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

秦異人打量着白起,神色複雜。收回目光,微微頷首,道:“黃石所言極是有理,寡人早有思慮。按理說,這事兒應當提前做,只是因爲大秦雖說人才濟濟,卻是年輕者多根基不深,威望不足,寡人這才遲遲沒有提拔。如今,滅國大戰在即,不能再拖延了,是該進行一些變動的時候了。”

秦國以廣納賢才著稱,秦國絕不缺人才,尤其是秦異人,更是聚集了一大批英雄豪傑,比如王翦、李牧、黃石公、尉繚、李斯、王綰、韓非、蔡澤,他們人人都是了得,就是他們入秦的時間不長,根基不夠,威望不足。

在秦國,雖說用人不看資歷,只看才能,不過,這種中樞位置若是沒有根基的話,也是難以服衆。就說範睢,位高權重,是秦國丞相,令人服氣。可在被秦昭王發現重用之前,做的是客卿,而不是丞相。秦昭王之所以如此處置,就在於範睢沒有根基,沒有威望,不爲人知,若是把範睢突然放到丞相位置上去,一定會激起事端。

直到範睢奪了穰侯的相權,逼得宣太后交出權力之後,範睢的根基已穩,威望已夠,秦昭王這才命他爲丞相的。

正是因爲如此,秦異人這才明明知道必須改組秦國的中樞,卻是遲遲沒有行動。當然,秦異人也在爲這些人做準備,一有機會就把他們派出去歷練,積累功勳和威望。

到了眼下這份上,一是情勢使然,必須要斷然改組,不然的話,無法進行滅國大戰。二是,這些年輕人的功勞威望已經夠了。是該改組的時候了。

“長史桓興品行端正,精明幹練,追隨大父數十載,從未出錯,極是難得。”秦異人有些沉痛:“然桓興年事已高,恐難勝任滅國大戰的繁重事務,寡人再三思慮,不得不罷之。”

桓興眼裡閃過一抹黯然,卻是領命:“臣領旨。”

桓興追隨秦昭王數十年。兢兢業業,就沒有出過錯,深得秦昭王、嬴柱和秦異人的信任。可是,眼下不得不免去他的職務。

在這滅國大戰即將開始之際被罷免,雖是大勢使然。不得不爲,桓興的心裡還是難受,畢竟追求一統是無數仁人志士的心願,也包括桓興。

“桓興爲大秦勞苦一生,兢兢業業,從無失誤,寡人甚爲佩服。賜美宅一座,賞金萬金,頤養天年。”秦異人對桓興很有好感,重重厚賞之。

“謝君上隆恩。”桓興領命。

他知道。秦異人之所以如此厚賞他,是在補償他。

“這長史之位,就由黃石接任吧。”秦異人衝黃石公道。

“我?”黃石公一愣,大是詫異。

長史。用現代的話來說是秦異人的秘書長,莫要看其官位不大。卻是極爲重要,掌握中樞機要,是秦異人的影子與傳話筒,一切事務都要經過他的手。官小權大,就是其特點,其權力不見得比範睢這個丞相小。

如此美事竟然落到自己頭上,就是以黃石公的才智也沒有想到,不由得他不愣。

“沒錯,就你。”秦異人肯定一句。

“謝君上。”黃石公反應過來,異常振奮。

戰國時代的政體架構不外是國君、丞相和上將軍,其實還要加上一個隱藏在幕後的長史纔對。長史的職權僅比丞相和上將軍小,只不過是隱藏在國君身後,被人忽略了。

黃石公本是一個布衣隱士,竟然能得如此高位,可以施展胸中所學了,他能不歡喜嗎?能不振奮嗎?

“國尉督辦糧草,事務繁劇,最是緊要。蒙武雖無失職,亦能擔此重任,然寡人以爲尉繚更合適。”秦異人衝尉繚,道:“你祖輩三代魏國國尉,家學淵源,如今,你還是做大秦的國尉吧。”

尉繚又做回了國尉這一家傳之職,只不過是由魏國換到了秦國。

國尉之重不需要說的,干係到前方的戰事能否順利,蒙武是能勝任這一職務,只是尉繚的才情更高,更加適合。

“諾。”尉繚知道秦異人的意思,沒有推辭。

“蒙武,你就是做尉繚之副吧。”秦異人衝蒙武,道:“滅國大戰一旦開始,事務繁劇,到時很可能長史這裡需要支援,尉繚很可能會來幫忙,這國尉之事就得由你擔起來。”

秦異人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要尉繚兩面兼顧。一旦大戰開始,事務之多難以言說,就是以黃石公之能也未必吃得消,讓尉繚來幫忙的話就好辦多了。

“君上請放心,臣明白。”做爲秦異人的死黨,蒙武當然明白秦異人的意思,他不幫忙誰幫忙?

“丞相年事雖高,身子骨還不錯,還能支撐滅國之戰之繁重事務,就不做變動了。”秦異人衝範睢道。

範睢的年事已高,雙鬢已現華髮,不過,他的身體還不錯,還能再支撐幾年。再者,要秦異人眼下找一個能取代範睢的人來做丞相,還真的有些難。

黃石公、李斯、王綰都是不錯的丞相之才,只是他們未必比範睢幹得更好,因爲範睢智計高千古,不在他們之下。

是以,秦異人想來想去,還是接着啓用範睢爲是。

“謝君上隆恩。”範睢已經是三朝老臣了,即使眼下被罷,他也無憾了。可是,若是眼下被罷,就不能參與滅國大戰,這會令他極爲遺憾,秦異人留用他,對他來說是莫大的激勵。

“儘管如此,爲了減輕丞相的負擔,寡人決定派王綰和樂毅的高足范增協助你。”秦異人打算派兩個大才給範睢當助手。

王綰沒說的,才情不凡,深得秦國朝野認可。至於范增,經過樂毅調教,大有長進,讓他來協助正合適。

“謝君上。”範睢謝恩。

“諾!”王綰和范增齊聲領命。

“王翦所提把大秦之軍一分爲二的想法很好。寡人極爲讚賞。”秦異人眉頭一挑,道:“大秦的老卒共計約有二十萬,全部調往九原郡,駐守九原,一是威懾大漠中的匈奴,二是遮斷中原列國殘餘勢力逃往大漠的道路。”

這事極是應該,衆人大爲贊成,重重點頭。

“至於這領兵之人,寡人想。沒有人比李牧更合適了,這事就交給李牧了。”秦異人衝李牧笑道:“將軍久在北方,對北方最是熟悉,就請將軍擔此重任,爲華夏守好北方門戶。”

李牧雖是趙人。卻是忠心耿耿,有着傑出的軍事才幹,更重要的是,他熟悉北方邊關事務,他不駐守九原,誰配駐守九原?

“我?”衆人都沒有異議,李牧卻是一驚。猛的站起來,一臉的詫異。

秦異人這次召他來咸陽,他就知道秦異人會重用他,卻是沒有想到秦異人是如此的重用他。竟然讓他掌握二十萬秦軍老卒。

這二十萬秦軍老卒只是年歲有些大,沒有新軍那麼銳利。可是,說到戰陣經驗之豐富,必是首屈一指。這都是百戰老兵,殺人無數的精銳。能掌握如此一支精銳,那是對李牧的莫大信任,即使已經料到要被重用的李牧也是不得不驚詫萬分。

“諾!”李牧終於反應過來,眼中噙着淚水,激昂昂的道:“君上請放心,臣一定守好北方,不使胡人匹馬南下。”

“嗯。”對李牧的表態,秦異人很是欣慰,衝司馬尚道:“司馬尚,你就副之吧。”

“諾。”李牧這個趙人都被重用了,司馬尚做李牧的副手又何足怪呢?司馬尚倒是不再驚奇了,欣然領命。

經過秦異人這一番調整,眼下只有一個職務必須要調整,而又沒有動,那就是上將軍一職了。

上將軍,就是掌管秦國的軍隊,接下來的滅國大戰,必須要由上將軍衝鋒陷陣,出謀劃策。眼下的秦國上將軍是白起,依白起的身體情形,出謀劃策還行,提兵上戰場那就太難爲他了,罷免白起的上將軍,再拜一新的上將軍已成必然之勢了。

衆人的目光齊刷刷集中在白起身上。

白起並非戀棧,實在是這對他太過殘酷了。因爲秦國能有今天之強,秦異人能在今日與這麼多人商議滅國之事,就是因爲白起打出來的。在這即將滅國之際,自己因爲身體不行了,無法再上戰場了,誰會甘心?白起眼中噙着淚水,道:“君上,臣請辭上將軍。”

“哎!”白起的話剛落音,一片嘆息聲響起,衆人齊齊一嘆。

“上將軍何出此言?”秦異人並沒有應允。

“君上,臣的身子骨不行了,無法再上戰場了,臣不能再戀棧。”白起真的是老了,說出如此遲暮之言。

對於白起這樣的人傑來說,若不是他實在是沒法上戰場,他絕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上將軍,此事暫且不議,容寡人思之。”秦異人也是一臉的惋惜之色,想了一陣,仍是沒有應允。

要應允白起的請求只是一句話的事兒,可是秦異人就是無法應允。

“今日一通商議,滅國方略已定,各司其職吧。”秦異人揮手,衆人退了出去。

很快的,一個震驚天下的消息傳開了,秦國大舉調兵遣將,大量的軍隊從關中調到洛陽。

函谷關,這個進出秦國的要道,今日不再是往日那般熱鬧,山東商賈進進出出。而是顯得有些冷清,因爲秦國派出銳士警戒,不讓山東商賈進出了。

“隆隆!”突然間,一陣驚天動地的響聲傳來,只見一條黑色巨龍滾滾而來,從函谷關下通過,直朝東方撲去。

若是站在函谷關上,就會發現,這條黑色巨龍滾滾東進,前不見其頭,後不見其尾。

若秦國是一輛戰車的話,秦國這輛戰車已經隆隆啓動了。

第30章 秦王駕到第44章 再度入軍第44章 停戰第22章 “馬上殺”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4章 革除積弊第96章 孟子學生第88章 異人定計第13章 提倡商業第1章 秦異人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43章 公子蟜?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19章 大破東胡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51章 駕臨前線第99章 掄材大典第73章 未來之星(下)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6章 吐納術第28章 尉繚獻計第41章 天下震恐第55章 動亂伊始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34章 雷厲風行第37章 齊國滅亡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1章 秦異人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25章 毛遂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50章 西域第23章 大梁城毀第12章 敲詐勒索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67章 邯鄲解圍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18章 匈奴來了第12章 白起服了第26章 重用李牧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64章 通告天下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29章 斬盡殺絕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70章 廉頗被罷第10章 呂不韋(下)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30章 紛紛向秦第43章 公子蟜?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44章 《鳳求凰》第90章 周天子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59章 全軍出擊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2章 僅僅是開始第48章 魏國出兵第17章 鐵腕平叛第50章 親自上陣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2章 母子情深第12章 欺上門來第25章 死不旋踵第41章 收拾民心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38章 廉頗出山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7章 誰要我死?第42章 趙姬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26章 公然打劫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1章 秦異人第46章 翻雲覆雨第9章 異人之怒第5章 散合縱(二)第10章 意外驚喜第34章 奇襲歷下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82章 秦王決斷第21章 匈奴太子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98章 製造恐怖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55章 動亂伊始第1章 秦異人第39章 上大當了!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54章 楚王之怒
第30章 秦王駕到第44章 再度入軍第44章 停戰第22章 “馬上殺”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4章 革除積弊第96章 孟子學生第88章 異人定計第13章 提倡商業第1章 秦異人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43章 公子蟜?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19章 大破東胡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51章 駕臨前線第99章 掄材大典第73章 未來之星(下)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6章 吐納術第28章 尉繚獻計第41章 天下震恐第55章 動亂伊始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34章 雷厲風行第37章 齊國滅亡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1章 秦異人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25章 毛遂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50章 西域第23章 大梁城毀第12章 敲詐勒索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67章 邯鄲解圍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18章 匈奴來了第12章 白起服了第26章 重用李牧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64章 通告天下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29章 斬盡殺絕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70章 廉頗被罷第10章 呂不韋(下)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30章 紛紛向秦第43章 公子蟜?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44章 《鳳求凰》第90章 周天子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59章 全軍出擊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2章 僅僅是開始第48章 魏國出兵第17章 鐵腕平叛第50章 親自上陣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2章 母子情深第12章 欺上門來第25章 死不旋踵第41章 收拾民心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38章 廉頗出山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7章 誰要我死?第42章 趙姬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26章 公然打劫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1章 秦異人第46章 翻雲覆雨第9章 異人之怒第5章 散合縱(二)第10章 意外驚喜第34章 奇襲歷下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82章 秦王決斷第21章 匈奴太子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98章 製造恐怖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55章 動亂伊始第1章 秦異人第39章 上大當了!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54章 楚王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