獲的一些小東小西贈送給這些趕來犒軍的人,他們歡喜無已,扯起嗓子大吼:“大秦萬歲!”

這些小東西雖然不值錢,卻很有紀念意義,這是華夏有史以來對付異族最大的一場勝仗。若是能有些許之物收藏,誰能不歡喜?

在這些犒軍的人眼裡,這些小東西已經是無價之寶了,要他們不歡喜都不成。

李牧騎在駿馬上。把這情形看在眼裡,大是感慨。

“李牧,你明白了嗎?不管七大戰國在中原打得如何慘烈,哪怕是血流成河。屍積如山,那也是我們自己的事。絕不容異族插手,哪怕是一絲一毫都不成。”秦異人衝李牧意有所指的道:“不管秦趙是如何的深仇大恨,一旦遇到外敵入侵,我們就該聯手抗敵!”

“公子英明!”李牧忙點頭讚揚一句。

黃石公和尉繚對視一眼,再瞧瞧李牧,微微搖頭,李牧還沒有明白秦異人的意思呢。

秦異人沒打算在這裡挑明,只是提點一句罷了。

趕來犒軍的人不計其數,一連持續了五六天這才漸漸稀少。

回到九原郡的郡守府,秦異人把衆將召集起來,道:“你們都看見了吧,我們這個勝仗打出了華夏的威風,不管是秦人,還是山東之人都很歡喜,把我們視爲老祖宗了,忙着給我們吃的,給我們喝的,生怕我們餓着了渴着了。”

“哈哈!”衆將一陣大笑。

“要不是我親眼見到,打死我也不會相信,對我們大秦銳士恨得入骨的山東之人會如此親切,會把我們當作兄弟。”

“是呀,真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衆將大笑之後就是好一通感慨。

“其實,這一點也不驚奇,不管七大戰國在中原打得如何慘烈,在對待異族這事上是一致的,不會含糊。”秦異人爲他們解釋一句,話鋒一轉,道:“今天把你們召集起來,不是說這事,而是有另外的事。”

秦異人接着道:“我們眼下要做的事情有三件:一是撤軍。三十萬大軍北征,全殲百萬匈奴,這一仗打得很好,我很滿意,是該讓兄弟們回到大秦的時候了”

撤軍是必然的,這事早在衆將意料之中,衆將一點也不意外。

“這撤軍也不能全撤了,得留下五萬人……”秦異人的話被人打斷了。

“公子,爲何要留下五萬人?”立時有將領疑惑的問道。

“是呀。匈奴大敗,在短時間內難以捲土重來,正是大秦對山東之地用兵的時候,爲何不全撤?”衆將立時附和。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秦異人把衆將的疑惑樣兒看在眼裡,道:“有一件事情沒有告訴你們,你們還不知道。在當初,李牧將軍向大秦求援之時,大秦朝堂曾發生過一場大爭論,出兵與不出兵,是打匈奴還是打山東之地,爲此而吵得不可開交。經過一場大辯論,大父決定要大舉發兵打匈奴。”

“哦。”衆將恍然。

仔細一想,這並不奇怪。中牟一戰之後,秦國統一中國的良機出現了,要是不大舉東進那就太對不起秦國了。就在這時,發現匈奴要大舉南下,要佔據河套之地,要秦昭王捨棄東進的良機,發兵打匈奴,還真的有些難。

“這次打匈奴只是大軍北征的一環,我們還要徹底解決休屠、渾邪、樓蘭、樓煩、林胡這些異族。”秦異人的聲調很平穩,卻是惹來一片驚呼聲。

“什麼?還要打?”

“太好了!打打打!”

“休屠、渾邪、樓蘭、樓煩、林胡這些異族雖然不大,卻總是滋擾邊關,讓華夏很不安寧,是該趁此機會把這些異族徹底解決了。”

衆將七嘴八舌的議論,人人臉上泛着喜色。

“公子,末將願戰!”緊接着,衆將就齊刷刷的站起身請戰了。

秦人本就“聞戰則喜”,更別說剛剛打了一個大勝仗,士氣高昂,要衆將不請戰都不成。

李牧和司馬尚二人對視一眼,一臉的欣喜。休屠、渾邪、樓蘭、林胡、樓煩這些異族不敢對付秦國,主要是滋擾趙國,讓趙國吃足了苦頭,這讓他們恨之入骨。如今,秦國要把這些異族徹底解決,他們能不歡喜嗎?

“我決定,將、校尉凡在三十以上者,士卒年在二十五歲以上者,皆不得參與此戰!”就在衆將的期盼聲中,秦異人的話音響起。

“爲何呀?公子,這是爲何呀?”秦異人的話剛落音,就惹來一片叫嚷聲,衆將個個臉紅脖子粗,一臉的不解與不甘。

秦人“聞戰則喜”,把打仗當作吃肉喝酒一般痛快,要他們不能上戰場,還真是讓他們心裡很不痛快。

“本公子率領你們深入大漠,直搗龍城,就是爲了要歷練你們,爲以後徹底解決匈奴做準備。而眼下這一戰,能更好的歷練你們。”秦異人爲他們解釋,道:“河西走廊雖然與大漠不同,沒有大漠那麼可怕,可是,那是大漠的一部分,同樣能達到歷練的目的。唯有年歲輕者,到了十幾二十年後解決匈奴之時,他們才能挑起重擔。”

秦異人這是深謀遠慮,在爲將來解決匈奴問題做準備。

誠如秦異人所言,進軍龍城不過是一次拉練罷了,連實戰都稱不上。而這次掃滅這些異族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實戰,讓年輕人親身經歷大漠作戰的方式方法,這對將來徹底解決匈奴問題有着莫大的作用。

“公子英明!”李牧、黃石公、尉繚、王翦、李斯、韓非、蒙武他們齊聲讚揚。

“哎!”那些年歲超過三十的將領大是不甘,只能把熊熊戰意化爲一聲嘆息。

“哈哈!又有仗打嘍了。”沒有超過三十的將領大是歡喜。只不過,這樣的人太少,聲勢有些不足。

“第三件事就是要有人來統領北方事務,爲將來徹底解決匈奴作準備,築城、牧養戰馬、積蓄軍械糧草,你們誰願擔此重任?”秦異人再度開口。

要解決匈奴問題,就必須要經過縝密的準備。雖然眼下談徹底解決匈奴問題還有些過早,不過,卻不得不準備了,派一個大將坐鎮,是再正常不過了。

“這……”衆將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閉口不言。

不是他們沒有雄心壯志,不是他們沒有這心,而是他們知道,只有才智非凡之人方能擔此重任。他們捫心自問,自己還挑不起這重擔。

“怎麼了?沒人敢?”秦異人掃視衆將。

“公子,若是不嫌末將才疏學淺的話,末將願一試。”王翦站起身,衝秦異人請命。

“王翦?”秦異人微微點頭,道:“以你之才自然是擔得此任,只不過,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

王翦號稱戰神,若讓他來做這事,讓人放心。

只不過,王翦是秦異人心目中未來主將的最佳人選,當然不能把他放在北方了。

秦始皇之所以能選中王翦爲滅國的主將,不僅僅在於他有着非凡的軍事才幹,還在於他有着不凡的政治智慧,這對於滅國,完成一統大業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

“李牧,這事就交給你了。”

秦異人突然扭頭,衝李牧道。

第36章 出兵滅周第12章 欺上門來第39章 異人新政第51章 分髒第32章 學館成(上)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61章 斬項燕第76章 怨氣沖天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第47章 三川郡第8章 造紙術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42章 韓國震恐第47章 秦王之怒第2章 誰領軍?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18章 嬴柱即位第47章 誅殺滿門第33章 搶人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69章 西征?第73章 使者大出第1章 反目成仇第23章 囂張人質第7章 東窗事發第46章 翻雲覆雨第7章 東窗事發第26章 公然打劫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1章 華夏聖地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8章 換將?第18章 中華盛世第49章 拓地千里第9章 奉旨監國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6章 兵臨韓都第22章 水淹大梁第48章 何去何從?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29章 離開邯鄲第50章 如何救?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60章 成功奪食第60章 楚軍覆滅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4章 形勢嚴峻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17章 逃!逃!逃!(下)第81章 合縱風雲第46章 雷霆萬鈞第37章 匈奴單于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60章 成功奪食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112章 一之道第49章 開始對峙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75章 異人升官第3章 合縱回光第48章 天下共譽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12章 滅周?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41章 天下震恐第62章 袖中金錘第1章 秦異人第76章 怨氣沖天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43章 華夏危機第17章 鐵腕平叛第41章 直搗龍城第7章 東窗事發第18章 斬盡殺絕第30章 射鵰者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18章 斬盡殺絕第43章 隳龍城(下)第17章 趙括第二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12章 橫絕大漠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33章 異人獻計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7章 培養太子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58章 帝王之師
第36章 出兵滅周第12章 欺上門來第39章 異人新政第51章 分髒第32章 學館成(上)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61章 斬項燕第76章 怨氣沖天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第47章 三川郡第8章 造紙術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42章 韓國震恐第47章 秦王之怒第2章 誰領軍?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18章 嬴柱即位第47章 誅殺滿門第33章 搶人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69章 西征?第73章 使者大出第1章 反目成仇第23章 囂張人質第7章 東窗事發第46章 翻雲覆雨第7章 東窗事發第26章 公然打劫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1章 華夏聖地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8章 換將?第18章 中華盛世第49章 拓地千里第9章 奉旨監國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6章 兵臨韓都第22章 水淹大梁第48章 何去何從?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29章 離開邯鄲第50章 如何救?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60章 成功奪食第60章 楚軍覆滅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4章 形勢嚴峻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17章 逃!逃!逃!(下)第81章 合縱風雲第46章 雷霆萬鈞第37章 匈奴單于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60章 成功奪食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112章 一之道第49章 開始對峙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75章 異人升官第3章 合縱回光第48章 天下共譽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12章 滅周?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41章 天下震恐第62章 袖中金錘第1章 秦異人第76章 怨氣沖天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43章 華夏危機第17章 鐵腕平叛第41章 直搗龍城第7章 東窗事發第18章 斬盡殺絕第30章 射鵰者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18章 斬盡殺絕第43章 隳龍城(下)第17章 趙括第二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12章 橫絕大漠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33章 異人獻計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7章 培養太子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58章 帝王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