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

楚國都城,郢,楚國王宮。

楚考烈王正與小太子負芻在戲耍,寵妃李嫣侍候在側,時不時的插入其中,不時引來一片歡笑聲,一片溫馨。

楚考烈王年歲不小了,卻是無子,楚國江山傳給誰的問題一直困擾着他。如今,李嫣終於產子,這對於楚考烈王來說是天大的喜事兒,對負芻格外喜歡,握在手裡怕壞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一有空就要與負芻玩耍。

他卻不知,這個負芻並非他的親子,而是春申君的野種,若是他知道這事兒,不知道會不會被氣得吐血?

“君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就在這時,只見李園飛也似的衝了進來,一臉的驚懼,急急惶惶的嚷起來。

“哼!”楚考烈王冷哼一聲,如同炸雷似的。

自從有了負芻之後,楚考烈王就多了一件樂事,就是弄兒爲樂。而且,他弄兒爲樂時最討厭有人前來打擾,哪怕是天大的事兒也得放着,等他弄兒爲樂的勁頭過了纔來處置,李園這般急吼吼的衝進來,要他不悅都不成。

“君上,天大的事兒啊,秦國大舉調兵遣將,大量的秦軍從關中調到洛陽……”李園滿臉的驚惶之色,扯起嗓子尖叫,道:“……秦國這是要滅國了呀!”

“滅國?”楚考烈王的嘴巴一下子張得老大,可以塞進一隻駝鳥蛋了,一雙眼珠子差點掉下來了。

對於楚考烈王來說,他最怕的就是“滅國”這兩個字,因爲秦國早就雄視天下,如今秦異人當上國君後,秦國勵精圖治,秦國更加富強。尤其是都江堰和鄭國渠修成後,秦國的實力已經超越了秦昭王在位時的巔峰時期,達到新的高度了。

秦國早就有一統雄心,遲早要付諸實施,這點楚才烈王是知道的。只是,當親耳聽到這消息時,他仍是心驚肉跳,如同世界末日似的。

“君上,這可怎生辦?”李園雖是沒甚政才,到了眼下這份上也是知道,天下大局將變,這一次秦國不是說說,而是必然要滅國的了。

“怎生辦?寡人怎知道怎生辦?”楚國考烈眼下也是沒轍了。

“君上,看這情形,秦國是要滅韓了,大楚是不是給韓國一些增援呢?”李園雖是無才之人,也是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

“君上,秦國國書。”春申君飛也似的衝進來,遠遠就叫嚷開了,道:“君上,切莫增援韓國呀,那是招禍。”

“何出此言?”楚考烈王眉頭一挑,有些不悅的問道。

“君上,你瞧瞧,這是秦帝的國書。秦帝在國書中說,韓王得罪於他,他要懲戒韓國,與他國無干。若是誰敢爲韓國出頭,秦國就滅了誰呀。”春申君滿頭冷汗,急急忙忙的回答。

“當真?”楚考烈王一把奪過秦國國書,展開一瞧,臉色大變,大吼一聲,道:“好你個秦異人,你如此蠻橫霸道,哼!”

“君上,大楚要不要增援韓國?”李園忙問道。

“增援?增援個屁!你以爲大楚所受秦禍還不輕嗎?”楚考烈王很沒好氣的罵一句。

秦異人在國書中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誰敢爲韓國出頭,秦國就要滅了誰,這是赤裸裸的威脅,不准他國干預。就是借楚考烈王十顆豹子膽,他也不敢增援韓國。

魏國都城,大梁,魏國王宮。

此時的魏安釐王沒有興致飲宴了,而是愁眉不展,正在與一衆大臣商議大事。

“你們都說說,大魏要不要增援韓國?”魏安釐王的眉頭擰得很緊,一臉的愁容。

“君上,不可呀,萬萬不可增援韓國呀。”

“是呀。秦帝在國書中說得明白,誰要是敢爲韓國出頭,秦國就滅誰,若大魏爲韓國出頭,不是在招禍嗎?”

同樣的,魏國也接到了秦異人的國書,在國書中秦異人進行赤裸裸的威脅,誰敢冒頭就滅了誰,一提起這事兒,魏國君臣就是心驚膽顫。

“不增援?那能行嗎?”魏安釐王聽着一衆大臣的話,大是鬱悶,大吼一聲,道:“韓國與大魏同屬三晉,是秦國東進首先就要滅的戰國,若是坐視韓國被滅,這對大魏有百害而無一利呀。”

魏安釐王雖是個玩樂主,不喜國事,脣亡齒寒的道理他是懂的,要不然的話,當年他就不會命晉鄙去救趙國,爲信陵君所乘,奪了二十萬魏軍了。

如今,秦國不再是攻城略地的爭霸之戰,而是真正的要滅國了,韓國一滅的話,魏國就失去了一道屏障,秦國的利劍就對準了魏國,魏國也沒有幾多時日了,要他不急也不成。

“君上,就算如此,大魏拿什麼救啊?大魏之軍不如秦國銳士善戰,大魏糧草不如秦國豐饒,大魏的土地城池口衆皆不如秦國多,真要打起來了,這對大魏沒好處呀。”有大臣立時陳述不救的道理。

“是呀。若是有希望,自然是要救的,只是沒有希望的事兒大魏何必做呢?不僅沒要好處,反倒惹來滅國之禍,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如不救。”立時一片附和聲響起。

“這……”魏安釐王很是不爽,卻也知道他們說得有道理,這事兒只能到此爲止了。

魏安釐王卻不知,這些反對救韓的大臣中有不少被秦國收買了,他們當然要聽從秦國的旨意辦事,阻止魏國發兵了。

齊國都城,臨淄,齊國王宮。

一片笙歌燕舞之象,齊王建與一衆大臣正在痛飲,酒到爵幹,好不快活。

自從君王后被秦異人罵死後,齊國最後一根支柱也就轟然倒塌了,再也無人能約束齊王建了,他就可以暢其所欲,尋歡作樂,不問國事了。

“君上,秦國傳來消息,秦軍大舉調動,似要滅韓。”一個內侍進來,急惶惶的,衝齊王建稟報。

“滅韓?”齊王建連眼皮也沒有擡一下,淡淡的道:“韓國與大齊相距甚遠,韓國滅與不滅,與大齊何干?”

端起酒爵,衝一衆大臣,道:“來,諸卿,痛飲此爵!”一仰脖子喝乾,滋味無窮,不住咂吧嘴巴。

燕國都城,薊城,燕國王宮。

燕王僖與一衆大臣正痛飲間,接到秦國要滅國的消息,立時就道:“滅吧,滅吧,大燕只要遼東還在,又有何憂?”

對於燕王僖來說,他以爲遼東這苦寒之地可以救命,只要能逃到遼東,他還是燕王,他一點也不在乎韓國是否被滅。

韓國都城,新鄭。

此時的新鄭已經一片慌亂景象,國人庶民紛紛逃國。韓國處在秦國東進的必經之路上,上百年來被秦國壓着打,奪走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城池,韓人深知秦國的可怕。這次,秦國鐵了心要滅韓,韓國很難再存在了,要是再不逃走,更待何時呢?

韓國軍隊關起城門,不準國人庶民逃走。因爲若是任其逃走的話,要不了幾多時間,新鄭這座都城就會爲之一空了。

韓國王宮中,一片驚惶。

上自韓桓惠王,下至一衆大臣,個個額頭冒着冷汗,如同雕像一般矗着,卻是束手無策。

就是一向以“奇計”自詡的韓桓惠王也是沒有了“奇計”,他已經智窮了。

“君上,實在沒有辦法,也只有深溝高壘,拼死一戰了。”韓開地不得不說話了。

“也只能如此了。”韓桓惠王想了想,很不願意,卻是不得不同意這一笨辦法了。

秦國都城,咸陽,秦國王宮,上書房。

秦異人正在處置公務,黃石公進來稟報,道:“君上,韓非求見。”

“韓非?”秦異人大是詫異,眉頭一挑,道:“他有事兒進來就是呀,用得着求見嗎?”

韓非一直在上書房奔走,可以隨時進出上書房,他竟然要求見,要秦異人不詫異都不成。

“叫他進來。”秦異人想了想道。

黃石公領命,忙去領韓非。

很快的,韓非就被領了進來,秦異人一瞧,下巴差點砸中了腳面。因爲此時的韓非形容枯槁,沒有生氣,如同行屍走肉似的。

而且,身上散發着一股“莫要靠近”的氣勢,好象全天下的人都招他恨似的。

“這……”韓非很不錯,在上書房奔走期間,辦事幹練,深得秦異人賞識,雖然說話結巴了些,卻也無過錯,更沒有全天下都讓他恨的跡象,要秦異人不驚訝異常都不成。

“韓非,你怎生成這樣了?”秦異人忙問道。

韓非是個大才,不能出問題,要不然的話,秦國的損失就大了,秦異人不能不關心,道:“身子骨不舒服?可以讓太醫幫你瞧瞧嘛。”

“秦帝有所不知,韓非並非身子病了,是心病了。”韓非的回答很是另類,很繞。

而且,他的並沒有稱呼秦異人爲“君上”,而是稱爲“秦帝”,這更是把他與秦異人的君臣之份給截斷了。

“心病了?你瞧中哪家的姑娘,被人甩了?”韓非的話太繞了,秦異人明智之人,一時也沒有鬧明白。

“回秦帝,韓非之心因韓而傷。秦帝要滅韓,韓非能不傷心?秦帝,依韓非之見,韓不可滅,若韓滅,恐爲秦招來無窮禍事……”韓非一臉的痛苦,聲調很低,開始爲韓國開脫了。

“砰!”秦異人右手重重砸在短案上,臉色大變,沉喝一聲,如同驚雷炸響:“來啊!把韓非給寡人抓起來!”(未完待續。)

第60章 朱亥神威第47章 不出兵?第32章 不愧吾孫!第33章 聯兵討秦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9章 冒頓之計第28章 一網打盡第16章 大禍臨頭第31章 血染大漠(五)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4章 處處碰壁第16章 大禍臨頭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17章 趙括第二第50章 遷九鼎第12章 灰頭土腦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87章 春申君第27章 首戰告捷第70章 拜訪樂毅第12章 滅周?第15章 單于夜遁逃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43章 虎狼秦法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4章 起兵滅韓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31章 毛筆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19章 絕世水工:鄭國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69章 城下之盟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16章 秦軍出動第111章 止戰之道,息兵之術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33章 學館成(續)第34章 強勢迴應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13章 稱帝?第42章 齊人歸心第26章 有仇報仇第5章 商君軼事第19章 大破東胡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20章 秦軍擋道第1章 大烏龍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章 迎九鼎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22章 水淹大梁第112章 一之道第9章 秦始皇?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41章 天下震恐第6章 拒王命第28章 大軍壓境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32章 學館成(上)第83章 白起的讚許第20章 勝利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21章 在劫難逃第64章 魏軍來襲第41章 天下震恐第12章 滅周?第12章 白起服了第42章 齊人歸心第20章 勝利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52章 異人出手第23章 韓非哭韓第3章 迎九鼎第5章 散合縱(三)第70章 拜訪樂毅第96章 孟子學生第51章 異人定計第52章 荊軻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44章 逐客?第65章 秦國響應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8章 造紙術第6章 摸狗不偷雞
第60章 朱亥神威第47章 不出兵?第32章 不愧吾孫!第33章 聯兵討秦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9章 冒頓之計第28章 一網打盡第16章 大禍臨頭第31章 血染大漠(五)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4章 處處碰壁第16章 大禍臨頭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17章 趙括第二第50章 遷九鼎第12章 灰頭土腦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87章 春申君第27章 首戰告捷第70章 拜訪樂毅第12章 滅周?第15章 單于夜遁逃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43章 虎狼秦法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4章 起兵滅韓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31章 毛筆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19章 絕世水工:鄭國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69章 城下之盟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16章 秦軍出動第111章 止戰之道,息兵之術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33章 學館成(續)第34章 強勢迴應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13章 稱帝?第42章 齊人歸心第26章 有仇報仇第5章 商君軼事第19章 大破東胡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20章 秦軍擋道第1章 大烏龍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章 迎九鼎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22章 水淹大梁第112章 一之道第9章 秦始皇?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41章 天下震恐第6章 拒王命第28章 大軍壓境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32章 學館成(上)第83章 白起的讚許第20章 勝利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21章 在劫難逃第64章 魏軍來襲第41章 天下震恐第12章 滅周?第12章 白起服了第42章 齊人歸心第20章 勝利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52章 異人出手第23章 韓非哭韓第3章 迎九鼎第5章 散合縱(三)第70章 拜訪樂毅第96章 孟子學生第51章 異人定計第52章 荊軻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44章 逐客?第65章 秦國響應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8章 造紙術第6章 摸狗不偷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