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征伐異族

登基之事一完,秦異人立時把範睢、王翦、李牧、司馬尚、李斯、韓非、蔡澤、范增、蒙驁、蒙武這些顧命大臣召集在一起,商議大事。

秦異人掃視衆人,只見衆人一臉的歡喜之色,如同吃了蜜似的。這也難怪,秦異人登基當皇帝了,這是前無古人之事,他們躬逢盛事,由不得他們不樂。

“你們很歡喜,是吧?朕也很歡喜,大秦拼殺數百年,終於大功告成,一統華夏了,這是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從未有過之盛事,是該歡喜。”秦異人臉上泛着笑容,說到這裡,話鋒一轉,道:“然而,朕不得不提醒你們,治理天下,剛剛開始,還得努力。”

“謝陛下訓誨。”範睢他們神色一凜,齊聲領訓。

“周武王伐商後,以爲天下安定,從此無憂也,就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他太想當然而然之了,天下真的就此平安無事嗎?”秦異人緩緩搖頭,頗有些不屑,道:“沒過幾多時間,刀兵再起,周室不得不再次征伐,就因爲周武王的這一昏招,令周室吃足了苦頭。孔子孟子這兩個迂腐之徒,竟然還在爲周武王吹噓,讚揚他有仁德,卻是狗屁不通,大秦絕不能犯這種錯誤。”

周武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向天下詔示周天子無意於兵革,其影響很深,有好的,也有壞的。好的一面就是令人放心,以後不再有刀兵之災了。壞的一面,那就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心中暗喜,你刀槍都入庫了,馬放南山了,你不再想打仗了,那就輪到我了。這無異於助漲了那些人的異心。最終刀兵再起。

當然,其影響遠遠不止這些,到了三國時代,司馬炎統一中國,他一心要仿效周武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想要解除武備,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一場大爭議。最終,晉朝真的解除了不少武備。

這事導致了“八王之亂”。當八王造反時,晉朝這才發現沒有武備,雖然平定了八王之亂,卻是令晉朝衰敗,無力抗擊北方的胡人。最後的結果就是長達數百年的南北朝大分裂,五胡亂華。

“大秦不能有這種迂腐之舉,武備應當常備不懈。”秦異人臉一肅,沉聲道。

秦國雖然統一了天下,然而,山東的殘餘勢力仍在,要是象周武王那般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那無異於告訴這些殘餘勢力,你們反吧,我無力鎮壓你們。這種蠢事。秦異人肯定不會幹。

要想令這些殘餘勢力不敢亂動,唯有武備不鬆懈,只要你敢冒頭,直接打過來說是了。

這話很有道理。範睢他們無不是點頭贊同。

“天下初定,本當休養生息。不再興刀兵,有兩處必須以刀兵解決之。”秦異人右手上舉,伸出食中二指,道:“一是平定嶺南,二是擊破匈奴。”

秦國一統天下之後,平定嶺南和擊破匈奴,已經是必然之舉了。這將是華夏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對付外敵,很是令人振奮,範睢他們無不是熱血沸騰。

“嶺南之地,早在夏末商初,就有中原人進入嶺南,傳播中原文明。到了商末周初時,因爲商末戰亂而進入嶺南的中原人就更多了。尤其是,春秋戰國之際,天下大亂,諸侯力征,黎民苦戰國,苦不堪言,爲躲避戰火,中原人大量進入嶺南,極大的促進了嶺南的發展。”秦異人臉色肅然,道:“經過千多年的發展,嶺南已經與中原大爲接近,若是不能並嶺南之地,我輩就是愧對列祖列宗了。”

中原人進入嶺南可以追溯到夏末商初,只是那時候進入嶺南的人並不多。到了商末周初時,中原人進入嶺南之地是一次**。這一波**之後,到了春秋戰國之時,中原戰火頻繁,爲了躲避戰火,不少中原人進入嶺南之地,這又是一波**。

這些進入嶺南的中原人帶去了先進的文明,先進的技術,極大的促進了嶺南的發展,與中原比起來,雖然仍有差距,卻是已經大爲縮短了。

可以這樣說,嶺南之地是中原無意中發展的“殖民地”。

楚國雖然名義上征服了嶺南之地,卻是無力控制,嶺南之地想服從就服從,不想服從就反抗,楚國對嶺南的擁有是有名無實。

不管怎樣說,嶺南之地與中原息息相關,必須要拿下來,不然的話,就是有愧華夏的祖輩了。

“陛下聖明!”平定百越,佔領嶺南之地,這已經是共識了,範睢他們不會有異議。

“至於匈奴,你們都知道的,那是華夏的北方大患,一日不除,北方一日不寧。”秦異人的臉色肅然,冷聲道:“數十年前,匈奴大舉南下,幸得趙雍擊破之,使得匈奴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回漠北休養生息。十年前,匈奴想要趁着大秦大舉東進之機南下,幸得大父英明,接受了李牧的求援,放棄東進,朕率三十萬大秦銳士北征,河套一戰,殲滅匈奴百萬之衆。這些年來,匈奴退回漠北,正在休養生息,積蓄力量,要不了幾多時間,就會再度南下,是以,大秦與匈奴必然還會有一場生死大戰。”

漠北苦寒,雖然是匈奴的大後方,可以令匈奴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然而,匈奴必然不會在漠北呆多久。只要匈奴的力量恢復了,匈奴南下就是必然之事,與秦朝必有一戰。

“往昔,中原大亂,諸侯力征,不能擰成一股繩,力量不能集中使用,即使以大秦之強也不能徹底擊破匈奴。”秦異人的聲調轉高,道:“如今,大秦一統天下,大秦的實力更加強大了,具備了徹底擊破匈奴的實力,朕決心大秦這一次要攻入漠北,搗毀匈奴的老巢,使匈奴不再爲禍華夏。”

匈奴的危害誰個不知,哪個不曉?擊破匈奴,還華夏安寧,誰個不想?秦異人這話說到衆人的心坎上了,無不是眼中精光暴射,振奮異常。

“如何方能完成這兩件事,你們就說說。”秦異人衝衆人道。

“陛下,臣以爲大秦要完成這兩件事,必先做一件事。”王翦率先開口,道:“這件事就是重新部署大秦之軍。往昔,大秦只有藍田一座大營,如今天下一統,這已經不適用了。”

“善!”衆人齊聲讚揚。

藍田大營是秦國最爲重要的兵營,也是當天下間最大的兵營,符合當時的情形。如今,天下一統了,秦朝的疆域更加遼闊了,一座藍田大營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重新部署秦軍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王翦,你說說要如何重新部署?”秦異人微微頷首道。

“陛下,臣以爲應當在新鄭、大梁、薊城、臨淄、郢、壽春、長沙設立兵營,分軍駐守,鎮守各地。”王翦早有思謀。

“臣贊成。”範睢他們大爲贊成,沒人有異議。

“如此甚好,朕也是如此想的。”秦異人衝王翦,道:“大秦銳士重新部署,就由上將軍和李牧共同處置。”

王翦是上將軍,位高權重,此事是他份內事。至於李牧,有着傑出的才幹,雖不是上將軍,也是令人心服,他也應當參與。

對這事沒人有異議,盡皆稱善。

“擊破匈奴這事就交由李牧謀劃,平定北越之事就由上將軍謀劃。”秦異人衝二人道。

李牧久在北地,對匈奴最是熟悉了,由他牽頭來謀劃此事最好不過了。

“陛下,臣以爲平定百越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保證後勤輜重。”王翦道出緊要事務。

百越雖大,包括現在的福建、廣東、廣西、越南和浙江一部分,就是現在整個華南之地。然而,百越內部卻是四分五裂,而且還沒有中原那麼強大的經濟實力,秦國要平定嶺南並不是問題,問題就在於能不能保證秦軍的後勤輜重。

歷史上,秦始皇發五十萬大軍平定嶺南,一開始秦軍打得非常順利,很快就攻佔了現在的桂林。然後,問題也就來了,後勤補給不上了,通過五嶺那險惡的道路難以供應足夠的糧草,令秦軍沒有飯吃,沒有衣穿,秦軍幾乎是餓着肚子在作戰,士氣低落,軍心不穩,戰力低下。

更可痛者,秦軍的統帥屠睢,更是在一次百越的偷襲者喪生了。

後勤不解決,南越難以平定。王翦不愧是傑出的軍事天才,一語切中要害。

歷史上,秦始皇平定嶺南之時,王翦已經病逝了。若是他還健在,說不定以他敏銳的洞察力,會先一步發現這問題,秦軍就不會打得那麼艱苦。

“上將軍所言極是在理,只是這後勤輜重要如何解決呢?”範睢也犯愁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性不需要說的,是個人都能明白。

五嶺道路難行,要想通過五嶺運輸足夠的糧草,那是癡人做夢,衆人無不是擰着眉頭,大爲焦慮。

“無妨。此事朕早就部署。”秦異人道:“把鄭國叫來。”

孟昭領命,忙去帶人。

沒過幾多時間,鄭國帶着他的學生史祿進來了。二人衝秦異人見過禮,秦異人衝鄭國,道:“鄭國,上次在長沙之地,朕要你勘察之事如何了?”

“陛下,這事臣是有愧於陛下之託,無計可施。然,臣的學生史祿卻有妙想,還是讓他來說吧。”鄭國衝秦異人一抱拳道。

第55章 動亂伊始第22章 “馬上殺”第6章 拒王命第54章 虎口奪食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23章 大梁城毀第46章 翻雲覆雨第60章 楚軍覆滅第76章 贏政?第40章 勸降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54章 魏國驚變第17章 逃!逃!逃!(上)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26章 公然打劫第25章 好處多多第20章 阿房宮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35章 出爾反爾第40章 不勞而獲第50章 親自上陣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44章 逐客?第26章 公然打劫第22章 水淹大梁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17章 追斬單于第3章 合縱回光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63章 離間朱亥第74章 秦國增兵第29章 逼債第98章 製造恐怖第8章 攻心之戰第79章 毛遂自薦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43章 公子蟜?第12章 征伐異族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74章 要當爹了!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36章 大漠雲動第45章 栽贓嫁禍第4章 起兵滅韓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24章 翻臉(下)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50章 如何救?第34章 強勢迴應第30章 大戰開始第9章 趙姬登門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31章 范增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15章 平原君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30章 入秦營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20章 阿房宮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38章 狠狠敲詐第45章 橫刀奪愛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54章 緊鑼密鼓第10章 玉天清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41章 天下震恐第52章 異人掛帥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37章 匈奴單于第10章 大舉出塞第17章 逃!逃!逃!(上)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63章 離間朱亥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42章 韓國震恐第38章 廉頗出山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98章 製造恐怖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28章 虎狼之威第54章 魏國驚變第87章 伏擊信陵君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35章 直取臨淄第61章 斬項燕第9章 韓國滅亡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20章 秦軍擋道第8章 秦王認錯
第55章 動亂伊始第22章 “馬上殺”第6章 拒王命第54章 虎口奪食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23章 大梁城毀第46章 翻雲覆雨第60章 楚軍覆滅第76章 贏政?第40章 勸降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54章 魏國驚變第17章 逃!逃!逃!(上)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26章 公然打劫第25章 好處多多第20章 阿房宮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35章 出爾反爾第40章 不勞而獲第50章 親自上陣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44章 逐客?第26章 公然打劫第22章 水淹大梁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17章 追斬單于第3章 合縱回光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63章 離間朱亥第74章 秦國增兵第29章 逼債第98章 製造恐怖第8章 攻心之戰第79章 毛遂自薦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43章 公子蟜?第12章 征伐異族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74章 要當爹了!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36章 大漠雲動第45章 栽贓嫁禍第4章 起兵滅韓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24章 翻臉(下)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50章 如何救?第34章 強勢迴應第30章 大戰開始第9章 趙姬登門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31章 范增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15章 平原君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30章 入秦營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20章 阿房宮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38章 狠狠敲詐第45章 橫刀奪愛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54章 緊鑼密鼓第10章 玉天清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41章 天下震恐第52章 異人掛帥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37章 匈奴單于第10章 大舉出塞第17章 逃!逃!逃!(上)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63章 離間朱亥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42章 韓國震恐第38章 廉頗出山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98章 製造恐怖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28章 虎狼之威第54章 魏國驚變第87章 伏擊信陵君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35章 直取臨淄第61章 斬項燕第9章 韓國滅亡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20章 秦軍擋道第8章 秦王認錯